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臭椿又名椿树、白椿 ,属苦木科 ,为用材树种。臭椿属深根性树种 ,主根明显 ,侧根发达 ,喜光、耐寒 ,耐旱、耐瘠薄 ;繁殖容易 ,病虫害少 ,适应性强 ,对微酸性、中性和石灰土壤都能适应 ,木材具有多种用途 ,是石灰岩山区的造林选锋树种。太行山石质山区的阳坡、半阳坡及村落有较大数量的自然零星分布 ;但人工规模育苗、成片造林较少。近两年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 ,利用臭椿在干旱石灰岩山区造林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现将臭椿育苗造林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 育苗1 .1 种子采集与处理选择 2 0~ 30 a生健壮母树采种 ,9— 1 0月翅果成… 相似文献
5.
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践,探索出了盱眙丘陵石质山地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使杨树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石质山地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容器苗造林是石质山地造林成功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容器苗造林是石质山地造林成功的重要途径王大名(新宾满族自治县林业局113200)新宾满族自治县地处辽东山区,是辽宁省林业重点县之一。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土质肥沃,水源充沛,森林资源较丰富,素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建国以来,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9.
侧柏具有抗干旱、抗贫瘠等特性,是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从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幼林管护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可为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承德县10年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采取抗旱造林技术是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效果的唯一途径。根据当地不同立地条件选择耐干旱树种,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营养杯育苗造林,高分子吸水剂等综合抗旱技术措施,其效果更佳。一般处理比对照提高成活率7.02%,最高达24.6%。 相似文献
11.
12.
天目山主峰海拔高逾1500m,由山麓到山顶形成四个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包括七个森林类型,即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顶灌丛-矮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调查研究表明,各类型森林枯落物(层 )的现存量,组成成分、持水率、持水量等均不相同,森林土壤(矿质层)的主要物理性质因森林类型而不同,并均随着土壤的深度呈某种规律性变异。森林土壤的持水量主要受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在天目山地区,森林土壤的持水量较非林地土壤(荒草地)为高;落叶阔叶林类型的土壤持水量,常较针叶林类型为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山西吉县黄土残垣沟壑区在 3种不同整地方式的林地上栽植同一规格的刺槐苗木 ,调查其成活率、生长量 ,结果表明 :刺槐在水平阶加坑整地上栽植 ,成活率比其它整地方式略高 ,而生长量则有明显优势 ,并在栽植的第 2年、第 4年生长量优势进一步扩大 ,对幼林的及早郁闭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5
根据宁夏固原地区近 2 5a的历史资料 ,本文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 :天然次生林 (山杨、辽东栎、灌木 )、次生林砍伐后形成的牧草地、农田及农田或牧草地形成的人工林 (13a、18a、2 5a华北落叶松 ) ,并应用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方法对这些类型 0~ 110cm土层土壤物理组分中的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 )含量、分配比例及非保护性有机碳分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 ,几种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牧草地和农田都显著低 ,而人工林、牧草地与农田之间的差异却不显著 ;轻组有机碳含量 ,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4 6 %和 14 %以上 ,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 10 0 %和 2 7%以上 ;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 ,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和农田低 ,牧草地与天然次生林的差异不显著 ;颗粒有机碳含量方面 ,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38%和 2 5 %以上 ,而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 79%和 4 7%以上 ;非保护性库中有机碳分配比例方面 ,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农田低。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天然林变成农田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 ,而变成牧草地则影响较小。在农田中造林 ,对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而在牧草地中造林则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对 0~ 5 0cm土层内的土壤物理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经济沟建设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林学会林业经济研究会生态经济沟考察组 《河北林果研究》1989,(Z1)
考察报告认为,生态经济沟是山区建设引进商品经济思想的产物。生态经济沟要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具体形式不拘一格。生态经济沟建设承担着把自然经济拉上商品经济轨道的职能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职能。职能的双重性决定了地位的重要性。建议生态经济沟要因地制宜,要有计划;要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重;要适时把生态经济沟的经营导向基地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