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微波辅助加热方法,以KOH和Na OH作为催化剂,考察了木质素降解产生的酚羟基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木碱比对木质素酚羟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木质素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5 min,木碱比1∶1.在此条件下,KOH及Na OH催化降解木质素中酚羟基的含量分别提高58%和53%.通过红外光谱(FT-IR)、1H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等研究了木质素降解改性结构的变化.GPC测定结果表明,降解后木质素的分子量明显降低.FT-IR检测结果表明酚羟基含量发生变化.FT-IR及1H-NMR的检测结果表明,反应前后木质素苯环骨架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七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提取物水解产物中的1β,2β,4α,6α,8β,9α,12-七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为起始原料,经丙酮保护,甲磺酰化,四氢铝锂还原,脱丙酮保护4步反应得到了1β,2β,4α,6α,8α,9α,12-七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并以此设计合成了11个新的二氢沉香呋喃醚类衍生物(5.1~5.11),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鉴定。初步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5.1~5.11)对3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均具有一定的胃毒和拒食活性,其中化合物5.1在1%浓度下的拒食活性为95.2%;化合物5.1,5.8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具有显著的活性,其中5.1在150 mg/L的浓度下对白纹伊蚊的死亡率为94.6%。  相似文献   

3.
利用酚与2-氯烟腈在氢化钠作碱化试剂条件下反应得到芳氧烟腈,再在氢氧化钠作用下水解、盐酸酸化得中间体芳氧基烟酸。芳氧基烟酸经酰氯化,再与碱化氨基酸作用,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取代氨基酸的芳氧烟酰胺类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探讨了目标化合物的基本理化性质,讨论了中间体芳氧基烟酸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条件。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4.
以间二酚和氰基乙酸为主要原料,经Pechmann反应、水解、乙醚化、Williamson反应合成了9种7-烷氧基-4-乙氧基香豆素类新化合物.Williamson反应的优化条件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为溶剂,n(4-乙氧基-7-羟基香豆素) :n(卤代烃) :n(碳酸钾) :n(TBAB,四正丁基溴化铵) =1:1.5:2.5:0.1,60~80℃反应11~25 h,产率为72%~95%.中间产物及目标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 、质谱(MS)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表征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乙酰基环己酮的合成方法,结果表明,环己酮和吗啡啉以有机溶剂甲苯为共沸剂,以对甲笨磺酸为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烯胺,然后加入缚酸剂三乙胺,滴加乙酰氯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烯胺与乙酰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亚胺正离子,最后加入浓盐酸对亚胺正离子进行水解,可生成研究产物2-乙酰基环己酮。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验证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制备甲氧基官能化的MQ硅树脂(Methoxy functionalized MQ silicone resin,MMQ)的最佳反应条件,以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Methyl-vinyl containing MQ silicone resin,MVMQ)、三甲氧基硅氧烷(Trimethoxysiloxane,TMOS)为主要原料,在氯铂酸(H_2PtCl_6)催化下,通过硅氢化反应制备了MMQ.通过碘量法测定MVMQ中未反应乙烯基的质量分数,确定乙烯基的转化率,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摩尔配比Si—H/Si—CH=CH_2对乙烯基转化率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对加成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MMQ,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80℃、催化剂用量10μg/g(以MVMQ质量计)和摩尔配比Si—H/Si—CH=CH_2 1. 3∶1,此时乙烯基的转化率达到78. 58%.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新型含香豆素荧光基团的杯\[4\]吡咯分子用作阴离子识别的荧光探针,以对氨基苯乙酮、丙酮和新蒸吡咯为原料,盐酸作为催化剂,合成了meso-七甲基-meso-对氨基杯\[4\]吡咯化合物1.以2-羟基-1-萘甲醛,4-二乙氨基水杨醛,水杨醛,4-甲氧基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以六氢吡啶和醋酸为催化剂合成香豆素酯类,并经水解反应得到了香豆素酸类化合物2~5,将1和2~5分别在DCC/DMAP的催化或利用酰氯的酰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香豆素荧光基团的杯\[4\]吡咯分子6~9,其中1和6~9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所有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已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质谱(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8.
香芹酚和丁香酚对杨梅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香芹酚和丁香酚为原料,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植物精油对杨梅的保鲜效果;并从腐烂的杨梅中分离出杨梅致病菌,研究了植物精油对杨梅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同时,以纳米醇质体为载体,制备植物精油新型纳米防腐剂,考察其是否可以增强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6‰的香芹酚和丁香酚都能有效降低杨梅的腐烂指数,且香芹酚对杨梅的保鲜效果优于丁香酚;4株杨梅致病菌对8%的香芹酚和丁香酚都表现为极度敏感,且香芹酚对杨梅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优于丁香酚;香芹酚-纳米醇质体对3株杨梅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强于同浓度的香芹酚。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制备聚硅氧烷环氧丙烯酸酯(Polydimethylsiloxane epoxy acrylate,PESA)的最佳反应条件,以双端环氧改性聚硅氧烷(Poly(diphenylsiloxane) with two terminal epoxy bonds,EPDMS)、丙烯酸(Acrylate,AA)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EPDMS与AA的酯化反应,制备了PESA.通过环氧值滴定法测定EPDMS中环氧基的转化率,探究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环氧基和AA的摩尔配比对EPDMS中环氧基转化率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对加成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PESA,其最佳反应条件为:以四乙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110℃、催化剂用量1.0%(以EPDMS质量计)和环氧基与AA摩尔配比1.04∶1.00,此时环氧基的转化率达到99.81%.  相似文献   

