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钻土芯与内生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马尾松占其混交林的组成比例分成5种类型(0~20%、21%~40%、41%~60%、61%~80%和81%~100%),设置15块20 m×20 m的标准样地,系统比较了不同比例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占林分胸高断面积的比例)细根生物量的分布状况、细根生长量及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马尾松不同的混交比例对细根生物量有较大影响,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细根生物量的大小依次为,马尾松混交比例41%~60%﹥0~20%﹥21%~40%﹥81%~100%﹥61%~80%.(2)5种比例混交林分的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均很明显,随土层增加细根生物量趋于减少,且大部分细根集中于土壤表层0~10 cm的范围内.这与该地区的土层较浅以及树种根系的分布特性(深根、浅根树种)密切相关.(3)5种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变化,均在6、7月份达到峰值,在1月份达到最低值,41%~60%林分年生物量净增值比其他4种混交林分要高.(4)5种混交林分的细根年生长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6~8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3月份.各个混交林分细根年生长量大小依次为41%~60%﹥61%~80%﹥21%~40%﹥81%~100%﹥0~20%.  相似文献   

2.
对枞阳大山林场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阔叶混交林林下植被生物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林下灌木占林下植被总量的比例(91.61%)大于马尾松阔叶混交林(74.80%)。2种马尾松林下植被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均呈现出:灌木层生物量中根>茎>叶;草本层的地上部分生物量远远小于地下部分生物量。马尾松阔叶混交林相对于马尾松纯林,土壤容重在减小,土壤含水量、>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全N、水解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在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林下植被生物量地下部分比例与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全N和速效P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生物量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级取样测定法,对马尾松纯林及其林下套种格氏栲的混交林生物量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为213.07t.hm-2,其中林木、林下植被和地被物分别占95.9%、1.7%、2.4%;而马—格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为236.00t.hm-2,三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3.9%、0.7%、5.4%.混交林中林木活枝与鲜叶生物量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9.3%和16.4%,而纯林中两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3%和5.2%.同时,枝、叶的空间分布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混交林中离地面2~3m高度就出现了枝、叶的分布,而在纯林中这一高度则出现在13~14m.不论是纯林还是混交林,细根主要分布于0~40cm土层,但混交林中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明显下降,呈典型的倒金字塔型;而马尾松纯林中细根则较均匀分布于0~40cm土层,40cm以下则急剧下降.纯林中林下植被生长旺盛,其生物量高达3.678t.hm-2,而混交林中林下植被的生物量仅为1.625t.hm-2,两林分中林下植被地上部分生物量均高于地下部分.混交林下的地被物现存量为12.72t.hm-2,明显大于纯林(5.02t.hm-2).而且,混交林地被物中F层与L层凋落物的比例(63.8%)显著大于纯林(15.9%),说明混交林中凋落物的周转速率比纯林快,加速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枞阳县产地环境的基础上,总结适宜枞阳县推行的有机稻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苗、选地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割等内容,以为枞阳县有机稻的推广种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混交林林下植被结构及生物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20年生左右的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林,分别以5种混交比例设置样地,对样地林林下植被的结构和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在马尾松混交比例0~60%间增加,60%~100%间降低,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基本不变,且种类较少;(2)随着混交比例的增加,灌木层高度呈现波动性变化,草本层高度缓慢降低;(3)随着混交比例的增加,灌木层盖度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而草本层盖度相对稳定,变化不大;(4)在各混交比例中,灌木层生物量占林下生物量的主要部分,草本层占较少部分,并且随着混交比例的增加,林下植被生物量呈现先逐渐增大后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养分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马尾松纯林及其与火力楠的混交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和养分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混交林的总生物量为216.41t/hm^2,枝和叶所占比例分别高出纯林3.2%和2.5%;纯林中马尾松的干生物量基本上为金字塔形,枯枝生物量所占比例为1.75%,而混交林中为4.20%。混交林马尾松的粗根主要分布在0~20cm和60cm以下的土层中,细根量则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纯林中马尾松的粗根生物量和细根都主要分布在40cm以下的土层中。不论是纯林还是混交林,营养元素在树干中的含量最小,在叶中的含量最大(N除外)。火力楠叶中的养分含量大于马尾松,而在根系中P、K、Ca和Mg的含量则为马尾松大于火力楠。N的含量随着马尾松和火力楠根系直径的增大而减小;P、Ca和Mg在马尾松细根中的含量最小,而纯林中则在粗根中含量最小。  相似文献   

