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细胞遗传学是分析研究茶树遗传因子的传递者——染色体的行为、形态、结构、数目和组合,从而进一步阐明茶树遗传现象的科学。也就是从染色体水平上研究茶树遗传规律的科学。茶树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C·Stuart(1916)、盛永(1929)和大野(1932)对茶树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和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和计数的工作。他们发现茶树染色体数在生殖细咆为15条,体细胞为30条,茶树的稔性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  相似文献   

2.
茶树遗传学研究的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遗传学是研究茶树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是茶树育种学的理论基础。陈兴琰教授曾指出:研究茶树性状的遗传现象,从而模索它们的遗传和变异规律,这对于提高茶树育种理论,加速新品种的育成和指导茶树育种工作,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茶树由于是一种多年生叶用作物,因此,人们的注意力往往多集中于研究应用其幼嫩芽叶的生长发育规律,而忽视其性器官的形成发育特性.其实,研究生殖器官的特特征性,不仅可以指导茶树种苗的繁殖,而且对于指导茶树杂交育种和研究茶树遗传特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人们用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茶树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并试图以数量遗传规律来指导育种工作,解决育种中存在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茶树同其他经济植物那样,受到遗传规律的制约,不仅株型、茎叶的外表形态,而且生育期、抗逆性及芽叶的生理生化性状都受到遗传基因的作用。因此,研究茶树遗传  相似文献   

5.
茶树遗传育种是茶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研究对象是茶树遗传理论和良种选育技术。2016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茶学学术论文中,有154篇与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有关,其中国内期刊发表论文80篇。这些论文涉及茶树遗传资源及其分类、育种材料创新、育种鉴定、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良种良法等研究内容。本文综述了2016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一般分析,在茶树鲜叶细胞液中含有大量含氮和不含氮化合物。这些物质都是茶树生理代谢的产物。生理代谢随着季节是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与茶树的生长、生殖、抗寒、抗旱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探讨细胞液各个时期浓度的变化,是鉴定品种,了解茶树生育消长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一、六个品种细胞液浓度的测定我们选定一般生产中常见的六个品种,即福鼎、云大、牛皮、安徽一号、黔湄303和阔叶藤作为观察测试对象。于每月28日在选定的茶树上取一芽四叶上第四张叶片10张,擦净晾干,剪碎后挤压,取叶汁  相似文献   

7.
(括符外是期数,括符内是页数) 茶树育种与栽培福云6号新品种选育推广研究报告梅占高稳产高效益研究初报茶树不同区系与种群生殖特性与生殖 力的初步探讨(三)宜昌大叶茶性状观察及丰产栽培技术 初探山地茶园大面积高产栽培措施霞浦县茶叶资源调查与区划茶树缺株的原因及其补植方法茶树采叶方法研究茶树根系依品种和繁殖方式为转移人工除叶、打顶和摘芽对幼龄茶树的 生长和分枝的影响茶树不同区系与种群间生殖特性与生 殖力的初步探讨(四)福云六号茶树丰产因子的初步分析我场茶园喷灌工程及其经济效益走高产优质效益之路一:介绍洋里大 队茶场…  相似文献   

8.
茶树杂交育种能根据育种目标,正确选择亲本,有意地创造人们所需的变异,获得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由于茶树的遗传组成一般是杂结合的,按照基因的分离和独立分配规律,杂种第一代就可出现许多性状变异。因而,茶树杂种第一代的遗传变异的研究是比较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茶树花器性状遗传与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茶树花器性状的遗传与变异,对于了解茶树系统发育,研究茶树起源、分类与杂交育种等,都至关重要。为此,1981—84年我们对350多个品种进行了观测,现将资料整理分析如下:一、品种总群的遗传变异茶树花器的遗传性状一般比较稳定。但在慢长的演化中,也同样产生许多变异。花柄长短与  相似文献   