10.
利用3β-羟基-孕甾-5-烯-20-酮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3β-羟基-孕甾-5-烯-20-酮肟,以镍铝合金粉为催化剂将3β-羟基-孕甾-5-烯-20-酮肟还原成3β-羟基-孕甾-5-烯-20R-胺,通过1H NMR、13C NMR和2D NMR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解析并归属碳谱和氢谱数据。  相似文献   

11.
氯化亚砜又名亚硫酸氯,氧氯化硫,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在农药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氯化亚砜的氯原子取代羟基和巯基的能力很强,有时也可取代二氧化硫、氧或氢,能与有羟基的酚或醇等有机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与磺酸反应生成磺酰氯,与格利雅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砜化合物等。氯化亚砜较强的酰氯化能力.使其广泛用作为有机合成的氯化剂、催化剂等。  相似文献   

12.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含有多种官能团,但因自身复杂的结构影响了其有效利用。由于酚羟基的体积小、活性大,通过提高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可以使其反应活性明显提高。介绍了酚化改性法、催化还原法、脱甲基化法、超声法和电化学法等提高木质素酚羟基含量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每种方法的反应原理及优缺点,并对将来研究的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木材的苯酚及多羟基醇液化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为拓展新的木材加工领域 ,使木材液化这一先进的木材化学加工技术尽早地应用于我国的木材行业 ,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该文系统归纳了高温高压法、溶剂分解法、催化剂法及无催化剂法等木材液化方法 ,高温高压法是最早的木材液化方法 ,而采用硫酸、盐酸、磷酸和草酸等作为酸性催化剂的催化剂法是目前研究最多、最具实用价值的木材液化方法 .该方法进一步系统深入地讨论了木材的苯酚液化和多羟基醇液化 ,以及木材主成分 (纤维素与木素 )的液化反应路径 ,并对木材液化生成物的用途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有必要深入研究木材的液化机理 ,开发新的环保型液化剂和“绿色化”液化方法 ,开展液化产物与其他材料复合的研究 ,研制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 ,如酚化木材 蒙脱土纳米插层复合材料等  相似文献   

