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小麦生产期长、病害种类多,每年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极大地影响了金寨县小麦品质及产量。总鲒了小麦播种期、出苗-拔节-孕穗期、孕穗-扬花-灌浆期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发生动态进行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的方法,调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田间的病株发病率、病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该病在田间的发病规律;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结果】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病情指数迅速增长;玉米孕穗期叶片病斑面积和产孢量最大,大喇叭口期次之,苗期最小;玉米下部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大于上部叶片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结论】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玉米苗期最抗病,孕穗期最感病;下部叶片较感病,上部叶片较抗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发生动态进行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的方法,调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田间的病株发病率、病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该病在田间的发病规律;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结果】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病情指数迅速增长;玉米孕穗期叶片病斑面积和产孢量最大,大喇叭口期次之,苗期最小;玉米下部叶片上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大于上部叶片病斑的产孢量和病斑面积。【结论】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中旬;玉米苗期最抗病,孕穗期最感病;下部叶片较感病,上部叶片较抗病。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介绍河南小麦主要害虫发生危害特点及简析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麦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在强调农业防治的同时,从播种期、拔节-孕穗期、抽穗-灌浆期3个阶段阐述了主要害虫的药剂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不同始病期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及不同时期施药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果,2018年在江苏沿江稻区,分别系统调查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始发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后进行病情消长动态分析,并分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移栽后7 d施用8%噻呋·嘧菌酯(3 000 g/hm~2),病穴率达20%及破口期施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ml/hm~2)。结果表明: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始发病发病高峰的病株率分别为83.56%、75.56%,病情指数分别为32.67、36.19,病害停止期病株率分别为44.00%、51.67%,病情指数分别为25.24、28.26,Logistic函数分析得出病株率盛发历期分别为17.85 d、12.30 d,病情指数盛发历期分别为14.13 d、12.96 d。移栽后7 d施药,发病高峰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2.69%和6.91,病害停止期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6.67%和4.02,Logistic函数分析得出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盛发历期分别为11.50 d和17.43 d,病害控制效果明显;病穴率达20%及破口期施药,发病高峰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4.59%和12.00,病害停止期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1.33%和3.78,Logistic函数分析得出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盛发历时分别为23.78 d和21.94 d,第1次药后对病害控制效果较差,需在破口期再次施药。可见,在相同年份与地域,始病期早迟对水稻纹枯病最终发生程度影响不大;发病前施用8%噻呋·嘧菌酯对病害控制效果优良,水稻纹枯病防治适期可提前。  相似文献   

6.
埇桥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洪 《农技服务》2010,27(4):477-477,488
纹枯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介绍了该病的危害症状及其在宿州市埇桥区的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莴笋菌核病是保护地莴笋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笔者根据调查数据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概述了该病的田间发病症状、侵染危害特点,影响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纹枯病在小麦上的危害部位及危害程度,使茎秆基部变黑甚至腐烂,后期可见枯株白穗;病菌以茵丝或茵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在防治策略上应采取“健身控病为基础,药剂处理种子早预防。早春及拔节期药剂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条锈病突发性强,可高空远距离传播,且爆发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严重,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四川省苍溪县,小麦条锈病是冬繁区,常年始发期早、病点多、发病程度重,严重遏制了当地小麦的高产稳产。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苍溪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与危害症状,并围绕当地的小麦锈病防治技术应用展开深层次分析。1基本概念与发生特点1.1基本概念小麦条锈病还被称为"黄疸",目前在我国各地小麦产区  相似文献   

10.
小粒菌核病对水稻危害程度的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粒菌核病是近几年在北方稻作区发生蔓延的一种病害,此病在查哈阳农场有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的趋势,可能成为今后危害水稻程度较重的病害之一。通过对小粒菌核病发病机理分析,认为该病的发生受田间菌核数量的影响,据此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疆小麦雪腐病、雪霉病主要发生在北疆积雪较多的冬麦区,是冬小麦田间危害最重的苗期病害,本文总结博州小麦雪腐病、雪霉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发病原因,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拔节孕穗期、破口期及齐穗期三个关键时段进行施药防治,研究不同配方、不同防治期及防治次数对水稻病虫的综合防治效果,同时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对螟虫、稻纵卷叶螟防效较高、应用效果较好的安全低毒农药。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对该病在海南表现的症状类型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记述,并根据该病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田间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中下旬,小麦基腐病在江苏省盱眙、涟水、楚州、建湖、泰州等地大面积发生,其田间表现为小麦基部呈褐色条斑,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节间,出现腐烂和叶片发黄现象,病株基部第一、第二节间腐烂。一般病田麦株发病率在10%~20%,严重的可达50%以上。小麦基腐病可分为茎基腐、根腐、穗腐。该病一般在东北春麦区.西北地区危害较重。据调查,我省春性品种发病较重,冬性、半冬性及春性较弱的小麦品种基本没有发病。其原因可能是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季温度异常偏高,春性小麦在本地区拔节较早,雨量大、拔节时麦株茎秆较嫩,在3月5日前后又遇低温寒流天气,致使小麦拔节嫩茎受冻,抗病能力下降,受病菌侵染。为有效控制该病危害,笔者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陈清 《当代农业》2011,(6):37-37
春季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回升,纹枯病病情开始发展;进入拔节期后病情迅速横向、纵向扩展,形成发病高峰期。抓住小麦拔节初期,病害纵向侵染前喷药,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关键环节,可以阻止病害侵入茎秆.有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建华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79-179,183
介绍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症状和危害特点,分析了影响该病发生的因素,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原因分析(一)纹枯病危害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在出芽期、苗期、起身拔节期、小麦孕穗灌浆期及成熟期均可发生危害,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者减产40%左右。在拔节后至孕穗期,是小麦纹枯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期小麦茎基部1~3节叶鞘上出现云纹状褐色病斑。当病菌侵入茎秆后,形成四周褐色、中间灰褐色的椭圆形眼状病斑,造成小麦传输系统被破坏,水肥供应受阻,形成枯株白穗,直至死穗,一般在田间单株发生者较多。  相似文献   

18.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世界性核桃病害,区内发病范围大,危害程度严重,为控制减轻该病的为害,在区内进行了杀菌药剂防治试验研究,得出了从药剂选择和防治时间综合运用,减轻该病为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水稻纹枯病是城口县水稻最关键的盛行性病害,每年均会给城口县的水稻产量与品质构成严峻威胁。归纳城口县近几年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特征,解析致使水稻纹枯病产生的原因关键是农业自然境况、培育技艺、种类抗病性、菌源与气候条件等,可知水稻拔节孕穗期的气候条件是决定纹枯病病害程度的最关键要素。要根据水稻拔节孕穗期的气候状况明确防治方式,保证城口县水稻的产量高、品质优。  相似文献   

20.
<正>1.白粉病。在小麦孕穗-抽穗期,当白粉病病株率为15%~30%或病叶率为8%~15%时,每667平方米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千克进行喷雾,一般1次即可控制病害。2.纹枯病。该病从小麦幼苗期到拔节后都能发生,主要侵染茎基部和叶鞘,病原菌在病株残体或土壤内越夏(或越冬)成为初侵染源,通常在冬前和拔节-孕穗期形成二次传病高峰。防治小麦纹枯病,要注意选用抗病良种,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播期等因素确定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