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追溯了回族服饰文化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回族服饰文化艺术的特征,阐述了回族服饰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并从有利于统一思想、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等5个方面探析了回族服饰文化艺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渤海国农牧业初探吉林师范学院衣保中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的强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唐代中后期,在中国东北东部地区兴起以粟末为主体的渤海政权,正是在唐王朝的影响下,继承和发扬本地原的有文化传统而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菊与梅、兰、竹合称为四君子,菊花的风骨显示出了古代文人的士大夫精神。为此,结合古文献中菊花史料的记载,详细地剖析了古代菊花文化的历史演变和菊花呈现的审美思想与中国传统丰富的人文精神,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秘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黄帝时代的史官,历经发展演变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职业.无论在任何朝代,秘书从业者都是古代文人中的一份子,其文化背景、心理态势、思维方式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群体的影响,进一步指出现代秘书从业人员只有从传统文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创新,才能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秘书人才.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和织绸的国家,这点已成定论,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就称我国为"塞里斯",意即"丝国"。在古代,中国是唯一种桑,养蚕,生产(丝绸)的国家。中国(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化学纤维经历了仿真丝、超真丝的过程,其物理性能已经超过了真丝,因此,现在蚕丝纤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就蚕桑产业的生态价值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蚕桑产业的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位考古学家去刻意地关注到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演变和鉴赏问题,更不会引领我们走向古代茶具历史的深处,让我们抚摸到古代茶具历史的脉搏,把其间意味深远的茶的文明和文化,融会到汉魏晋南北朝的朴拙、唐宋的精美、元青花的异彩、明清的繁复.  相似文献   

7.
新疆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处于濒危境地,面临消亡、失传或自生自灭的危险,加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力度已刻不容缓。因资金不足、人才匮乏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的变迁,致使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诸多困难,应采取创新机制、人才培养以及加大资金投入等多种形式,以实现当下意义上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8.
陈伟明 《农业考古》2000,(3):235-238,241
中国古代的酒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至明代进入了一个成熟的历史时期。酿酒工艺技术不断提高,酒品制作层出不穷,酒质也具有较高的水平。特别是酒文化进一步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更为明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推动与影响。《金瓶梅》作为一部反映明代经济文化生活的优秀写实小说,关于酒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为了解与探讨明代酒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历史佐证,由此可进一步领略与感受中国古代酒文化的历史风采。一、酿酒生产与消费类别明代,随着酿酒生产与工艺技术的发展提高,酒类品种不断增加。《金…  相似文献   

9.
胡海  余宙 《农业考古》2012,(6):342-344
中国古代漆艺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漆艺是由古代漆器演变而来的,它的主体是漆器,漆器的使用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髹漆工艺技法也正在慢慢的完善,逐渐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漆艺。漆器除了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用品需要外,在髹漆工艺技法方面更是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不论是在绘画技巧还是造型工艺上,漆器都有很多突出的表现手段,为中国漆画的形成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342-9344
对我国古代植物文化的演变历程做简要的梳理和规律性总结,进而揭示出士人阶层与植物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中国民族服装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方案,通过对以服装为中心的资源现状以及用户需求的分析,明确了系统的主要目标,同时对系统的整体架构、资源加工方式以及数据组织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在分析和设计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2.
陈晓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61-16963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凉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鲜明、个性的彝族服饰文化。该文从自然属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凉山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文化的影响。认为凉山彝族的服饰无论从图案、色彩的搭配还是面料的质地选择都融合了大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方兴未艾,为古籍知识关联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现代科技手段。对古籍内容挖掘与知识关联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古籍资源开发水平与服务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络调研,梳理数字人文视角下古籍知识关联的研究,探讨古籍知识关联的关键环节,通过古籍知识关联应用举例分析古籍知识关联的壁垒。[结果/结论]数字人文视角下,从文献单元层次的组织深入到知识单元层次的组织,借助数据分析技术、机器学习、可视化技术等,可实现古籍知识关联。古籍知识关联起点是文献组织,基础是古籍数据,本质是知识组织。古籍知识关联可进行方志与家谱挖掘、钤印知识网络发现、特定时期与地域学者研究脉络与交往分析等,但在实施中仍面临知识元处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集成平台少等壁垒。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部分汉字古形体的分析,认为古文字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学中具有一定作用:有助于留学生对汉字的识读和掌握、有助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史叙述模式受到西方“本质”观影响这个问题.西方“本质”观建基于“理念”、“实体”、“本质”等哲学概念之上,19世纪中晚期随西方列强侵略我国而大量引入、侵入.中国文学史学科正好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受西方哲学思想“本质”观的影响不言而喻.伴随中国文学史著述的大量涌现,西方“本质”观使中国文学史叙述模式愈来愈趋于僵化.受西方影响的中国文学史叙述模式体现出的“本质”观主要包括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怎样突破西方“本质”观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这对建设契合我国文学实际的古代文学叙述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字典是人们查找古汉字、阅读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书。探讨了古代字典的分类,按时代发展纵向对比分析了我国古代释义类字典和音韵类字典编纂体例和内容上的继承与革新.并指出了我国古代字典在应用中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伦理型国家,忠孝观念一直深入人心并很早就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影响,种种迹象表明忠孝文化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和改造是深入而全面的,而且正因为忠孝文化的渗透与融入才使得这些故事更加深入人心从而流传更广、影响更深。这从忠孝观念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影响与改造就可看出端倪。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教学是高校中文专业中难度较大的科目之一。在古汉语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现代人才的培养。本文从理论概念的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的创新等方面,论述古汉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探讨在古汉语教学中实现现代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但是在目前的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分段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古代汉语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借代、用典、比喻、委婉、双关、互文、分承、省略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学习和掌握这些修辞方法,研究其规律,对我们阅读古文,传承中华文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