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麦长管蚜种群空间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庆麦田中分布为聚集分布,聚集与环境条件和麦蚜本身的聚集行为有关。在5月上旬和6月下旬,各有1个聚集高峰。聚集与扩散趋势呈周期性变化 。  相似文献   

2.
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麦长管蚜的种群进行动态分析,揭示出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一般规律,以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通过对麦长管蚜进行定时、定点、定株的系统调查,利用平均密度( x)、平均拥挤度(m )、聚块性指标(m / x)等参数作为指标对麦长管蚜种群动态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即小麦拔节到收获),把麦长管蚜整个种群动态过程分为八个状态集,4个时期,即点片发生期、初盛期、猖獗危害期和衰退期;而且防治麦长管蚜的最佳时期要在初盛期A3,避免猖獗危害期的出现,以达到经济、有效的控制麦长管蚜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实验种群参数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自然变温(平均20.21℃)条件下,组建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的发育速率快,若蚜存活率高,有翅蚜比率明显偏低;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的种群趋势指数(1)分别为54.40和33.70,净增殖率(Ro)、内禀增长力(r_m)及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54.15和34.0、0.2486和0.1688及1.2822和1.1839.尽管这两种麦蚜成蚜期远长于若蚜期,但由于内禀增长力均相当大,使得稳定年龄分布中若蚜的比率分别高达90.35%和89.31%。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麦长管蚜种群的田间分布测定研究,得出麦长管蚜在田间的分布类型呈聚集分布.植株的垂直分布蚜量主要集中于穗位间,依次为穗位蚜量大于旗叶,旗叶大于倒2叶,倒2叶大于倒1叶.穗位蚜量(X)与植株总蚜量(Y)的关系式为:Y=6.0001+1.125 X(r=0.9669)  相似文献   

5.
6.
麦长管蚜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麦长管蚜种群空间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在麦田中的分布为聚集分布,聚集与环境条件和麦蚜本身的聚集行为有关。在5月上旬和6月下旬,各有1个聚集高峰。聚集与扩散趋势呈周期性变化。提出根据公式λ=1.7156[-ln(1-p)]1.0921,由有虫株率估计麦蚜种群密度,并给出了以有虫株率来确定田间发生程度的序贯抽样图。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防治指标进行了系統研究,结果表明:在泰安地区麦蚜的防治适期为小麦揚花末至灌浆初期;防治一次即可;此期经济允許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的防治指标为:小麦亩产250公斤为百穗蚜量600头,亩产300公斤为百穗蚜量500头,亩产350公斤以上为百穗蚜量400头。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22℃条件下,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理论研究了济麦22上麦长管蚜种群生命表,并比较了有翅型和无翅型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结果发现,济麦22上麦长管蚜的寿命为23.0±1.0d,繁殖力为24.6±1.1头/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0)和平均世代周期(T)分别为0.22±0.01 d-1、1.25±0.01 d-1、20.28±1.38头、13.48±0.19 d。济麦22上有翅型麦长管蚜若蚜历期、产蚜前期显著长于无翅型,但成蚜期、产蚜历期和繁殖力却显著低于无翅型。  相似文献   

