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2个白菜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的物质积累及N、P、K养分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地提高白菜产量和干物质积累,以有机无机肥配施效果最佳;大白菜干物质的积累和对N、P、K养分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移栽后第30~60 d,小白菜则在移栽后的15~45 d.2个白菜品种对N、P<,2>O<,5>、K<,2>O吸收的质量比为1:0.36:3.13.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强土壤的供肥能力.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高粱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晋杂12号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N,P,K施用量对高粱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用N,P,K(基础地力)时,高粱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及产量均较低,施用任意2种养分均会明显促进高粱生长;对N,P,K这3因素中任2因素设计最佳施用量时,施P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施K肥没有增产效果。高粱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拔节到抽穗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施肥高粱在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均高于对照,成熟期全株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增加19.77%。高粱干物质分配主要在茎叶部分,施肥对干物质分配比例没有显著影响。高粱N,P,K养分吸收量和分配比例最大的是K,其次是N,最低的是P。不同生育期高粱N,P,K养分吸收量和分配比例表现不同,N,P,K养分主要分配在茎叶上,穗部中养分分配比例大小为P>N>K。在施肥条件下,成熟期高粱N,P2O5,K2O养分吸收比例为1∶0.32∶2.22。施肥高粱在不同生育期对N,P,K的吸收比例与对照相似。  相似文献   

3.
茄子养分吸收与干物质积累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青花菜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常规施肥条件下,通过对不同熟期的三个青花菜品种从移栽到收获植株养分吸收和干积累特性的分析和测定表明:青花菜一生中对各营养元素的最大吸收量顺序由于品种熟期不同而稍有差异,每生产1000kg青花菜吸收的N,P,K,Ca和Mg量分别为15.45-20.06kg,1.45-2.51kg,8.98-10.87kg,7.32-9.48kg和1.65-2.40kg;青花菜的吸肥高峰出现在花球形成时;不同器  相似文献   

5.
以露地栽培形式对青花菜的吸肥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根、茎、花的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出现在生长后期,而叶的出现在生长中期;每生产1 000 kg青花菜的养分吸收量为CaO 24.99 kg、K2O 16.67 kg、N 10.88 kg、P2O57.78 kg、MgO 6.00 kg,N∶P2O5∶K2O∶CaO∶MgO的吸收比例为1∶0.71∶1.53∶2.29∶0.55。  相似文献   

6.
高产条件下大葱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产地块设6个施肥处理研究了“万新1号”大葱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大葱由定植到缓苗越夏期干物质积累最慢,假茎充实期到收获期,干物质累积速度最快,直至收获干物质一直处于累积状态。大葱对氮磷钾吸收量分别是:116.92、45.92和94.50 kg/hm2,吸收比例为1∶0.39∶0.81。大葱从定植到缓苗越夏期日均积累干物质量为6.90 kg/(hm2.d);从缓苗越夏期到葱白充实期日均积累量为46.30 kg/(hm2.d);从假茎充实期到收获期干物质的日均积累量为127.4 kg/(hm2.d)。定植到缓苗越夏期养分日均吸收最低,假茎充实期到收获期磷钾养分日均吸收最高,假茎充实期与缓苗越夏期相比氮的吸收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小白菜生长发育时期中关键的施肥时期。[方法]通过露地栽培,对小白菜各生长发育时期的养分吸收总量进行了分析。[结果]随着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其鲜重和干重不断增加,3月21日起,其增加较为显著;收获时小白菜对常量元素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达到93.77、5.52和13.82 mg/株;3月21日起,3种元素的吸收总量增加较快;中微量元素吸收规律和常量元素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3月21日是干物质和各养分吸收量的重要变化点。在实际生产中,小白菜播种40 d左右需适当增加肥料的施用。  相似文献   

