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实际栽培中利用外源激素提高川黄柏苗期成活率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川黄柏幼苗为试材,在自然渍水及干旱胁迫下,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GA3进行不同周期的喷施处理,测定分析各处理下川黄柏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和膜脂过氧化产物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在渍水胁迫下,外源喷施GA3溶液提高了川黄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丙二醛(MDA)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复水后0~2 d,干旱胁迫下的对照组及GA3处理组(200 mg/L,喷施间隔30 d)植株各生理指标均逐步恢复正常,受间断降水影响;复水后3~5 d,对照组及GA3处理组植株各生理指标出现反复变化。复水后0~5 d时,与对照组相比,GA3处理提高了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白花泡桐幼苗在不同程度干旱、盐及盐旱交叉胁迫下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机制,以白花泡桐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盐胁迫浓度及干旱程度,研究白花泡桐幼苗株高、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膜脂过氧化物、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CK)相比,在盐、旱及其盐旱交叉胁迫下,白花泡桐幼苗的生物量、株高、...  相似文献   

3.
磷素对杉木幼苗耐铝性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南方酸性红壤中,低磷和铝毒是制约杉木人工林产量的重要因子。通过研究不同磷水平处理下,铝胁迫对杉木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从而为阐明杉木适应自然环境中低磷富铝土壤机制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酸性土壤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0,0.16,0.32 mmol·L-13个浓度梯度的预培养,并在Al3+(0.1 mmol·L-1)和无Al3+(0 mmol·L-1)的环境中进行模拟胁迫试验,分析不同供磷处理下铝胁迫对杉木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元素吸收、根系各元素亚细胞分布规律以及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TEM-EDS)下Al在各细胞器的分布的影响机制。【结果】Al3+导致杉木幼苗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异常,随着供磷程度的增加,上述生理异常现象均得到有效的缓解。此外,随着供磷水平的增加,杉木幼苗根系中Al含量显著降低,而K、Mg、Zn和P的含量明显增加,叶片中Al、Mg、Ca和K的含量显著上升。TEM-EDS分析发现杉木幼苗根系细胞壁是铝聚集的主要场所,磷素能够促使铝向液泡转运,并在液泡当中沉积为黑色不溶颗粒。对根系亚细胞进一步分析发现,Al和P主要分布在杉木幼苗根系的细胞壁组分中,随着供磷水平的增加,根系细胞壁组分中的Al和P比例显著下降,而在可溶组分中显著增加,这说明P与Al同时向液泡转运,此外,K和Mg也出现类似的规律。【结论】铝胁迫对杉木幼苗根系的毒害作用较大,磷素的增加主要通过改变杉木幼苗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及Ca、K、Mg和Zn的吸收和转运,并增加Al向液泡转运,降低Al在杉木根系细胞壁组分中的富集,以维持根系细胞壁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缓解Al对杉木幼苗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Al对杉木幼苗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以毛竹幼苗为材料,通过测定在不同浓度(0、50、100、15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的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毛竹幼苗的植株生长量、苗高生长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条件下,毛竹幼苗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降低,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显著降低。低NaCl浓度(50 mmol.L-1)胁迫下,光化学淬灭(qP)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高NaCl浓度(100~150 mmol.L-1)胁迫下,qP显著下降。非光化学淬灭(NPQ)无显著差异;毛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在低NaCl浓度胁迫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高NaCl浓度胁迫下,显著降低;各个NaCl浓度处理下的毛竹叶片脯氨酸含量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刘娜 《山西林业科技》2023,(1):23-25+52
通过设置褪黑素浓度为0.1 mmol/L,盐碱浓度为50 mmol/L、100 mmol/L、150 mmol/L的不同处理,研究褪黑素浸种对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侧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盐碱胁迫处理相比,褪黑素浸种显著提高了侧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了其相对盐害率。褪黑素浸种显著降低了盐碱胁迫下侧柏幼苗的MDA含量和电导率,提高了盐碱胁迫下侧柏幼苗的根系长度、SOD活性、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所述,褪黑素可以有效缓解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侧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铜胁迫对矮牵牛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铜胁迫对矮牵牛幼苗生长、细胞膜透性、光合色素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0-0.1mmol/L范围内,铜浓度的增加有利于矮牵牛幼苗苗高、芽长、胚轴长和根长的增加,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SOD和CAT活性的升高,电导率减小,MDA积累减少;0.3-1.4mmol/L范围内,上述指标表现则相反。在0.1mmol/L时,SOD和CAT活性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10.03%和18.26%。POD活性随铜浓度(0.1-1.4mmol/L)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铜浓度与矮牵牛细胞外渗液电导率和MDA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表明,铜浓度≤0.1mmol/L时不仅不会对矮牵牛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对其有促进作用,而当铜浓度≥0.3mmol/L时矮牵牛各指标表现出明显的重金属毒害反应。  相似文献   

7.