9.
山西麦长管蚜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点滴法于1991—1995年测定了山西主要麦区晋中、临汾、运城麦长管蚜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有机磷杀虫剂氧化乐果、乐果、马拉硫磷、辛硫磷、敌敌畏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晋中麦长管蚜已对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产生了一定水平的抗性,抗性指数分别为8.4和9.4倍。而对有机磷杀虫剂除临汾、晋中地区对氧化乐果和乐果产生了低水平抗药性外(抗性指数5—7倍),对其它杀虫剂尚未产生明显的抗性,但亦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小麦-豌豆间作对麦长管蚜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系统调查小麦-豌豆不同间作模式下麦长管蚜的种群密度,研究麦田生物多样性对麦长管蚜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结合传统空间分布分析方法,分析了Kriging-空间插值图、聚集度指标、Iwao的M *-m回归模型和泰勒指数回归模型。【结果】2种分析方法均表明:在麦田不同间作模式下,麦长管蚜的空间分布主要为聚集分布;但豌豆与小麦分别以2﹕2、2﹕4、2﹕6、2﹕8行间作模式情况下聚集度有所差异:2﹕2模式>2﹕6模式>2﹕4模式>小麦单作>2﹕8模式;由基于GIS的Kriging空间插值种群变化模拟图得知:起初麦长管蚜主要分布在麦田的周围,逐步向麦田中部扩散;在麦长管蚜发生的高峰期,形成了许多聚集中心,主要集中在小麦单作和2﹕2模式小区中,且小麦单作的蚜量极显著高于其它间作模式(P<0.01)。【结论】麦田合理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控制麦长管蚜种群的增长,但并不能改变其种群格局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枣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试验对2×6(m)栽培模式的枣麦间作田内各项小气候因子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在枣麦间作系统中,平均日光照强度低于对照,受光量表现为冠下测点<中测点相似文献   

12.
核(桃)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水平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核桃间作类型:核(桃)麦间作(5m×6m,6m×8m)、核(桃)棉间作(6m×8m)系统中各项小气候因子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核(桃)农间作系统的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一类型中行间各点小气候水平分布也有区别,其中光照强度变化较大;不同间作类型相比,受光量排列顺序为核(桃)麦间5m×6m〈6m×8m〈CK-1(小麦地),核(桃)棉间作6m×8m〈CK-2(棉花田);同一间作类型内各点受光量排列顺序为中测点〈冠下测点〈冠外测点〈对照;3种间作类型下核桃的平均遮荫度分别为32.3%,22.0%,24.8%;其他小气候因子在不同间作类型间和同一间作类型各点间没有光因子的变化大。  相似文献   

13.
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水平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通过在环塔里木盆地干旱区,对不同枣农间作类型:枣麦间作(3 m×4m,2m×6 m)、枣棉间作(3 m×4 m,2 m×6 m)系统小气候方面的研究,以期完善枣农间作理论,为新疆枣农间作模式的优化及间作物的选择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Vantage Pro2自动气象站和KS4000手持气象站观测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子,同时使用WQG-15地面温度计观测地温.[结果]不同类型枣农间作系统的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一类型中行间各点小气候水平分布也有区别,其中光照强度变化较大;不同间作类型相比,受光量排列顺序为枣麦间作3×4(m)<2×6(m)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宽幅播种对新疆南疆枣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枣麦间作模式下,设置宽幅播种和常规条播2种不同的播种方式,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播种处理有利于枣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提高,增大了叶面积指数(LAI),促进干物质的积累,有效提高了籽粒产量。与常规条播相比,2018年、2019年宽幅播种冬小麦的有效穗数分别降低了5.31%、4.78%;穗粒数分别增加2.73%、3.47%;千粒重分别提高了4.00%、5.13%;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36%、6.10%;2018年宽幅播种的生物量降低了5.23%,但2019年宽幅播种的生物量较常规条播却增加了2.90%。【结论】枣麦间作模式下宽幅播种增加了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提高了LAI,促进了干物质积累,提高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5.
枣麦间作系统冠层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带枣麦间作系统的林冠开放度(canopy openness)和叶面积指数(LAI)进行观测研究,结合间作系统内小麦产量的测定,分析不同树龄、不同株行距的枣麦间作系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新疆枣农间作模式的优化及合理株行距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鱼眼冠层仪获得新疆若羌县枣麦间作系统中枣树带的林冠影像,得出LAI和林冠开放度指标,并测定间作系统内枣树生长指标和小麦产量.[结果](1)同一株行距、不同树龄的间作系统,冠幅越小,开放度越大,LAI越小;(2)同一树龄、不同株行距的间作系统,株行距越小,开放度越小,LAI越大;(3)由于间作地枣树保护带宽2.5 m,且小麦距枣树垂直距离为1.25 m,所以测试区间作系统内小麦产量受到枣树影响较小,且开放度的高低并不影响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结论]枣麦间作系统是适合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干旱区大面积推广的枣农间作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以新冬40号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核麦间作田,设置5个密度分别为450×10 3株/hm 2(M1),525×10 3株/hm 2(M2),600×10 3株/hm 2(M3),675×10 3株/hm 2(M4),750×10 3株/hm 2(M5),研究核桃不同冠区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对密度的响应。 结果 随着密度的增大,冠下区冬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远冠区,小麦旗叶的PnTrGs和产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各指标基本在M2处理达到最大,且冠下区各密度处理冬小麦旗叶PnTrGs均低于相应远冠区。籽粒产量,冠下区M1(450×10 3株/hm 2)处理最高为3 212.19 kg/hm 2,远冠区M2(525×10 3株/hm 2)处理最高为3 911.12 kg/hm 2。 结论 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冠下区冬小麦应采取稀播,密度应控制在450×10 3株/hm 2以内,远冠区冬小麦适宜密度为525×10 3株/hm 2。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枣麦间作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的时空异质性,为系统内科学的肥料管理技术提供参考。基于枣麦间作生态系统(JIE)内部的异质性,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对不同位点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随冬小麦生育进程呈递增趋势,水平分布上表现出距枣树越远其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越低,并且0~20cm土层有机质质量分数高于20~40cm土层。土壤速效N、P、K质量分数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性。土壤速效N、P、K质量分数随冬小麦生育进程基本呈下降趋势;水平分布上,土壤速效N、P、K质量分数随距枣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在垂直分布则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速效N、P、K质量分数呈逐渐降低。因此,在枣麦间作生态系统中,应适当增加20~40cm土层和距树体150~200cm的氮肥、磷肥施用量,以缓和枣树和小麦养分竞争。  相似文献   

