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安蓉  王琦 《蚕学通讯》2004,24(4):38-40
家蚕微粒子病是经蚕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的一种毁灭性蚕病,严重威胁着蚕种场的生存和蚕桑事业的发展.目前,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可以从三个方向努力.首先是预防.主要是防止微粒子病对家蚕的感染.常以补正检查、预知检查、母蛾检查、环境及桑叶消毒等技术措施为有效手段,并已取得了系统有用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家蚕繁育的全过程.第二为治疗.即主要是对家蚕添食抗微药品,如防微灵、克微宝等,以此来控制家蚕微粒子在蚕体的增殖.第三为育种防治.即用生物工程技术将抗微粒子病基因导入经济性状好的蚕品种内,培养出在感染微粒子病毒的任何浓度下绝对不会发生家蚕微粒子病的蚕种,不过该研究还只是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2.
原蚕饲育区微粒子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原蚕饲育区(包括国营原蚕区种场、村办场、场带队,下同),为我省发展蚕种生产、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蚕种需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仅1990年春期我省原蚕饲育区就生产了蚕种273万盒,占全省生产量的73.6%。可见原蚕饲育区,为克服国家财政困难、缓解我省蚕种供需矛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原生动物微孢子虫寄生而引起的蚕病,传染途径主要是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传染源有鳞翅目昆虫(桑蚕、野蚕、桑螟、桑尺蠖等)及菜粉蝶等的尸体、排泄物(粪、尿)、脱离物(病卵壳、蜕皮壳、鳞毛及茧)。近年来,由于受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在局部地区有为害成灾趋势,有必要进一步贯彻微粒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桑园管理,  相似文献   

5.
综合防治微粒子病的成效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
本阐述了环江县防治微粒子病的成绩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谈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裕兴 《中国蚕业》2002,23(4):38-39
众所周知,家蚕微粒子病有食下感染和胚种感染2种感染方式,与此相对应,微孢子虫的水平传播即以空间方式的传播,主要表现为桑叶食下传播、蚕座互感传播、昆虫交叉传播等3种方式;垂直传播即以时间方式的传播,主要表现为病原留存传播和蚕卵胚种传播2种方式.从理论上来讲,控制住这些传播方式就能有效地控制住微粒子病的2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蚕病综合防治刘林祥(永新县蚕桑贸工农开发公司)香病对生产威胁很大,蚕病的发生原因很多。主要有:①消毒不彻底,药量不够,②病委及香沙处理不当,③前后养蚕间隔时间短,④蚕儿饲养期操作不规范,⑤气候因素给病菌带来了适宣繁殖条件.③饲养不科学削弱蚕儿对病的抵...  相似文献   

9.
方柏荣 《蚕桑通报》2002,33(1):37-38
1999~2001年是我市蚕种生产历经灾难 ,又奋发图强 ,实现历史性扭转的三年。这三年中 ,尽管经历了桑虫爆发和恶劣的生产环境 ,但我们勇于创新 ,强化管理 ,通过贯彻以全龄桑叶消毒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三年无毒蚕种分别达68.65 % ,92.29 %和91.20 % ,合格率分别达到98.34% ,99.91 %和99.2%。回顾三年来的工作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抓好桑螟的防治工作 ,把桑螟对蚕种生产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1.1抓好清除桑螟越冬基数工作 ,控制桑螟危害实践证明桑螟危害是发生微毒…  相似文献   

10.
在养蚕过程中,影响蚕茧优质、高产、高效的因素很多,如桑叶质量的优劣、饲育管理水平的高低、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等。其中蚕病发生是当前影响蚕茧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重视消毒防病,才能获得蚕茧高产、稳产。有的农民反映,这几年蚕儿越来越难养了,特别是夏秋蚕,蚕病多,单产低,收入少。为此,笔者就我市农村蚕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蚕病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蚕病的产生及传播主要取决于病原体,一种疾病流行除了要有病原体外,还要有一定的条件,即蚕儿群体的抗病能力、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病原体密度、活力等等。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是微粒子原虫,它的传播在南方几乎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依靠两条传播途径传播,即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  相似文献   

12.
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仕叶 《蚕学通讯》2007,27(1):17-18,20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寄生家蚕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蚕病,经过微粒子孢子在蚕、蛹、蛾体内寄生,并能经蚕卵遗传给下一代.该病在全国各蚕区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种茧育和丝茧育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浅谈原蚕区微粒子病综合防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阳春  冯军 《广东蚕业》2000,34(4):20-22
本主要阐述曲江县蚕种场近几年原蚕区防微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桑园生产基地已于1993年搬迁到距离本部30km多的广州远郊即当时的白云区萝岗镇长平村。近年来,随着广州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经济的加速发展,2005年广州市又进行了区划调整并新成立了广州市罗岗区,受此影响,我中心位于萝岗的桑园基地受到的污染日益加重,桑园附近的非法养猪场、养鸡场造成的环境卫生状况十分恶劣,污水顺水渠排出,苍蝇布满桑叶上,这给病原的累积和散播提供了极好的媒介,给我们的防微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使得昆虫耐药性增强,再加上基地周边果树、菜地的共同作用,桑园野外昆虫的密度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5.
陆再妮 《北方蚕业》2003,24(2):53-53
蚕微粒子病在传染性蚕病中与良种繁育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蚕病中少有的检疫病种之一,是当前蚕种生产防治的主要对象.根据微粒子病发生、发展规律,防治关键在于杜绝胚种传染.近年来,由于我场严格贯彻蚕种选育管理条例和防微规范,严防食下传染,从而控制了一代杂交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感染,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6.
蚕种场原蚕区虽然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来控制微粒子病(N.b病)的发生,如加强冬消、在收蚁前蚕室内外及蚕具彻底消毒、原种补正检查、蚕期消毒和提青淘汰、桑叶全程浸消、加强桑树治虫等,但原蚕区的种茧所制蚕种因N.b毒率超标也时常发生,严重威胁到蚕种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制种期防微技术是当前蚕种生产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7.
冯春营 《北方蚕业》2005,26(3):75-76
依据柞蚕微粒子病的传染规律,从杜绝胚种传染。减少食下传染入手,提出了柞蚕微粒子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在生产应用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夏辉 《北方蚕业》2001,22(1):7-8
分析了河南省柞蚕微粒子病上升的原因 ,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苏建 《四川蚕业》2014,(2):31-33
家蚕微粒子病具有胚种传染,对蚕种生产的危害较大,是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的主要对象。原蚕区是我省一代杂交种繁育的第一车间。根据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并结合蚕种生产实践,简述了原蚕区综合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敏 《四川蚕业》2011,39(3):36-37,49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原生动物微孢子虫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蚕病,传染途径主要是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传染源十分广泛,主要有鳞翅目昆虫(桑蚕、野蚕、桑螟、桑蟥、桑尺蠖等)及菜粉蝶等的尸体、排泄物(粪、尿)、脱离物(卵壳、蜕皮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