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试验材料取自于云南昆明市西南林业大学绿化树种滇润楠,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滇润楠叶片的阳面叶片和阴面叶片的光合日进程及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光强,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大多呈多项式正相关关系.在光强为2000 μmol·m-2·s-1时,阳生叶的净光合速率为5 μmolCO2·m-2·s-1,在光强1500 μmol·m-2·s-1左右阴生叶的净光合速率趋于饱和.阳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在中午13:00时,阴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中午11:00时和下午15:00时.  相似文献   

2.
不同株型水稻品种子粒形成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子粒形成期剑叶与倒二叶的光合能力及其对CO2和光强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叶片的光合能力有差异:沈农8718、沈农8714、辽粳454与辽粳294的叶片光合速率均高于其他品种;高气孔导度或高同化能力均可能使品种具有高光合能力。光合速率随外界CO2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随光强度的增强而上升,且光合能力强的品种(辽粳454)在光强2 000 μmoL/(m2·s)以下未发现有光饱和现象。高光合速率品种具有较低的CO2补偿点(沈农8718为50.54 μmol/mol)和较低的光补偿点(辽粳454为31.40μmol/mol,不同光强及CO2浓度下,气孔导度并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半夏叶片通过组织培养产生的不定芽为材料,探讨在微环境调控条件下,半夏无糖组培苗营养生长和光合生理对增施CO2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CO2浓度600-1 800 μmol/mol的范围内,随CO2浓度的增加,半夏无糖组培苗的叶面积、生根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则逐渐下降.当CO2浓度为(1 500±50)μmol/mol时,半夏无糖组培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最大值(10.20±0.27)μmol/(m2·s),且组培苗长出大量须根.研究表明,(1 500±50)μmol/mol是半夏无糖组培苗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CO2浓度.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利用CI-340便携式光合系统,对猫爪草果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相关的生理因子(叶温、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生态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气温、大气相对湿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先缓慢增加后显著降低,蒸腾速率呈现高-低-高趋势,胞间CO2浓度随密度增加显著升高。经过相关性分析,影响猫爪草光合蒸腾特性的主要因子为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CO2浓度(Ca)、气孔导度(Gs)和叶温(Tl)。在高密度条件下非气孔因素影响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在中低栽培密度条件下,气孔因素影响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PEPC酶活性作为水稻高光效育种筛选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稳定的转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水稻(PC)、未转基因野生型水稻(WT)和PC与9516、苏沪香粳和武育粳3号杂交转育后代为材料,分别测定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以及花后PC和WT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PC叶片的PEPC活性和净光合速率(Pn)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比WT高,其中孕穗期的PEPC酶活性和Pn增加最显著;②与茎和穗相比,花后水稻剑叶的PEPC酶活性最高,叶片的PEPC活性PC和WT在开花后5~10 d剑叶PEPC活性和Pn最大,相对稳定;③开花后第5 d PC剑叶的PEPC酶活性和Pn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3**,其中上午10∶00~12∶00 PEPC酶活性表现较高水平且保持相对稳定;④34株转育材料剑叶PEPC酶活性与Pn的相关系数为0.918**.据此认为水稻开花后第5 d到第10 d,晴天上午10∶00~12∶00,剑叶的PEPC酶活性可作为水稻高光效筛选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白栎光合特性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用Li-Cor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自然生长白栎Quercus fabri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对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短期内CO2浓度增加,白栎的净光合速率增大.CO2浓度为290~450 μmol·mol-1时,白栎的光补偿点、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CO2)分别为90~100 μmol·m-2·s-1,1 500~1 700 μmol·m-2·s-1和5.5~8.2 μmol·m-2·s-1.CO2浓度倍增到700 μmol·mol-1时,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有所降低,分别为10 μmol·m-2·s-1和1 300 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大,为10.6 μmol·m-2·s-1.白栎光合作用在春季适宜温度为24 ℃,相应的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800 μmol·m-2·s-1和9.9 μmol·m-2·s-1.夏季为28 ℃,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 700 μmol·m-2·s-1和12.8 μmol·m-2·s-1.24 ℃和28 ℃的CO2曲线变化趋势相似.温度上升到32 ℃以后,CO2补偿点、饱和点和净光合速率下降.32 ℃,36 ℃和40 ℃的CO2曲线变化趋势相似.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时,与CO2浓度相互作用效应明显.蒸腾速率与叶片的气孔导度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增大,C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CO2浓度时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大于高CO2浓度.温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春季白栎的蒸腾速率与光合作用对气孔调节的关系密切,夏季则更多地反映对能量平衡的调控.CO2和温度变化相互作用,24 ℃时白栎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幅度较小,28 ℃时随CO2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其他3种温度表现为抛物线关系.图4参20  相似文献   

