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遗传多样性,以广西、海南和云南13个土沉香居群的147个家系为材料,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POPGEN 32软件对土沉香进行多态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比较,采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Mantle检验分析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4条引物共获得291个扩增位点数,其中多态性位点数230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均值为78.9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226 1,香农信息指数均值为0.332 0,遗传分化系数均值为0.265 0,基因流均值为1.387 1,表明13个土沉香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极高的遗传分化水平。海南屯昌与海南澄迈居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大,海南乐东与广西浦北居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一致度最小。以遗传距离0.90为阈值,可将13个土沉香居群划分为3大类;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解释率为3.1%,表现为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SRAP标记的油橄榄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油橄榄作为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其健康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产业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引种品种混乱和遗传关系不明确影响了我国油橄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油橄榄品种的遗传变异有待评估.[方法]采用SRAP技术对32个来自四川西昌市的油橄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5个油橄榄品种为国内育种品种,27个油橄榄品种为国外引种品种.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得到32个油橄榄品种的基因组DNA.[结果]25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93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1.72条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0.75%;引物组合M5E5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最多(37条);期望杂合度(He)为0.804~0.958(平均0.896),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773~0.955(平均0.884),一致性概率(PI)为0.004~0.067(平均0.024).筛选得到的25对SRAP引物扩增条带多态性好,具有更强的鉴别能力.基于UPGMA法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品种分为3大类,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为0.59~0.89(平均0.74),遗传相似性最高的2个品种(‘希腊3号’和‘配多灵’)为0.89.国内育种品种分布于不同的类群中,‘中山24’为通过‘阿斯’实生选优而来的,二者在形态学和遗传学方面均有较高的相似性,进一步证实了国内品种育种途径以及与国外品种的亲缘关系.‘哥朗米扎’与‘未知米扎’聚在一类,‘希腊3号’与‘配多灵’聚在一类,且遗传相似性系数最高.主坐标分析(PCA)显示,所有油橄榄品种可分为3个群体,累计贡献率为20.4%.UPGMA分析中的第Ⅱ类的所有品种都聚在PCA分析的Group I内,两者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综合不同油橄榄品种形态学(果质量、含油率、叶片形状等)和遗传学数据(育种背景、遗传相似性系数等)分析,部分引种品种的分类并未按照其地理起源来划分,而是由其遗传学和形态学数据共同来决定的.由以上结果可知,SRAP标记技术用于分析油橄榄遗传多样性简便、可靠.油橄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我国引种油橄榄品种存在同种异名、命名混乱、受外界影响存在高度的遗传变异等情况.今后要加大运用SRAP和其他一些新型分子标记对油橄榄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鉴定,开辟基因定位和功能鉴定新途径,加大遗传图谱构建的密度和遗传距离;将传统育种方法与分子标记相结合,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RAP分子标记,从12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引物,对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9个居群514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总共扩增出226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20.5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26,占条带总数的100%.19个居群的遗传距离为0.021 6~0.164 5,显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UPGMA聚类结果表明,除了福建6个居群和江西3个以外,其余地理位置相近的居群未能聚在一起.多态性比率(PPB)、Nei's基因多样度(H)及Shannon信息指数(I)变化幅度分别为84.96% ~ 95.58%,0.321 3~0.388 7及0.473 2 ~0.567 6;从物种层次来看,PPB,H,I分别为100%,0.422 3及0.612 6,揭示小果油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在小果油茶总的遗传变异中,居群内占86.58%,而居群间仅占13.42%.  相似文献   

4.
采用8对SRAP引物对加拿大19个种源的东部白松进行分析,获得97个扩增位点,多态性位点57个,平均多态性水平58.8%;每对引物产生等位基因7~22个,条带分布在100~1 000 bp。19个种源相似系数为71%~95%,根据不同种源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遗传相似系数69%为阈值,将19个东部白松种源分为4个群体。4个群的Nei指数为0.1557,Shanonn指数为0.2426,其中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587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603;全部种源的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1840,群内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0340,基因分化系数为0.8152,群体间基因流为0.1132。  相似文献   

