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通县草场总面积为15.8万hm^2,可利用草场面积14.6万hm^2;全县草场分为六片,天然草场类型主要有山地草甸类草场、山地灌丛类草场。根据海东地区畜牧兽医站东牧医(2001)第07号文的指示精神,我们于2001年7-8月对全县草场上的害虫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天然草地害虫主要是鳞翅目毒蛾科的青海草原毛虫,直翅目蝗虫总科的狭翅雏蝗、小翅雏蝗、短星翅蝗。害虫危害面积为8500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79%,草原毛虫虫口密度平均18.68头/m^2,蝗虫虫口密度平均为12.73头/m^2。  相似文献   

2.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部。全县辖7个乡镇、45个行政村。县域土地总面积138.8万hm^2。在土地总面积中,农业用地0.2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15%,草原总面积117.61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9.5%。可利用草原面积100.59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85.5%,其中夏秋草场50.01万hm^2,冬春草场50.57万hm^2。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省同仁县草原毛虫为害现状及定位监测情况进行介绍.对4种生物药剂防控草原毛虫示范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草原毛虫治理对策,以期为该地区有效防控草原毛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草原毛虫是我省川西北为害牧草的主要害虫。据调查,阿坝州纯牧县(阿、若、红)草原毛虫为害面积占整个草场面积的10%。仅若尔盖县阿西公社毛虫为害面积就有30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37.5%,以毛虫危害期平均每头虫每天食鲜草0.034克计,就损失约6500只羊单位。它不仅影响草原载畜量,而且有害于家畜的健康,严重地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 Ghou et Ying)是青藏高原草地上的特有危害虫种,多发于青海省的高寒草甸草地上,主要取食嵩草、苔草等牧草的叶尖、茎尖等幼嫩部分。草原毛虫危害面积占青海省草地虫害面积的73%以上,重度危害区在三江源地区,其中河南县是青海省草原毛虫的重发区和常发区。河南县连续几十年均有草原毛虫危害发生,全县各个乡村均有分布,平均密度为109.2头/m2,最高密度达  相似文献   

6.
杨玲 《草业科学》2006,23(6):72-72
今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盟发生大面积草原鼠虫害,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预计为466.67万hm^2,目前,阿拉善盟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由于受持续干旱少雨和草原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阿拉善盟草原鼠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大沙鼠、白刺虫害等严重发生,危害加剧,许多草场逐渐沙化。目前草原鼠害发生面积预计为200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86.67万hm^2。主要发生在阿拉善盟白刺草场、天然梭梭林、湖盆腹地。由于分布广、越冬基数高,预计2006年草原虫害发生面积近266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200万hm^2。主要是白刺僧叶蛾、白刺叶甲、蝗虫、柽柳条叶甲、沙蒿金叶甲等。  相似文献   

7.
桑杰东智 《青海草业》2009,18(1):32-33,40
尖扎县草地害虫主要是蝗虫,其次是草原毛虫,集中分布在尖扎滩乡、当顺乡和能科乡的土壤沙质大的干旱草地上。2008年尖扎县蝗虫发生面积达2.067×10^4hm^2,平均虫口密度为53.8头/m^2,其中危害面积1.333×10^4hm^3,占全乡可利用草地面积(5.634×10^4hm^2)的23.7%,危害区损失牧草达500×10^4kg(按375kg/hm^2)。  相似文献   

8.
李永生 《草业科学》2005,22(4):52-52
据农业部消息,各级地方政府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部署,不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和监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2005年种草保留面积达2300万hm^2,当年新增666.67万hm^2;草原围栏2933.33万hm^2,比去年增加333.33万hm^2;禁牧面积超过2666.67万hm^2,项目区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1自然概况 平安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全县有天然草地面积6.13hm^2,其中可利用面积5万hm^2,占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1.79%,共有7个草地类,11个草场组,21个草地型,以荒漠草原类、山地荒漠类和山地草甸类为主,海拔2200—4700m,年平均气温0.3—6.4℃。  相似文献   

10.
草原毛虫是青海省草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莎草科、禾本科、豆科等各类牧草,严重影响牧草生长。近些年,青海省草原毛虫危害呈现出态势重、来势猛、危害大的趋势,其重点危害区主要分布在青南地区的玉树、果洛两州和黄南州的河南、泽库县以及环湖地区的海北、海南州部分县。为更好探索草原毛虫防治的有效途径,本次研究就影响草原毛虫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