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云贵高原城市遵义O3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通过对遵义市城区2014—2017年连续4年环境监测站和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1)遵义市O3浓度超标率较之前增长较快;(2)遵义市O3浓度基本呈现夏、秋季高,春、冬季低的季节特征,O3-8h浓度最高月份一般出现在5月,峰值为52.71 μg/m 3,谷值出现在11月为26.18 μg/m 3。这与夏、秋季平均日照时间长、平均气温高有很大的关系;(3)遵义市O3浓度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分布,白天浓度明显高于夜间,峰值一般出现在16:00左右;(4)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源自局地排放和化学转化,太阳辐射、气温、风速、日照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城区O3浓度的主要气象因素,复杂地形下降水量和气压对O3浓度传输能力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相较于中东地区,贵阳市大气环境较为清洁,且O_3的变化有待开展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对贵阳市环境保护局设置在市内和郊区的1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近5年(2013年1月—2017年12月)的O_3逐小时浓度资料及气象、地理资料分析了贵阳市O_3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典型气象因素对O_3浓度变化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贵阳市大气污染物O_3相对于其他污染物偏高,以及郊区比市区夜间的O_3浓度明显偏高现象,主要从盆地特殊地形及风的作用对O_3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贵阳市年平均O_3浓度变化为逐年增加趋势,与排放源增加有关。O_3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O_3日变化与太阳辐射、气温等气象因子显著相关。(2)郊区O_3浓度明显高于城区,且出现的时段多在夜间。这一现象与城区与郊区的排放源差异、下垫面性质和地形小气候特征有关。(3)在排放源一定的条件下,影响贵阳市城区和郊区O_3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特殊的盆地地形构造和风速风向。冬半年和夏半年城区的O_3小时浓度变化与风速显著正相关。冬半年郊区O_3小时浓度变化与风速也呈正相关,但是在夏半年,郊区的O_3小时浓度与风速呈显著性反相关,这是由郊区的谷地地形构造和风向造成。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光照和施氮量对水稻根、叶际N_2O排放的作用机制。采用水培方法,在小型光控培养箱内进行,将水稻(品种为培杂泰丰)地上部和地下部严格分隔在试验装置内室和外室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稻根、叶际排放的N_2O量。首先进行了室内弱光(8:00-18:00, 4 000 lx)、NH_4NO_3为氮源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如分蘖期、开花结实期、成熟衰老期)的水稻在不同施氮量(低氮,30 mg/L;中氮,60 mg/L;高氮,90 mg/L))情况下的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弱光(4 000 lx)、强光(8 000 lx)和自然光的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脱氮(0 mg/L)、低氮(30 mg/L)、高氮(90 mg/L)试验。弱光试验条件下,低氮(30 mg/L)、中氮(60 mg/L)、高氮(90 mg/L)处理的水稻分蘖期叶际及根际N_2O排放通量分别为34.9,42.4,98.3μg/(m~2·h)和29.6,79.6,246.1μg/(m~2·h),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根、叶际N_2O排放显著增强(P0.05),且开花结实期及成熟衰老期试验亦获得相似的结果。在弱光(4 000 lx)、强光(8 000 lx)和自然光的不同条件下,脱氮(0 mg/L)、低氮(30 mg/L)、高氮(90 mg/L)处理的水稻开花结实期叶际平均N_2O排放通量分别为2.9,29.1,116.3μg/(m~2·h),23.6,40.1,120. 1μg/(m~2·h)和10.9,26.2,131.3μg/(m~2·h),强光、自然光照下脱氮与低氮处理间水稻叶际N_2O排放差异不显著(P0.05)。弱、强光及自然光条件下,脱氮、低氮、高氮处理的水稻根际N_2O排放通量分别为3.3,77.1,308.4μg/(m~2·h),14.1,45.6,182.4μg/(m~2·h)和19.3,44.9,224.6μg/(m~2·h),强光、自然光照下脱氮与低氮处理间水稻根际N_2O排放差异亦不显著(P0.05)。