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s,PAPs)是在美洲商陆不同组织或不同生长阶段合成的一类具酶功能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它有抑制多种病毒侵染的能力。PA P是从美洲商陆春季叶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单链碱性蛋白,成熟蛋白分子量约为29 kD[1]。  相似文献   

2.
 将N末端信号肽和C末端毒性区域缺失突变的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PAP)基因表达载体pPIC9KP酶切线性化后,通过电击转化整合到巴氏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菌株细胞中,PCR筛选出表型为利用甲醇快速型(Mut+)的重组子。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比较Mut+重组子和利用甲醇缓慢型(Muts)重组子在表达缺失突变型PAP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诱导培养48 h后,Mut+重组子表达产物在SDS-PAGE胶上可见清晰目的带,而Muts重组子培养72 h才能见到微弱的目的带。抗病毒活性实验表明Mut+重组子和Muts重组子的表达产物均对TMV病毒侵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们的抗病毒活性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PCR的原理,发展概况,PCR技术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特别是在植物病毒病的病原鉴定上应用的一些成果,并就PCR技术在口岸植物检疫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5.
真菌源蛋白类激发子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真菌的信号传导分子,不仅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广谱诱导植物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本文就真菌源蛋白类激发子的种类、功能及蛋白激发子基因转化植物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RNA沉默技术由于其简便、高效及高特异性在各种模式和非模式生物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将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到的目的基因,通过各种手段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使其稳定遗传并赋予植物新的优良性状的生物技术。RNA沉默在植物转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十分广泛,目前已经成功研究培育出许多抗病毒、抗虫转基因植物,为农业病虫害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转基因介导RNA沉默在抗虫与抗病毒研究方面的进展,加深人们对转基因植物抗虫与抗病毒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加拿大植物病协学会1986年年会论文,综述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技术在病害防治上应用于无病原植株生产、病原鉴定、病害诊职、抗病植物开发、生物防治剂的生产及寄主—寄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阐释等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报告基因,本文在论述GFP的发现、结构和发光原理的基础上,从抗病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启动子活性分析、病原菌 植物互作研究和基因表达分析等方面讨论GFP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微生物源的挥发性物质在抑菌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分别对芽孢杆菌属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其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和植物的间接诱导作用,及其在植物植株和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因芯片即DNA系列 (DNAmicroarray) ,主要包括cDNA微列阵与寡聚核苷酸微列阵两种类型。基因芯片技术即DNA微列阵技术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中 ,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探索基因组功能的高新技术。本文简要综述了基因芯片、表达谱芯片技术的概念、原理、分类和制作方法 ,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害生防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植物病害生防因子是解决化学农药3R问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拮抗微生物、抗生素、植物诱导子等生防因子控制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生防因子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平衡理论为基础,结合目前北京地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从建立机构、立法、植物检疫、生物防治、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可持续控制的管理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作物混植和间作控制病虫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作物的混植和间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群体的抗性水平,以达到自然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从混植和间作的模式、控害效果和控害机制等方面对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作物混植和间作的优越性、应用特点和当前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陕北枣树病虫害及其发生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枣树是陕北黄河沿岸营造水土保护林的优良树种,具有很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国家已经将枣树定为退耕还林的主要经济和生态树种之一,进行大力栽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红枣生产迅猛发展,在黄河沿岸诸县脱贫致富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枣树病虫害的猖獗危害严重制约着优质丰产无公害绿色红枣产业的发展.近年对陕北枣树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分类鉴定,明确了主要害虫15种,病害4种,并对主要病虫害发展趋势作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物理和化学药剂防治等调控措施已不能满足农业植物病害防控需求,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技术和措施。近年来,纳米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为纳米技术成为现代化农业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工具奠定了基础。为深入了解纳米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实践应用,主要从2个层面综述了纳米技术在植物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包括无机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材料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性研究,利用纳米农药和纳米载体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纳米技术在病害防控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展望了纳米技术在未来农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地位,为利用新兴纳米技术高效、绿色防治植物病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16.
水稻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毒病成灾重、发生面积大、防治困难、造成的经济损失重。目前对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措施还局限在"治虫防病"上,对已经大面积暴发的水稻病毒病没有成功的防治经验和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就水稻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从水稻和病毒互作的生理生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稻病毒病防治策略,从防治角度探讨水稻病毒病防治药剂的创制与田间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Methods are described for th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by gas-liquid and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f the fungicide imazalil, 1-(β-allyloxy-2, 4-dishlorophenethyl) imidazole, on potatoes. Before storage, over 80% was recovered from potatoes treated with 0.01–3.0 mg imazalil kg?1,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 μg kg?1. Imazalil applied to potatoes at 10 g t?1 before storage de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gangrene (Phoma exigua), silver scurf (Helminthosporium solani), skin spot (Polyscytalum pustulans) and black scurf (Rhizoctonia solani), and was at least as effective as thiabendazole applied at 40 g t?1. At 1 g t?1 it also decreased skin spot and silver scurf. Incidence of black dot (Colletotrichum coccodes) was unaffected by these fungicide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螺旋粉虱对不同甜椒品种的产卵偏好性及其与甜椒体内化学物质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非自由选择法测定了螺旋粉虱对不同甜椒品种的产卵偏好性,并测定不同甜椒品种体内单宁酸、总黄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化学物质含量,分析其与螺旋粉虱产卵选择的相关性。[结果] 螺旋粉虱对‘古风7号’的选择性最强,产卵量显著高于‘特大型牟一号’、‘吉星’、‘京椒’、‘特大甜椒八号’等8个品种(α=0.05水平),而与‘国禧205’、‘郑椒甜宝’、‘古风5号’等7个品种差异不显著。不同甜椒品种间的单宁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螺旋粉虱对甜椒品种的选择性与单宁酸、总黄酮不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呈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螺旋粉虱对不同甜椒品种的偏好性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甜椒体内一些化学物质含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9.
实时定量PCR的原理及其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静  吴茂森  何晨阳 《植物保护》2007,33(6):123-128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是一种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每个循环的扩增产物,从而实现对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新技术。它具有快速、灵敏、精确等优点。该技术在分子诊断、分子生物学研究、动植物检疫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实时定量PCR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