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晴朗天气下测定林下越南抱茎茶花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C02浓度,探讨其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在林下环境中,越南抱茎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峰值出现于10:00左右,为2.545μmol/(m2·s).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越南抱茎茶净光合速率的环境因子主要为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影响越南抱茎茶净光合速率的生理因子主要为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02浓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锌铬复合污染对水稻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测定了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结果表明,在锌铬复合污染条件下,随锌铬浓度的增加,水稻的根干质量、地上部分干质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叶片光能利用率呈降低的趋势,但根冠比及叶片细胞间隙CO2浓度呈增加的趋势.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锌浓度的增加先降后增的趋势,而随铬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小叶女贞秋季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小叶女贞秋季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研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体积分数(Ci)的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叶女贞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于12:00左右,其净光合速率达到14.14μmol/(m2·s),蒸腾速率的峰值达到4.91 mmol/(m2·s)。相关分析表明,小叶女贞的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r=0.875*、r=0.973**),与胞间CO2体积分数(Ci)呈显著负相关(r=-0.872*);在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小叶女贞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硅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探讨硅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农大19号"水稻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硅对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水稻叶片表面的超微结构及水稻叶片表面硅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后,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强;施用硅有利于叶片表面形成硅化细胞,提高叶片表面硅元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但是,硅浓度过大反而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试验发现施用质量浓度为80 mg/L的二氧化硅水溶胶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糯稻间栽控制稻瘟病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稻瘟病的控制新技术。[方法]以冈优晋恢1号和本地糯谷为材料,对杂交稻和糯稻间栽控制稻瘟病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杂交稻和糯稻间栽技术,对叶瘟、穗颈瘟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而且增产、增收。[结论]杂交稻和糯稻间栽技术在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3种不同品种的粳米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饲养密度的米蛾幼虫对大米及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米受米蛾侵染后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碘蓝值和吸水率均有所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干物质含量有所降低,而多酚氧化酶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粳稻稻米品质稳定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AMMI模型对9个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稳定性及品质性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品质指标在不同基因型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方差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粒形和粒长稳定性最高,而垩白率和垩白度稳定性最差。粒长的稳定性与直链淀粉的稳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率的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精米率的稳定性与粒形的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垩白度的稳定性与糙米率的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整米率的稳定性与其他品质性状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水田立体开发与绿色稻米生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孙刚  房岩  张胜 《农业与技术》2006,26(6):48-50
水田立体开发通过生态技术减少杀虫剂、除草剂和化肥使用量,是绿色稻米生产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系)抗稻瘟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定了来自江西省农科院等单位提供的131份水稻品种(系)材料对稻瘟病的抗性,其中抗病的7份,中抗的22份,中感的28份,感病的58份,高感的14份。感病材料占77.52%,抗病类型的材料仅占22.48%。加强育种中间材料的抗病性鉴定有利于提高抗病育种之成效。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与菰杂交后代稳定品系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稻松前与菰的杂交后代 19个稳定品系的株高和穗部性状的分析表明 :这些品系之间以及它们与母本之间在性状上都存在差异 ,但性状表现仍是水稻的。通过对这些品系及其亲本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 ,稳定品系的酯酶同工酶酶谱 ,以母本酶带为基础 ,主要表现为 5种类型 :互补型、新增酶带型、互补兼新增酶带型、母本型和母本酶带缺失型。因此表明 ,在高世代稳定品系中可能仍有菰的基因存在并表达。  相似文献   

17.
18.
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法,结合酶的显色,对26个水稻种和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获得9种酶谱类型。研究结果认为A1、A9、A10是基本酶带。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栽培稻来源于普通野生稻。并可能是来源于E8-3、Oryza sativa f.Spontanea和O.rufipogon。  相似文献   

19.
开颖授粉和闭颖授粉水稻的耐湿性和花药结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HDAR002中的闭颖授粉水稻品系CL01和正常开颖授粉水稻T168进行了耐湿性比较,并对二者开花前、开花中以及开花后的花药的显微和亚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闭颖授粉品系CL01耐湿性较强,其结实性受连续降雨的影响较小;开颖授粉水稻T168耐湿性较差,连续人工降雨10d以上时,其结实率可下降到10%以下。在解剖结构上,开颖授粉水稻的药隔基本组织较规则,而闭颖授粉材料的基本组织则很不规则,其表皮发生角质化。在亚微水平上,二者的线粒体在开花前、开花中以及开花后的存在状态、积累动态以及存在部位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05年黑龙江水稻稻瘟病大面积发生的多种原因,指出今后水稻生产在防治稻瘟病方面农户必须采用的关键栽培管理技术、药剂防治技术和各相关部门应采取的必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