18.
麦长管蚜为害损失估计及防治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和为害历期是造成小麦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抽穗、扬花、灌浆3个发育阶段产量损失差异显著,灌浆期间蚜量对产量损失最严重,百株蚜量达1000头,占扬花期开始受害的85.13%,蚜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式为y=0.0088x-0.7582。扬花末期至灌浆期是防治较适宜的时期。在5250~6750kg/hm2产量水平的麦田,其防治指标应为百穗蚜量500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核桃小麦(以下简称核麦)间作模式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农田小气候的影响。【方法】 2016~2017年在核麦间作模式下,设置450×104株/hm2(M1)、525×104株/hm2(M2)、600×104株/hm2(M3)、675×104株/hm2(M4)、750×104株/hm2(M5)5种冬小麦种植密度,观测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冠层空气温度、湿度以及冠层透光率的变化过程。【结果】 核麦间作下,远冠区冬小麦单片单面积、株高、茎粗均高于冠下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冠下区、远冠区冬小麦各叶层叶面积、各节间长度和节间粗度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株高变幅为76.49~81.66 cm(冠下区)和78.34~86.27 cm(远冠区)。冠下区、远冠区冠层空气温度呈“先升后降”的曲线,冠下区M1处理最高,远冠区M4、M5处理相对较高,冠下区上午升温、下午降温速度慢,高温持续期短,冠下区各密度冠层温度(18.19~35.99℃)的变幅低于远冠区(17.82~38.92℃);湿度呈“先降后升”的曲线,均在M1最低,远冠区冠层空气湿度上午降速、下午升速均慢,湿度低谷持续期短,冠下区冠层空气湿度(44.73%~100%)变幅高于远冠区(36.62%~100%)。小麦冠层顶部入射光合有效辐射量(PAR)冠下区明显低于远冠区;冠下区、远冠区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M2处理达到最大。【结论】 种植密度525×104株/hm2(M2)时,核麦间作下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其小气候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