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年供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给出四季均衡产笋的竹种配置模型及其周年笋基地营建措施,实现周年供笋、常年加工的新格局。历时5 a,通过对21种优良散、丛生笋用竹的笋期、繁殖力、出笋成竹率、产量特性、笋体理化性能、品质、适生范围及经营效益的综合测试、多点比较和数学评判,研究给出了浙南及其气候相似地区的周年供笋模式。其理想构筑竹种为雷竹、红竹、角竹、黄甜竹、绿竹、吊丝单及毛竹,诸竹适度面积配比4:4:4:3:5:6:4.该模式竹林具有笋期全年相衔、丰产优质、高效之特性。其4~5年生林分,投入产出比1:6.58,盛产竹林年收益10500元/hm~2.  相似文献   

2.
古代竹笋的培育和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传友 《农业考古》1995,(3):197-201
竹笋味鲜而嫩,清脆可口,据分析,竹笋含蛋白质2.5-18.6%,糖类2.0-4.0%,脂肪类0.2-1.7%,每百克笋中含维生素13毫克,胡萝卜素2.3毫克,还含有磷、铁、钙、镁等12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为人喜食的重要食品。  相似文献   

3.
台湾关庙绿竹产自台湾省关庙地区,其竹笋以早熟、优质而驰名.我镇于1998年春引进种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已取得成功.其竹笋的生产期为4月上旬至9月底,比当地种提早一个月上市,是福建省重要的春夏季健康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4.
气象因子与绿竹笋产量和质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尤溪县、古田县、永安市的5个绿竹试验林的竹笋产量、质量进行观察和统计,研究气象因子与绿竹竹笋产量、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对绿竹竹笋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不同样地中的表现有所不同,总体上看温度因子的影响较为突出,其次是蒸发量、日照时数,但竹笋产量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20 cm土层土壤温度对于绿竹竹笋生产时间的响应较为突出;不同样地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气候条件,影响了绿竹竹笋的生长,同时气象因子对竹笋产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可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绿竹为禾本科慈竹属笋竹兼用的丛生竹种。绿竹笋含糖、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和18种游离氨基酸,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绿竹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21℃、年降雨量1400mm的亚热带生长。绿竹栽植当年可以出笋成竹,第3年开  相似文献   

6.
绿竹笋又名绿竹黄金笋、马蹄笋。绿竹属慈竹属,系地下茎合轴丛生.为多年生常绿禾本植物。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桑林村于2002从台湾省引进种植绿竹笋8.7公顷。2004年绿竹笋产出上市,产鲜笋78吨,  相似文献   

7.
徐嘉科 《新农村》2005,(8):11-11
麻竹、绿竹、大典竹等丛生笋用竹,造林后2-3年就可以投产。投产期间根据竹林和竹笋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之持续丰产。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科技》2011,(4):64-64
绿竹是福安传统特色产业,已有400年的种植历史。福安绿竹遍及各个乡镇,南起甘棠镇梅洋岭、北至上白石镇郑家山,基本形成了以赛江两岸及104国道为主线的“百里绿竹长廊”。全市现有绿竹面积3600多hm^2,年产绿竹笋1.6万t、竹材10万t,产值1.6亿元,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特色产业,是福安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电子鼻在竹笋种类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电子鼻技术检测不同竹笋间气味的差异性,以便初步建立一种可以快速区分竹笋种类的科学方法。以壮绿竹Dendrocalamopsis valida,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梁山慈竹Sinocalmus affinis,马来甜龙竹Dendrocalamus aspera,芦竹Arundo donax,撑绿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 Dendrocalamopsis grandis,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等8种竹笋为实验对象,采用电子鼻对它们具有特殊气味的挥发性气体进行分析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线性判别法(LDA)和分层聚类分析(HCA)对8种竹笋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电子鼻技术,8种竹笋能准确地被区分,且各种竹笋气味间存在差异性。通过Loading分析表明传感器贡献率较大的是传感器W5S和传感器W1S。电子鼻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竹笋种类的区分和鉴别。图5表3参15  相似文献   

