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明不同湿润持续时间及叶片温度与黄瓜霜霉病发生的关系,通过观察不同湿润条件下黄瓜霜霉病的初显症时间,计算逐日显症率及累积显症率,并利用热红外成像仪对显症后叶片温度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不同湿润持续时间对黄瓜霜霉病的初显症时间、逐日显症率产生影响。叶片湿润持续4 h,黄瓜霜霉病在接种后7.00 d显症;叶片湿润持续12 h,黄瓜霜霉病初显症时间最早,仅为3.25 d。叶片湿润持续时间不同,黄瓜霜霉病初显症时的叶片温度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初显症时间与最大温差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叶片湿润持续4、6 h的病斑出现高峰在显症后第2、3天,逐日显症率分别是37.50%和41.18%,比叶片湿润持续10、12 h的早。显症后期,湿润持续时间4、6、8、10、12 h的病斑累积显症率分别是87.94%、93.71%、90.25%、84.24%和88.36%,差异不显著。表明接种黄瓜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后叶片湿润持续时间越长,潜育期越短,叶片最大温差越小,叶片平均温度越大。  相似文献   

2.
黄瓜菌核病     
黄瓜菌核病是近4—5年来呼和浩特市郊塑料大棚内黄瓜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受害部位包括黄瓜茎、叶柄、花、果实,引起果实腐烂,植株枯死。  相似文献   

3.
通过苯醚·咪鲜胺35%水乳剂对黄瓜靶斑病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靶斑病发生中前期,喷施苯醚·咪鲜胺35%水乳剂750、500、300倍液防治黄瓜靶斑病,药后5d,防效分别为63.55%、70.03%和70.63%;间隔7d进行2次施药,药后7d,防效分别为51.63%、61.62%和62.05%.苯醚·咪鲜胺35%水乳剂500、300倍液和对照药剂多抗霉素3%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效果相当,都显著高于750倍液.该药剂可以做为防治黄瓜靶斑病的重要轮换产品,进行推广应用,且对黄瓜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黄瓜霜霉病是影响北方地区黄瓜增产和持续上市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采用塑料大棚后,发病期提前,病情加重,蔓延迅速。1977年我们在市郊用红、黄、绿、兰、黑色膜与无色的普通膜分别作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溴甲烷土壤熏蒸防治春季大棚黄瓜土传病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溴甲烷土壤熏蒸防治春季大棚黄瓜土传病害袁会珠齐淑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近年来,塑料大棚蔬菜发展很快,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人民的菜篮子。但由于大棚温室的连年种植,土传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重,在一些地区黄瓜枯萎病、黄瓜根结线虫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6.
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学俭 《植物医生》1997,10(1):19-20
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韩学俭(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712100)黄瓜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主栽品种。但由于塑料大棚的特定封闭性,使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高,棚膜及作物结露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为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黄瓜霜霉病的大流行是造成大棚...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东北三省不少城市发生了黄瓜黑星病,它主要靠种子传播,迅速蔓延,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黄瓜是主要的蔬菜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大棚、温室栽培的高产蔬菜,北方塑料大棚,温室中80%以上种植黄瓜。春大棚黄瓜每亩经济效益三、四千元以上,即使是露地种植,亩收益也在千元以上。但黄瓜黑星病为害不仅造成当地黄瓜生产的严重损失,并对全国黄瓜生产造成威胁。如何切实加强植物检疫和防治,迅速有效地控制黄瓜黑星病的蔓延为害,是当前蔬菜生产中急  相似文献   

8.
 黄瓜菌核病常发生于黄瓜的蔓和瓜条,发病后病斑蔓延很快,扩展的速度与温、湿度、光照以及发病部位均有关,在瓜条上平均每天扩展1.24cm,病斑面积则达0.33-2.7倍。  相似文献   

9.
<正>黄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该病分布广,发生普遍,如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江西、江苏、上海、四川、云南、海南等省、市、自治区的40多个城市发生。该病为害大,是近年来塑料大棚和温室黄瓜的毁灭性病害,被  相似文献   