8.
镁水平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镁浓度(0,0.5,1,2,4,8,16 mmol/L)下烤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镁浓度下烤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镁浓度为4 mmol/L时,烤烟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的最大积累量和最大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缺镁或镁浓度过高(>4 mmol/L)都不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缺镁和高镁都会使养分最大吸收速率日期提前,从而抑制烟株对养分的吸收.高镁虽然能增加烟株镁的积累,但过量的镁(>4 mmol/L)不利于烤烟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不同烤烟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特征,筛选适宜豫中烟区种植的优质烤烟品种,为品种区域化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烟1号、鲁烟1号、豫烟13号和中烟100为材料,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烤烟品种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特征。【结果】不同烤烟品种的干物质及养分吸收规律存在差异。豫烟13号、中烟100和鲁烟1号的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均早于川烟1号,干物质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均短于川烟1号。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以豫烟13号最高,川烟1号次之,鲁烟1号最低。整个生育期烤烟对养分的积累量依次为氮>钾>磷。成熟期除氮素积累量最低外,磷、钾素积累量均以豫烟13号最高,分别为1.04 g/m2和7.74 g/m2。豫烟13号、鲁烟1号和川烟1号的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早于干物质,中烟100的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稍晚于干物质。【结论】养分吸收是烟株干物质积累的前提;豫烟13号和中烟100对干物质及养分的吸收积累能力强,川烟1号长势及对养分的吸收较弱,在生产中可对不同烤烟品种进行差异化施肥。  相似文献   

10.
花生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秀娟  李波  何志刚  汪仁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2992-2994,306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及在不同器官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量在苗期最少,至结荚期积累量达到生育期总干物质量的57.70%。根系和叶片干物质积累主要在生育前期,茎干物质积累主要在生育中期,结荚期是荚果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花生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为氮>钾>磷,形成100 kg荚果产量需要N 4.01 kg、P2O51.56 kg、K2O2.65 kg。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根、茎、叶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荚果的吸收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结荚期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生产中应结合花生的生理需肥特性和肥料性质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镁对烤烟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烤烟合理施用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宣城、休宁两地,以60kg/hm2镁肥为处理,不施镁肥为对照,采集不同时期烟株的根、茎、叶样品,烘干过筛,灰化后用稀盐酸溶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样品的镁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宣城、休宁两点各时期施镁处理的烤烟,干物质积累数量分别比对照高12%和10%,镁的积累量分别比对照高66%和89%,且叶片内镁含量也高于对照,微量元素的积累量均大于对照。[结论]增施镁肥能促进烤烟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烟株镁的吸收和微量营养元素的积累,因而有利于提高烤烟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高产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进行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研究高产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大蒜从种植到鳞芽花芽分化期,干物质积累缓慢,积累量占20.4%;鳞芽和花芽分化后,干物质积累加快;鳞茎膨大期干物质积累达到高峰。大蒜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趋势基本一致。整个生育期大蒜吸收N248.1kg/hm2,吸收P40.2kg/hm2,吸收K151.4kg/hm2,吸收比例为1∶0.16∶0.61,大蒜对N的吸收主要集中在中后期,对P、K的吸收则主要集中在中前期。  相似文献   

13.
施肥方式对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施肥方式对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棉花上优化氮、磷、钾配比和基追比例,测定棉花干物质、养分吸收量和产量.[结果]在氮肥全部滴灌追施和50;钾肥初花期之后滴灌追施的情况下,磷肥65;基施和35;初花期之前滴灌追施(优化处理)比磷肥全部基施的棉花干物质提高17.35;,产量增加5.80;,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13、8.41和7.67个百分点.初花期之前滴灌追施氮肥和磷肥,初花期之后滴灌追施氮肥和钾肥的滴灌配方肥处理干物质量显著小于优化处理,但两种滴灌配方肥处理的棉花养分吸收量和产量与优化处理相当,都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结论]棉花初花期之前滴施氮和磷、初花期之后滴施氮和钾能够显著增加棉花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和甘蓝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菜饼肥及蔬菜专用肥分别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白菜和甘蓝的产量高于纯化肥处理.白菜以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25.30%;对N、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分别是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白菜产量比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65%、10.77%;甘蓝以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较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9.90%,对N和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均为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甘蓝产量较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9.23%、14.9%.  相似文献   

