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平  彭祚登  任云卯 《种子》2007,26(11):27-31
将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的34个家系的种子在不同浓度PEG溶液中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参试油松各家系种子的萌发均表现为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值的降低,平均发芽时间的延长。研究提出了种子发芽抑制相对指数概念,用以解释油松种子在水分胁迫萌发能力的强弱,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比较参试各家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耐水分胁迫能力的强弱顺序,其中最强的家系是:7443、7400、7482、74110、74190,相对最弱的家系是74239、74186、74217、74120、74131。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野生滨柃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4个区域的野生滨柃种子采用5个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处理,测定NaCl胁迫对不同种源野生滨柃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aCl低浓度(〈0.2%)的胁迫有利于促进所有种源滨柃种子的萌发;伴随NaCl溶液(〉0.5%)浓度的提高,所有种源滨柃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发芽指数等6个数据均呈下降趋势;浓度越高,各种源之间差异越大。这说明高浓度的NaCl胁迫可显著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其中采自岱山海边的野生滨柃种子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3.
PEG胁迫对几个臭椿种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0.0%(ck)、2.5%、5.0%、7.5%(w/v)4种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对几个臭椿种源种子的萌发进行渗透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臭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发芽后幼苗高、鲜重也呈下降趋势,而根长呈上升趋势;不同种源间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综合评价初步认为,河南宝丰种源耐旱性最强,甘肃会宁种源耐旱性较强,宁夏平罗种源耐旱性一般,陕西周至种源耐旱性相对较弱.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下,臭椿种子萌发及其发芽苗可忍受5.0%~7.5%的PEG渗透胁迫.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声波清洗仪对油松种子进行超声波处理,对种子进行发芽测定,研究超声波处理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超声波频率和处理时间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经59 kHz、500 W超声波处理10 min油松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提高44.3%,可以在生产中尝试应用.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下盐松不同种源种子的发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国外引进的盐松种子的耐盐发芽特性,用0%、0.25%、0.5%、0.75%、1%和1.25%6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9个种源盐松种子进行处理,同时以国内樟子松种子作对照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各种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初始萌发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呈上升趋势.不同种源种子的萌发对NaCl胁迫的反应不同,引种盐松种子的耐盐能力优于国内樟子松.聚类分析表明:耐盐能力最好的种源是754、N 8和17245.  相似文献   

6.
干旱是限制黄芪种子自然萌发的直接因素。在PEG-6000溶液中模拟干旱胁迫环境,采用综合抗旱系数、权重隶属函数值、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相结合,利用农艺性状指标,对12个种源黄芪种子萌发期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综合抗旱系数和权重隶属函数值均以LQ1(陇芪1号)、WC(武川)、LQ2(陇芪2号)种源较高。种子抗旱性的主成分分为三个,第Ⅰ主成分为种子萌发因子,包括发芽指数、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第Ⅱ主成分为种苗生长因子,包括胚根长、苗总长、胚芽长;第Ⅲ主成分为种苗健康因子,包括苗干重和根芽比。三个主成分呈现层层递进关系,各指标间具有相关关系的占44.44%。聚类分析将12个黄芪种源分为5类,WC、LQ12个种源抗旱指标度量值最大,聚为一类;TY(太原)的抗旱性最低,单独聚为一类。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黄芪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能够从个体、群体、整体三个不同层次准确评价其抗旱性,为黄芪种质资源利用、引种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4个唐山秋瓜品系为试验材料,在种子萌发期进行不同温度的高温处理,研究高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各品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品系间种子萌发的耐热差异,从而筛选出唐山秋瓜种子发芽期耐热性鉴定的温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26~32℃是唐山秋瓜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当温度达到35℃以上,4个品系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递减趋势,38℃处理对4个品系发芽指标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35℃处理,且同一处理温度下不同品系对高温胁迫的反应不同.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认为38℃是唐山秋瓜种子萌发期耐热性鉴定的适宜温度,适宜鉴定指标为种子活力指数.不同胁迫温度下唐山秋瓜各品系间的发芽能力存在明显差异,4个品系中LB在高温下发芽能力最强,其次为XL,A5和S5发芽期耐热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梓树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提高种子萌发率,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研究了赤霉素(GA3)、萘乙酸(NAA)2种不同植物激素及其不同浓度,以及浸种时间对湖北和辽宁2种源地梓树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抑制梓树种子发芽,但GA3对梓树发芽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不同种源梓树种子的发芽特性有差异,湖北种源种子的发芽效果优于辽宁种源.50mg/L的GA3处理12h或36h,湖北种源地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而辽宁种源最高发芽特性处理为300mg/L 36h.  相似文献   

9.
试验设置了不同温度、光照和PEG等梯度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作为测定指标,筛选牛心朴子种子的最优发芽条件并确定种子对干旱胁迫的忍耐能力。结果表明:1)牛心朴子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最适的萌发恒温范围为20~30℃,且萌发的起始温度较低,为10℃。光照条件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关键条件,但黑暗条件会影响种子的活力;2)低浓度(5%)的PEG对牛心朴子种子胚根的伸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胚芽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胚根/胚芽比值亦增大,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胁迫指数以及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牛心朴子种子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在15%浓度的PEG溶液胁迫下,种子可正常萌发;4)牛心朴子种子发芽较快,在置床后的第3天便有超过70%的种子萌发,故推荐该种子萌发的初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的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第8天。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和盐分胁迫对粗糙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玲  尹海波  李旭  邵飞  贾晓晴 《种子》2017,(9):12-16
以粗糙龙胆种子为试材,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水分及盐分2种胁迫环境对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粗裢龙胆人工栽培和规范化种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随着NaC1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抑制,种子的发芽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EG胁迫下,龙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呈总体下降趋势,但5% PEG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高于对照组;随着PEG胁迫强度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降低.种子对盐分较为敏感,盐分环境胁迫抑制种子萌发.粗糙龙胆种子具有一定的耐旱性,适度的水分胁迫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