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对纯棉织物进行预处理,选用温度、时间、盐用量和超声波频率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活性染料上染棉织物染色率和固色率的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0℃,时间为80 min,NaCl用量为20 g·L-1,超声波频率40 kHz.此时棉织物的上染率达到85.6%,固色率为78.5%.电镜图片显示超声波处理后,棉纤维变得粗壮、饱满,比表面积增加,从而说明超声波处理方法既能提高活性染料的利用率,又能减少染色时间和盐用量.  相似文献   

2.
考查了染色温度、染液质量分数、促染剂用量、染色时间、固色剂用量、固色时间、V(单板)∶V(染液)7个因素对北美糖槭单板上染率和色差的影响,通过直观和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单板上染率和色差的显著因素及最佳染色工艺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上染率和色差2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染液质量分数和染色温度对上染率和色差影响显著;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得出的最优染色工艺参数为染色温度50~55℃、染液质量分数3.0%、促染剂用量40 g/L、染色时间3.0 h、固色剂用量15 g/L、固色时间75 min、V(单板)∶V(染液)=1∶40。  相似文献   

3.
采用活性染料对预处理后的泡桐单板进行了仿红术染色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对泡桐有较好的易染性,泡桐单板经染色后能达到红木商业用材的自然效果;活性染料染色时,由于上染和固色是分开进行的,固色前染料可以充分进行扩散移染,从而有效避免泡桐单板表芯色差现象;通过控制染色温度、时间以及促染剂和固色剂用量,可得到满意的染色效果.试验得出的染色工艺条件为:温度70-80℃,时间3h,促染剂元明粉40g/L,固色剂纯碱20g/L.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染液质量分数、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对染透率、上染率和色差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各指标的最优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染色工艺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染液质量分数和染色温度对染透率和上染率的影响显著,但各指标单独优化得出的工艺参数不一致;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获得染透率、上染率和色差效果最优的染色工艺,即染液质量分数2.0%,染色时间4 h,温度90℃,促染剂用量3.0%.在此条件下染透率、上染率和色差分别可达53.64%、7.59%和53.20,总体高于正交试验中各指标最大测试值,说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对棉织物进行前处理,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棉织物失重率的影响因素,设计L9(33)正交实验,分析超声波处理条件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退浆工艺下,进一步分析了漂白效果的影响因素,选出最佳漂白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前处理棉织物退浆的最佳工艺:温度50℃,时间30min,频率50kHz;棉织物的双氧水漂白最佳工艺:双氧水浓度20g·L-1,时间30min,温度60℃.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织物失重率达到14.28%,白度达到76.5,毛效7.4cm,断裂强力305N,伸长率42.8%.说明超声波作用到棉织物前处理中,可减少前处理试剂用量,缩短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真丝绸活性艳蓝X-BR140%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艳蓝X-BR140%对真丝绸的染色. 结果表明: 活性艳蓝X-BR140%对丝绸有很好的直接性, 上染率和固色率随硫酸钠浓度的升高迅速提高;染色温度越高, 染色丝绸颜色越鲜亮、均匀, 但上染率、固色率降低. 上染率最高的温度50 ℃, 固色率最高的温度70 ℃. 染色50 min后已基本达到平衡. 经过煮浮色后的丝绸, 水洗色牢度较高, 达4~5级. 活性艳蓝X-BR140%对丝绸染色由于固色温度低, 固色时不容易产生灰伤, 同时水洗牢度高, 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低盐和低碱活性染料应用于单板染色的适用性,可降低染液废液污染水平和生产成本。  方法  选择新型低盐活性大红(SNE)染料和低碱活性红(LA)染料对渗透性较差的柞木Xylosma japonicum单板进行染色,以应用较广的活性红(M-3BE)染料作为对照,测试3种染料染色柞木单板的直接性、反应性、固色率和染色效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其官能团、组分和细观结构的变化。  结果  与M-3BE染料相比,SNE染料硫酸钠用量降至1/2和LA染料碳酸钠用量降至1/8时,SNE染料固色率提高了15.33%、色差降低了1.35%,LA染料固色率降低了3.37%、色差提高了2.03%。染色处理后,木材表面羟基含量减少,其中低盐染料染色柞木单板羟基含量最低,除出现较弱的硫酸盐S=O吸收峰外,无新吸收峰产生。3种活性染料与木材的结合机理和产生的官能团结构相似,但因染料母体结构差异较大,导致热分解曲线略有不同。染料分子可从木材表面扩散到木材内部,扩散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SNE、M-3BE、LA。  结论  SNE染料具有较高的上染率,LA染料具有优异的颜色提升性,可用来染色木材单板,从而降低电解质盐和碱的排放。图3表3参28  相似文献   

