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甘肃白刺属3种植物叶片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甘肃不同产地的3种白刺叶中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同陕西分布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比较,甘肃产唐古特白刺Nitrania tangutorum、小果白刺N.sibirica和泡泡刺N.sphearocarpa叶中营养成分较高;不同地理种源的唐古特白刺叶片中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因此对白刺叶的开发,要考虑种质来源;同一生境不同种的叶营养成分含量有所差异,说明同一生境生长的同属不同种植物对不同营养成分的积累能力不同;除可溶性糖外, 唐古特白刺叶中营养成分的积累高于在果实中的积累,因此就营养成分含量来说,叶的营养价值大于果实.  相似文献   

2.
以传统组培技术培养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苗为对照,采用开放式组培的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抑菌剂次氯酸钠加入到白刺培养基中,根据其生理特性,评价抑菌剂次氯酸钠对白刺组培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浓度的增加对白刺培养基抑菌效果逐渐增强,浓度达到50 mg·L?1时次氯酸钠对白刺组培苗根数、根长产...  相似文献   

3.
对白刺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特别是快繁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和白刺这一野生植物种群的保护与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民勤荒漠区4种植物的防风固沙功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是民勤荒漠区主要的牧草,分布面积较大。为了研究荒漠区牧草植物的防风固沙功能,在牧草利用的同时兼顾防风固沙功能。本研究用民勤荒漠区4种主要防风固沙植物样方调查资料,通过计算单株植物的纵断面积和单位面积上的纵断面积,以及单株植物的固沙沙堆体积和单位面积上的固沙沙堆体积,对4种主要植物群落的防风功能和固沙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丛)的防风功能的排序为白刺>梭梭>沙蒿和膜果麻黄,单株(丛)的固沙功能白刺>膜果麻黄,单位面积上防风功能的排序为沙蒿>梭梭>白刺>膜果麻黄,单位面积上的固沙功能白刺>膜果麻黄;单位面积上防风固沙功能的排序为白刺>沙蒿>梭梭>膜果麻黄。如果只选择防风,则应选用沙蒿;如果侧重点是固沙,则应选用白刺;如果二者兼顾,则应选用白刺和沙蒿。  相似文献   

5.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是干旱荒漠区分布较广的沙生植物,生境内风沙流发生频次高、强度大,了解风沙流胁迫下白刺和沙蒿的生理响应对认识沙区植物抗风沙流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风洞模拟试验,以12 m·s−1的风沙流对白刺和沙蒿幼苗进行0 (...  相似文献   

6.
武威市白刺草地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武威市北部荒漠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白刺草地,在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对白刺草地的分布、面积、植被构成、植被盖度、牧草高度和产草量等进行了阐述,同时在分析草地特点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保护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保水剂(SAP)对灌木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以盘江白刺花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干旱胁迫下不同保水剂处理对白刺花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施用低浓度保水剂显著增加了白刺花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3种保水剂在施用浓度低于2%时,均可显著增加白刺花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白刺花幼苗的抗旱性;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分析表明,3种保水剂对白刺花幼苗的保水效果排序依次为:沃特保水剂钾盐型保水剂农林抗旱保水剂,且施用2%浓度的沃特保水剂可有效促进白刺花幼苗生长,减轻干旱胁迫对其幼苗的伤害,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白刺花节水抗旱栽培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可在栽培有白刺花的喀斯特山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保水剂(SAP)对灌木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以盘江白刺花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干旱胁迫下不同保水剂处理对白刺花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施用低浓度保水剂显著增加了白刺花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3种保水剂在施用浓度低于2%时,均可显著增加白刺花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白刺花幼苗的抗旱性;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分析表明,3种保水剂对白刺花幼苗的保水效果排序依次为:沃特保水剂>钾盐型保水剂>农林抗旱保水剂,且施用2%浓度的沃特保水剂可有效促进白刺花幼苗生长,减轻干旱胁迫对其幼苗的伤害,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白刺花节水抗旱栽培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可在栽培有白刺花的喀斯特山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白刺古毒蛾的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柴达木盆地白刺古毒蛾(orgyiaantiqualinnaeus)的分布、密度、危害面积做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白刺古毒蛾发生面积约20×104hm2,其中危害严重的为4×104hm2。它主要危害固沙植物白刺,造成白刺连片枯死。  相似文献   