5.
为确立按树SRAP-PCR反应体系,并对桉树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巨尾桉GL -9号嫩叶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Mg2+、dNTP、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4个因素3个水平L9(34)正交试验,并比较了不同浓度模板DNA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桉树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Mg2+2.5 mmol/L、dNTP 0.20mmol/L、引物0.4μ mol/L、Taq DNA聚合酶1.5U,DNA模板最佳浓度为10ng.利用最佳反应体系对桉树品种进行引物组合多态性筛选,从4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组合17个.挑选12个多态较高的引物组合对11个按树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PCR扩增,得到109个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7.92个多态性条带,显示了相对较高的多态性.表明SRAP标记可应用于按树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14个油茶良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4个油茶良种进行SRAP标记(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油茶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优化的SRAP-PCR反应体系,从16个正向引物和20个反向引物中筛选出条带特异、多态性好、稳定性高的8对引物组合。利用这些引物组合对14个油茶良种扩增出65条清晰可重复的条带,其中22条是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33.85%。通过生物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遗传学分析,计算出遗传相似系数,绘制出分子聚类图,为油茶良种的后续分子鉴定及分子育种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花黄牡丹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RAP标记对西藏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16对引物从5个自然居群79个单株中共检测到396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57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0.15%,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Ηsp)平均为0.2521;居群水平上的Ppl为31.82%,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o)为0.0694~0.3428,平均值(Ηpop)为0.1307。上述遗传参数表明,大花黄牡丹具有丰富的物种遗传多样性,5个居群中自然居群C的遗传多样性最高(Ppl=82.32%,Ho=0.3428)。据AMOVA分析结果,总的变异中有41.58%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58.42%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分化较显著(ΦST=0.4158,P<0.001),由POPGENE1.32得到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4309)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计算的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所占比例(0.4816)也表明了类似的遗传结构。Mantel检测表明地理距离和Nei’s遗传距离间相关不显著(P>0.05)。利用NTSYSPC(2.1)软件构建大花黄牡丹5个居群79个个体的UPGMA聚类图,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47~0.99,大多数居群内的个体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如居群B,D,E),但也有一些居群的个体未聚在一起(如居群C)。依据大花黄牡丹居群遗传变异特点,初步探讨其保护和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从分子水平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源空间遗传变异模式,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杉木全分布区内的40个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9条ISSR引物共检测出133条带,其中122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91.73%,各种源PPB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POP)分别为37.46%~55.75%和0.201 5~0.344 5,物种水平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和Shannon信息指数(HSP)分别为89.86%和0.565 5;分子方差分析(AMOVA)揭示,种源间遗传分化系数(ΦST)为0.4651,这表明杉木种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源间遗传分化较大。UPGMA法聚类表明,参试的40个杉木种源可分为7地理种源区。  相似文献   

9.
云南松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松是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约占云南省森林分布面积的70%,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及用材树种.掌握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现状,弄清种源间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规律,是完善林木资源、开展林木良种选育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我国近年来学者在云南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遗传多样性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对云南松的形态、生理、生态、遗传与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新的成果,揭示了云南松丰富的遗传资源及多样的地理种源.  相似文献   

10.
崂山溲疏观赏和经济价值均比较高,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水平,有利于保护其种质资源并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对2013—2014年采自崂山的17份试验样品进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用15对引物扩增共得到1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3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达80.00%,有效等位基因数1.427 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251 2,Shannon’s信息指数0.379 7。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聚类分析中所有样品被分为2类4组,主成分分析中被分为2类5组。研究结果表明:崂山溲疏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变种无柄溲疏与原变种明显被分为两类,为变种的存在提供了分子依据;原变种样品间的分类结果则表明海拔、生境差异导致了崂山溲疏自然居群的遗传分化;主坐标分析能从不同方向、不同层面更加直观地显示各样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沉香叶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沉香属白木香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其中所分得化合物的结构.从该植物中共分得10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洋芹素-7,4'-二甲醚(1)、木犀草素-7,3',4'-三甲醚(2)、木犀草素-7,4'-二甲醚(3)、芫花素(4)、木犀草素(5)、羟基芫花素(6)、2-O-α-L-鼠李糖-4,6,4'-三羟基二苯甲酮(7)、对羟基苯甲酸(8)、β-胡萝卜苷(9)、7α-羟基-β-谷甾醇(10).化合物7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及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12.
以沉香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芒果苷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沉香叶中芒果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液固比20,提取温度90℃,回流提取2次,每次1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芒果苷得率达3.31%。  相似文献   