弱光条件下,供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根、叶界面N_2O排放通量随之增强;但对比弱光试验,相同供氮(1N、3N)水平条件下强光、自然光有抑制水稻根际N_2O排放作用,且强光、低氮(1N)的协同作用限制水稻根、叶际N_2O排放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沈阳世博园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论是:(1)园内空气很清洁,负离子浓度约为城市居民区的两倍;(2)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明显,早晨和午夜前后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空气最为清洁,白天午后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3)不同环境游憩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是:水边>林内>林边广场>开阔草地>温室;(4)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空气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TLR2、TLR4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ECs)损伤中的作用,以体外培养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模型,用浓度为1、5、10μg/mL的LPS刺激RIMECs3、6、9、12、24h后,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再以浓度为1、5、10μg/mL的LPS刺激RIMECs9h后,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LPS刺激均能引起RIMECs表面TLR2和TLR4mRNA表达增加。不同浓度LPS刺激不同时间后,RIMECs表面TLR2和TLR4mRNA表达基本均在9h达到峰值,且无时间依赖性。用LPS刺激RIMECs9h,5μg/mL的LPS对细胞表达TLR2mRNA作用最强且无剂量依赖性,10μg/mLLPS对细胞表达TLR4mRNA作用最强且呈剂量依赖性。TLR2和TLR4在LPS损伤RIMECs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阿勒泰市2005—2014年PM10和2009—2014年SO_2、NO_2浓度的时间(年际、年、季节)变化的统计特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勒泰市PM10基本呈上升趋势变化,峰值出现在2013年,为0.039 mg/m3;SO_2和NO_2年均质量浓度整体呈波浪缓慢上升趋势,3种污染物均未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阿勒泰市PM10年变化呈现"双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在1月和9月,5月最低,SO_2和NO_2年变化均呈典型的"U"型曲线,表现为在11~12月和1~2月污染较严重,5~9月污染较轻;阿勒泰市PM10的季节变化呈现秋冬季较高,均为0.032 mg/m~3,夏季次之,春季最低,SO_2和NO_2的季节变化则呈现为冬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且冬季SO_2的浓度明显高于NO_2。  相似文献   

7.
对小琴丝竹种子成分和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小琴丝竹种子成分含量分别为可溶性蛋白40.694 mg/g、可溶性糖14.670 mmol/g、游离脯氨酸0.292 mg/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64.522 U、过氧化物酶(POD)51.389 U/(g.min)、过氧化氢酶(CAT)19.947 mg/g、丙二醛(MDA)0.064μmol/g;(2)小琴丝竹的果实为颖果。带稃片种子细狭长圆形,长1.5~2.2 cm,直径2.0~3.0 mm,紫灰色;去稃片种子为细长椭圆形,长0.9~1.3 cm,直径1.6~2.8 mm,棕褐色;(3)小琴丝竹种子的净度为90.07%、千粒重46.000 g、含水量达16.7%;(4)种子发芽率试验表明:随着播种时间的推移或NaCl溶液处理浓度的提高,种子发芽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以有机肥(M)和无机肥含等当量的氮、磷、钾为基础,开展了M_1(NP_2O_5K_2O)0、M_(1/3)(NP_2O_5K_2O)_(2/3)、M_(1/2)(NP_2O_5K_2O)_(1/2)、M_(2/3)(NP_2O_5K_2O)_(1/3)、M_0(NP_2O_5K_2O)1的5个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表现为M_0(NP_2O_5K_2O)_1产量最高,达531.3kg/667m~2,与M_(1/3)(NP_2O_5K_2O)_(2/3)、M_(1/2)(NP_2O_5K_2O)_(1/2)、M_(2/3)(NP_2O_5K_2O)_(1/3)产量差异不显著,与M_1(NP_2O_5K_2O)_0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水稻产值表现为M_1(NP_2O_5K_2O)_0M_(1/3)(NP_2O_5K_2O)_(2/3)M_(1/2)(NP_2O_5K_2O)_(1/2)M_0(NP_2O_5K_2O)_1M_(2/3)(NP_2O_5K_2O)_(1/3),M_1(NP_2O_5K_2O)_0产值最高达1760.6元/667m~2,比M_0(NP_2O_5K_2O)_1产值高232.3元/667m~2。根据生产应用可操作性、综合产量、产值和化肥减量分析,以M_(1/3)(NP_2O_5K_2O)_(2/3)效果较好,水稻相对产量较高,产值增加,化肥减量达1/3。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 Ca2+荧光探针 Fluo-3 AM 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Myocardi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RMMECs)最佳装载浓度和时间。将 Fluo-3 AM 分别稀释成1、2、3、4、5μM/L,每一浓度的探针分别装载细胞5、10、15、20 min,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荧光信号的强度、位置、装载探针后细胞的形态来观察装载效果。结果表明:1~3μM/L的Fluo-3AM负载5~20 min均不出现荧光信号;4μM/L 的 Fluo-3AM 负载5~10 min 时即出现荧光信号;5μM/L 的 Fluo-3 AM 孵育细胞15 min后出现清晰且分布均匀的荧光信号。