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指导不同株型夏玉米品种的田间生产,选用平展型品种‘鲁单981’和紧凑型品种‘鲁单818’为供试材料,通过设置30000株/hm 2 (D1)、60000株/hm 2 (D2)、90000株/hm 2 (D3)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产量、叶面积持续期(LAD)、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净同化率(NAR)的影响。结果表明,‘鲁单981’在D2时产量最高,为11452 kg/hm 2,‘鲁单818’在D3时最高,为13024 kg/hm 2。在D3下,紧凑型品种‘鲁单818’的LAD[452 (m 2·d)/m 2]及花后比例(50%)、穗位叶LAI以及全生育期NAR [6.87 g/(m 2·d)]更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紧凑型品种冠层结构紧凑,中下层受光充足,LAD延长,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产量上升,更适合高密度栽培。  相似文献   

2.
付俊  贾特  武翠 《作物杂志》2013,29(6):151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金华瑞T82是以M1为母本、M2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辽宁省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1058.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964.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9%。该品种2012年底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特点为中矮秆、耐密植、米质优、适应性广、稳产性好,适合辽宁省北部、西部中晚熟玉米区及吉林省南部种植。……  相似文献   

3.
以2个密植型和2个稀植型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设计5个密度,雨养旱作条件下,研究比较两种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和群体特征,结果表明,密植品种郑单958、先玉335抗旱性和耐密性突出,在低降水量年份仍可耐受6万~8万株/hm2的较高密度,并且获得12 836.1~13 914.0kg/hm2的较高产量,比稀植品种承玉10高产处理(4.8万株/hm2)增产15.7%~25.4%,增产显著.密植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高产处理的群体特征为:叶面积指数(LAI)高,生物产量高,经济系数达0.5以上,密植品种8万株/hm2时穗部透光率与稀植品种4.8万株/hm2时相当.选育推广抗旱耐密高产玉米品种对我国北方雨养旱作区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KBS160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12年以选育的杂交种,组合为HRN28×8NU332。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024.95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平均增产3.19%。2019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190106)。该品种籽粒品质优、抗病抗逆性强、宜机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糯玉米新品种‘苏科糯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鲜食糯玉米生产和市场需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彩糯玉米品种‘苏科糯6号’。以自交系‘JS09116’为母本、‘JS04388’为父本,配制了单交种,于2011—2013年参加了江苏省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184.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减产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16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7.9%。品质优于对照‘苏玉糯5号’;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苏科糯6号’具有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纹枯病,中抗粗缩病的特征。该品种具有品质好、色泽鲜艳、产量高、抗多种病害等优点,于2014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种植时应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确保鲜果穗品质和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 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4号’的推广应用,总结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的实践经验与心得,通过2012—2014年国家区试多年多点品比试验,以及抗病性等特性综合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苏薯24号’在2012—2013年国家甘薯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3534.0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1130.0 kg/hm2,淀粉产量7549.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18.27%,增产显著;平均块根干物率和淀粉率为33.08%和22.41%,分别比对照‘徐薯22’高2.84和2.47个百分点。2014年国家长江区试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1204.5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0194.0 kg/hm2;平均淀粉产量 6883.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23.28%。该品种2015年2月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苏薯24号’聚合了双亲高产、高淀粉、丰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较高,抗病和耐储藏性好,在长江流域薯区及周边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最后,笔者提出了高淀粉甘薯品种的选育策略是培育骨干亲本与创建核心种质,组配优势群体且加大选择压力,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大豆的种植主要以与玉米间作为主,适宜的种植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前提,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找到最佳种植密度组合。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别在云南嵩明县(A)、会泽县(B)和鲁甸县(C)等3个点进行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并分别建立二元二次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密度对间作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影响显著,均呈凸抛物线型变化,在低密度水平下,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模型解析表明,玉米+大豆密度组合分别为64 110株/hm 2+147 013株/hm 2(A)、63 068株/hm 2+147 116株/hm 2(B)、64 059株/hm 2+145 077株/hm 2(C)时,各试验点可分别达到最高群体产量。玉米+大豆密度组合分别为62 909株/hm 2+149 852株/hm 2(A)、61 499株/hm 2+151 807株/hm 2(B)、62 762株/hm 2+147 108株/hm 2(C)时,各试验点可分别达到最高产值。经模拟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各试验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12 270kg/hm 2、经济产值≥24 000元/hm 2的最佳密度组合分别为玉米59 251~66 437株/hm 2、大豆140 075~161 495株/hm 2(A),玉米58 927~65 366株/hm 2、大豆144 159~169 203株/hm 2(B),玉米58 821~66 703株/hm 2、大豆139 315~154 886株/hm 2(C)。合理的密度搭配能有效提高群体产量,获得较高经济产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新疆籽粒玉米市场对优良宜机收新品种的需求,以 HX-025 和 HX-116 为亲本杂交选育出玉米单交种华夏 688。2020 年华夏 688 完成新疆丝路之星玉米育种联合体北疆春播中熟组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 2021 年提交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2022 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审定编号:新审玉 2022 年 143 号。该品种主要特点为高产、稳产、优质、抗倒伏、耐密植和适宜机收,适合在新疆中熟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0.
