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抗除草剂棉花材料,以前期创制的抗草甘膦棉花品系DT-1~DT-18为研究对象,在新疆阿拉尔市第一师十团试验田喷洒质量浓度4.1 g·L-1草甘膦进行相关抗性表现调查。筛选出了高产且主要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均抗草甘膦的材料DT-2和DT-6,为棉田杂草防除和抗除草剂棉花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同时还筛选出具有主要营养器官高抗草甘膦但花粉敏感的材料DT-8和DT-9,这为不育新材料的利用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抗草甘膦除草剂棉花品系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的省工栽培会使用除草剂,除草剂虽然可杀灭杂草,但也会伤害棉花;培育抗除草剂的棉花品种,是解决除草剂使用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多年的研究,用草甘膦作棉花抗除草剂的筛选药剂,筛选出了KH-1、KH-2、KH-3等抗草甘膦性能良好的棉花品系和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材料和常规棉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浸泡已催芽的棉种,经不同时间处理后,记录棉花的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对常规棉花的出苗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抗草甘膦棉花.因此,可以利用浸种法鉴定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  相似文献   

4.
抗草甘膦棉花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抗草甘膦棉花品种是减少棉田杂草防治用工、提高植棉效益的有效途径。总结了黄河流域棉区抗草甘膦棉花的高效简化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棉花种质资源对草甘膦的抗性,在苗期采用叶片涂抹药剂的方法,用41%(质量分数)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国外引进的4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田间草甘膦抗性鉴定。同时,对4份种质资源的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了调查。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3 000 mL·hm-2的推荐用量下,4份种质资源均有很好的抗性;制剂用量增大1倍后,4份种质资源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反应,其中18TJ2抗性好,达到高抗水平。田间性状调查结果表明:18TJ2、18TJ3、18TJ4矮秆特征明显,18TJ4属于高衣分种质资源,18TJ3属于低衣分种质资源,18TJ1、18TJ2、18TJ3的纤维断裂比强度较优。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新疆植棉区残膜污染问题,倡导棉花无膜栽培,实现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筛选抗草甘膦棉花品种在南疆地区种植,调查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棉花的药害情况及棉田各类杂草的防治效果,分析喷施草甘膦对抗除草剂棉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棉田各类杂草的防治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节约田间管理成本;抗病...  相似文献   

7.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09,36(11):22-22
Lee D R等研究抗草甘膦大豆对抗草甘膦棉花的影响发现:大豆对棉株收获高度无影响,但对棉花单产有影响。在棉行间大豆株距1m、全生育期干扰的情况下,棉花单产减少14%。而在棉行间大豆株距0.19m仅干扰1周时,棉花减产0.4%~1.0%;干扰持续2周、4周、6周时,棉花分别减产1%~3%、5%~6%、8%~11%。抗草甘膦棉田中的抗草甘膦大豆应被视为杂草在前期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与常规棉花在长江流域棉区对草甘膦耐受性的差异进行了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苗期6片真叶时喷施草甘膦,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系CJJ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好,整个试验期间,41%农达(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000 mL.hm-2和6000 mL.hm-2处理对CJJ均没有任何药害,与人工除草处理的CJJ相比,棉株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差异。而常规对照泗棉3号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差,药害症状表现为叶片枯黄、褐化干枯,植株矮化,有的整株枯死,并且药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本研究还就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对除草剂耐受性的合适评价指标及药害症状分级标准等进行了探讨。平均株高、药害级别和受害指数这3个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棉花植株对除草剂的耐受性,将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受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分为0~5级比较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9.
棉花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均匀一致的黄,枯萎病病圃中,分别对1259份,426份品种进行黄萎,枯萎病抗性的鉴定。结果是:黄萎病高抗材料为8份,占0.64%,抗病材料79份,占6.27%,枯萎病高抗材料3份,占0.70%,抗病材料8份,占1.88%,在重复鉴定的15材料中,134份结果一致,占88.16%。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综合性状较好的3个抗草甘膦棉花材料作特定亲本,与6个从黄河流域引进的非抗草甘膦的棉花品种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各参试组合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了具有抗草甘膦棉花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吐絮期、成铃进度、脱落率、果枝层数、第一果枝着生高度、单铃重、霜前籽棉产量及籽棉总产量等性状在大多数材料中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而第一果枝着生节位、生育期等性状在大多数材料中则表现为负向竞争优势,大多数组合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优于对照,正向竞争优势明显。筛选出显著增产、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势组合3个,早熟性状竞争优势明显的组合4个。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行间定向喷雾技术,用草铵膦对不同地域的7份棉花材料进行了田间鉴定和筛选。结果显示:用200 g.L-1草铵膦40~60倍液(3.3×103~5.0×103mg.L-1)筛选比较合适;抗性材料的筛选在5~7 d即可完成,速度快而且可靠,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草甘膦对棉花的杀雄效果,利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抗草甘膦棉花种质湘X157化学杀雄。结果表明:在草甘膦稀释50~100倍条件下,不同的喷药方式会影响花粉败育率,喷施全株能实现全株败育。高浓度草甘膦多次喷施会导致杂交不能正常成铃,说明草甘膦富集棉株内,对棉花雌蕊发育也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 leb.)系维管束、土传病害,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生与病原、品种、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不同地区的棉花黄萎病菌对抗感性不同的品种,致病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变异性较大,寄主范围较广,感病品种多,从病害流行上看,更加容易广泛流行成灾。在该病的防治领域内,尚无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是狠抓种子消毒、土壤铲除、轮作换茬和选种抗病品种等几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学诱变法筛选抗草甘膦大豆突变株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对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的6个农艺性状优良的大豆品种进行种子处理.不同品种按不同处理剂量分区种植,按常规法单株选择收获.不同浓度诱变剂处理大豆种子的M1代成活率均高于半致死浓度处理;对M3代35518个植株于3叶期进行喷洒1.31ai.kg·hm2草甘膦浓度鉴定,其中40株生长正常,所获抗性植株是经5 mmol·L-1叠氮化钠诱变处理的绥农10和黑农44.2008年继续对M4代进行鉴定,抗草甘膦特性可以稳定遗传.应用化学诱变法可以在后代群体中筛选到具有抗草甘膦特性的突变株系.  相似文献   

