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说明在水温17.4~18.8℃的除氯自来水和20.0—21.0℃浅层井水的环境中,漂白粉对史氏鲟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均为0.5~1mg/l,安全浓度值为0.5mg/l,不同浓度的漂白粉对史氏鲟的致死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缩短。  相似文献   

2.
合成鱼腥草素注射液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它对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浓度,在牛奶培养基中为0.5mg/ml,在肉汤培养基中为0.25mg/ml。同时以青霉素G为对照,在肉汤培养基中对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浓度分别为0.006国际单位和0.1国际单位/ml;在牛奶培养基中,对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菌球菌的抑菌浓度分别为0.025国际单位/ml和0.04国际单位/ml。试验表明:鱼腥草素对两种细菌具有同等的抑菌效果,而青霉素对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牛奶培养基的抑菌浓度均高于相应的在肉汤培养基的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3.
应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将硫酸链霉素制备成4、2、1、0.5mg/mL溶液,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进行干扰预试验,计算回收率,确定不干扰浓度为0.5—2mg/mL。从中选出1mg/mL为最佳浓度,然后进行3个批次硫酸链霉素正式干扰试验。在供试品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其回收率分别为125.8%、126.1%、127.3%,均在50%-200%之间,说明此浓度的供试品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因此,内毒素含量在0.015—1EU/mL范围内,将硫酸链霉素制备成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可用于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将堆型艾美球虫(E.acervulina)3-1E基因克隆至pET-32a(+)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37℃下,用终浓度为1.0mmol/L的IPTG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500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以与特异性抗血清结合。在20℃条件下,以终浓度分别为2.0、1.0、0.5mmol/L的IPTG进行诱导.当IPTG终浓度为0.5mmol/L时,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的目的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葫芦茶对椎实螺的杀灭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选用椎实螺为实验对象,用葫芦茶粉剂和煎剂做杀灭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认为两种剂型对椎实螺都有杀灭效果。将两种剂型比较,粉剂的杀灭效果、加工方法都较煎剂的好。粉剂有效浓度在0.1%时24小时内可出现死亡,当浓度在0.5%时可在24小时内实现椎实螺全部死亡。煎剂的有效浓度在0.0143%时48小时后出现死亡,当有效浓度在0.572%时,52小时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6.
泌乳母猪饲粮适宜赖氨酸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30头大长北经产母猪随机分为3组,产后饲喂0.60%(I组),0.80%(II组),1.00%(III组)3种赖氨酸水平的泌乳期饲粮,研究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及血液,奶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饲粮赖氨酸浓度对哺乳21天的母猪体重,采食量,断奶至再发情天数(P>0.10)和21日龄的平均窝仔数,仔猪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21日龄仔猪窝重随着饲粮赖氨酸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6),初生至7日龄(P<0.06),14日龄(P<0.03)和21日龄(P<0.01),的窝增重均随饲粮赖氨酸浓度增加而增加,产后14天猪乳蛋白II组,III组极显著(P<0.01)高于I组;固形物含量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产后21天猪乳固形物含量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泌乳期母猪血清尿素氮[浓度I组显著(P<0.05,泌乳14天),极显著(P<0.01,泌乳21天)高于II组,III组;白蛋白浓度II组显著(P<0.05),高于I组,从本次试验的结果看出,在生产条件下,大长北母猪泌乳期饲粮赖,氨酸水平以0.80-1.00%为宜。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利用锌元素的特征谱线(锌原子从基态到激发态在213.8nm处有最大吸收),创建了原子吸收法测定杆菌肽锌预混剂中锌的含量,并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锌离子浓度为0.25~1.00μg/mL的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401x+0.0437相关系数r=0.9975,且精密度高、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2.0%。  相似文献   

8.
环丙沙星对实验性猪支原体性肺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环丙沙星及对照药物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其中环丙沙星的抗支原体活性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0.01μg/ml。通过给18头健康猪气管内接种含有猪肺炎支原体的病肺悬液,复制具有典型症状的猪支原体性肺炎疾病模型,并进行环丙沙星2.5、5.0mg/kg肌注给药对实验性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疗效实验及血浆药物浓度监测,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3.3%(5/6)和100%(6/6)。治疗组多剂量给药期间,第1、3、5、7、9次给药后0.5及6h的血浆药物浓度,在2.5mg/kg剂量组平均为0.41μg/ml和0.17μg/ml,5.0mg/kg剂量组平均为0.71μg/ml和0.28μg/ml。两剂量组环丙沙星均无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9.