腾龙 208 是湖北腾龙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 XF133 为母本、自选系 XF313 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于 2013-2014 年参加陕南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 年平均产量 7725.8kg/hm2,比对照豫玉 22 增产 9.3%,13 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具有较好的稳产性。2014 年参加陕南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7351.5kg/hm2,比对照豫玉 22 增产 8.8%。2015 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陕南夏播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种子》2021,(7)
为筛选适宜湖北省密植宜机收夏玉米品种,选用市面上常用的23个玉米品种,设置4 000、5 000、6 000株·(667 m~2)~(-1)3个密度,通过宜机收相关性状(籽粒含水量、株高、穗位高、倒伏率、茎腐病病株率、产量、穗粒数、苞叶层数等)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对其耐密植宜机收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11个单项指标在每个密度下均可以转换成鉴定玉米宜机收潜力的3个相互独立综合指标;在4 000、5 000、6 000株·(667 m~2)~(-1)密度条件下,宜机收潜力位列前4名的品种分别是登海618、登海829、迪卡517、来玉177,适合在湖北省夏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中地88是以自育系M 3-11为母本,自选系D 2-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4—2015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15 943.5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57%;2015—2016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10 395.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13%;2016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4 982.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65%;同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51.1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5%。中地88对茎腐病、粗缩病、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均有较高的抗性;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一等级国标、高淀粉玉米一等级国标、饲料用玉米二等级国标和青贮玉米一等级国标。中地88于2017年6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较强,适宜机械化籽粒直收,粮饲青贮兼用,适宜在西北春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及同一适宜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周禹  马峥  付丽军 《中国种业》2022,(7):120-122
唐丰 3 是针对河北省生态气候复杂多样,大斑病、小斑病频发现状选育的高产、抗倒伏普通玉米单交种,母本为自选系 13-356,父本为自选系 11-27,2017 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玉 20170033)。该品种在河北省北部春播区平均产量 11883kg/hm2,较对照增产 7.1% ;在河北省唐山、廊坊,天津等南部夏播区平均产量 10183.5kg/hm2,较对照增产4.9%。唐丰 3 抗性强,产量高,高抗倒伏,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抗茎腐病和小斑病,尤其适宜在河北省北部春播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开农172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品种,于2014年通过国家鉴定和河南省审定。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试、生试,河南省麦套花生生试结果表明:开农172荚果每667m~2平均增产均在10%以上;抗花生网斑病、锈病、茎腐病,耐花生叶斑病;属于高产稳产抗病型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5.