枫杨幼苗对氟离子的吸收积累规律及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枫杨幼苗对氟污染的修复潜力。【方法】以枫杨当年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不同 pH氟离子胁迫下枫杨幼苗的根、茎、叶的氟含量、转移系数( Tf)、生物富集系数( BCF)的变化以及对枫杨幼苗的植物毒性效应。【结果】1)随着溶液氟离子浓度的升高,枫杨幼苗根、茎、叶的氟积累量逐渐升高,当溶液氟离子浓度为10 mmol·L -1时,枫杨幼苗根、茎、叶的氟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604.60,59.41,40.80 mg·kg -1。2)枫杨幼苗体内氟含量的分布存在2种情况:当培养液氟离子浓度为0.5~5 mmol·L -1时表现为根>叶>茎,在氟离子浓度为10 mmol·L -1时表现为根>茎>叶,转移系数( Tf)介于0.029~0.125之间,可能是过高的氟离子浓度使枫杨幼苗产生了严重的生理胁迫,影响了氟离子从茎向叶的运转。3)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各处理组枫杨幼苗的相对标准蒸腾量均呈下降趋势,溶液氟离子浓度为5,10 mmol·L -1时,对枫杨幼苗蒸腾量变化的影响显著(P<0.05),对植物的毒性效应很强。4)枫杨幼苗根、茎、叶氟积累量在酸性环境中最大,氟转移能力也最强,在中性环境中表现一般;植物在酸性、中性环境中受到的伤害较大,植物生命活力低,而在碱性条件下时,不仅对枫杨幼苗的伤害小,而且除氟效果较好、持续性强。5)为了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当废水中氟离子浓度≤2.5 mmol·L -1时,可以选择在酸性条件下利用枫杨来处理;当氟离子浓度为2.5~5 mmol·L -1时,可选择在碱性条件下处理废水。【结论】枫杨幼苗积累氟的能力很强,氟转移能力独特,具有很高的耐氟性,枫杨适合于水体氟污染严重区域的水体净化和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8.
外源柠檬酸对铝胁迫下马尾松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受铝毒的马尾松幼苗施加外源柠檬酸后的一系列生长及生理特性变化,确定柠檬酸最佳缓解浓度,揭示柠檬酸缓解马尾松铝毒的生理机制,为土壤酸化地区马尾松的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种不同家系马尾松幼苗(耐铝型FJ5、铝敏感型GD20)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柠檬酸对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株高增量、根系形态及其针叶中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活性氧(H_2O_2和O_2~(-·))、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外源柠檬酸缓解马尾松铝毒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生理指标。【结果】铝胁迫下2种家系马尾松幼苗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直径及株高增量均降低,针叶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强,H_2O_2、O_2~(-·)、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有所升高。经柠檬酸处理后,2种家系马尾松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直径及株高增量均有所增加,其针叶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强,H_2O_2、O_2~(-·)、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相应减少,且GD20变化幅度大于FJ5。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一主成分中各指标贡献率大小为MDAH_2O_2脯氨酸GR。【结论】活性铝对马尾松幼苗生长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外源柠檬酸能有效缓解马尾松的铝毒作用,且对铝敏感型马尾松的缓解效果好于耐铝型。柠檬酸缓解铝毒的效果因浓度不同而存在差异,0.02 mmol·L-1的柠檬酸解毒效果最佳,当浓度大于0.08 mmol·L-1时,缓解效果受到抑制。MDA和H_2O_2可能是外源柠檬酸缓解铝毒作用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干旱胁迫和复水过程中楸叶泡桐幼苗对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的生理响应。【方法】本研究以楸叶泡桐幼苗为材料进行盆栽控水试验,以田间持水量的85.00%为对照,测定分析幼苗叶片在干旱胁迫后不同时间和复水后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等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干旱胁迫后的第4、8、12、16天时,土壤含水量从田间持水量(FC)的85%(对照)分别下降到60.37%、35.96%、23.78%和11.0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加,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蒸腾速率(T_r)、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2浓度(C_i)、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_(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均逐渐降低,除干旱胁迫第4天的T_r、P_n、C_i、Φ_(PSⅡ)和ETR外,其它胁迫时期的参数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P 0.05);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RMP)、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_s)、最小初始荧光(F_0)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逐渐升高,除干旱胁迫第4天的WUE、_Ls和NPQ外,其它胁迫时期的参数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P 0.05);复水4 d后各指标均得以恢复,且与胁迫第4天相比差异均不显著。