14.
2,6-二羟甲基对氯苯酚对F_4~(3 )具有较好的络合选择性,合成得到的相应冠醚既有好的络合性能又难溶于水,满足应用的要求。本文首先使用甲醚化的方法保护酚羟基,继而分别与三缩四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和四缩五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缩合生成相应的冠五和冠六,最后采用碘化锂去甲基得到含酚羟墓的冠五和冠六。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质谱的分析数据与结构相等。  相似文献   

15.
利用雷尼镍-铝合金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提出了使用微波辅助雷尼镍-铝合金催化1,4-二氯苯还原脱氯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微波辅助雷尼镍-铝合金催化剂条件下,1,4-二氯苯还原脱氯的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1,4-二氯苯脱氯的反应速率常数k1在35和50℃下分别为0.037 6和0.151 mol/(L.min),反应活化能为76.66 kJ/mol。研究还表明,在微波辅助雷尼镍-铝合金催化剂的条件下,35℃时,1,4-二氯苯10 min脱氯率达到90%,并且反应同时脱掉两个氯,能达到高效脱氯的目的。由此可知,微波辅助雷尼镍-铝合金催化脱氯的方法应用于多氯苯类物质脱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沈发治  王元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40-17541,17557
[目的]进一步优化三氯乙酰氯合成三氯吡啶酚的工艺。[方法]以三氯乙酰氯、丙烯腈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成环化、芳构化2步法合成3,5,6-三氯吡啶-2-酚,考察溶剂类型、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类型和反应压力对三氯吡啶酚收率的影响。[结果]三氯乙酰氯路线合成三氯吡啶酚的优化工艺为:三氯乙酰氯、丙烯腈为原料,1.3g/46g(三氯乙酰氯)氯化亚铜为催化剂,二氯苯为溶剂,此条件下三氯吡啶酚的收率可达55%。微负压条件有利于及时排除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降低安全隐患,而添加助催化剂对反应效果无显著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三氯乙酰氯路线合成三氯吡啶酚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7.
采用5%Pd/C作为转移氢催化剂,4-异丙基环己烯酮为氢给予剂,工业双戊烯为氢接受剂和溶剂进行反应,合成了对异丙基苯酚.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对异丙基苯酚的最佳反应条件:原料与5%Pd/C的配比为10∶0.7(质量比)、反应时间为30 min,在174℃回流温度下,对异丙基苯酚的产率可达87%.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进行了考察,使用5次后催化剂活性是原来的89.7%.  相似文献   

18.
李艳  孔学  王加宁  高永超  陈贯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64-11765
以香草醛和6-溴己酸为原料,制备了辣椒碱(N-[(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8-甲基-6-壬烯酰胺),其化学结构经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验证。把合成的辣椒碱作为防污剂加入PE材料中,进行海洋防污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合成辣椒碱具有良好的防污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酚类物质对油茶炭疽病的多重作用方式及活性机制,从香芹酚、丁香酚、异丁香酚对油茶炭疽菌菌丝的细胞膜通透性、可溶性蛋白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油茶炭疽菌菌丝畸变,粗细不均,分支增多,局部膨大;油茶炭疽菌菌丝处理液的电导率随处理时间和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而増大;香芹酚、丁香酚、异丁香酚在浓度为400μg/mL时,处理12 h后病原菌菌丝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7. 55、7. 69、8. 01 mg/g,还原糖含量分别为4. 95、6. 18、5. 71 mg/g。试验结果为将香芹酚、丁香酚、异丁香酚开发成天然杀菌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机溶剂法研究超声波辅助下,从棉油皂脚中提取、重结晶制备药用醋酸棉酚过程。结果显示,当超声萃取时间为40 min、酸浓度为1.4 mol/L、超声结晶时间为20~30 min时,可以得到含量为89.6%的0.63 g醋酸棉酚粗品,重结晶纯化后,经熔点、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光谱验证结果与标准品相同,其重结晶品纯度可达99.5%,具有药用功能。说明这种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制备醋酸棉酚的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