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动物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在消灭血吸虫病的征程中,广大动物血防工作者紧跟国务院的血防部署,战斗在农业血防的第一线,在消灭我国2/3以上血吸虫病疫区的工作中,成绩卓著。随着我国血防工作的步步深入,血防工作的难度也在逐步加大,现有的流行区,不仅是自然环境复杂的大湖区和大山区,而且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曾经是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份之一,在流行区广大群众和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1986年达到消灭标准,成为有螺无病的省份。福建省农业血防工作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按照“围绕农业抓血防,送走瘟神奔小康”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巩固清净区,突破轻疫区。压缩重疫区”的血防工作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黄冈市辖区血吸虫疫区有4县2区1市,历史上这里曾是“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地方,解放后经过疫区人民的艰苦努力,于1970年全市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由此在全国血防史上提出了“学余江、比黄冈”的口号.近几年来,由于境内多次遭受洪涝灾害的影响,血吸虫病疫情出现严重反弹,严重威胁着疫区人畜身体健康.如何巩固过去血防成果,再接再厉送走“瘟神”已成为疫区人民天大的事。根据省动物血防站领导下达我市“轻疫区如何控制疫情反弹”的课题,最近笔者对团风县团风镇罗霍洲村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血防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赴疫区作家畜血吸虫病疫情调查为及时而准确地掌握我国家畜血吸虫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农业部血防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于1995年6月3日~14日赴江西永修县吴城镇和安徽东至县东流镇进行家畜血吸虫病疫情调查,江...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家畜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曾是血吸虫病重疫区,经过广大血防干部职工和疫区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近年来,我省各级农牧部门按照“巩固清净区、突破轻疫区、压缩重疫区”的战略思想和“清内防外、标本兼治、常抓不懈、巩固提高”的防治原则,突出查治重点,加大农业血防“四个突破”的实施力度,家畜血防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全省继续保持传播阻断标准。但也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下降、血防力量薄弱、血吸虫病查治技术不规范,缺乏查治经费等问题,血防形势不容乐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四个突破”、强化宣传培训、制订应急预案等五条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漾濞县1964年确定为血吸虫病疫区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兽医部门、人医血防部门和疫区群众三十年的共同奋斗,于1984年经省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验收。1994年经省畜牧局考核验收家畜血防达到家畜血吸虫病控制传播标准。为巩固漾濞县血吸虫病防制成果,防止疫情反复,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螺情的监测,结果表明血防成果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大理市家畜血防历经40余年的综合治理,全市黄牛的阳性感染率由1966年的16.10%降到2001年的0.74%,下降了15.36个百分点。9个疫区乡镇中,已有7个乡镇通过验收达部颁消灭或基本消灭家畜血吸虫病防治标准。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1996年血防春查安排,6月3~7日由农业部张延喜副部长带队,卫生部、水利部、林业部和农业部渔业局、计划司、全国畜牧兽医总站、部血防办的同志参加的春查小组,检查了江西省血防工作,参观了南昌市新建县、南昌县、进贤县的农业、水利、林业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现场后指出:贫病和经济落后是以往血吸虫病疫区的典型现象,治病洽穷和发展疫区经济是疫区综合治理血吸虫病的关键。血防工作从更纯的治病发展到治病、治穷的综合治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体化是新时期血防工作的发展方向。张副部长指出,要使血防工作坚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楚雄州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该州的楚雄市和禄丰县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达标后各级领导对血吸虫病监测工作十分重视,做子大量而富有成效的监测工作。2001年对原疫区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动物3372头(只),检出阳性70份,对其中63头阳性牛再用病原方法确诊,查出2头奶牛粪便中有血吸虫毛蚴,经追踪调查,是由疫区引进的,对2头血清阳性水牛进行剖杀冲虫,未找到血吸虫虫体,螺情调查亦未发现阳性钉螺,可见楚雄州血防成果得到了巩固。  相似文献   

