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7年开始,在位于高海拔冷凉山区的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暖泉村、小泉村、东大村进行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达到了第1年定植,第2年产量500千克,第3年产量1 500千克,果品延迟到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市,口感好,品质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8年来的栽培经验,总结出了适宜高海拔冷凉山区设施延后红地球葡萄标准化管理技术规程,共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开始,在位于高海拔(2300米)冷凉山区的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小泉村、暖泉村进行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已栽植面积741亩,果品延迟到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市,口感好,品质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多年来的栽培管理经验,总结出了高海拔冷凉地区设施延后葡萄休眠期管理技术措施,供生产中参考应用。1温度调控1.1休眠前降温措施在果实采摘后开始准备进行休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省高台县自2007年开始在地处祁连山冷凉山区的新坝镇暖泉村、小泉村、东大村进行了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已栽培面积147 hm~2。近年来,葡萄穗轴褐枯病已成为我县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发生率达25%左右,减产15%~30%。1症状穗轴褐枯病主要发生在葡萄幼穗的穗轴上,果粒发病较少,穗轴老化后一般不易发病。发病初期,幼果穗的分枝穗轴上产生褐色的水渍状小斑点,并迅速  相似文献   

4.
2007——2013年,甘肃省古浪县园艺技术工作站在日光温室示范园开展红地球葡萄延后轻简化丰产栽培试验,采取挖掘机开沟、高标准建园、因树修剪、土肥水精准管理、温度定向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达到了省工、省钱、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2007——2013年,甘肃省古浪县园艺技术工作站在日光温室示范园开展红地球葡萄延后轻简化丰产栽培试验,采取挖掘机开沟、高标准建园、因树修剪、土肥水精准管理、温度定向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达到了省工、省钱、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高寒冷凉区是葡萄露地栽培"禁区",而利用阳光和冷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优质高效延后栽培,可将鲜果产期调控至元旦、春节,经济效益好。近年来该技术在甘肃天祝县海拔2 400~2 800 m、年均温-1.6~1℃的高寒冷凉区发展较快。生产中笔者注意到,由于高寒冷凉区光照强烈,光照中较强的紫外线等外界环境因子和肥水管理不当造成葡萄日灼病发生严重。果农对该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缺乏系统认识,特  相似文献   

7.
以"红地球""秋黑""美人指""青提"为试材,研究了宁夏半冷式温棚温湿度调控及半冷式温棚栽培条件下鲜食葡萄品质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可使宁夏半冷式温棚鲜食葡萄物候期整体向后推移,为葡萄延后生产奠定了基础;宁夏半冷式温棚鲜食葡萄成熟期为12月14日,是葡萄采收食用最佳时期,但葡萄仍可延后至元旦前后采收,但葡萄果实糖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品质有所下降,进入活体保鲜期,实现了葡萄延后栽培;"红地球""秋黑""美人指"均可作为延后栽培品种使用,表现效果依次为"红地球""美人指""秋黑";"青提"葡萄不适宜作为延后品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对‘红地球’葡萄在河西走廊设施延后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系统地总结,包括建园技术、定植技术、修剪技术,以及土水肥管理、温湿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汪学成 《落叶果树》2014,46(6):62-63
甘肃省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北纬39°03′50″~39°59′40″,境内海拔1260 ~ 3400m,年平均气温7.6℃,无霜期157天,降水量105.8mm,蒸发量1966.7mm,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是设施红地球葡萄栽培的适宜区.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采取“项目推动、政府带动、科技支撑”等措施,动员群众发展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产业,至2012年,全县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达1783座,大多是延后栽培,年产葡萄200万kg,实现经济收入2500万元,已成为全县特色林果产业之一.但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缺铁性黄化病普遍发生,影响了设施红地球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对缺铁性黄化病进行了调查与防治研究,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07年开始,位于高海拔冷凉山区的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小泉村、暖泉村进行设施红提葡萄延后栽培,定植后第2年667m2产量500kg,第3年达到1250kg以上,果品延迟到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市,口感好、品质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冷凉山区提高红提葡萄成活率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提供元旦、春节上市的葡萄,我们于2007~2008年进行了日光温室延后栽培试验。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第1年栽植.第2年挂果,3~4年进入盛果期,果实在元旦、春节采收上市。667m^2产量在1500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以上,果实着色良好。品质优良,单粒重10~14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葡萄穗轴褐枯病是甘肃高台冷凉山区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1受害症状穗轴褐枯病主要发生在葡萄幼穗的分穗轴上,果粒发病较少,穗轴老化后一般不易发病。发病初期,幼果穗的分穗轴上产生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并迅速向四周扩展,分穗轴变褐,失水干枯,最后变为黑褐色,果穗随之失水萎缩脱落,有时病部表面生黑色霉状物。很少向主穗轴扩展。发病后期干枯的分穗轴往往从分杈处被  相似文献   

