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瑞 《农村科技》2011,(5):33-34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①供试菌株与孢子悬浮液制备供试菌株从库尔勒香梨上分离所得,经鉴定为梨黑斑病菌,编号为LG-1。  相似文献   

2.
香梨优斑螟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梨优斑螟(EuzopherapyriellaYang)是为害梨、苹果、枣、无花果、杏、巴旦杏、桃和杨树等果木的新害虫,幼虫既蛀干又蛀果.该虫1年发生3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树干、主枝的翘皮裂缝下越冬。成虫1年有3个羽化高峰,即4月下旬、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成虫对黑光灯有一定趋性,尤对糖醋液的趋性较强.此虫的发生为害程度与寄主年龄、品种、腐烂病等有密切关系。幼虫盛发期用敌敌畏涂治,成虫羽化盛期用糖醋液诱杀,或喷洒氯氰菊酯、功夫等药剂,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培养条件下香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以期明确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不同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酸碱度、光照条件)下,培养香梨黑斑病菌7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观察其菌丝及分生孢子生长状况,用SPSS 18.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香梨黑斑病菌在PSA、PC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理查氏培养基上生长较慢.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蔗糖;能够充分利用蛋白胨;在15~ 35℃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 30℃.在pH为4.5~9.0之间均生长,最适pH5.0~8.0.在全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在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结论]通过研究该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明确了该病菌的最适生长条件,为建立该病菌常规生物学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尔勒香梨是我国优良的地方梨品种之一,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创汇果品。近年来,香梨腐烂病逐年加重,成为影响香梨生产的主要障碍。分析了库尔勒香梨腐烂病发生规律、发病条件,提出了5项防治措施,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库尔勒香梨病虫害发生趋势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了解掌握库尔勒香梨病虫害发生趋势、发生规律和分析发生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采用合理有效的各种生物、农业、物理等技术措施,保护利用天敌,大力推广使用无公害农药,最终目标建立果园自控、半自控生态系,实现病虫害综合治理,达到维护果园生态平衡,生产绿色食品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梨黑斑病的发病症状,总结了其在德化县的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药剂防治2个方面提出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县种植户防治梨黑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香梨优斑螟发生动态监测及引诱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糖醋液监测香梨优斑螟在莎车县的发生动态。监测发现,香梨优斑螟在莎车县1 a发生3代,其越冬代羽化高峰期为4月上旬,第1代羽化高峰期为6月中旬到7下旬,第2代羽化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从总的发生趋势来看,第2代发生数量最高。此外,对香梨优斑螟采取不同剂型引诱剂诱杀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诱剂中改良型诱剂效果较好,但与糖醋液对比其诱捕效果较差,仅为糖醋液的1/6。  相似文献   

9.
泸西高原梨是泸西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产量和产值的增加,一些次要的病害已上升为主要病害.梨黑斑病即为其中之一,已成为制约高原梨的主要限制因子。梨黑斑病又名裂果病,对梨树叶片、新梢、果都有危害。成熟期果受害损失可达100%。研究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表明,香蕉黑斑病主要危害香蕉中、下部叶片。香蕉各生育期危害程度为:断蕾至收获期较重,孕大穗至抽蕾期次之,营养生长至花芽分化期较轻。香蕉黑斑病发生以海南省北部发生较重,中部和西部次之,南部较轻,这是受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差异所致,在早春1-4月,降水量50mm以上,日照百分率为43%以下,病害发生趋重;降水量在20mm以下,日照百分率达54%,病害发生轻(P〉O.05)。在海南省北部地区,1-6月香蕉黑斑病发生轻重与温度、湿度呈显著相关,与湿度相关性不显著,但1-4月该病发生与湿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枣树缩果病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枣缩果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缩果病的发生在不同品种、不同气候、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管理水平等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在陕北缩果病只有1个发病期,8月初开始显症,8月下旬达到高发期。在同一枣园,缩果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以木枣发病最轻,7月鲜发病最重,其余品种轻重依次排序为晋枣、蜂蜜罐、赞皇大枣、狗头枣、梨枣、骏枣;夏季持续干旱高温及其随后的降雨使缩果病发生严重;含石砾的沙质土枣园,缩果病发生重于黄土上所建枣园。施入化肥的枣园缩果病发生重于施农家肥的枣园。  相似文献   

12.
白榆干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榆干枯病在陕北1a内有2个发病高峰期,8月为感病高峰期,翌年4月为发病死亡高峰期.病原菌茎点霉菌(Phoma Sacc.)的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雨水击溅传播,昆虫活动对传播也有一定影响.病原菌主要从伤口和皮孔侵入.感病最适温度为18~27℃,相对湿度65~100.树龄6~11年生植株最易感病,感染后发病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3.
桃树健康和枯死组织普遍带有链格孢,枯死组织带菌率更高。病菌侵染果实主要在盛花期至盛花后约40d这段时期,侵染高峰在花萎期(4月下旬)。空中孢子捕捉试验证明,当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5月中旬以后),雨后空中孢子迅速增长,此期空中孢子量与侵染高峰有密切关系。密植树、幼树发病较轻、树下部发病较轻,6月中旬以后套袋对黑斑病发病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0~2003年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田间病残体是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初侵染来源;播种期、施氮肥量、前茬作物和气象因子都会对该病害的发生程度产生影响;提出了以清除病残体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1999-2000年对万寿菊细菌性叶斑病发病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万寿菊细菌性叶斑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为土壤中病残体,种子表面、种皮内部及胚乳均可带菌;病原菌的侵入途径为伤口或自然孔口,且伤口对病菌侵染更有利;病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施肥水平和种类关系密切,高湿低温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氮肥对病害发生有促进作用,施用钾肥可降低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大方县辣椒细茵性叶斑病田间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和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细菌性叶斑病在苗床阶段就开始发生,一般4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份病情增长较快,6月下旬达发病高峰.7月份后老病叶大量掉落,新病叶增加缓慢,病情不再发展;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或25%唯它灵可溶性粉剂连续防治2次,可取得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玫瑰病毒病的危害症状、侵染病原,分析了病害的发病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玫瑰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玫瑰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连续4 a观测松大蚜在辽南地区城市绿地发生情况基础上,记述了松大蚜在辽南城市绿地中的发生规律,认为松大蚜在城市绿地中偶尔发生,轻易不会暴发成灾。一旦发生量大,影响了松树的生长和观赏效果,也有诸多制约因子,可防可控。其中最有效的控制因子是一种鸟类--麻雀,对其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害虫的综合治理方法,为松大蚜在城市绿地中的控制提供了有力的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9.
泸州市烟草黑胫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普查的方法,对四川省泸州市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主要发生在团棵期至采收期,发生程度达1~2级(轻发生至中等偏轻发生);5~6月份的降雨有利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另外,笔者就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月季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方法]对武汉地区月季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50%嘧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种杀菌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圃地病残体是该病的初侵染来源,气温、降雨量及降雨次数与该病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3种杀菌剂在该病发生流行时对其均有不同的防治效果,其中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稀释800倍效果最好,达到64.5%,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1 500倍的防效达到63.1%,且药后对月季安全,在发病前施药效果更好.[结论]试验结果为月季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