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松杉木屑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松、杉木屑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和解决迅速发展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原料供应越来越困难的问题.在松、杉木屑替代杂木屑常规栽培香魏蘑等珍稀食用菌的试验取得较大成效基础上,2009年进行松、杉木屑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试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阔叶林杂木屑资源大幅减少,制约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松、杉木屑作为木材生产的下脚料,来源广泛、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我站于2001年开始立题进行松、杉木屑替代杂木屑栽培食用菌的试验,取得较大进展。现将利用松、杉木屑栽培鲍鱼菇试验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3.
杉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香菇栽培对阔叶树资源的消耗和研究杉木屑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的可行性,通过对杉木屑与杂木屑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杉木屑栽培配方与品种筛选、香菇营养与毒性检测等试验.结果表明,杉木屑除半纤维素含量明显较低外,其它化学组成及含量与杂木屑基本相近,可部分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添加比例需严格控制在50%以内,才能保持杂木屑常规配方的香菇产量水平,若杉木屑的添加比例控制在30%以内,香菇产量显著高于杂木屑常规配方,同时发现添加10%的棉籽壳有促进发菌和提高香菇产量的效果。杉木屑栽培的香菇营养成分与杂木屑香菇相当或更优,食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高珠清  刘叶高 《食用菌》2006,28(6):28-29
杉木是我国的主要树种和工业、农业、建筑以及生活的主要用材。杉木屑城乡都有,大多数没有利用,作废料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污染环境。杉木屑所含有的油脂和芳香类物质,严重阻碍食用菌菌丝生长与子实体发育,不经脱脂处理不能用作食用菌培养料。我们在反复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发现了杉木屑通过堆积发酵后栽培阿魏蘑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日本松、杉木屑堆制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桂根 《食用菌》2003,25(3):39-39
松树和杉树是我国的主要树种和工业、农业、建筑以及生活的主要用材。松树和杉树木屑,城乡到处都有,垂手可得。除少数用作燃料等外,大多数没有利用,作废料处理。松、杉木屑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芳香类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严重阻碍食用菌菌丝生长与子实体发育,不经脱脂处理是不能用作食用菌培养基,过去蒸煮、蒸馏的方法脱脂,工艺繁杂,成本高,效果也不好。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栽培食用菌基本上没有利用松、杉木屑。但是,在日本松、杉木屑经处理脱脂后被广  相似文献   

6.
利用杨树木屑栽培木耳新技术,使杨树木屑种植木耳出现耳基的时间只用6d,比常规椴木屑提前1d。在立体栽培模式中保证果、菜稳产高产前提下,杨木屑种植黑木耳产量比常规椴木屑增加77%,是当地利用资源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利用发酵处理过的松、杉木屑制备金针菇原种,菌丝吃料比阔叶树杂木屑培养料快;通过加入20%的阔叶树杂木屑规模化栽培金针菇,结果每批菇的生长期比传统的阔叶树木屑料缩短3d,产量相当,菇体洁白、柄圆、肉质厚,生物转化率达到了100%。通过金针菇栽培,为松、杉木屑找到了合理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查阅30余种文献,概述中国食药用菌栽培菌种的技术沿革,内容涉及食药用菌"菌种"概念的由来、定义及研究菌种技术沿革的意义、前提;我国传统栽培的香菇、草菇、银耳、木耳、茯苓等5种食药用菌的生产情况和地区分布;我国食药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阶段和菌种技术沿革及其评述;食药用菌菌种生产规范化的进程及各级菌种名称应用的统一规范;菌种质量和生产技术的统一规范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索紫木耳高产技术,笔者进行了不同原料栽培紫木耳试验,现简报如下:(一)供试材料紫木耳菌种引自湖南省微生物所。栽培料配方设:①蔗渣80%,麸皮18%;②棉子壳80%,麸皮18%;③蔗渣40%,棉子壳40%,麸皮18%;④松杉木屑75%,麸皮23%。以上配方均加  相似文献   

10.
根据烯萜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还原性和挥发性,对松、杉木屑进行了脱毒处理,研究成集脱毒、防霉、营养三功能于一身的专用脱毒剂,并结合香菇栽培中的主料、辅料、品种、菌棒制作工艺、栽培模式的选择及生育因子的控制,总结出一整套松、杉木屑防霉省力化栽培香菇新技术。应用这套技术可减少代料香菇栽培阔叶树木屑用量50%,菌棒成品率可达95%以上,灭菌柴火可减少50%以上,符合出口标准的香菇比例增加二成多,菇木结实,收缩小,不散架,烂筒少。  相似文献   