7.
总结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包括技术要求、深松机具种类、深松机的正确使用与调整等方面内容,以提高土壤机械化深松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5种不同比例马尾松混交林水平及垂直空间结构及林分生物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混交比例为>80%、61%~80%、41%~60%、21%~40%、<21%的5个混交群落的地上地下部分总生物量分别为232.657t/hm2、246.485t/hm2、281.583t/hm2、273.946t/hm2和216.663t/hm2。乔木层生物量中干材比例最大,其后依次为根系、树枝和树叶。5种混交比例的马尾松混交林林下草灌层植被的生物量总量分别为2.978t/hm2、1.365t/hm2、0.972t/hm2、1.142t/hm2和0.968t/hm2。其中,马尾松纯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十年生杉木与檫树8∶1星状插花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结果表明:十年生杉木与檫树星状混交(8∶1)林分生长速生期的差异,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林分。檫树造林后第2年就进入速生期,无论是胸径、树高在10年内一直保留较高的生长量;杉木3~5年才进入速生期,冠层呈明显的层次,檫树比杉木高3~5 m。混交林中檫树枝叶主要分布在5~7层,此3层枝叶量在总枝叶中所占的比例为80.7%,叶量在总叶量中所占的比例为72.2%,而混交林中杉木枝叶主要分布在3~4层,此层枝叶量占了总枝叶量的87.6%,叶量占了总叶量的87.1%。地下根系分布上也呈明显的层次,混交林中檫树40~80 cm细须根占细须根总量的75%,而杉木细须根主要分布在40 cm以上,合理地利用了地下空间。杉檫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分配和空间分布合理,不仅能够提高经济价值,而且充分利用了空间。十年生杉木与檫树星状混交(8∶1)具有良好的林分结构,合理地利用了地上、地下的空间,提高了林地生产力,是一种较好的混交组合,建议在南方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沙地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动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固定样地调查生物量的方法,在北京市顺义县潮白河林场进行了加杨(Populus×canad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混交林细根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细根生物量大于刺槐纯林而小于杨树纯林,两树种混栽后杨树能促进刺槐的细根生长,提高了刺槐细根生物量在混交林中的比例;混交林细根在各土层中分布得比纯林更均匀、更合理,种间关系协调;混交林的细根周转率介于两种纯林之间;混交林中刺槐能促进杨树细根的更新,加速杨树细根的周转.  相似文献   

11.
沙地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营建母树林是改良树种遗传品质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增益来源于选择优良林分、伐除劣株,而合理的马尾松母树林密度,对母树林的生长发育和种子产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母树林在幼龄期郁闭度在0.4~0.6时,密度以52~78株/666.67 m2为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13.
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样地调查法对不同混交比例的马尾松林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养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养分含量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即随着土层加深细根生物量和细根的N、P、K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在表土层中,0~10 cm土层中细根生物量最多,N、P、K含量也是最高。对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比较,发现马尾松比例为41%~60%细根的生物量最高。马尾松比例为41%~60%的针阔混交林细根N、P的养分储量也最高。不同混交比例林分中细根的N、P、K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荒山造林先锋树种和主要的用材树种,但当前云南松林分的衰退问题已经日益严重,2009年至今在云南地区的连续大旱更是导致了云南松出现成片死亡的现象。基于此,从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趋势、遗传改良、生长生理响应特征等方面综述了云南松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针对云南松面对连年大旱的现实困难,提出了可能的对策与未来的研究展望。建议采用生理生态学方法,重点研究云南松纯林与混交林的碳收支进程对连续干旱逆境气候的响应机制,可以为合理改造云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云南松低产林分、提高云南松的林分质量和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超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91+300
阐述了家庭农场的内涵及其在提升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提出发展思路,最终实现家庭农场经营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檫树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涵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马尾松檫树行状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及檫树纯林乔木层生物量、地上部分持水量、土壤渗透性能及贮水能力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檫树混交林生物量大于马尾松纯林和檫树纯林,混交林地上部分持水量大,土壤渗透性和贮水能力强,其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强于马尾松纯林和檫树纯林。  相似文献   

17.
詹侯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77+180
马尾松中幼林质量提升对比试验研究表明,从胸径合计看,抚育样地第1年小于对比样地,但第2~3年逐步大于对比样地;从林下植物看,抚育样地由于光照充足,林下植物生长茂盛,林下植物长势、种类均好于对比样地;从林内卫生状况看,抚育样地第2~3年均好于对比样地;从长势看,抚育样地的树木树干通直,长势好,针叶绿,而对比样地上的树木大小分化严重,有的树干弯曲,有自然枯死现象,长势一般。  相似文献   

18.
吕明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94-296
阐述潜山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政府统筹管理、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强景区景点建设、统一营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土壤机械化深松的注意事项,分析了其效果,以期为机械化土壤深松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木荷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木荷马尾松不同混交比例的林分生物量,蓄积量,生长状况和空间利用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的密度下,选择适宜的混交比例能显提高林分生产力及空间利用率,当密度为3150株/hm2时,混交比例为1:1有7年生林分生物量最大达m/82.90t.hm^-2,蓄积量最大为V/24.73m^3.hm^-2,叶生物量m/14.27t.hm^-2,林分生长状况良好,该处理林分,空间利用率高,生物量或蓄积量比其它模式提高30-80%,显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供生产经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