10.
绿竹笋安全无害保鲜剂及气调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斌 《农业科技通讯》2003,(8):37-38,34
绿竹是南亚热带优良笋竹兼用竹种,主产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绿竹笋又称"马蹄笋",质地脆嫩、风味鲜美、营养丰富,其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磷、铁、钙等矿物质含量均高于毛竹笋及一些常见蔬菜,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矮化方法及矮化后绿竹生长规律及光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以福建省尤溪县出笋盛期绿竹笋为研究对象,不截梢为对照(ck),比较不同高度H1(60 cm)、H2(90 cm)、H3(120 cm)、H4(150 cm)、H5(180 cm)绿竹笋截梢对绿竹形态指标、成竹率、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结果  ① 竹笋截梢后绿竹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株高与截梢前绿竹笋高度呈线性极显著负相关(R2=0.90,P < 0.01),其中:H5处理绿竹株高由对照的539.40 cm降低至234.70 cm,较对照降低了56.49%。随着绿竹株高降低,枝下高、节数及分枝率减少,主枝长度增加。竹笋截梢后绿竹成竹率为82.14%~85.71%,成竹率未达显著差异(P>0.05)。②竹笋截梢显著提高绿竹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降低了叶绿素a/b。③竹笋截梢处理初始荧光(Fo)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随着绿竹株高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增加,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呈下降趋势。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Yield)增加,在H5时达最大值,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8.63%和42.17%。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绿竹株高与总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ield、ETR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及qNP显著正相关。  结论  绿竹笋高度H5(180 cm)时截梢处理可有效控制高度生长,矮化后光化学功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绿竹是一种以笋用为主的竹种,笋形似马蹄,笋肉莹白鲜嫩,清甜。绿竹一般3年即可成林产笋,出笋期为5~10月,每667m。产量可达750~1000kg,是经济效益较高的长效竹种。古田县黄田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年无霜期330d以上,年降水量1417~1573mm,土层深厚,土壤酸碱度适宜,非常适于绿竹的栽培,现有绿竹种植面积达1200hm2,尤以闽江两岸海拔300m以下的丘陵山脚种植最多。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雷竹19个栽培类型及2信近缘种竹笋的蛋白质组成分析的结果表明:雷竹不同栽培类型及其近缘种竹笋蛋白质的水解氨基酸种类相同,但占干质量的百分比有所差异;从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各种氨基酸占干质量的百分比来看,安微雷竹,安徽雷竹,安徽早竹,金华雷竹和余姚雷竹明显高于其他竹种;弯秆雷竹明显较低,其他栽培类型和2个近缘种之间差异不显著。表1参5  相似文献   

14.
台湾绿麻竹系具绿竹和麻竹共同优点的以笋为主、笋竹兼用的多效益的丛生竹种,适应性广,繁殖生长快,根系发达,易于种植。据霞浦县北壁乡的试种经验,台湾绿麻竹高产、优质栽培必须掌握以下七个技术环节:一、认真选择土地栽植地要选择排水良好,土壤湿润,座北朝南,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贵州省竹笋的品质,对车筒竹、硬头黄竹、撑绿竹3种竹子的竹笋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竹笋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脂肪含量较低,是理想的减脂食品;3种竹笋的钾元素、铁元素、锌元素含量都很丰富,除硬头黄竹笋中含有未超过食品安全标准的镉元素外,均未检测到其他重金属元素;3种竹笋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整理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绿竹丰产栽培的技术成果,结合广大农民长期种植绿竹笋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较系统总结福安市绿竹笋种植新技术,供当地竹农种植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设施内外绿竹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绿竹对设施栽培的生理反应,给设施内绿竹提早出笋和建立高产优质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于4、5月份对尚未撤棚膜设施内和露天条件下的绿竹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施内、外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设施内Pn第2个峰值比露天提前1 h左右;设施内绿竹日均Pn值为14.1μmol/(m2.s),露天为10.2μmol/(m2.s),设施内明显要高;设施内外光合作用均具"午休现象",但影响因素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黄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2):79-79,90
绿竹是福建省漳平市主要笋用林之一,出笋期长,夏秋季长达150d,可缓和市场蔬菜淡季供需矛盾。对绿竹采取了4种不同的抚育措施,结果表明,不同抚育管理措施对绿笋产量产生显著差异,合理施肥结合调整年竹龄结构、密度,可以显著增加绿笋产量。  相似文献   

19.
马蹄笋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竹为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植物,因其所产的笋形似马蹄,故又称"马蹄笋"。马蹄笋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东等地,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笋  相似文献   

20.
绿竹,别称毛绿竹,为著名丛生笋用竹种之一.其笋细嫩清脆,味甘美,因笋体呈马蹄形,故又称马蹄笋.绿竹主要分布在温暖地带,产笋期长,每年6~10月为出笋期,而这一时期正好是象山县鲜笋供应的淡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