11.
以松木屑、杉木屑、茶籽壳、玉米芯、菌草粉和杂木屑等为主要原料,设计7个配方工厂化栽培茶树菇。结果表明,配方2、配方4栽培的茶树菇产量高于其他5个配方,且出菇集中在前两潮,表明含茶籽壳和松木屑配方可以提高茶树菇产量并且能有效缩短茶树菇工厂化生产周期,是两个比较适于工厂化栽培的高产优质配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山区栽培木腐菌的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开发新的栽培原料,我们将山区丰富的松、杉木屑废弃料进行处理后栽培阿魏蘑,取得较高的生物学效率。为寻找木腐生食用菌代用料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平菇栽培 ,以投资少、技术简便、周期短和见效快等特点 ,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项目。近年来 ,平菇栽培发展迅猛 ,以棉籽壳、木屑等为主要原料的价格不断上涨 ,直接影响了栽培的效益。而松木在各地均有分布 ,松木屑一直被视为含有抑杀杂菌物质 ,成为食用菌生产中忌用的原料 ,白白地废弃和腐烂掉 ,如使用须蒸煮、堆积日晒雨淋等复杂处理后才能应用。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 ,省去常规方法对松木屑的复杂处理 ,直接用松木屑生料栽平菇。我们选用具有发酵、防污和助长等多功能的生化型防污添加剂“防污助长剂”加入松木屑培养基中进行平菇…  相似文献   

14.
曹隆枢 《食用菌》2005,27(5):42-43
稻田木耳套种是一种利用稻草、松木屑等栽培木耳并与水稻共同生长无需搭棚的新技术。与常规代料木耳栽培法相比具有原料广、生产成本低、周期短、生物效率高、生态效益好等优点。本法无需搭棚,栽培后的下脚料可直接破袋返田作为下一季稻田的基肥。现将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林地废松、杉木屑栽培桃红平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龙振  龚翔 《食用菌》2006,28(4):28-28
近年随着菌业迅速发展,林业、菌业生产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菌林矛盾日益加深;为了缓解原料紧张状况,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林业资源压力。笔者与有关科研所联合攻关,开展以废松、杉木屑与木板皮料为主料在林地袋栽桃红平菇[Pleurotus diamor(Fr.)Boedjin]技术试验,取得成功。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作者更正     
黄钶 《食用菌》2006,28(5):16-16
隆回县盛产松木,各乡镇都有好几个锯木场。那里的松木屑堆积如山。场主拿它没有办法,只好把它白白烧掉。笔者看到这情况,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在湖南农业大学真菌研究所夏志兰教授和胡玉青所长的指导下,尝试着用松木屑栽培秀珍菇。通过三年来的反复试验,取得了一些肤浅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与广大菇农共享。  相似文献   

17.
启事     
黄钶 《食用菌》2006,28(5):16-16
隆回县盛产松木,各乡镇都有好几个锯木场。那里的松木屑堆积如山。场主拿它没有办法,只好把它白白烧掉。笔看到这情况,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在湖南农业大学真菌研究所夏志兰教授和胡玉青所长的指导下,尝试着用松木屑栽培秀珍菇。通过三年来的反复试验,取得了一些肤浅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与广大菇农共享。  相似文献   

18.
<正>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通常称木耳,相对毛木耳也名光木耳,属木耳科。黑木耳是中国最主要的食药用菌之一,有素中之荤的美誉[1]。自东北建立黑木耳"全日光间歇弥雾栽培模式"这一轻简化产业技术以来,黑木耳代料栽培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北耳南扩"的产业发展形势[2~4]。在"北耳南扩"黑木耳产业战略实施过  相似文献   

19.
岩金火  朱国庆 《食用菌》2003,25(3):25-25
茯苓是一种被广泛食用的食、药用菌,属腐生菌,菌丝从枯死的松根、松木上获得营养。而目前只有用松段木进行栽培,笔者近年来通过采用松木屑(锯木场的下脚料)进行山坡地栽培,已获成功。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 菌种制作1.1 母种的制备 母种培养基:葡萄糖30g、蛋白胨1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琼脂20g,水1,000ml。在生产上一般采用组织分离法,即选个大、皮薄、有白裂花纹、内部粉质洁  相似文献   

20.
我县是重点林业县,历史上就有用枫、槠、栲、栎等阔叶树生产香菇的传统。但我县阔叶树资源较少,而松、杉树木计有429万米~2,占总蓄积量的84%,松、杉木屑每年全县可达5000余吨。为了进一步发展香菇生产,我们借鉴上海杂木屑栽香菇的经验,于1979年开始进行松、杉木屑栽培香菇研究。经过二年来的多次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