8.
真丝绸活性艳蓝X—BRl40%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艳蓝X-BR140%真丝绸的染色。结果表明:活性艳蓝X-BR140%对丝绸有很好的直接性,上染率和固色率随硫酸钠浓度的升高迅速提高;染色温度越高,染色丝绸颜色越鲜亮、均匀,但上染率、固色率降低。上染率最高的温度50℃,固色率最高的温度70℃。染色50min后已基本达到平衡。经过煮浮色后的丝绸,水洗色牢度较高,达4-5级。活性艳蓝X-BR140%对丝绸染色由于固色温度低,固色时不容易产生灰伤,同时水洗牢度高,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棉织物进行接枝阳离子改性,研究了改性阳离子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染色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在无盐染色时.活性染料在接枝阳离子改性棉织物上上染率及色牢度都大幅度提高:活性橙B-2RLN对改性阳离子棉织物的上染率达到99.85%,活性艳红X-3B100%的上染率为99.89%,活性艳橙K-R100%的上染率为98.81%,活性翠蓝KN-G的上染率为99.98%.各种染料染色后的皂洗牢度都达到5级,棉沾,丝沾牢度以及干摩擦,湿摩擦牢度都得到提高.上染速度很高.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以有效地降低阳离子改性棉织物的上染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棉织物接枝阳离子改性是提高棉织物上染率和色牢度的有效途径.
Abstract:
Cationic modification of cotton fabric was carried out with 2,3-epox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ETA),and the dyeing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yeing rate and wash fastness of grafting ETA cotton increased greatly without salt.The dyeing rate of reactive orange dye B-2RLN,reactive brilliant red dye X-3B100%,reactive brilliant orange dye K-R100%and reactive jade green blue KN-G on grafting ETA cotton was as high as 99.85 %,99.89%,98.81% and99.98 %,respectively.The washing fastness of all four reactive dyes was Degree 5.The dyeing process was finished in 20-30 min.The anion surfactant 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was effective to delay the dyeing process.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technique that cotton fabric grafting with ETA is an effective and promising method to increase dyeing rate and wash fastness.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用频率为69 kHz的超声波,以7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10,处理时间45 min,温度为55℃,提取枇杷叶中总黄酮的浸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泡桐单板染色工艺参数的遴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酸性大红染料对0.5mm刨切泡桐单板进行染色正交试验。以染液组成和染色工艺为试验因素,用正交方法,以木材上染率进行观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NaCl最佳质量分数为1.5%;染料最佳质量分数是0.5%;适宜处理时间为4h;乙酸最佳分数为2%;渗透剂质量分数为0.1%;最佳染色温度是7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活性艳蓝X-BR140,对真丝绸的染色. 结果表明: 活性艳蓝X-BR140,对丝绸有很好的直接性, 上染率和固色率随硫酸钠浓度的升高迅速提高;染色温度越高, 染色丝绸颜色越鲜亮、均匀, 但上染率、固色率降低. 上染率最高的温度50 ℃, 固色率最高的温度70 ℃. 染色50 min后已基本达到平衡. 经过煮浮色后的丝绸, 水洗色牢度较高, 达4~5级. 活性艳蓝X-BR140,对丝绸染色由于固色温度低, 固色时不容易产生灰伤, 同时水洗牢度高, 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分别采用乙二胺、二甲胺、三乙醇胺接枝改性苎麻纤维,并对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接枝温度、浓度和时间对改性苎麻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乙二胺、二甲胺及三乙醇胺接枝苎麻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这些胺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接枝改性苎麻纤维,胺化接枝苎麻纤维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显著提高,可以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分别采用乙二胺、二甲胺、三乙醇胺接枝改性苎麻纤维,并对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接枝温度、浓度和时间对改性苎麻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乙二胺、二甲胺及三乙醇胺接枝苎麻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这些胺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接枝改性苎麻纤维,胺化接枝苎麻纤维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显著提高,可以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相似文献   

