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苹果和梨采收时期适宜与否,对果实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等,都有重要的影响。采收过早,果实尚未充分发育成熟,果个小,重量轻,品质差,也不耐贮藏。采收过晚,虽然果实已充分长大,产量较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达到生理成熟后即可采收。适期采收能保证丰产、丰收,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采收过早影响产量和果实风味,且入库后不耐贮藏。近年来猕猴桃价高俏销,为抢好价钱,8月份就有鲜果猕猴桃上市,品质很差,酸涩不可食用,失去这一品种的固有风味,产生极不良的影响;采收太晚,果实内淀粉转化为糖,很快软化不耐贮藏和外运。适时采收对猕猴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樱桃栽培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大樱桃的贮藏保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樱桃是一种不耐贮运的水果,果实成熟期又值夏季来临气温升高,并且采收期集中,采收后,常温下果实色泽变暗,果肉腐烂,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若能及时贮藏保鲜,可缓解大樱桃集中上市的矛盾,延长供货期,提高其经济效益。具体贮藏方法如下。1选择品种,适时采收大樱桃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不耐贮藏,贮藏大樱桃应选择中晚熟、硬度大、含糖量高的品种,如先锋、拉宾斯、雷尼,乌克兰系列的奇好、胜利、友谊等。贮藏大樱桃应在果实八成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果个小,颜色差…  相似文献   

4.
酥梨采收     
酥梨果实如果采收不当,不仅降低产量,而且还影响果实的品质及耐贮性,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对采收工作给予足够重视。 1 采收时期 梨果的采收主要依据种类、品种的特性、果实的成熟度和用途,以及气候情况而定。若采收过早,果实尚未成熟,产量低、品质差,且不耐贮藏;若采收过晚,西洋梨  相似文献   

5.
苹果采收十防一防采收过早。采收过早,果实尚未充分发育,果个小,着色差,风味淡,酸度大,果肉硬,品质劣,产量低,不耐贮藏。应根据不同品种、立地条件以及果实的风味色泽、大小及贮藏性,适时采收。二防采收过晚。采果过晚,果肉发绵,不耐贮藏,也影响来年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6.
板栗易受栗果害虫特别是栗实象甲的为害以及青霉菌、红粉霉菌等的侵染,且怕热、怕干、怕冻,其贮藏技术要求较高。笔者根据多年观察及贮藏研究,对板栗的采收与贮藏方法有以下见解。1适时采收,保证栗果充分成熟 板栗在充分成熟前10-15天增重最快,生产中以球苞(又称栗苞)由绿色变为黄褐色,并有30%-40%的球苞顶端微呈十字开裂,菜果为褐黑色且有光泽时开始分期分批采收较为适宜,切忌一次将成熟和不成熟栗苞全部打落。采收偏早,果实没有充分成熟,影响产量,且不耐贮藏。采收过晚,栗果落地易沾上污泥,影响外观,且因失…  相似文献   

7.
任志 《落叶果树》2014,46(5):42-42
核桃的适期采收非常重要.采收过早青皮不易剥离,种仁不饱满,出仁率低,脂肪含量低,不耐贮藏.提前10天以上采收的坚果和核仁产量分别降低12%及34%以上,脂肪含量降低10%以上,且不耐贮藏.采收过晚青皮开裂,会增加霉菌侵染核仁的机会,也增加深色核仁比例,使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8.
苹果采收是苹果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采收的早晚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及贮藏性,若采收过早,果实发育不完全,果个小、外观色泽差,含糖量低、品质差,早采收一个月,产量至少会减少20%左右。若采收过晚,果肉发绵快,不耐贮藏,抗病能力低,易诱发水心病和虎皮病等。适期采收,才能保证果实的品质佳,贮藏寿命长,经济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9.
苹果采收应做到十防:一防采收过早采收过早,果实尚未充分发育,果个小,着色差,风味淡,酸度大,果肉硬,品质劣,产量低,不耐贮藏。二防采收过晚采果过晚,果肉发绵,不耐贮藏,也影响来年树体生长和结果。三防品种间混采苹果品种不同,果实形态特征和内在品质不同,...  相似文献   