Fluo-3AM对贴壁生长的RMMECs负载效果主要受探针浓度和负载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稻田田面水氮磷素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合理运筹施肥,防控农业面源污染,通过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设计了6个不同氮肥水平,研究了施肥后水稻田田面水氮素和磷素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后田面水中的总氮(TN)、NH4+-N和NO3--N浓度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者的浓度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天后趋于稳定;施入基肥后,NH4+-N浓度在第2天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第3天即下降到峰值的25.69%~36.80%;NO3--N浓度远远低于NH4+-N浓度,3个施肥时期峰值分别为8.87 mg/L、1.91 mg/L和1.50 mg/L,且出现在施肥后第3~5天。田面水NH4+-N/TN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施肥后第2~3天达到峰值后下降。不同施氮量,相同施磷量处理条件下,田面水中TP浓度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肥后第1天,田面水中TP浓度达到峰值3次施肥后TP浓度峰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倍性青檀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提高林木质量,本研究采用光合测定系统对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品种、变异二倍体小叶品种和普通二倍体品种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四倍体和二倍体青檀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单峰型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3个青檀样本的LSP分别为普通二倍体青檀[1691.67μmol/(m~2·s)]变异小叶青檀[1657.14μmol/(m~2·s)]四倍体青檀[1635.71μmol/(m~2·s)],LCP分别为变异小叶青檀[77.43μmol/(m~2·s)]普通二倍体青檀[61.53μmol/(m~2·s)]四倍体青檀[36.41μmol/(m~2·s)],AQY分别为四倍体青檀[0.0132μmolphotons/(m~2·s)]普通二倍体青檀[0.0131μmolphotons/(m~2·s)]变异小叶青檀[0.0104μmolphotons/(m~2·s)]。3个青檀品种叶片的CSP分别为普通二倍体青檀(1371.43μmol/mol)变异小叶青檀(1350μmol/mol)四倍体青檀(1337.5μmol/mol),CCP分别为变异小叶青檀(153.17μmol/mol)普通二倍体青檀(149.48μmol/mol)四倍体青檀(129.01μmol/mol),羧化效率分别为普通二倍体青檀(0.0194)四倍体青檀(0.0180)变异小叶青檀(0.0165)。四倍体青檀叶片中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均显著高于普通二倍体青檀和变异小叶青檀。综上可知:四倍体青檀CO2同化力、叶片光能转化效率高于二倍体青檀,四倍体青檀利用弱光的能力优于二倍体青檀,在弱光条件下能产生更多的同化物。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的光合特性及产量,以水稻品种宜香优1108为试验材料,对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旱育秧/宽窄行栽培、湿润育秧/地膜覆盖栽培和湿润育秧/宽窄行栽培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水稻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产量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全生育期在155~159d左右,不同处理水稻的生育进程没有明显差异;(2)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湿润育秧/地膜覆盖栽培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表现出较好的水平,有利于叶片的生长;(3)水稻拔节期的净光合速率达到峰值,抽穗期光响应曲线与拔节期的趋势基本一致,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胞间CO_2浓度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先逐渐减小,到达一定数值后,趋于平缓。(4)旱育秧、覆膜移栽水稻的产量要比湿润育秧、宽窄行移栽的水稻高,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的实际产量最高为7 845.9kg/hm~2,与旱育秧/宽窄行栽培相比,增产14.31%。说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特性有各自的特征,对于极易发生夏伏旱的贵州山区来说,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是最好的栽培方式,其次是湿润育秧/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评价浙江省嵊州市十大森林休闲养生区春、夏、秋、冬4个季节空气负离子(NAI)浓度及其空气质量状况。