15.
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动态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烤烟干物质积累特征,在不施肥时表现为极慢-慢-较快;在N,P,K配合施用时表现为慢-快-民,以旺长前期最快。不同器官干物重所占比重,根和茎随生育进程不断上升,叶则不断下降,且茎叶比重的升降在旺长前期最快。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75%、65%、55%灌水下限)和不同施肥量(当地施肥量、85%当地施肥量、70%当地施肥量)对春茬莴笋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施肥量有利于莴笋苗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的积累;在成熟期不施肥的处理根干质量最大,中水中肥处理(W2F2)的地上部干质量最大;同一水肥处理下,随着莴笋生育期的推进,土壤碱解氮变化趋势平缓,有效磷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速效钾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不同水肥处理中,中水高肥处理(W2F1)提高了土壤对氮、钾的供应能力,土壤中磷残留量较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减少下降,随着灌水下限的下降先升高后下降,中水高肥处理(W2F1)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30.41kg/m3.综合评价,中水高肥(W2F1),即施N 296.7kg/hm2、P2O5 70.2kg/hm2、K2O171.6kg/hm2,全生育期灌水定额为2 820.15m3/hm2的灌水施肥组合对甘肃省河西地区莴笋的生长发育最有利.  相似文献   

17.
彩色棉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均按logistic曲线变化,在快增期较短的时间内积累和吸收了约60%的干物质和养分,是彩色棉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彩色棉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量在各时期低于对照白棉,且干物质最大积累强度出现的时间以及干物质积累进入快增期出现的时间上比对照均有所后延。彩色棉比对照有较弱的氮素吸收能力,棕色棉对钾素和磷素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绿色棉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最大养分吸收强度各品种均是钾最大,其次是氮,磷的吸收最少。彩色棉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器官高度正相关。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提高彩色棉养分和干物质在各生育时期的吸收、积累,并及时地向生殖器官较多的转移是其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素花党参干物质量、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42.8%;缺氮和缺钾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钾氮磷。在整个生育期,党参茎叶、根部干物质累积量先升高后降低,施肥处理以NPK干物质累积量最高,NK次之,NP最低。随着生育期推进,党参根部氮、钾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规律,磷含量表现为降低-升高-升高,整个生育期内党参根部氮、磷、钾含量为氮钾磷。因此,素花党参苗期需肥不多,可适当少施,盛花期吸收量剧增,应适当补施氮、磷、钾肥以满足根部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9.
肥料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肥料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玉米生产节本增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每1kg土中N、P、K肥施用量分别为:0.368、0.235和0.350g,设常规施肥处理(T1),另设5个增施处理(T2-T6),按在常规施肥处理基础上分别增施2mL不同肥料增效剂(F1-F5),收获期测定玉米籽粒、苞叶、秸秆、根系等全N、P、K养分含量及玉米的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利用率。【结果】与常规施肥T1处理相比,增施增效剂处理玉米鲜苞重增加12.0~17.50g/盆,增重4.3%~6.2%,玉米籽粒重增加3.9%~6.9%;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幅为4.97%~6.65%。玉米植株各器官(秸秆、籽粒、苞叶+穗轴和根)氮养分吸收量均显示施用增效剂处理优于对照,增幅为:秸秆20.60%~37.00%;籽粒7.20%~13.15%;苞叶+穗轴12.43%~30.94%;根3.13%~37.75%。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与单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0%~7.2%。【结论】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肥料增效剂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及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覆膜能明显提高黄瓜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和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初花期二者分别比对照增加75%和79.2%(N、P、K、Ca、Mg五种元素平均);养分吸收高峰比对照提前,出现在采收至采收盛期,五种元素吸收强度平均为420克/亩·日,比对照增加40.1%;覆膜能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前期尤为突出。在产量表现上,覆膜区黄瓜亩产7151公斤,比对照增产2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