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年4月,我来过固原,那时候这个地方很困难,年人均收入才几十元,难得温饱,固海扬水工程还未建成,提水灌溉的潜力还看不出来,真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这回,我们参观了上黄村和陶庄种草种树治理黄土高原的试点,也参观了固海扬水工程和吊庄建设的居民点,感到走向治穷致富的通道巳  相似文献   

2.
一、贫困地区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受以下因素影响 地区经济条件差、政府投入少,依托单位无启动资金难以开展工作;领导对农民科技教育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兰坪县的主要特色农业的种类进行分析,就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途径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研究对兰坪县特色农业发展和开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兰坪县的主要特色农业的种类进行分析,就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途径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研究对兰坪县特色农业发展和开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以专业化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为纽带,以增加会员收入为目的,在农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实行资金、技术、生产、供销等互助合作的组织。它包括农民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研究会等。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设想1980年代末就提出来了,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鼓励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6.
在把贫困理解为封闭条件下一种社会均衡状态的前提下,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及耗散结构原理,从投资必要性、资金来源、投资方向、投资方法诸方面论证了如何运用商品经济的物质力量冲开贫困地区封闭的门户,打破贫困经济僵死的均衡状态,使贫困地区的经济由自给自足的非市场化向市场化的商品经济过渡,为贫困地区制定开发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教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文化素质差、科技素质低、轻人力资本投资是制约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必须变农村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大力开展对农业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农民教育要“两手抓”,既要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技术普及,又要抓面向即将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农民教育要有新突破,全面改革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农业技术用户的角度分析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传统途径以及在学习和应用农业新技术中存在的困难,反映出贫困地区政府农业推广服务缺位的状况.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有偿服务表现出了较强烈的支付意愿,他们甚至愿意为培训付一定的费用,这将为农业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提供启示,在贫困地区应采取有效的战略和措施,实现农业技术供给的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贫困地区脱贫,关键在于农民脱贫;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改变,关键在农业面貌改变。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影响贫困地区实现农民脱贫和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最根本制约因素。因此,农民培训工作是贫困地区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苦甲天下的陇中地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难题:首先是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农民经济拮据,长期囿于一隅,信息闭塞,观念陈旧。虽有广播电视传媒,但大部分地方整体贫困,专业户、示范户少,供农民可见可知可感的辐射源不够。因此农民渴望新生活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热情不高。其次是地方财…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新型农民培训质量,笔者以云南为例探究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提出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11.
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过程,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既需要外部的支持,更需要贫困地区内部自力更生。分析了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现状以及农民增收难的原因,从创意农业、乡村旅游、职业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开发野生食用植物被世人瞩目.野生食用植物,通常习称双子叶植物的为野菜,称单子叶植物的为野草,木本油粮为野果,海生澡类为海菜,陆地水生和洼湿地可食块根、块茎、根茎为水根.这些野菜、野果、海菜、水根等构成野生食用植物群.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开发野生食用植物被世人瞩目,是利国利民之好事。笔者对这项工作倍感兴趣,长期进行野外调查研究摸清了野生食用植物的种类,对各种植物是否有毒、是否可食、适口性、食用方法等除查阅大量资料外,还深入民间进行座谈,亲自品尝。在民间采集、驯化和食用野生植物历史悠久。通  相似文献   

14.
1985年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有1.25亿,自1986年国家开展大规模扶贫工作以来,经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降到1997年底的5000万人。同期,陕西省农村贫困人口也由650万下降到120万。全国的贫困发生率从1985年的15%下降到1995年的7.1%。但是,应该看到,伴随着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下降的另一个因素是实际衡量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在下降。  相似文献   

15.
16.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贫困地区也是如此。目前,贫困地区的基本工作正在由单纯分散救济向经济开发转变,经济开发正在形成一股热潮。在“七五”期间,能否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基本上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能否使贫困地区具备自我发展能力,进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将主要取决于经济开发能否成功。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这种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一项可靠的保证。因此,在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科学技术的巨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  相似文献   

17.
贫困地区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开展贫困地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古浪县为例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农民科技培训运行机制、实行分类培训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临夏州是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落后,农民生活困难,因此,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分析了临夏州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贫困地区农村社会、自然、经济基础较差,农民增收减负是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科技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新的社会空间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严竣挑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教育,教师为本”。在科技、经济、综合国力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经济与教育的紧密结合,逐步缩小贫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