恩诺沙星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活酯法合成酶标记半抗原(ENR-HRP),紫外扫描分析和ELISA方法鉴定,结合比为1.6:1。选择ENR-HRP与游离ENR相竞争的模式建立检测ENR残留的ELISA检测方法,其最佳工作条件为:二抗的包被浓度为2μg/mL,抗体工作浓度1:1000,酶标半抗原工作浓度1:500。标准曲线在0.423~1000n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其IC50为33.76ng/mL,回归方程为Y=-0.07769lnx+0.770801,相关系数r=0.99153,最低检测限0.423ng/mL。单抗对达氟沙星、培氟沙星、麻保沙星有少许交叉,特异性较好。ELISA检测方法批内平均变异系数为5.75%,批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0.69%,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络合铜对藻类、车轮虫的杀灭试验及对鳜鱼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络合铜杀灭藻类和车轮虫试验及对鳜鱼的安全性试验表明,水中络合铜在1.2μg/mL浓度时就可以有效地杀灭寄生于实验鱼鳃部的车轮虫,在2.0μg/mL浓度时可以有效地杀灭池塘微囊藻。相对硫酸铜来说,络合铜对鳜鱼的毒性较小,当水中浓度达到6.0μg/mL时对鳜鱼造成的死亡率也只有6.7%;而慢性毒性试验中,首日投药使水中药物浓度为0.6μg/mL,以后每天投与同样量的药物至第5天,实验鱼也未见任何异常表现。因此,对鳜鱼使用络合铜来杀灭纤毛虫类寄生虫,在有效使用浓度(1.2μg/mL)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多花黑麦草在早春的生产性能,因此在早春分蘖期分别用0.1、0.2、0.3mg/g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处理,研究多花黑麦草的生长特性及品质。试验结果表明:0.2、0.3mg/g赤霉素处理使多花黑麦草株高、再生草株高、干草产量、蛋白质产量明显提高,且3个处理浓度以0.3mg/g效果最好;0.1、0.2、0.3mg/g赤霉素处理使多花黑麦草粗蛋白含量分剐比对照提高1.16%、0.91%、1.18%。随赤霉素处理浓度的提高,加速了多花黑麦草拔节进程,茎叶比、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早春赤霉素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及再生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多花黑麦草在早春的生产性能,因此在早春分蘖期分别用0.1、0.2、0.3mg/g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处理,研究多花黑麦草的生长特性及品质。试验结果表明:0.2、0.3mg/g赤霉素处理使多花黑麦草株高、再生草株高、干草产量、蛋白质产量明显提高,且3个处理浓度以0.3mg/g效果最好;0.1、0.2、0.3mg/g赤霉素处理使多花黑麦草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16%、0.91%、1.18%。随赤霉素处理浓度的提高,加速了多花黑麦草拔节进程,茎叶比、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复方中草药“毒菌杀”的安全性及其对禽大肠杆菌及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发现“毒菌杀”安全性高,组成“毒菌杀”的各单味中药及其合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g/mL)分别为板蓝根0.05、穿心莲0.05、黄芪0.025、黄柏0.05、柴胡0.05、生地0.05、甘草0.05、当归0.025,“毒菌杀”方剂为0.05;对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板蓝根0.05、穿心莲0.025、黄芪0.025、黄柏0.05、柴胡0.025、生地0.05、甘草0.025、当归0.05,“毒菌杀”方剂为0.025;而牛胆汁对这两种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和1%。说明“毒菌杀”方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及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应用流变仪研究酪蛋白——亚麻籽胶凝胶体系(亚麻籽胶浓度为0.1%~0.5%,酪蛋白浓度为15%~23%)的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15.
黄芪、板蓝根对猪细小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中草药黄芪、板蓝根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效果及初步机理,利用细胞病变(CPE)抑制实验测定黄芪、板蓝根单独使用及1:1联合使用在PK-15单层细胞上对猪细小病毒(PPV)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板蓝根单独使用时体外对PP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PP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为0.62mg/mL,最小阻断浓度为0.31mg/mL;而黄芪单独使用时对PPV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板蓝根、黄芪1:1联合使用时对PPV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其对PP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提高为0.31mg/mL,最小阻断浓度提高为0.075mg/mL。  相似文献   

16.