提升抗逆性与适应性是促进我国玉米单产水平提高的关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的自交系,经定向测配、多环境鉴定,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植玉米新品种中玉303。该品种在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高密组)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6%,增产点率100%;在国家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90.8%,且高抗茎腐病,抗小斑病,后期持绿性好,籽粒淀粉含量高达75.96%。2020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应用。在2021年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中,尽管气候灾害等多种逆境共同胁迫,中玉303综合表现突出,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适于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001年以‘烟农19’和‘郑州991’进行杂交,用系谱法选育出小麦新品种‘淮麦33’,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麦201305),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14001)。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结果:2010—2012年江苏省淮北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77.90 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6.28%;2012—2013年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948.95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5.96%,居参试品种第1位。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结果:2011—2013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563.3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83%,增产差异极显著,增产点率94.10%,均值变异系数10.11%,适应度82.34%。2013—2014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34.00 kg/hm2,比对照增产6.13%,居该组试验品种第1位,增产点率100%。通过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表明:‘淮麦33’株型理想、产量潜力高,对黄淮麦区小麦主要病害、逆害具有良好的抗(耐)性,尤其是2010年、2012年赤霉病大发生、2013年倒春寒严重发生的情况下,稳产性突出。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不同密植群体抗倒性及机收指标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明确不同玉米群体的抗倒伏性能以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性能指标。通过设置不同的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密植群体条件下的玉米产量、农艺性状、抗倒伏性能以及机收指标。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在90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达到10 124.7 kg/hm2;随着密度增加玉米抗折力、压碎强度和穿刺强度均呈下降趋势,105 000株/hm2处理与75 000株/hm2处理相比,基部第3节间和穗下第1节间抗折力分别降低了22.6%和17.0%,抗倒伏能力下降;随着密度增加机收各项指标呈上升趋势,105 000株/hm2处理与7 500株/hm2处理相比,籽粒损失率从3.29%上升到了9.79%,上升地率达到66.4%;玉米群体抗倒力学特性与机收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茎秆穿刺强度可以作为适宜机收的判定指标之一。适宜机收的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在黄淮海地区适宜密度为90 000株/hm2,产量较高,倒伏发生率较低,结合机收指标综合分析,该处理模式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新单系列玉米品种籽粒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产量性状的变化趋势,以新乡市农科院2003年以来审定的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它们的遗传基础、杂优模式、品质性状以及群体、个体生产力。结果表明:13个玉米品种利用的杂优模式主要有2种,9个品种杂优模式为改良Reid×唐四平头,4个品种为外来种质×唐四平头。品质分析中,‘新单28’、‘新单38’、‘新单66’粗淀粉含量高,‘新单61’、‘新单65’和‘新单68’的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高。粗脂肪含量和粗淀粉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0,粗蛋白含量和赖氨酸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1。产量分析表明,‘新单22’单株生产力最大,‘新单33’单株生产力最小,‘新单58’的群体生产力最大,‘新单28’的群体生产力最小。群体生产力随密度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密度为75000株/hm2时的群体生产力较45000株/hm2高62.9%,平均每公顷增加7500株产量增益为12.97%。单株生产力随密度增加开始呈下降趋势,增至60000株/hm2后逐渐平缓,低密度时单株生产力较高密度高5.5%。外来种质×唐四平头杂优模式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在品质上优于改良Reid×唐四平头模式选育的品种,且耐密性也显著增加,群体生产力也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9.
美国矮秆大豆品种‘hobbit’具有秆强、高油及高产的优异特点,现已利用育成大豆新品种4个(合丰42、57、合农60、64),油分含量变化幅度为21.90~23.04%;其中与黑龙江省优良大豆品种‘北丰11’进行杂交组配,育成半矮秆大豆品系合98-1667。结果表明,‘合98-1667’脂肪含量22.25%,具有耐密植栽培特性,公顷密度可达50-60万株,产量具有5467.95kg/hm2的超高产潜力,抗病能力突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国内玉米生产中需要密植、抗病新品种,通过密植来提高群体产量。发达国家玉米生产上种植密度达到90000~105000株/hm~2。农民从过去种植稀植大穗品种,改为种植密植品种。为此,在新品种选育上以选育耐密、抗病、高产为玉米育种目标,同时新品种高产、稳产、抗逆性强、耐密植,收获时茎秆直立,不倒伏,农艺综合性状优良。1选育过程2010年以自选系D99为母本,以自选系DF64为父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