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旨在分析河北昌黎地区酿酒葡萄霜霉病发生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病害发生预测方程,以期为结合短中期天气预报产品对酒葡萄霜霉病的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持。使用了近5年(2009—2013)霜霉病发生观测资料和气温、相对湿度、降水等观测记录,对病发前7天的气象条件进行逐要素分析,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低温高湿是霜霉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对昌黎地区酿酒葡萄而言,当未来一周气温在22~26℃之间、相对湿度可达到80%以上且将有降水出现时,若根据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Y值在0.95~1.5之间则极易发生霜霉病。该研究得到了昌黎地区酒葡萄霜霉病发生的预测模型,对预测病害发生、加强病害防治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气象部门更好地为酒葡萄种植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葡萄霜霉病病害症状及侵染循环过程,归纳了其对卵孢子的形成发育及该病菌侵染后相关分泌蛋白的产生与变化,总结了葡萄霜霉病的致病机理。同时针对目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手段,分别从选育抗性品种、农业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综述,以期为后续的葡萄霜霉病的研究与病害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在棉花苗期采用塑料营养钵底部定量注菌液法接种,于昼温25~26℃,夜温20~22℃的人工培养室中测定了自河北省重点植棉县分离的40个棉花黄萎病菌单孢菌系和外地5个菌系的致病性。以中棉石系亚、海岛棉海7124、陆地棉93抗12、辽棉5号、冀棉11号、农大3656个品种为鉴别寄主,以病情指数作为划分抗、感类型的标准,根据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45个供试菌系可被划分为致病力强的Ⅰ型、致病力中等的Ⅱ型和致病力弱的Ⅲ型,分别占53.5%、28.9%、17.8%。Ⅰ型菌系除使中棉表现抗(耐)病外,海岛棉和陆地棉均表现感病。该类菌系遍布冀中南棉区,其中有7个菌系可使部分品种表现落叶,证明河北省已有落叶型菌系存在。试验还表明,海7124、93抗12、冀棉11号和农大3654个棉花品种对黄萎病鉴别力较强,可作为鉴别寄主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葡萄霜霉病预测模型及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华  郭明浩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331-331
霜霉病是危害葡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采用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喷施化学农药,但其用量过多也带来许多严重问题。若要减轻农药污染,就必须对病害进行精确的预测预报,以便确定最合理的农药使用时机和使用量。在此,从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因子选择、结构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利用农业气象模型预测葡萄霜霉病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郭明浩  李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358-361,451
葡萄霜霉菌有性生殖产生的卵孢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用MTT活体染色法对卵孢子的越冬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存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确定了卵孢子形成时期及其大小和密度,自然越冬的卵孢子萌动率从越冬至萌芽前呈逐渐上升趋势,休眠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不同温度处理卵孢子,只有35℃处理可提高卵孢子的萌动率,低温可降低卵孢子的萌动率,提高休眠率和死亡率。在干燥状态下,卵孢子不能萌动,长期处于干燥状态可导致大量卵孢子死亡,KMnO4、H2O2及叶组织液可显著提高卵孢子萌动率,但KMnO4和H2O2可造成卵孢子死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几种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葡萄霜霉病病叶率、病情指数及病株树。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稻瘟菌致病性分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全国统一的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把1997~1998两年采自全省33个县(市)的180个有效单孢分离菌划分为49个生理小种。与1987~1989年的测定结果比较,出现了26个新的生理小种,分别是ZA1、ZA2、Z工7、ZA16、ZA38、ZA33、ZA38、ZA46、ZA54、ZA57、ZB5、ZB9、ZB10、ZB16、ZB28、ZC8、ZC14、ZD5、ZD6、ZD8、ZF2,且多为强致病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新疆伊犁、昌吉、乌鲁木齐市近郊等葡萄产区发生大面积的霜霉病,尤其是鲜食品种里扎马特,几乎绝收.笔者依据生产实践,结合发病原因,简介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延庆区葡萄霜霉病流行规律及预测模型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葡萄霜霉病在北京市延庆区不同葡萄品种上的发生流行规律,并检验不同的预测模型以期适用于当地霜霉病的预测预报,笔者于2013—2015年调查了北京市延庆区不同栽培品种上霜霉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并结合试验监测的数据对葡萄霜霉病短期预测模型和经验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京亚’、‘金星无核’和‘玫瑰香’3个调查品种中,以‘玫瑰香’的田间发病程度最重,病情指数最高达到76.58;‘京亚’和‘金星无核’的病情指数最高分别达到62.47和54.81。7月中上旬降雨量大、温度低,霜霉病严重发生流行。另外,经验预测模型对延庆地区‘金星无核’葡萄品种上霜霉病的预测准确度为82.35%,高于对‘玫瑰香’和‘京亚’的预测准确度,因此可用于该地区‘金星无核’品种葡萄霜霉病的预测预报;而葡萄霜霉病短期预测模型预测准确度较低,不适用于该地区葡萄霜霉病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霍向东  李国英  张升 《棉花学报》2000,12(5):254-257
对新疆主要植棉区的30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及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赠送的4个标准菌株进行致病性分化和营养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分化明显,可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34个菌株中的32个菌株可分为2个亲合群,另外两个菌株暂未划定亲合群。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监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2008年来自江苏的37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监测。根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多少,菌株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54.1%,菌丝型占24.3%,中间型占21.6%。菌核型上升成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且出现了初分离培养时,菌落特征为完全黑色微菌核的菌膜菌核型菌株。采用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PCR检测菌株的致病类型,结果落叶型菌株占83.8%,非落叶型菌株占16.2%,显示目前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以落叶型菌株为主,并且在每个植棉市都有分布。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致病力强的菌株占27.0%,中等的占40.5%,弱的占32.4%,并且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群体中都存在致病力强、中、弱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9个不同抗性的酒葡萄品种接种霜霉病菌,在接种后4,8,12d分别测定叶片POD、SOD活性以及司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SV6059、赤霞珠的POD酶活性在接种后4,8,12d呈递减趋势。梅鹿辄、夏夫拉尼、华北264、齐哈维里的酶活性呈递增趋势;除拉别长依、霞多丽外,其余品种的SOD活性在接种后4d高于对照,并且在接种后4,8,12d呈递减趋势;赤霞珠、拉别长依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接种后4,8,12d呈递减趋势。SV6059无明显变化规律。其余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接种后4,8,12d呈递增趋势;除霞多丽外,其余供试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4,8,12d呈递减趋势。这些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酒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后的抗病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3.