从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用NT-C101A便携式空气正负离子测定仪对嵊州市十大森林休闲养生区30个监测点进行了空气负氧离子测定。结果显示:(1)嵊州市十大森林休闲养生区平均负氧离子浓度6668个/cm3,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的6倍多;(2)嵊州市十大森林休闲养生区NAI浓度季节分布特征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3)不同森林休闲养生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有明显差异,其中紧临跌水的监测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瞬时测定最高值达67800个/cm3;(4)NAI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M2.5浓度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浙江省嵊州市十大森林休闲养生区空气负离子资源丰富,季节变化明显,夏季较高,冬季较低。NAI浓度的变化受空气中的湿度、温度及PM2.5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嵊州市茂密森林植被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使其空气清洁、舒适,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决定因素,发展森林健康产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施用畜禽粪肥对土壤呼吸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增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增施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和玉米增产的效果,试验以不同畜禽粪肥种类为主区,施肥水平为副区的二因素裂区设计,测定了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增施不同种类和数量畜禽粪肥,可有效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年产量和收益:当鸡粪施用量为30.0 m~3/hm~2时,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产量和年收益均较高,分别达6.0μmol/(m~2·s),6.786 3 g/kg,11 147.1 kg/hm~2和10 719.2元/hm~2;当羊粪施用量为60.0 m~3/hm~2时,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产量和年收益均较高,分别为5.6μmol/(m~2·s),6.785 0 g/kg,11 095.5 kg/hm~2和9 816.0元/hm~2;当猪粪施用量为60.0 m~3/hm~2时,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产量和年收益均较高,分别为5.3μmol/(m~2·s),6.783 3 g/kg,10 692.75 kg/hm~2和9 210.5元/hm~2;当牛粪施肥量为90.0 m~3/hm~2时,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产量和年收益均较高,分别为4.6μmol/(m~2·s),6.780 0 g/kg,10 691.15 kg/hm~2和8 607.3元/hm~2。综上所述,从土壤培肥、玉米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来看,各种粪肥肥效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鸡粪羊粪猪粪牛粪,适宜施肥量分别是鸡粪30.0 m~3/hm~2、羊粪和猪粪为60.0 m~3/hm~2、牛粪90 m~3/hm~2。因此,研究不同畜禽粪肥肥效及适宜施肥量对改善土壤肥力、提高玉米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贵阳市桃树“3414”肥效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高、中、低肥力水平条件下,开展的桃树"3414"肥效试验的产量数据研究,运用农业部开发的"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分析器"分析处理,经分析整理,得出艳红桃基地桃树田间肥效试验的桃树肥效效应模型方程:Y=b_0+b_1*N+b_2*N~2+b_3*P_2O_5+b_4*P_2O_5~2+b_5*K_2O+b_6*K_2O~2+b7*N*P_2O_5+b_8*N*K_2O+b_9*P_2O_5 P*K_2O,对桃树肥效效应模型方程的统计分析检验,F值分别为14.67、22.05和13.51(均大于F0.05=6),反映出这三个地块试验的桃树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有显著的回归关系。进而测算出,低肥力地块:最大施肥量为氮肥20.62kg/667m~2、磷肥7.99kg/667m~2、钾肥27.65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肥22.23kg/667m~2、磷肥14.69kg/667m~2、钾肥23.26kg/667m~2。中肥力地块:最大施肥量为氮肥19.162kg/667m~2、磷肥9.70kg/667m~2、钾肥23.09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8.63kg/667m~2、磷肥8.48kg/667m~2、钾肥19.01kg/667m~2。高肥力地块:最大施肥量为氮肥15.26kg/667m~2、磷肥5.48kg/667m~2、钾肥16.88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5.31kg/667m~2、磷肥4.93kg/667m~2、钾肥15.72kg/667m~2。  相似文献   

16.
