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草原资源和草原资源开发草原资源是草原的财富之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草原资源的概念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和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辞书将“资源”解释为:“资财、财富之源”。英文资源“resource”也是“再生...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积极发展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从行业发展方向,如何发展,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各个方面对畜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在提到“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时,他指出要积极发展畜牧业。在“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中,提到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在“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和“认真总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年来的经验”中分别提到了,要继续搞好草原建设,做好退牧还草工作。为此,本刊特邀请了行业内的相关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作以解读,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阜康市草地资源现状为研究对象,查清草原分布特征及草地资源利用现状,为确定草原保护建设重点,合理划定草原平衡区、禁牧区,确定基本草原功能区、草原监测点和综合评价草原生态状况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天祝县草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天祝县草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天祝县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大力发展天祝县草产业必须加强天然草原综合改良,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建立人工草地和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开发草产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培植草产业开发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草地管理制度,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建立信息网络体系,把信息网络纳入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内,建立健全草畜产品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5.
德阳市农业后备资源分区域开发利用的探讨李良明德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东北部,境内“山、丘、坝”地貌类型齐全,是四川省重要的商品粮、油、肉、蚕茧等综合生产基地。1993年7月,全市完成了农业后备资源“四低、四荒”调查,总量为348.99万亩,占...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基本草原划定与保护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基本草原的概念、划定的原则与程序、保护的范围与重点、基本的保护制度,加快建设、促进基本草原保护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与对策,国外草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开创“十五”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后5-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笔者回顾和总结了内蒙古“九五”计划执行情况,客观评价了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十五”期间的全区畜牧业发展奋斗目标及工作思路,即:继续深化牧区改革,全面完善草原“双权一制”政策;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深入贯彻“双增双提”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草原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畜牧业“种子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科技兴牧,提高畜牧业生态环境;以畜牧业“种子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科技兴牧,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积极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继续推动农区畜牧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肃北县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利用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荣堂  孙翔云 《草业科学》2003,20(10):13-16
根据多次考查和多年积累的资料研究结果认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逐渐萎缩;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日趋严重;土地沙漠化在不断扩大和蔓延;洪水和泥石流破坏加剧;草原害鼠活动猖獗;草原载畜能力已超过临界放牧标准。现行的利用、保护对策对局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弊端较多,不足以治本。建议以“全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规划”中提出的“三大体系”、“八大工程”为总体目标,从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全局出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制定天然草原利用强度指标、建设规模化的优质人工草地等措施,达到既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那曲的农牧业经济同全区一样,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实现着质的突破和飞跃。但是在现阶段一是草原生态日趋恶化;二是农牧业内部结构严重不合理;三理农畜产品的商品率非常之低;这三大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农牧区发展和稳定的突出的“瓶颈”因素。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统揽全局,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有效解决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工作新阶段生态矛盾、结构矛盾、市场矛盾等三大课题是摆在农牧区经济工作的首要问题。实现草原生态的保护建设,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牧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要从多方面下功夫。建护生态、调整结构、走向市场,是新阶段我地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和落实“四次会”、“六代会”精神的积极响应。本文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那曲农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等作了归纳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李兴淳 《四川草原》2010,(3):53-54,60
耕地、林地、草地是我国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都应依法确权,实施承包经营。目前,全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正在进行,草原管理部门要加快基本草原权属划定工作的步伐,要积极争取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做到草原确权与林权制度改革同步推进,才能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划分,生态建设和林业、草地畜牧业才能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十四部分专章就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一重要的决断。这是继多年来一直强调保障13亿人口吃饭问题1.2亿hm^2耕地保护红线以来,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相互关系的最新认知和科学定位。如何处理好利用与保护的问题,如何做到资源利用可持续,生态保护可持续,在草原生态保护和利用方面,同样,要在扎实学习好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工作中落实好三中全会精神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上来。  相似文献   

12.
李兴淳 《草业与畜牧》2010,(3):53-54,60
耕地、林地、草地是我国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都应依法确权,实施承包经营。目前,全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正在进行,草原管理部门要加快基本草原权属划定工作的步伐,要积极争取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做到草原确权与林权制度改革同步推进,才能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划分,生态建设和林业、草地畜牧业才能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草业与青藏高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新的历史任务 青藏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而积最大的高原,草地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区域之一。青藏高原还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调节区,它的环境效应不仅超越了青藏高原本身,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根本利益,也关系到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未来和发展。2001年6月27日江泽民主席在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为开发西藏自治区青藏高原提出了新的任务。 草原和草原畜牧业是青藏高原的农业自然资源主体和支柱产业。如何保护和利用好青藏高原的宝贵的草…  相似文献   

14.
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草原作为内蒙古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适用于畜牧业生产功能,要在认真总结牧区基本草原划定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草业的含义论述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阐述了我国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战略:把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草原资源综合开发和推进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海北州草原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海北州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正确认识草原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加快草原法制化建设进程和落实草原承包,完善草原系统流转机制;加大对草原的投入力度;加强机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现代高效草原畜牧业;加快草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7.
沙产业、草产业是钱学森院士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标志是延伸产业链条,强调“四过”转化(过光、过腹、过机、过市),促成良性循环(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实现“三生统一”(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保证可持续发展。要求:围绕一个“省”字,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草畜工贸四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龙型生态经济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涉农的、工业化的集约经营之路;追求一个“增”字,走技术创新、成果集群、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叠加的知识经济之路。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举措;也是符合西部特殊规律,兼顾历史、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基础的大整合、大创新。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基本草原划定与保护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基本草原的概念、划定的原则与程序、保护的范围与重点、基本的保护制度,加快建设、促进基本草原保护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与对策,国外草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西部城镇建设要走一条不同于东部的特殊道路,即“生态城镇”道路。这是西部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西部生态城镇建设的具体思路是:第一、适度发展城镇的数量、规模;其次、改变生产方式,减轻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第三、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资源的依赖程度;第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城镇;第五、加强城镇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草原资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草原资源在气候及人为因素干扰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及时掌握草原资源现状及其变化,对草地合理利用及草原保护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1~2003年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结合地面调查方法,摸清了内蒙古草原资源现状及生产力。目前拥有草原总面积为7491.85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6293.13万hm^2。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全区草原面积减少了388.60万hm^2,变化率为-4.93%;与60年代草原面积相比,近40年草原面积减少了1003.43万hm^2,变化率为-11.81%。在摸清草原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草原资源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以此提出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必须坚持“全面规划,依法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重点建设带动全面保护,通过全面保护巩固建设成果,并采用现代化遥感手段进行实时监测,为各级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