10.
白刺是白刺属(Nitraria.L.)植物的统称.为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植被的重要建群种。全球有12种.我国8种.甘肃5种(唐古特白刺N.tangutorum Bobr.、小果白利Msibirica Pall、泡果白刺N.sphearocarpa Maxim.、毛瓣白刺Npraevisa Bobr、大果门刺N.roborowskii Kom.),唐古特白刺、小果白刺和泡果白刺为白刺属在我国分布最广的三种植物.具有广泛的生态分布及较大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试论灌木是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恢复中重要的生物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区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灌木是荒漠植被的主要组分,它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下半叶,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高强度人类活动,深刻地改变了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及水分和能量循环过程,致使灌木植物严重退化.为了保育灌木资源,提高人们对灌木在草地恢复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从改良土壤、物种多样性、防风固沙等方面论述了灌木在草地恢复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建议在草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便使灌木在草地恢复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Cheatgrass (Bromus tectorum) has recently invaded marginal low-elevation salt desert habitats across the Great Basin.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cheatgrass seed produced in populations from the more stressful salt desert vs. upland sagebrush habitats should grow differently in salt desert soils compared to adjacent upland sagebrush soil, and vice versa. We evaluated growth, incidence of flowering,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 colonization of plants grown in the soils from which their seeds were collected vs. in the reciprocal soils from the nearest sagebrush or salt desert site in three large basins in northern Nevada. Simultaneously we measured nutrient cations, availabl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ercent carbon and nitrogen, texture, and dry-down characteristics in all soils. We found that salt desert soils were generally more nutrient poor and more saline than their upland (sagebrush) counterparts; salt desert soils also generally had a higher percentage of sand compared to their upland counterparts and were consistently drier. The most dramatic plant responses to soil and seed source were 1) lower aboveground biomass of mature plants in most salt desert soils compared to sagebrush soils, or lower biomass in plants grown from salt desert seed; 2) lower root:shoot ratios in plants grown in salt desert soil across two of three basins, irrespective of seed source; 3) a higher percentage of flowering individuals from salt desert seed sources at harvest, irrespective of soil source; 4) depressed AMF colonization of plants in salt desert soils; and 5) strong influence exerted by seed source on AMF, whereby sagebrush-originating plants grown in sagebrush soils had greater AMF colonization compared to salt desert soils but salt desert-originating seedlings had very low AMF colonization rates irrespective of soil sour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population level and soil-based controls are important as this widespread weed moves into marginal habitat.  相似文献   

13.
优良盐生牧草—大叶补血草的引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克彪 《草业科学》1993,10(2):31-33
大叶补血草是多年生盐生、沙生草本,引种试验表明,该种具有生长快,产草量高,花期叶片不干枯,耐寒、耐盐碱,耐旱和土壤瘠薄,适口性强,营养价值较高等特点,不仅是盐碱地值得推广的优良牧草,也可作为园林绿化植物和密源植物。  相似文献   