10.
天全县是全国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有的乡还是重疫区。虽经近40年的“普查普治”,但离消消灭血吸虫病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为此除控制疫源外,推广人工种草、圈养易感家畜的血防策略。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钉螺繁殖,控制血吸虫病流行。人血吸虫病阳性率从五、六十年代的45%降至九十年代的3.5%,耕牛阳性率则由25.7%降至3.23%。促进畜牧业增收450万元。  相似文献   

11.
血吸虫病防治是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在我省疫区的流行,2005年12月26日,罗清泉省长在全省血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全省血防工作要遵循流域性、区域性的原则,整体规划,在兼顾面上工作的同时,从2006年起,以12个重疫区为突破口,突出重点和难点,打攻坚战、歼灭战,干一片、成一片,由此拉开了我省血防"整县推进、综合治理"工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曾是血吸虫病重疫区,经过40余年的不懈努力,17个疫区县(市)已有11个达到了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标准。我省2003年在为控制流行的6个县(市)全面开展查治病畜和综合治理,共查出病畜2664头,治疗和扩大化疗35409头,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进一步下降,共消灭钉螺面积5000余万平方米,畜禽出栏率明显上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但局部地区疫情出现了回升,我省的血防任务仍十分艰巨,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已取得的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4种动物血吸虫病检测方法对500头牛进行了检测,研究血吸虫病的感染率、符合率。结果表明在血防轻疫区,3种血清学方法均可作为筛查血吸虫病方法。  相似文献   

14.
眉山地区是四川省血吸虫病的重疫区,近年来,疫区干部群众努力实施农业血防“四个突破”,积极推进动物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控制动物血吸虫病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如何开展农业血防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血防综合治理是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治理血吸虫病和发展疫区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如何使这一利国利民好事发挥出较好的效益,是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它的流行威胁到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阻碍了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自1956年来,我省就开始了动物血吸虫病查治工作,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取得了一定成绩。进入九十年代后,血防工作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血吸虫病疫情出现了徘徊,有的年份还有所回升;二是新疫区出现,疫区面积进一步扩大,防治任务增加。针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血防工作,农业部在1997年全国血防工作会议上提出血防工作重在实现“四个突破”,即要突破传统的种植习惯、养殖习惯、生活习惯和管理方式。我省各级农牧部…  相似文献   

17.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农业部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联合编写的《中国农业血防》一书,已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农业血防》共分七章十八节,内容概要论述了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免疫预防等新技术的发展过程,明确了农业血防在整个血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阐明了从耕牛血防→家畜血防→动物血防→农业血防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对农业血防工作新观念、新思维、新战略决策的形成及在这些新思路指导下研究开发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了认真地总结。疫区各省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适应血防工作的形势,完成99年度农业血防任务,全面实现国家“九五”血防整体规划,报请农业部血防办公室同意,农业部血防专家咨询委员会于1999年4月21~24日在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举办了一期动物血吸虫病检验技术培训班,我国血吸虫病疫区7省动物血防站和重点县(市)动物血防专业技术人员共22人参加培训。这期培训班采用专家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对我国用于动物血吸虫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技术和方法,在检出率和在操作过程中所耗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评估,提出便于现…  相似文献   

19.
由于血防工作受到时间、经费及人员等因素的限制,现在的血吸虫病疫情调查方法往往以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评估疫情,而评估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部署和防治措施的实施。笔者在安庆市各血吸虫病疫区试用通过疫情观测点调查的结果,以兽医统计学方法推算整个疫区的疫情,是较为准确的,而监测点层次比例务求与面上相对一致,否则往往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20.
长丘山区是四川省的血吸虫病重疫区,是成都平原经济圈内血防工作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多年来,虽经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疫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但因其防治难度大,经济条件差和防治经费投入不足等诸多原因的影响而致防治工作进展缓慢,血吸虫病疫情仍处于徘徊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