胡明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43-46
为了对当代的农业技术改良提供借鉴。以汲取近代江浙地区蚕种育种技术改良及推广过程中的经验为目标,通过对近代江浙地区蚕种育种技术从传统到现代、蚕种先进育种技术的传播及改良蚕种在农村的推广等方面的历史考察,认识到改良技术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苏浙沪休闲渔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述江苏、浙江和上海休闲渔业的发展背景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长三角地区休闲渔业发展的3项动因,一是市场需求促使农业休闲旅游成为国家战略选择,二是全国范围内渔业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得到优化,三是地方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提炼并详细论述了苏浙沪三地不同的休闲渔业发展模式。通过比较指出,不同模式的形成使三地休闲渔业在发展理念、游客分布、经营主体等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提出发展建议,认为建立长三角休闲渔业战略联盟、统一行业规范标准、拓宽开发渠道、推广垂钓竞技、挖掘渔业文化、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将利于三地休闲渔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机葡萄生产中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可以替代波尔多液的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机药剂;而在京郊有机葡萄园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的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的发病始期为6月上中旬,7月下旬至8月初进入发病高峰期,9月上中旬随着湿度的下降而减弱;多种药剂的筛选试验证实:同波尔多液相比,在6月下旬喷施植物油乳化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波尔多液的效果差异不显著。因此植物油乳化剂可以在发病初期替代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16.
Sunflower lines RHA‐274, HA‐61 and RHA‐325 were studied for their resistance to race 330 of downy mildew (Plasmopara halstedii). The same inbred line, with normal (HA‐89) or sterile cytoplasm (cmsHA‐89) was used in all the crosses as susceptible parent, and, in each cross, only one genotype of the resistant parent was studied. The resistant‐to‐susceptible ratios obtained in the BC1 and F2 progenies from the crosses of the lines RHA‐274 and HA‐61 to cmsHA‐89 and HA‐89, respectively, suggested that, in each resistant line, two dominant genes are responsible for resistance to this downy mildew race. One of the genes (A) is epistatic to the other (B), and the recessive allele b in homozygosity is also epistatic to aa, with plants carrying aabb genotypes being resistant. Resistance to race 330 seemed to be controlled by two complementary genes in the sunflower inbred line RHA‐325, the dominant allele of one of them being present in cmsHA‐89. In the genotypes HA‐89 or cmsHA‐89, the existence of genes that modify the expected segregations following the crosses with resistant parents is propo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although major gene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responsible for monogenic resistance to downy mildew, other types of regulation of this character, such as complementarity and epistatic relationships, do occur.  相似文献   

17.
在河南省不同地区分离并鉴定33株棉花黄萎病菌分离物,并进行了致病力和粗毒素致萎活性测定。致病力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分离物可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力类型,分别占48.5%、21.2%、30.3%。河南省同一地区内不同分离物间致病力差异明显。粗毒素致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黄萎病菌强致病力分离物分泌的粗毒素对棉苗的致萎力较强,弱致病力分离物分泌的粗毒素对棉苗的致萎力较弱,强、中、弱3种致病力类型分离物在72h时对棉苗的平均致萎指数分别为63.82、52.38、45.83。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不同分离物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黄萎病菌分离物分泌的粗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其所致的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南部棉区黄萎病菌种群致病性分化及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鉴别寄主法和特异性引物PCR检测技术对采自新疆南部(南疆)棉区的36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进行检测,以期明确其病原种群致病性分化及变异情况。鉴别寄主法测定结果显示:供试菌系中致病性强、中、弱的菌系分别为27个、4个和5个,各占75.0%,11.1%和13.9%。特异性引物(ND1/ND2和D1/D2)PCR检测结果显示,供试36个菌系中落叶型菌系12个,占33.3%;非落叶型菌系24个,占66.7%。经统计,落叶型菌系的致病力明显高于非落叶型菌系,其平均病指分别为43.8和31.8。接种试验证明,无论落叶型菌系和非落叶型菌系,接种后都可产生落叶症状,但落叶的情况有明显差别,落叶症状的轻重不仅与菌系的致病类型有关,还与棉花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