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多环芳烃芘和苯并(a)芘为供试物,对多株土著菌和引进菌同时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引进菌经过驯化后对芘和苯并(a)芘都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降解率在30%~80%,通过SPSS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引进细菌B61、B67、M-B和引进真菌Y219、Y220、M-Y作为固定化包埋的菌种;土著菌对芘和苯并(a)芘的降解率可达40%~95%,经过筛选后确定,土著细菌B02、B07、B09和土著真菌F02、F05、F06作为固定化包埋的菌种.通过试验对上述各菌进行了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菌和酵母菌的对数生长期是5~20 h,真菌的对数生长期是10~55 h,这为固定化微生物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多环芳烃芘和苯并(a)芘为供试物,对多株土著菌和引进菌同时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引进菌经过驯化后对芘和苯并(a)芘都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降解率在30%~80%,通过SPSS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引进细菌B61、B67、M-B和引进真菌Y219、Y220、M-Y作为固定化包埋的菌种;土著菌对芘和苯并(a)芘的降解率可达40%~95%,经过筛选后确定,土著细菌B02、B07、B09和土著真菌F02、F05、F06作为固定化包埋的菌种。通过试验对上述各菌进行了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菌和酵母菌的对数生长期是5~20 h,真菌的对数生长期是10~55 h,这为固定化微生物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南极嗜冷菌中筛选出1株降解多环芳烃的菌株NJ49,采用16S rRNA分子鉴定方法鉴定其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其降解特性研究表明:它可以在以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在5℃低温环境中降解多环芳烃,这可为我国低温养殖海域多环芳烃的清除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高毒且较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筛选高效降解菌,采用微生物降解PAHs,对于消除PAHs的环境污染和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萘平板法初筛、氧化还原酶活性复筛,筛选到3株PAHs高效降解菌,分别命名为B5、sh4、sh2。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依次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罗尔斯通菌(Reutropha)、中华单胞菌(Sinomonas)。降解条件优化结果表明:B5、sh4、sh2均能以萘、蒽、芘为唯一的碳源,120 h内,三个菌株对单一萘(200 mg/L)、蒽(100 mg/L)、芘(50 mg/L)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1%、65%、53%以上;混合多环芳烃萘(200 mg/L)、蒽(100 mg/L)、芘(50 mg/L)的降解率分别为:82.17%—99.13%、70.76%—87.25%、52.59%—75.07%。PAHs的降解率与其分子量相关,同时PAHs的分子量也影响着菌株B5、sh2的生长活性。相比较而言,菌株B5、sh4、sh2均具有较强PAHs降解能力;菌株B5对PAHs降解效果最佳,可能与其氧化还原酶活性高有关;菌株sh4对芘的耐受力强,具有降解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从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两株高效石油降解菌L10和D6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确定此两株菌分别为芽孢杆菌属中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采用室内盆栽培养方法,研究了石油烃的浓度和性质对两菌株降解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中石油烃的含量和处理时间均影响微生物的降解效果,在处理10 d时,石油烃的去除率随着污染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微生物适应环境后,在石油烃含量为0.5%~2.0%时,石油烃的去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石油烃含量为2.0%~10.0%时,石油烃的去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石油烃的性质影响菌株的生物活性,L10和D6两菌株对稀油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对稠油的去除效果,各组分的去除率依次为烷烃>芳烃>胶质沥青质,两菌株对不同性质的石油烃中的烷烃、芳烃和胶质沥青质的去除率不同.  相似文献   

6.
高效苯胺降解菌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选择性富集、筛选,得到3株可以利用苯胺作为惟一碳源生长的菌株,经初步鉴定,它们分别为黄杆菌属(Flavobaclerium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 sp.).经过混合菌种处理苯胺,在48h中204mg.L^-1苯胺的去除率达94.2%,染料废水中的苯胺(148mg.L^-1)去除率为81.6%。效果良好。可以认为,筛选出的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新疆、内蒙古和墨西哥等地分离苜蓿内生菌133株,平板筛选到8株细菌具有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L-homoserinelactone,AHL)降解活性,其中活性较强的菌株有r-12、r-9和R1.5.对8株AHL降解菌做AHL唯一碳源试验,结果发现菌株S35和N46在液体AHL唯一碳源培养基中生长情况较好,D600 nm分别为0.415和0.386,菌株r-9的生长情况最差,D600 nm为0.015.菌株R1.5还具有耐高温、耐盐碱、能分解无机磷、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等优点.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菌株R1.5为1株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可降解苯并芘的高效降解菌,从长期受苯并芘污染的焦化厂周边土壤和废水中取样,以苯并芘为唯一碳源反复驯化,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降解苯并芘的菌株A18。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初步鉴定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菌株A18在苯并芘溶液浓度为5 mg/L下,28℃振荡培养12 d,苯并芘的降解率达到44.8%。该菌株首次被证实具有降解苯并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除草剂咪唑烟酸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过瓶培养法富集培养,从长期使用咪唑烟酸的非耕地土壤中,分离出两株该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ZJX-5和ZJX-9,经VITEK-AMS细菌自动鉴定仪对上述两菌株分别进行鉴定为:ZJX-5为荧光假单胞菌Ⅱ型(pseudomonasfluorescenesbiotypeⅡ);ZJX-9为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当原始浓度为100mg·L-1时,其在5d内的降解率分别可达89.40%和95.56%,并研究了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对咪唑烟酸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混合菌的降解能力明显优于单一菌株,尤其在咪唑烟酸浓度较高时,混合菌在降解率及耐性方面均比单一菌株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甲胺磷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速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哈尔滨市郊区农田中采集土样 ,经分离、纯化得到 76个菌株 ,然后以甲胺磷为惟一碳源和能源 ,从其中筛选出高效降解甲胺磷的菌株LA1、LA2和LA3。 3个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温度为 2 5℃ ,pH值为 6 5。经鉴定。LA1属于曲霉属 ,LA3属于梨形孢属 ,LA2未定名。用分光光度法对LA1、LA2、LA396h降解甲胺磷的能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当初始甲胺磷浓度为 3g·L- 1 时 ,3个菌株都具有降解能力 ,降解效率分别为 6 8 6 7%、80 33%、78 6 7% ,并且三者的降解效率大小顺序为LA2 >LA3>LA1。  相似文献   