10.
鲜食大枣保鲜贮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品种及采收时期 保鲜贮藏所用大枣品种都是鲜食品种及干鲜兼用品种,其耐贮性因不同的品种具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较晚成熟的品种比成熟早的品种耐贮藏,干鲜兼用品种比鲜食品种耐贮性好,抗裂果品种也较耐贮,而大果形品种不耐贮藏。在形态结构上,耐贮品种表皮蜡质层较为平滑,而不耐贮品种果皮有深度裂缝。不同品种的贮藏差异性都表现在贮藏后期,此时,不耐贮品种会迅速腐烂损失,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樱桃栽培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大樱桃的贮藏保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樱桃是一种不耐贮运的水果,果实成熟期又值夏季来临气温升高,并且采收期集中,采收后,常温下果实色泽变暗,果肉腐烂,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若能及时贮藏保鲜,可缓解大樱桃集中上市的矛盾,延长供货期,提高其经济效益。具体贮藏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任志 《落叶果树》2014,(2):21-21
核桃要适期采收才能保证产量和品质。采收过早,青皮不易剥离,种仁不饱满,出仁率低,脂肪含量降低,不耐贮藏。采收过晚,果实易脱落,青皮开裂后停留在树上的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霉菌的机会,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3.
<正>采收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苹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关系着苹果的商品价值。采收过早,果实成熟度差,果个小,含糖量低,风味淡;采收过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虽有增加,但果肉发绵,抗病能力低,不耐贮运;只有适期采收,才能达到果实外观性状最好、内在品质最佳、贮藏寿命最长,从而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苹果采收指标的测定,确定采收时期是提高苹果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樱桃的贮藏保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樱桃是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树种,素有“春果第一枝”之美称。其色艳,味美有芳香,被誉为水果珍品。但大樱桃果实不耐贮运,且常由于采后处理不当,造成果实腐烂,降低或丧失商品价值。为此,将大樱桃的采收、包装及贮藏保鲜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采收外运或贮藏的...  相似文献   

15.
桃、李、杨梅采后的后熟作用都很快,几天内即容易腐烂、变质。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及时做好贮藏保鲜工作。 桃子贮藏 较耐贮藏的品种有:白凤,京玉、肥城佛桃、大久保、中华寿桃、冬桃黄露等。桃的采收成熟度对耐贮性影响很大。需要贮藏的桃应在果实充分肥大,现出固有色泽,略具香气,肉质紧密,八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风味差,采收过晚,果肉软化,易受机械损伤且不耐贮藏。采收时间应选择在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清晨或傍晚。果实成熟度不一致的应分批采收。要注意带果柄采摘,且要轻采轻放,防止果子落地和刮伤。采后要尽快将桃预冷…  相似文献   

16.
桃、李、杨梅果实采后的后熟作用都很快,几天内即开始腐烂、变质。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及时做好贮藏保鲜工作。1.桃贮藏较耐贮藏的品种有:白凤、京玉、肥城佛桃、大久保、中华寿桃、冬桃黄露等。桃的采收成熟度对耐贮性影响很大。需要贮藏的桃应在果实充分肥大,现出固有色泽,略具香气,肉质紧密,八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风味差,采收过晚,果肉软化,易受机械损伤且不耐贮藏。采收时间应选择在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清晨或傍晚。果实成熟度不一致的应分批采收。要注意带果柄采摘,且要轻采轻放,防止果子落地和碰伤。采后要尽快将桃预冷到…  相似文献   

17.
<正>1核桃采收时期核桃果实外部青果皮由绿变黄,部分青果皮侧面开裂,青果皮易剥离,此时为核桃采收的最佳时期。我省核桃一般在白露节气(9月上旬)成熟,此时核桃内部种仁饱满,风味浓香。采收过早或过晚均不利于核仁品质的提高。在生产中普遍存在抢青早采现象,且日趋严重。若采收过早,青皮不易剥离,种仁瘦瘪,色泽度表现较差,对坚果的产量和种仁品质影响极大,商品价值明显减低,且不耐贮藏;采收过晚,果实易脱落,同时青皮开裂后  相似文献   

18.
鲜食葡萄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葡萄没有后熟过程 ,因此用于贮藏的葡萄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 ,成熟度不够的不耐贮藏。1 采前控制及采收方法  1 )用于贮藏的鲜食葡萄采前1 0天不要灌水 ,如遇大水要推迟采收时间 ,防止发生严重裂果现象。2 )生长期间不能喷催熟剂、增红剂等加速果实成熟衰老的药物 ,防止贮藏中出现脱粒现象。 3 )采前 1周内要喷 1次杀菌剂 ,消灭真菌病原。 4 )采收时选择无风天气 ,忌早晨有露水及烈日暴晒下的中午采收。 5)保持果面果粉不擦掉 ,将小果、病虫果、破损果清除干净。2 包装 在保持葡萄不变形、不挤压、不损坏的前提下 ,尽量使包装精…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各品种品系间成熟期差异很大,根据用途适时采收猕猴桃非常重要。采收过早,产量低,品质差,品种特有的风味难表现出来;采收过晚,果实在树上变软,鼠鸟害重,易落果,不耐贮藏。我们从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猕猴桃的可采成熟度、食用成熟度及生理成熟度如下:  相似文献   

20.
(接第 4期 )5 3 果实在采收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果实采收期的确定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果实的品质。有的农民朋友在前面的生产环节都做得不错 ,可是由于提早采收 ,使果实品质大打折扣。采收期首先考虑果实的用途 ,鲜销、贮藏还是加工。鲜销果应在果实正常成熟 ,表现出本品种固有的品质特征 (色泽、香味、风味和口感等 )时采收。贮藏果比鲜销果提早 7~ 10天采收。贮藏果采收太迟 ,不耐贮藏。另外 ,采收时最好用果剪 ,要求一果两剪 ,不用枝剪 ,更不能从树上摇下来。果蒂平齐 ,不能留得太长 ,采果前剪指甲 ,接触果实最好戴手套 ,并做到轻拿轻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