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阳市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培训力度.全市7个县(市、区)2004年共培训农民34000人.转移3000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9120人转移8031人,转移率达945%.域外转移3055人:引导性转移培训25000人。 相似文献
2.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强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各级农广校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找准位置,不断探索农民科技培训之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本文就如何强化农民科技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论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为认真实施省委、省政府“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做好教育为“三农”服务这篇文章,淳安县教育局近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积极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4.
基于学界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所展开的系列研究和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与培训相关的研究和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供给与需求、内容与模式、问题与对策、成效与满意度、政府在培训中的职责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与启示,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省农民奔小康的主要问题,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因素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林振达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18(4):50-5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力再生产会产生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应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影响劳动力再生产的不利因素,以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有效、有序转移流动和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深入开展.清原县专门组成了由县农发局牵头.县总工会.统计局、劳动就业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调查小组.对全县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杳. 相似文献
8.
9.
郓城县以阳光工程为契机,以国家和省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要求为指导,坚持面向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根本目的,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就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农业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不断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已成为一种潮流。做好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秋媛 《吉林农业(下半月.信息版)》2010,(4):89-89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永胜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讨论了永胜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永胜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讨论了永胜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其中发展劳务经济,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结合新疆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以促进农民增收做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本文以广州番禺区为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家农业部提出: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抓好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和中介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将成为今后农业部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 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已成为目前农民增收最直接、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能、社会网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江苏省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职业技能、社会网络及其农户个人特征等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职业技能、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在促进劳动力转移中,职业技能和社会网络表现为相互选择功能。 相似文献
18.
1.实施“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富裕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全省现有16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且每年将新增50多万。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开展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