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点保障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的几个关键点,与大家分享,旨在探讨出一套实用、可行的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和模板,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加强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着力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农业厅领导高度重视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先后于1月5日下发了《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2月21日下发了《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加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对事关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严防农药、重金属残留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吃上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业质量标准》2012,(1):76-77
2011年12月29日.为健全无公害农产品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围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应急管理规定》,请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认真研究落实.并监督本辖区、本行业的具体执行情况。该规定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无公害农产品污染,产地环境破坏.人身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通过划定禁产区,力图从产地环节切断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规定,环境不符合要求、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将被划为"禁产区",不准种菜养鱼。农产品产地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安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产地禁产区划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农产品产地禁产区划分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保障农产品产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我国农产品产地土壤、水和大气的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提出了禁产区划分的技术程序。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禁产区划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普查、完善产地标准体系、加强禁产区划分的基础研究和开展禁产区划分的试点、示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6年4月29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共分八章五十六条,包括总则、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产地、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这部法律将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本刊全文刊登如下,供有关各方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7.
《农业质量标准》2006,(6):45-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于11月1日正式实施,为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失去和谐社会建设,10月22日,农业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市顺义区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联合举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及现场咨询会。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社会和谐,日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研究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实施意见》。提出.整个无公害农产品事业的发展,要以现有制度框架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仪陇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在创建第三批"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的实践中,通过健全"三大体系"、严把"三大关口"、强化"三大保障",实现了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全程监管,消除农产品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仪陇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红色旅游基地打造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李乐平  覃南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69-5970,6034
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具体制度,即农产品质量安全统一和分工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强制实施制度、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和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发布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06,(12):19-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于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的利益。该法律规定,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废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全社会重视质量安全的氛围基本形成。各级领导、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逐步增强。二是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达到227万公顷,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通过的《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自201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届时,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企业或供货商应召回其产品;同时,对不合格农产品的产地和生产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部门进行追溯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大米重金属超标”“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事件曝光,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其前提和基础就是农产品的产地要安全。按照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管理的通知》(农办科[2009]4号)和市人大《关于防治土壤污染发展绿色农业的决议》(遂人发[2009]28号)等文件,结合遂宁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调查,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产业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总结辽宁省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存在的问题,指出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关键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提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产地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源头。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地污染已逐渐呈现出由局部向整体蔓延的趋势,因产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上海农业科技》2014,(4):F0004-F0004
<正>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前身为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成立于2000年11月,是负责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认证的专门机构,与上海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办公室合署办公。中心下设办公室、标准科、认证科和监管科4个科室。主要职能为:(1)负责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和农产品他理标志登记的材料受理上报等管理工作;(2)负责上海市认证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的监管工作;(3)组织幵展农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义乌市农业部门积极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的职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网络化、农业基地产地监控点建设动态化、镇(街)农业检测室建设规范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经常化、农产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化等"五化"检测监管模式方面开展了有效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定于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规旨在为食品安全筑牢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防线。绿标农产品不搞终身制产地环境,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为确保绿标农产品绿得正,条例建立安全监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上海农业科技》2014,(5):F0004-F0004
<正>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前身为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成立于2000年11月,是负责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认证的专门机构,与上海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办公室合署办公。中心下设办公室、标准科、认证科和监管科4个科室。主要职能为:(1)负责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材料受理上报等管理工作;(2)负责上海市认证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的监管工作;(3)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农业标准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4)组织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