10.
赵文华 《植物保护》1988,14(1):47-47
笔者于1984年在无黄瓜栽培史的本所科研基地,对新建的228m~2温室和576m~2塑料大棚的黄瓜霜霉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试验,证明北方春季生茬保护地黄瓜霜霉病当年即可严重发生。科学放风可减轻危害。 试验情况与结果 棚向东西,垄向南北;棚膜聚氯乙烯菜膜;底肥用腐熟马粪和鸡粪;品种为长春密刺。 黄瓜温室育苗及大棚生育期各设4个重复区(用塑料帐幕封严隔开)。大棚黄瓜生育期除自东至西间壁Ⅰ、Ⅱ、Ⅲ、Ⅳ4个区  相似文献   

11.
黄瓜黑星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蔬菜,具有分布广、种植面积大、产值高的特点,特别是我国北方,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地中80%以上种植黄瓜,不仅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且使消费者四季都能吃上鲜嫩的黄瓜。但自80年代以来,从我国东北三省的部分城市开始,北方不少城市的黄瓜受到了黄瓜黑星病的为害。这种病不仅为害黄瓜茎叶,更主要的是直接加害瓜条,造成大量病瓜、畸形瓜,丧失商品价值。轻则损失15~20%,重的30%以上,甚至毁种,更为严重的是黄瓜黑星病可以通过种子作远距离的传播,直接威胁着全国广大的黄  相似文献   

12.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1,14(2):33-33
黄瓜霜霉病是世界性病害 ,也是黄瓜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由于近年来该地区冬季蔬菜生产的发展 ,黄瓜经济效益高 ,出现黄瓜连片种植和连作栽培 ,有利于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蔓延。发病田一般减产20 %~30 % ,严重的达到40 %~50 % ,甚至刚结瓜时就全株枯死 ,被迫提前拔架改种。一、症状该病黄瓜全生育期都会发生。幼苗期子叶感染 ,子叶很快褪绿变黄干枯。成株发病时 ,露地黄瓜多从下部叶片开始 ,逐渐向上蔓延 ,病叶背面病斑处生成紫灰色霉层 ,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严重时 ,病斑连接成片。全叶黄褐色 ,干枯卷缩 ,田间一…  相似文献   