14.
白茎盐生草在西北盐碱地区生物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青海草业》2011,20(1):10-14,4
白茎盐生草,是广泛分布于西北内陆荒漠或半荒漠地区的一种耐盐植物,植株粗灰分含量高达36.48%.可在土壤全盐含量0.5%~1.0%的盐碱地或遭受人为破坏的盐碱荒漠上旺盛生长,盖度大,生物量高,植株体内积聚大量盐分,烧灰制成生物碱可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利用,是被人们利用最早的盐生植物.白茎盐生草的聚盐特性在盐碱地治理和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在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中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li crusts, BSCs)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国内外30篇中英文文献当中11个指标进行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对草地与荒漠两种生态系统下不同类型BSCs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土壤养分恢复指数(NRI)和随机森林分析对其影响程度做出统一评价。结果表明:在荒漠生态系统中BSCs对NRI的作用大于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地衣结皮>混合结皮>苔藓结皮>藻结皮。并且通过随机森林分析和对年平均降雨量(MAP)与年平均温度(MAT)的拟合回归分析发现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对NRI贡献显著高于其余所选指标,其中磷酸酶与MAP、蔗糖酶与MAT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脲酶与MAP,磷酸酶与MAT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将不同生态系统与BSCs类型匹配,从而更有效的利用BSCs进行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退化草地的恢复问题已经成为草地生态学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宁夏草原的主体类型的荒漠草原,既是天然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封育是保护荒漠草原的基本措施,封育的效果不仅表现为植被的恢复,也表现为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为了更好的恢复与重建荒漠草原退化生态系统,本文通过研究宁夏荒漠草原沙芦草群落围封内外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旨在揭示围封对荒漠草原土壤粒径组成及分形特征的影响,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治理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参考。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土壤粒径分布在0~250 μm之间。其中,围栏内黏粒(< 2 μm)、粉粒(2~50 μm)含量占主导地位,围栏外以极细砂粒(50~100 μm)所占比例最大,围栏内和围栏外粒径> 250 μm的比例几乎为0。与围栏外相比,围栏内0~10 cm、10~20 cm、20~40 cm土层的土壤黏粒含量显著增加,而极细砂粒含量显著减少(P<0.05)。围封对土壤养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围栏封育后,0~10 cm土层土壤全N、全P含量显著增加,而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10~4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均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沙芦草群落的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在2.65~2.69之间变动。围栏封育后,0~10 cm、10~20 cm土层的土壤粒径分形维数显著增加(P<0.05),20~40 cm土层无显著差异。总之,围封可以促使土壤颗粒细化,对土壤养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有助于提高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极细砂粒含量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土壤分形维数能够作为一个用来表征土壤质地以及退化土壤恢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降水对天山北坡荒漠草原土壤呼吸和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本实验以天山北坡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3种模拟降水处理(CK,5 mm,18 mm,28 mm)下荒漠草原土壤呼吸速率和生态系统呼吸速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和生态系统呼吸速率有明显的日变化趋势;3种降水处理下(28 mm,18 mm,5 mm)土壤呼吸速率较CK显著增加了22.93%,23.20%,12.07%,生态系统呼吸速率较CK显著增加了216.81%,153.27%,39.35%;不同降水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和生态系统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荒漠草原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呈二次函数关系,生态系统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呈线性关系。因此,降水是影响天山北坡荒漠草原土壤呼吸速率和生态系统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植被退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减弱。为改善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文选取在盐碱地和荒漠生境中生长良好的罗布麻为研究对象构建灌草复合系统,基于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以平原荒漠区的原生植被为对照,对比分析1年和2年生罗布麻种植区与平原荒漠区的固碳增汇、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果表明,罗布麻植株相比对照平原荒漠的优势植物无叶假木贼,能显著提高植被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2年生和1年生罗布麻样地的固碳量相比对照平原荒漠,分别增加了23.21%和21.56%;土壤风蚀模数分别降低了70.87%和88.72%,差异均显著;土壤可蚀性K值相比对照平原荒漠分别降低了13.50%和18.33%。本研究证明在新疆阿勒泰平原荒漠区种植罗布麻,构建灌草复合系统,能显著改善研究区的群落结构,提高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强平原荒漠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很好地实现阿勒泰地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对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敏感,在我国草地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及其协同作用都会对荒漠草原土壤呼吸作用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研究目前仍相对薄弱。因此,加强在非生长季和不同干扰类型下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并运用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荒漠草原土壤呼吸作用,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荒漠草原土壤呼吸作用的规律,对于保护脆弱草原生态、保障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干旱荒漠区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杨磊  王彦荣  余进德 《草业学报》2010,19(2):227-234
荒漠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近年来,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土壤种子库作为种子源,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系统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干旱荒漠区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进展,从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时空分布、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