13.
盐分胁迫对土沉香苗木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土沉香幼苗在盐分胁迫下生长与生理特征,探讨其耐盐性。结果表明,土沉香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增长率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叶片膜透性、MDA摩尔浓度、SOD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NaCl质量分数≤0.4%时,叶片膜透性、MDA摩尔浓度、SOD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不显著;土沉香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低浓度的盐分胁迫能使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加。由此说明,土沉香苗木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西盟县土沉香人工培育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土沉香的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并从采种、育苗、苗期管理方面论述了该树种的人工繁殖技术;对其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作了阐述;对促进结香的措施以及采收方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含土沉香风水林的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含土沉香的广州市萝岗区风水林(村边次生常绿阔叶林)设样方进行调查,分析其组成和结构特征。在800 m^2样地内有维管植物70种,隶属于39科60属,以热带分布科和属占优势;优势科有茜草科、樟科和大戟科等,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3个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间植物丰富。乔木层第1亚层木荷重要值最大,黄果厚壳桂次之,该群落命名为木荷+黄果厚壳桂+黄杞群落(Schima su-perba+Cryptocarya concinna+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Community)。生活型以中、小高位芽为主,叶型以中、小革质单叶为主;种群频度分布规律为A〉B〉C〉E,属于A级的种类占优势;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以小径级为主,只要环境合适,自身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样方内部分植株侧根或树枝遭人为砍伐,树干被砍伤,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土沉香是广东省地道药材的"十大广药"之一,建议在广州市有野生土沉香生长的植物群落,设立自然保护小区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3a生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大叶和小叶2种类型、不同胸径、钻孔高度的通体结香质量差异,采用直接称重法测定香片质量,按照《中国药典》的热浸法测定香片含油量.结果表明,3a生白木香胸径12~15 cm的结香质量和香片含油量极显著高于胸径8~12 cm的白木香(P<0.01);结香12个月,大叶白木香的结香质量显著高于小叶白木香(P<0.01),小叶白木香的香片含油量显著高于大叶白木香(P<0.01);结香12个月和24个月时,钻孔高度0 cm所结香的质量及含油量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钻孔高度20,40,60 cm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和掌握广西乌榄的资源类型及其遗传变化规律,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桂西南地区收集到的42份乌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14条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24条带(DNA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条带74条,平均多态性比例(PPB)59.68%;经Ntedit软件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GS)的范围值在0.726~0.903,平均为0.817,表明SCoT能够揭示乌榄种质间的遗传变异。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12时,可将乌榄种质资源分为A、B 2个大组,每大组又各分2个亚组,亚组内种质资源按照采样地聚集,说明乌榄的亲缘关系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体上,橄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橄榄中多酚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研究了橄榄多酚的定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橄榄多酚提取液在加入Folin-Ciocalteu试剂1.5 mL、10%Na2CO3 6 mL、反应时间2 h、温度30 ℃的条件下进行显色,并于765 nm处测定其吸光值,多酚质量浓度在7~70 mg/L范围内与吸光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此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橄榄多酚的定量测定,该方法简单方便、稳定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9.
青橄榄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橄榄科橄榄属青橄榄树叶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得8个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没食子酸乙酯(Ⅰ)、东莨菪素(Ⅱ)、没食子酸(Ⅲ)、穗花杉双黄酮(Ⅳ)、肌醇(Ⅴ)、槲皮素(Ⅵ)、卢一谷甾醇(Ⅶ)、4,5-去氢诃子裂酸三乙酯(Ⅷ)。其中化合物Ⅷ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Ⅴ、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Ⅳ、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