13.
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为获得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生防细菌,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及盆栽试验,获得一株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生防细菌HMB28521;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联合gyrAgyrBrpoBrpoC多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HMB28521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液相色谱分离与质谱鉴定结果表明,HMB28521菌株可以产生伊枯草菌素(iturin)、丰产素(fengycin)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抑菌试验证明iturin和fengycin是该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二者能够显著抑制多主棒孢霉菌的生长,并且造成菌丝畸形。本研究为黄瓜靶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资源并为进一步明确该菌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室内模拟塑料大棚黄瓜白粉病流行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内,通过人工接种和模拟高温高湿环境的方法研究了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采用SA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了黄瓜白粉病始病期与流行程度的预测模型。始病期预测模型的RMSE值在2以下,流行程度预测模型的RMSE值在6以下,表明模型可对塑料大棚黄瓜白粉病始病期和流行程度进行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5.
非杀菌剂化合物防治瓜类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两种非杀菌化合物诱导剂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苯基硫尿灌根处理可减少黄瓜炭疽病斑数28.5%,病斑面积减少64.5%;草酸喷洒叶片处理,病斑数可减少30%,病斑面积减少73.7%。经复配的黄瓜诱抗剂施于早春大棚黄瓜,喷施二次对细菌性条斑病,霜霉病及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3%、42.0%、56.1%,对黄瓜植株有明显促进生长期和增产效果,株高叶面积增加10-25%,增产效果达12%。通过对几种非杀菌剂化合物的筛选,已筛选出对西瓜枯萎病能产生抗病性的一种化合物,经复配成KT-乳剂,试验证明用KT-乳剂处理的育苗土育苗,在西瓜第一片真叶期用沾根法接种及在人工接种的病圃中试验,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可达66-76%。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毒力作用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筛选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有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芽管伸长法测定了19种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毒力,探究了4种毒力较高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胺、吡唑萘菌胺、咯菌腈和四霉素对黄瓜靶斑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各生长发育阶段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4种药剂抑制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516 3、1.538、1.605和0.648 2 mg/L,抑制孢子萌发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164 4、1.359、1.127和0.002 5 mg/L,抑制芽管伸长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189 6、0.144 7、0.060 4和0.001 5 mg/L;啶酰菌胺、百菌清和肟菌酯3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活性较强,3种药剂抑制孢子萌发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1.564、0.373 0和0.021 3 mg/L,抑制芽管伸长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629 5、0.233 4和0.405 0 mg/L,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平均EC50大于16 mg/L;氟啶胺、吡唑萘菌胺、咯菌腈和四霉素可引起黄瓜靶斑病菌菌丝不同程度的异常生长,主要表现为菌丝隔膜间距变小、菌丝节间肿大、主菌丝上二次分枝发生频繁、菌丝变形黏连、菌丝新分枝处生长受抑制或分生孢子生长变形。研究表明,氟啶胺、吡唑萘菌胺、咯菌腈和四霉素对黄瓜靶斑病菌具有较高的毒力,在黄瓜靶斑病的田间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蔬菜寄主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性的诱导影响,为叶螨的寄主适应性及叶螨对寄主的抗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将饲养在菜豆上的二斑叶螨分别转移到黄瓜、甘蓝和茄子上饲养3代后,测定包括菜豆在内的4种不同寄主植物对叶螨体内解毒酶系活性的诱导影响.[结果]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系活性差异显著.从菜豆寄主转养到黄瓜、甘蓝和茄子上后,后3个寄主上叶螨种群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下降,茄子上种群活性最低,菜豆种群是茄子种群的2.75倍;而后3个寄主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比活力显著上升,茄子种群最高,是菜豆种群的6.03倍.4种供试寄主植物的二斑叶螨种群中,在黄瓜寄主上羧酸酯酶(CarE)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CarE活性的高低顺序为黄瓜>菜豆和甘蓝>茄子,而MFO活性为黄瓜>茄子和菜豆>甘蓝.[结论]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可诱导二斑叶螨体内的解毒酶系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这可能是二斑叶螨对寄主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8.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主要病害之一 ,春夏季易流行发生 ,除危害黄瓜外 ,还可侵染西葫芦科蔬等其它菜作物。该病是一种借助气流和雨水传播 ,侵染频繁 ,潜育期短 ,流行性很强的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 ,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生。病斑初现浅绿色水渍状斑点 ,扩大后受叶脉限制 ,呈多角形淡黄色至黄褐色水渍状斑块 ,湿度大时 ,病斑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 ,干燥时病斑干枯易破碎。此病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蔓延 ,严重时叶部病斑连成片 ,可在短期内呈黄褐色 ,迅速枯死 ,使植株早衰 ,提早罢园 ,减产减收。此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孢子萌发侵染的适宜温度为…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诱导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angular leaf spot, ALS)的最佳诱抗药剂,选取11种商品诱抗剂,研究其室内诱导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11种诱抗剂的预处理均能有效提高黄瓜植株的长势,提高黄瓜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表现为叶片病斑面积显著下降。其中药剂信号施康乐(SK)能有效减小叶片病斑面积,防效最好,而药剂顶花增瓜嫩直长(DH)处理的植株叶片病斑面积最大。为了进一步明确诱抗剂的作用机制,对诱抗剂SK和DH处理后的抗性相关基因SOD、SSU以及PR1-1a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SK和DH处理后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SK处理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DH处理。综上所述,合理施用信号施康乐可以诱导黄瓜幼苗提高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对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早期预防和减少农药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瓜角斑、黑星、炭疽病症状区别及防治技术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100081)近年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和炭疽病,危害有发展,特别是保护地,为害越来越严重。为了识别这3种病害,现将症状区别列入表。表黄瓜角斑病、黑星病、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