15.
198 4年以来 ,承接了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中的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任务 ,对来自全国 10个麦区 12 6 4 8份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 ,至今仍未发现免疫的小麦材料。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强 ,全国R级小麦材料均分布在这些赤霉病频繁流行的麦区 :西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北部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弱 :北部冬麦区、青藏春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及新疆冬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最差。我国现有小麦材料的抗病性与丰产性仍存在较大矛盾 ,至今仍缺乏可应用于生产的抗赤霉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对我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尚未取得较大突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提出在病区建立小麦抗赤霉病穿梭育种开放试验基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使用草甘膦抗性基因替代潮霉素抗性基因,构建核不育繁殖系的转化载体,赋予繁殖系对除草剂草甘膦的抗性,规避现行政策对转基因作物中使用抗生素标记基因的限制。【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含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花粉致死基因ZmAA1、核不育恢复基因OsEat1和红色荧光基因DsRed2的水稻eat1核不育基因繁殖系载体pC3300-Epsps-AA-Eat-Red;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结果】通过转化籼稻品系9K19-5获得普通核不育繁殖系Eat9K的转化植株318个。表型鉴定表明,单拷贝转化体Eat9K-3的花粉有可育和不育2种类型,种子有具有和不具有荧光信号2种类型,具有荧光信号的种子在发芽期能耐受浓度至少为1 g/L的草甘膦。建立的四引物检测法能够区分野生型Eat1基因和核不育eat1基因。【结论】证明载体pC3300-Epsps-AA-Eat-Red有效,创制了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普通核不育繁殖系新种质,建立了区分野生型Eat1基因和核不育eat1基因的四引物检测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田间试验结合生物化学分析研究了不同的栽培大豆品系对草甘膦的抗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草甘膦有效剂量为0.31~0.92 kg·hm~(-2)时,不同栽培大豆品种对草甘膦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在草甘膦剂量为0.92 kg·hm~(-2)时,石豆1号存活率为100%,表现了较高的抗性,8份材料的存活率为4%~48%,表现出一定的抗性;44份材料表现敏感,存活率为0。试验研究了抗性材料石豆1号、中抗材料Williams和敏感材料中黄35对草甘膦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草甘膦处理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石豆1号莽草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而Williams和中黄35的莽草酸含量和SOD相对活性明显升高,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结果表明草甘膦(浓度0.92 kg·hm~(-2))处理下,不同抗性栽培大豆叶片中莽草酸含量有明显差异,处理5~14 d时敏感材料叶片中莽草酸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因此栽培大豆叶片莽草酸含量可以作为判断其对草甘膦抗性高低的主要生理指标之一,而SOD的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栽培大豆对草甘膦抗性的辅助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抗HYP突变体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幼胚培养,结合EMS诱变处理,以羟脯氨酸(HYP)为选择剂,选择出抗羟脯氨酸的甘蓝型油菜突变体,发现抗性系比原始系耐聚乙二醇(PEG)、NaCl及低温的能力加强,抗性系再生植株后代具有早熟、耐菌核病、优质的特性,产量比对照高49.3%,含油量比对照高18.3%,油酸与亚油酸总量达到86.22%,芥酸和亚麻酸有所降低。结果说明抗羟脯氨酸突变体应用于油菜的品种改良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以抗草甘膦棉花品种进行化学杀雄制种是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为验证新疆奎屯应用草甘膦进行棉花化学杀雄制种的可行性,摸索相关制种技术,2017年用抗草甘膦棉花材料“祝22”开展棉花小面积化学杀雄制种及农达41%(质量分数,下同)水剂不同剂量与不同施药间隔试验。据制种实践结果,籽棉单产达4 740 kg·hm-2,制种纯度达到100%,但化学杀雄的棉株下部结铃率降低。农达41%水剂不同剂量与不同施药间隔试验结果表明,农达41%水剂200倍液间隔7 d、施药6次的杀雄彻底,且棉株长势的强弱可影响杀雄效果。因此,在当地科学应用草甘膦及其制剂进行棉花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