杜京旗 《种子》2019,(9):99-102
以燕麦品种坝莜3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GA3和6-BA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0μg·g^-1、400μg·g-1GA3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GA3浓度为400μg·g^-1时,燕麦种子萌发率显著低于对照;6-BA浓度为2μg·g^-1时,燕麦种子萌发率最高。GA3浓度为0~400μg·g^-1时,燕麦根长、根长/苗长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对照、100μg·g^-1、400μg·g^-1GA3处理的根重显著高于500μg·g^-1GA3处理的;300μg·g^-1、500μg·g^-1GA3处理的根重/苗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6-BA在低浓度时促进(0.02μg·g^-1),高浓度时(2μg·g^-1、20μg·g^-1)抑制燕麦根和地上部分的伸长。6-BA处理的根重/苗重在高浓度时(2μg·g^-1、20μg·g^-1)减小。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GA3、6-BA浓度分别为100μg·g^-1、2μg·g^-1。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相较于中东地区,贵阳市大气环境较为清洁,且O3的变化有待开展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对贵阳市环境保护局设置在市内和郊区的1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近5年(2013年1月—2017年12月)的O3逐小时浓度资料及气象、地理资料分析了贵阳市O3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典型气象因素对O3浓度变化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贵阳市大气污染物O3相对于其他污染物偏高,以及郊区比市区夜间的O3浓度明显偏高现象,主要从盆地特殊地形及风的作用对O3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贵阳市年平均O3浓度变化为逐年增加趋势,与排放源增加有关。O3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O3日变化与太阳辐射、气温等气象因子显著相关。(2)郊区O3浓度明显高于城区,且出现的时段多在夜间。这一现象与城区与郊区的排放源差异、下垫面性质和地形小气候特征有关。(3)在排放源一定的条件下,影响贵阳市城区和郊区O3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特殊的盆地地形构造和风速风向。冬半年和夏半年城区的O3小时浓度变化与风速显著正相关。冬半年郊区O3小时浓度变化与风速也呈正相关,但是在夏半年,郊区的O3小时浓度与风速呈显著性正相关,这是由郊区的谷地地形构造和风向造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高巧和吡虫啉2种药物在红花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70%高巧湿拌(种)剂和10%吡虫啉WP不同浓度对红花一号种子萌发的影响,药剂浓度分别设置2、4、6、8、10、15、20g/kg和1、2、3、4、5 g/kg处理,以清水为对照,3次重复.结果:高巧湿拌剂以处理浓度8 g/kg拌种,吡虫啉以处理浓度4 g/kg拌种效果最好,红花一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幼苗综合素质较佳.结论:红花拌种高巧以拌种浓度8 g/kg为适宜浓度,吡虫啉10%WP拌种以4 g/kg为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大兴安岭针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选择2012年、2013年的夏、秋2季,于漠河北极村附近分别选取100m2的樟子松、落叶松林地,测量并分析2处样地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季节、测量点位置和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在日变化上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针叶林空气负离子日平均浓度在中午12时达到峰值,为1155个/cm3,在凌晨2时达到谷值,为254个/cm3,夏季针叶林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高于秋季。落叶松林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水平高于樟子松林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在林地边缘密度略大于林地中心。通过相关分析,针叶林地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空气负离子浓度不仅可以评价空气清洁水平,也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对比2种天然源农药在不同剂量下对棉田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9%软皂水剂(橄榄鲨)3个浓度处理中,800 g/667 m~2处理对蚜虫防效最佳,达到98.58%;400 g/667 m~2处理效果次之,防效为98.01%;26.9%石英水剂(硅鲨)3个浓度处理中,400 g/667 m~2处理对蚜虫防效最佳,达到98.21%;200 g/667 m~2处理效果次之,防效为96.35%。田间调查显示2种天然源农药对棉田天敌安全。因此,建议使用49%橄榄鲨400 g/667 m~2剂量和26.9%硅鲨200g/667 m~2剂量防治棉田蚜虫,当蚜虫世代重叠严重时可将2种天然源农药混配使用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