13.
以3年生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设施葡萄园玉米秸秆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和清耕3种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土壤浅层温度,而玉米秸秆覆盖保温效果不如清耕。2种覆盖方式均能提高土壤湿度,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以塑料薄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单果重较CK提高(63.5±0.65)%、果穗重较CK提高(45.0±90.0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提高(35.5±1.53)%,维生素C含量较CK提高(124.3±0.15)%,而可滴定酸含量较CK降低(42.2±0.07)%。  相似文献   

14.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在日光温室促早、塑料大棚促早以及塑料大棚延后的栽培模式下设施内环境温度变化对"红地球"葡萄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是葡萄生长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的原因,低温是葡萄生长期叶片SOD活性降低的条件;当温度升高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当温度降低时MDA含量逐渐降低;较高温和较低温都会使葡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地温对葡萄生长期叶片POD活性的影响比较大,在地温16~17℃时POD活性最低,当气温在18℃以上或15℃以下POD活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营养袋快速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营养袋快速育苗方法在日光温室内繁育红地球葡萄苗木,根据红地球葡萄品种的特点,合理配置营养土,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防治病虫害。几年来共繁育苗木80万株,实现了红地球葡萄的快速建园。  相似文献   

16.
在设施栽培中 ,与葡萄生产相关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完全可以人为控制 ,控制的适宜与否是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为正确引导与更大范围的推广该项技术 ,现将目前葡萄设施栽培中温、湿、光、气等调控技术作以下阐述。1 温度的调控温度是葡萄生命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葡萄只有正常通过冬季低温解除自然休眠后 ,方可进行提早促成栽培。因此 ,温度与葡萄设施栽培关系密切 ,其调控的水平是设施生产者首先要关注的问题。1.1 休眠期内温度的调控 设施葡萄品种一般在 7.2℃以下需要经过 10 0 0~ 12 0 0 h (小时 )才能通过自然休眠…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地处祁连山北麓,海拔2100-2300m,年平均气温3.8℃,有效积温2853℃,年日照时数3118.3h,全年无霜期120d,年平均降水量219mm,年均蒸发量1500mm。由于海拔高,气候冷凉,一直是葡萄种植的禁区。自2007年开始,我们在该乡的小泉村、暖泉村进行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达到了第1年定植,第2年产量S00kg,  相似文献   

18.
以促早栽培的3a生设施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在扣棚膜弱光下花芽分化的特点。结果表明:冬芽切片观察能够准确的判断葡萄花芽分化的成熟节位,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成熟枝蔓在第7~8节结果新梢分化比例最高,结果母枝以选留中壮梢的结果最好,冬剪宜采用长、短梢修剪相结合。此研究旨在为西北地区设施红地球葡萄冬季合理的修剪,保证连年稳产、高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紫提988"是"红地球"葡萄的芽变品种,从陕西引进种条后按0.5m×1.5m株行距在日光温室内直插建园。扦插前在定植沟内填入秸秆+秸秆发酵剂+牛粪进行土壤改良。扦插成活后采用"厂"字形整形和修剪,并加强水肥管理,实行水肥一体化。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达到设施促早、稳产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海拔地区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古浪县地处高海拔的西北黄土高原,2001年起我们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品种红地球,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适宜的栽培技术;现在红地球日光温室栽培面积发展到342 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