10.
茶树天然杂种叶片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作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天然杂交的结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杂合种群,使得茶树的遗传基础复杂化。目前,我国在生产上栽培利用的茶树品种,主要是天然授粉的有性群体品种,无一例外都是杂合群体。研究探讨茶树天然杂种的遗传变异规律,特别是那些与茶叶品质、产量等有关的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无疑对茶树有性群体品种的改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茶树天然杂种叶片主要特征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茶树植物生殖能力的强弱,除直接表现在花、果与种子量上,还表现于子室的能育程度上。但这些与不同的种群或品种间的演化程度、遗传特性或雌雄两性结构形式等似有密切关系。据我们已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及华南区系中,许多原始或较原始的乔木大叶种,其生殖能力普遍低于东南或中北部灌木中、小叶种。  相似文献   

12.
茶树种质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衡量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重要指标。本文简述近年来福建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福建茶树种质资源平均遗传距离变幅在为0.33~0.465之间,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相对较高,资源丰富;福建茶树乌龙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研究认为,指纹图谱与核心种质将加快福建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茶树果实虽含有较高的脂肪,可供工业用,而且经过脱涩处理后还可供食用,但其经济价值远不如茶叶与水果,未被人们所重视。尤其对其形态与分类的研究更是冷门。笔者在多年对茶树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中,发觉茶树果实外部形态特征在同一种质间有着相当明显的差别,对识别与区分不同品种很有用,亦是研究茶树遗传、分类的重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茶树杂交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1978~1987年广泛地进行了茶树亚种、变种间杂交,少量变种内品种间杂交。研究了杂交授粉技术、茶树杂交亲和性、茶树的孕性及F1遗传窥测,选育出一批优质绿、红茶茶树新品种。展望提出了21世纪茶树杂交育种在选育无性系品种的同时,开展双无性系组合选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茶树开花结实,是一种生理现象,即生殖生长的表现。但采叶茶树一旦生殖生长过旺一大量开花结实,不仅影响当年的茶叶产量、品质,而且会障碍茶树的正常生育。因此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茶树异常大量开花结实。是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茶树开花结实的习性茶树的花芽是在当年或多年生枝条上的叶腋间形成发育的,并多着生于夏、秋梢营养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福建云霄县、尤溪县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初步鉴定与筛选,以福建省茶树主要栽培品种为参照,利用EST-SSR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云霄县、尤溪县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与参照品种亲缘关系较远,云霄县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与广东省凤凰水仙等类型茶树品种资源亲缘关系最接近;尤溪县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与参照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福建云霄县、尤溪县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3.8966,3.3103、2.4550,2.2908、0.5264,0.4980、0.9463,0.8595,说明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遗传分化指数(FST)与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一致表明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分化,且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21%。本研究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分析,为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和保护以及育种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梁月荣  李娜娜 《茶叶》2011,37(4):207-212
本文重点总结了2010年国内外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包括茶树育种资源研究、基因克隆与分子育种、茶树品种化学成分与适制性研究、茶树品种生理和抗性育种、茶树品种繁育与栽培以及茶树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班章古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于班章古茶树的特征探析力度较小,环境影响分析动力不足,导致最终分析的完整程度较低,分析不全面,进而影响分析的精准率,不利于整体分析研究的开展.据此,基于遗传图谱提出一种新式班章古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针对班章古茶树的生长特点与树种构造分析古茶树的特征,并对其遗传因子进行完整性分析,利用...  相似文献   

19.
杂种优势在茶树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入手,阐述遗传差异、基因差异表达、基因表达调控以及表观遗传学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介绍了茶树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现状,有望更加深入地理解植物杂种优势遗传机理,为茶树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茶叶科学》2000,20(2):146
导师姓名现有研究课题及内容刘祖生教授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选育 ,茶树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早期鉴定 ,茶树植株再生机理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茶树抗性育种童启庆教授 茶和香花作物香气形成机理研究 ,茶树 β 葡萄糖苷酶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 ,茶树无公害栽培和优质栽培研究杨贤强教授 茶多酚抗氧化机理研究 ,茶多酚分子改进机理和脂溶性茶多酚产品开发 ,茶多酚药理作用机理和新药开发研究梁月荣教授中、日、韩三国主要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态性研究 ,茶树重要经济性状DNA分子标记研究 ,抗虫基因对茶树遗传转化的研究 ,茶树咖啡因生物合成关键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