11.
以柴油为唯一碳源,在富集、驯化培养基础上,从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柴油降解微生物WS14,通过外观形貌、Biolog鉴定等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微生物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通过对筛选到柴油降解菌的生长因子研究发现:适合WS14菌株牛长的最佳pH值为6...  相似文献   

12.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生长及相关生理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中杂9号接种6种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versiforme,Glomus mossea-2,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diuphauam,Glomus mossea,Glomus etuni-catum1),通过测定不同菌种对番茄的生长效应及叶片生理变化,表明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有不同程度的生长促进作用,处理番茄的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其中对叶片可溶性糖的影响最为显著,它与番茄根系的菌根侵染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还与植株总干重显著正相关,菌根侵染率亦与植株干重显著正相关。故此提出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丛枝菌根影响番茄生长的生理鉴定指标,依此指标筛选出Glomus versiforme,Glomusmossea-2是对番茄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菌种。  相似文献   

13.
从豇豆煤霉病病区分离健株根际真菌菌株88个,优势菌群为青霉属和镰孢菌属,分别占84.7%和13.6%,病株根际分离菌株70个,优势菌群为青霉属和曲霉属,分别占74.2%和10%,键株根际分离出细菌菌株19株,其中杆菌17株,占89.5%,具荧光反应的9株,占47.4%;病株根际离出细菌菌株23株,其中杆菌16株,占68.2%。具荧光反应的6株,占26%,所分离的42个细菌菌株对青枯菌均无拮抗反应,对大白菜软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分别为5株和4株,分别占所测菌株的26.4%和17.4%,对瓜果腐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都为2株,分别占所测菌株的10.5%和8.7%。  相似文献   

14.
从鄱阳湖地区3种耕作层的土壤中分离出17种菌株,经过初筛及复筛获得1株有较强絮凝活性的菌株( CSB3),经鉴定为革兰式阴性杆菌.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对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Mg2+对产生菌的絮凝活性有较大影响,Mg2+更适合做该产生菌的助...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有效土传病害拮抗微生物,采用平板对峙法,对特定土壤样品中烟草主要土传病害拮抗微生物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分离出微生物菌株共513株,其中,细菌121株、放线菌292株和真菌100株;筛选出具有拮抗效果的微生物菌株共135株,其中,放线菌107株、细菌26株和真菌2株.可为贵州省烟草生产上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害及进一步研发适用的生物制剂类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奠定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黑麦草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3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Lam)对土壤中菲和芘的修复作用。供试污染土壤中菲和芘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 ̄456.5和0 ̄488.7mg·kg-1。结果表明,黑麦草可明显促进土壤中菲和芘的降解。45d后,种植黑麦草的土壤中菲和芘的去除率分别为85.80% ̄90.79%和44.32% ̄89.21%,均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而残留浓度则比对照约低53.6%和78.3%。修复过程中,尽管黑麦草本身可吸收积累菲和芘,且根和茎叶中菲和芘的含量均随土壤中菲和芘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大,但植物吸收积累并不是黑麦草促进土壤中菲和芘降解的主要原因,其贡献小于0.54%;与微生物对照相比,植物修复效率明显提高,主要是植物促进了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菲和芘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环芳烃(PAHs)在砂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多环芳烃(PAHs)在砂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两阶段吸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PAHs在砂土中的动力吸附过程:快速的线性吸附阶段和慢速吸附阶段。慢速吸附阶段可用乘幂方程拟合,幂指数反映了吸附速率的大小。多环芳烃在砂土中的吸附行为不仅与砂土的性质有关(例如有机碳含量),而且受PAHs物化性质(辛醇/水吸附系数、分子连接指数、分子长度、水溶解度)的影响。与低环PAHs相比,高环PAHs较易吸附到砂土中,且吸附量较大,可用土-水吸附系数表示PAHs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8.
耐高温酒精酵母菌驯化与筛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取发酵良好的高温玉米醪酒精发酵液,通过富集培养、高温驯化与筛选,得到两株优良菌株,在35 ℃高温下酒精发酵性能优于拉斯2号酵母菌和耐高温酒精活性干酵母菌.  相似文献   

19.
谷子纹枯病生防菌株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河北省的石家庄、承德以及山东省济南的纹枯病病田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到3株高活性菌株SB8、SB10和SB13,并对其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株生防菌株对谷子纹枯病防治效果显著。第1次调查,3株生防菌株防效分别达到77.9%、77.9%和76.0%,低于三唑酮的防治效果(80.4%),但与烯唑醇防治效果(77.2%)相当;第2次调查结果显示,生防菌株可有效抑制病情进一步扩展,优于2种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