15.
毛竹竹片化学染色的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丰富竹片的颜色,提高竹产品的应用价值,采用染料染色的方法对竹片进行染色,探讨了前处理方式、染料种类、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质量分数和助剂等对竹片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漂白、酸性大红、易渗剂10 mL等均较有利于竹片上染率的提高;染色温度对竹片上染率的影响极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上染率增加;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竹片上染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竹片上染率随着染液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质量分数约为0.7%时有最大上染率。较为优化的染色工艺:水浴温度控制在90℃左右,将经漂白的竹片置于质量分数为0.7%的酸性大红染液中水浴加热72 h,其间加入易渗剂10 mL。  相似文献   

16.
以冻融循环预处理后的杉木木材为原料,采用酸性大红3R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处理,通过改变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以上染率和色差为评价指标,研究处理条件与木材染色性能的关系,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染料与木材结合方式,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染料在木材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对上染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但对色差的影响除浓度仍表现极显著外,其它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随着染料浓度增加、染色时间延长、染色温度升高和促染剂用量增大,上染率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木材的色差则随染料浓度增大而增大,随染色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染色时间延长和促染剂用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染料与木材间通过物理吸附结合并以分子间团聚形式附着在木材管胞口、轴向管胞壁、木射线薄壁细胞等微观结构内。  相似文献   

17.
选用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对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和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藤材染色,研究4类染料对藤皮、藤材的上染性,及其影响藤材染色上染率的因素和工艺。结果表明:4类染料可对藤片上染;藤皮经打磨和酸、碱处理后,也不能使它们上染。各染料染色藤材最佳条件:①活性染料质量分数为5.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40 ℃。② 直接染料:直接耐酸大红4BS质量分数为9.0 g·kg-1,直接湖蓝5B为7.0 ~ 9.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40 ℃。③碱性染料:碱性品红质量分数为9.0 g·kg-1,碱性嫩黄O为5.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70 ℃;④酸性染料:酸性大红GR质量分数为7.0 g·kg-1,酸性嫩黄2G为9.0 g·kg-1,染色时间2 h,染色温度70 ℃。同类不同种染料间藤材上染率进行比较,酸性嫩黄2G>酸性大红GR;活性嫩黄X-6G>活性艳红X-3B;碱性品红>碱性嫩黄O;直接耐酸大红4B>直接湖蓝5B。图3参21  相似文献   

18.
通过超声波频率、清洗时间和清洗温度的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研究表明:超声波处理条件对黄瓜、番茄中三唑酮农药残留去除率影响由大到小为:频率>时间>温度;最优的清洗条件为:超声波为25/40KHZ双频转换模式,清洗时间为2min,清洗温度为15℃时,在此条件下,超声波处理对黄瓜、番茄中三唑酮农药残留去除率分别可达91.64%、88.3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杨树枝桠材的染色加工技术,以使杨木可以作为装饰材使用,满足人们对装饰材色彩多样性的需求,提高木材的使用价值和使用率。【方法】采用立木染色中的穿孔法,以活性染料质量分数(0.2%,0.3%,0.4%)、pH值(4,5,6)、染色时间(4,6,8d)和渗透剂质量分数(0.03%,0.05%,0.07%)为染色因素,进行了杨树枝桠材染色正交试验,以上染率和色差为评定标准,选择染色最优条件。【结果】上染率在染料质量分数为0.3%时达到最大值61.41%,色差在染料质量分数为0.4%时达到最大值16.29。上染率和色差在pH值为4时分别达到最大值69.33%,16.71,在pH值为6时有最小值44.19%,14.48;在染色时间为8d时分别达到最大值63.80%,15.53;在渗透剂质量分数为0.07%时分别达到最大值60.57%,15.51,在渗透剂质量分数为0.03%时有最小值57.74%,15.31。染色的最优条件为:染料质量分数0.4%,pH值4,染色时间8d,渗透剂质量分数0.07%。【结论】上染率和色差随着染色时间的增加或渗透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染料质量分数的增大色差增大,而上染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超声波辅助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联合提取鱼腥草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影响总黄酮提取率的各因素水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组合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排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脱脂鱼腥草粉末2.0 g、乙醇用量32.50%(质量分数)、硫酸铵用量16.00%(质量分数)、料液比1 g∶20 m L、超声波频率300 W、超声波处理温度70℃、超声波处理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鱼腥草总黄酮提取率为2.97%。由结果可知,超声波-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联合提取法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