二甲脂和富马酸抗菌药对常见病原菌的作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二甲脂和富马酸2种抗菌药,采用4种不同试验方法对常见病原菌进行了抑菌和杀菌试验,二甲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mg/mL、0.5mg/mL、0.25mg/mL、0.25m/mL、0.5mg/mL:富马酸对以上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5mg/mL、0.25mg/mL、0.5mg/mL、0.5mg/mL和0.5mg/mL。二甲脂对以上5种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mg/mL、1mg/mL、0.5rag/mL、0.5mg/mL、1mg/mL;富马酸的MBC分别为1mg/mL、0.5mg/mL、1mg/mL、1mg/mL、1mg/mL。在杀菌效果的测定中,二甲脂在1:600时作用10min.对沙门氏菌杀菌率为99%,对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的杀菌率为98%。富马酸在1:600时作用10min,沙门氏菌杀菌率为99%,对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的杀菌率为97.5%和97%,其各浓度的时间段的杀菌率均为100%,其余均为100%。用纸片扩散法,二甲脂在1:200时其抑菌圈为12~14mm,1:400时为12~13mm,1:600时为11.5~12mm;富马酸在1:200时其抑菌圈为12~14mm,1:400时为12~13mm,1:600时为11.5~12mm,其各浓度的时间段的杀茸均为100%。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外流连续培养系统研究低和高2种精料水平(20%,80%)与不同稀释率(稀释率为(D)),0.06、0.12和0.18h)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生长效率的影响。每种精料水平设3个稀释率(0.06、0.12和0.18h),每个处理设2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D的增加,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呈二次曲线趋势(P=0.001—0.006)增加;提高精料水平导致日粮干物质(DM)和有机物质(OM)消化率增加(P=0.001),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下降(P=0.001)。提高D导致发酵液pH显著升高(P=0.001),NH3浓度显著降低(P=0.001)。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随D的增加显著下降(P=0.001),但VFA日产生量随D的增加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各种VFA摩尔比例中,乙酸和丁酸的摩尔比例呈二次曲线趋势增加(P=0.001),丙酸的摩尔比例呈二次曲线趋势下降(P:0.001)。随着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发酵液pH和NH,浓度下降,总VFA浓度及VFA日产生量增加。在各种VFA摩尔比例中,乙酸摩尔比例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而(P=0.001)下降,但丙酸与丁酸的摩尔比例下降(P=0.001)。随着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每日微生物氮(N)产量(DMNP)与微生物生长效率(MOEFF)增加;DMNP与MOEFF在D提高时也增加(P=0.001),在D为0.18h时达到最大值(每日微生物氮为1.088g和每千克真可消化有机物产生微生物氮为31.01g)。  相似文献   

18.
土耳其伊兹密尔技术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了采用乳过氧化物酶(LPS)结合海藻酸钠的涂膜的抗菌效果。他们采用大肠杆菌、无毒李斯特菌和荧光假单胞菌作为目的细菌,处理溶液中的过氧化氢浓度分别为0.2、0.4、0.8mmol/L,硫氰化钾(KSCN)浓度为1、2、4mmol/L。海藻酸钠膜上结合的氧化还原色原底物杂环吖嗪(ABTS)的浓度为70nmol/min.cm^2。结果显示,LPS系统针对目的细菌的抵抗活性随着过氧化氢和KSCN的浓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药物浓度递增的情况下,经过10次传代,诱导出对1.25mg/kg氯嗪苯乙氰产生抗花药性的E.tenella虫株,初始诱导浓度为0.07mg/kg;经过6次传代,诱导出对150mg/kg氯羟吡啶产生抗药性的E.tenella虫株,初始诱导浓度为75mg/kg,低浓度(0.125mg/kg)氯嗪苯乙氰即具有高效抗球虫作用,在诱导过程中,E.tenella一旦对浓度(0.07mg/kg,0.125mg/kg)氯嗪苯乙氰产生了较为稳定的抗药性,诱导过程便进行得很快,一步一个台阶,即于虫的抗药性突破某一阈值后容易对高一级浓度的药物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对分离自猪血液的免疫球蛋白:(PIgG)的研究表明,在pH值4.0~11.0范围内,PIgG十分稳定,pH值〈4.0或pH值〉11.0时,PIgG的稳定性下降。蔗糖对PIgG的酸碱变性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随蔗糖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