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发展历程、基地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总结了湖南省"中方县3 333 hm2旱地油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概况以及取得的成果,系统介绍了该项目区油菜生产的主推技术和组织措施,指出了中方县油菜生产中存在规模生产偏小、菜籽单产偏低、油菜商品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并为其他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近年来巴东县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指明其存在优势品种推广受阻碍、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生产技术有待提高、油菜籽加工技术滞后和菜籽含油量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即:优化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调动农民油菜种植积极性;加大科技投入,带动油菜产业发展;开发油菜的多用途,挖掘油菜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鼎城区是国家的菜籽油大县,近年来,该区油菜面积总产稳定增长、单产水平稳步提升、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但还存在油菜种植区域不平衡、比较效益偏低、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滞后、气象灾害多发重发等问题。推进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从稳定扩大种植面积、推进“三品一标”生产、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加大产业支持力度等方面综合发力。  相似文献   

4.
系统阐述了安徽省油菜生产的面积与产量、优质化程度、生产收益等现状,找出了安徽省油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分析了安徽省油菜生产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生产成本、产品品质、政府补贴、食品安全与综合利用开发等方面的差距,提出了提高安徽省油菜生产竞争力的途径:必须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免农业税等方面来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同时针对油菜籽芥酸与硫甙含量偏高、含油量偏低、含水量较大以及插花种植现象普遍等问题,促进育种单位和种子生产企业加快优质油菜新品种的良种繁育速度和推广步伐,实行统一供种,区域化种植,提高油菜品质;并且要加大对油菜生产的补贴力度,发挥食品安全优势和加速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5.
从永顺县油菜生产发展现状,分析永顺县油菜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发现永顺县油菜产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即种植效益低、技术成果转化水平偏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提出了永顺县油菜产业发展策略、发展目标及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目前中课乡油菜栽培种植情况,认为油菜生产水平较低,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劳动者素质偏低,从上述方面提出了中课乡油菜生产发展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本乡实际情况,从科学管理、科学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丰产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7.
综合近几年对湖南油菜的生产、种子市场及产地加工等方面的调研结果,发现湖南油菜产业具备以下特点:生产面积大、品质优、机械化生产技术普及迅速、小榨坊在油菜籽产地加工中占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存在着品种多乱杂、单产偏低、适合丘陵山区应用的机械缺乏,根肿病蔓延速度加剧,小榨坊亟待升级改造等问题。针对湖南油菜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科技支撑、深化品牌建设等实现湖南油菜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永顺县油菜生产发展现状,分析永顺县油菜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发现永顺县油菜产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即种植效益低、技术成果转化水平偏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提出了永顺县油菜产业发展策略、发展目标及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围绕中方县刺葡萄产业发展优势及前景,结合目前中方县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建设领导小组、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葡萄区域化布局、生态旅游等4方面,探讨中方县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途径,不断推进中方县刺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浙江省第一大油料作物,种植油菜对实现绿色过冬、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城乡居民食用油供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受比较效益偏低、机械化发展滞后、综合竞争力较弱等因素的影响,浙江省油菜产业提质增效进程遇到阻碍。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稻油两熟制、开展科研协作攻关和协同推广、强化政策扶持引导等建议措施有效促进浙江省油菜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湖南农业科学》2010,(4):55-55
4月23日,省农技推广总站书记郑若良一行4人,到中方县就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中方县牌楼镇农技站、怀化柑桔集团(牌楼)千亩柑桔标准化栽培核心示范园和桐木镇万亩湘珍珠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现场,并与当地乡、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实地详细了解该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加入WTO,山南地区油菜出口前景广阔。但山南地区油菜生产受育种、技术和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油菜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这一情况,本文从油菜生产的现状,利用大量试验数据和效益分析,阐述了在地区发展优质油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陕西省油菜生产己进入转型的关键期。文章对陕西油菜种植基本情况、油菜机械化发展现状、油菜机械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梳理和分析,并针对如何加快发展油菜机械化生产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菜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机械化生产推广步伐缓慢、种植关键技术应用和研究不够 和生产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化等制约因素,提出为促进油菜恢复性生产,稳定油菜种植面积,加快油菜产业发展步伐,积极推广油菜节本、高效的轻型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生产等“五化”技术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该文简析了高淳区油菜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油菜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规模化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开展试验示范,提高机械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6.
油菜是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在食用油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油菜发展从白菜型到甘蓝型,从常规种到杂交种,到高产优质高抗的发展历程,离不开甘肃省油菜区域试验工作的开展,为食用油生产安全提供了保证。甘肃省油菜区域试验经过多年发展,在区域试验布局、生产试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创新,油菜实现了多次的品种更新换代,为该省油菜生产和提高农民增收做了重大贡献。文章就甘肃省油菜区域试验现状以及对区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区域试验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今后进一步促进冬油菜区域试验工作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位于洞庭湖区域,油菜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油菜重要生产区,承担着本省乃至全国的用油安全责任。基于SCP范式,以湖南省油菜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油菜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市场结构失衡、主体行为连接松散、市场绩效效率偏低的问题,造成湖南省油菜市场绩效存在产业产品差异化程度低、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坚持集中化发展,实现产业集约化,树立油菜品牌,培育现代龙头企业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优质油菜生产现状及特点的调查分析,指出了目前优质油菜在规模化生产、良种应用和优质优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甘肃省优质油菜生产向规模化、高技术、高效益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0年 11月下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援助项目——中国油菜改良顺利通过了由 UNDP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组织的终期评估。有关单位和代表一致认为: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优质油菜生产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双低油菜生产、科研、推广、加工及利用等方面的进步,同时在搞好技术扶贫以及提高妇女科技素质与社会地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UNDP及有关政府部门对项目实施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项目管理工作有创新,优质油菜科研成果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在全国油菜科技行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辐射作用,表示将把项目作为一个成功范例上报联合国总部,争取联合国继续立项,支持中国双低油菜的进一步发展。 1 优质油菜生产迅速发展 通过实施项目,湖北、湖南、青海三省及浠水、衡阳、互助三个项目示范县优质油菜面积迅速扩大,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2000年 ,三个示范县双低油菜面积 127万亩,比 1996年扩大了 72.3万亩,增长了 132%,浠水、衡阳县基本实现了油菜生产双低化;三省双低油菜面积 3 271万亩,较 1996年增加 2 226万亩,增长 213%,其中湖北、湖南双低油菜比重达到 80%,位居全国前茅。青海也在北方春油菜产区处于领先地位。在项目带动下,我国油菜双低化进程大大加快, 2000年全国双低油菜面积超过 5 500万亩,比 1996年增加了近 3 500万亩,双低油菜占我国油菜总面积比重首次突破 50%。 2 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技术援助促进中国双低油菜发展是项目的主要目标。 4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先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双低油菜科学研究,如远红外分析仪、高速离心机、芥酸与硫甙检测仪等。通过选派油菜科技人员出国考察培训,学习国际油菜科研最新成果,邀请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际知名油菜专家来华讲学,加强了我国油菜科研单位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双低油菜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项目实施期间,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先后选育出了华杂 4号、华双 3号、中油杂 1号、中油杂 2号等优质油菜品种,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大面积推广。华中农业大学与国外合作,利用外方提供的父本选育出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 1号,在巴西、阿根廷以及我国青海、黑龙江、宁夏等地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应用前景看好。目前,这两家单位还选育出 10多个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正在进行试验示范,有望成为今后主推品种。研究并制定了《双低油菜杂交制种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形成了从良种繁育到大田生产完善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方县低产田的类型及分布状况,并分析了其障碍因于。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改良措施,为中方县粮食生产和商品经济稳步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