【结论】研究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11.01%时,楸叶泡桐幼苗的叶片干枯脱落,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短期干旱胁迫条件下C_i降低、L_s升高,说明P_n的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油茶幼苗对锰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及其不同器官对锰胁迫的响应差异,在水培条件下,将培养液中锰离子浓度提高至6 mmol/L形成锰胁迫,就油茶幼苗根和叶在锰胁迫早期(持续20天)的生理响应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发现,锰胁迫第15天后,少数叶片的尖端和边缘出现了褐斑;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幼苗叶与根中的MDA含量、SOD与POD酶活性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且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根和叶的MDA含量、SOD与POD活性均呈增加或增强趋势,但在不同器官中测定的各生理指标值存在差异,如MDA含量叶根,SOD活性叶根,而POD活性根叶;锰胁迫的最初阶段(第0~5天),SOD活性的变化程度显著大于其他两项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说明,在锰胁迫初期,油茶幼苗各生理指标协同响应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但不同器官所受锰胁迫的毒害程度不同,抗逆境的主导酶以及酶响应的速度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硫氢化钠作为外源硫化氢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0.25 mmol/L、0.40 mmol/L、0.55 mmol/L、0.70 mmol/L)硫氢化钠对15%PEG模拟干旱下木槿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硫氢化钠处理显著降低了干旱胁迫下木槿幼苗的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显著提高了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不同浓度硫氢化钠处理比较来看,0.25 mmol/L处理对缓解干旱胁迫效果不显著,0.55 mmol/L处理显著降低了木槿幼苗的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显著提高了其SOD、POD、CAT、APX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分析认为,0.55 mmol/L的硫氢化钠对缓解木槿幼苗干旱胁迫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铝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严重制约我国南方酸性土壤森林生产力水平。为探明酸铝环境下马尾松幼苗生长变异规律,筛选出适应酸性环境耐铝毒家系和敏感性家系,为马尾松耐铝胁迫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以55个马尾松二代优良家系(201~255)幼苗为材料,采用沙培方式研究酸性环境(pH=4.0)不同铝浓度(0、0.1、0.3、0.6、1.2、2.4 mmol·L-1)马尾松苗生长和根系形态变化规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马尾松耐铝特性进行分等定级,筛选和鉴定马尾松幼苗耐铝优良家系。[结果 ]苗高、地径、高径比、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形态(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在家系间和铝浓度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随铝浓度增加马尾松幼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和根系形态指标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0.6 mmol·L-1铝浓度下最大,显著高于0、2.4mmol·L-1处理,而与0.3 mmol·L-1处理无显著差异,其中根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2+)和镉(Cd^2+)对火炬树Rhus typhin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火炬树对重金属铅、镉胁迫的耐受程度及机理。【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分别用不同浓度Pb^2+(300、600、900、1200、1500 mmol/L)、Cd^2+(140、280、420、560、700 mmol/L)溶液处理火炬树种子,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胚根长和茎长、硫代巴比妥酸(TBARS)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Pb^2+、Cd^2+均对火炬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低浓度Pb^2+可促进根长和芽长的伸长。随着Pb^2+和Cd^2+溶液浓度的增加,幼苗叶片中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POD活性和TBARS含量均逐渐升高。其中,Cd^2+浓度为700 mmol/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长和SOD活性达到最低值,而TBARS含量最高;Pb^2+浓度为1500 mmol/L时,根长达到最低值,POD活性达到最高值;Pb^2+浓度为600 mmol/L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结论】Pb^2+浓度为300 mmol/L时会抑制火炬树种子萌发,但会促进幼苗生长,其余浓度Pb^2+、Cd^2+胁迫下,火炬树种子与幼苗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均较好完成了萌发与幼苗生长,并表现出多种积极的适应性特征,未出现无根苗现象,火炬树较其他木本植物对铅、镉2种重金属表现出更强的耐性。本试验结果可为今后选用火炬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金鸡菊为试验材料,测定金鸡菊幼苗的部分生理指标,研究在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对金鸡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可以有效缓解盐胁迫对金鸡菊幼苗生长的不良影响,以浓度为10mmol/L的氯化钙溶液对盐胁迫下金鸡菊幼苗生长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大豆生长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砂基培养大豆,盐胁迫下进行水杨酸处理,NaCl和SA处理的预定浓度分别为0 0(对照)、100 0、100 0.3、200 0、200 0.3mmol/L。结果表明:SA处理后提高盐胁迫下大豆Pro、SS、AA和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NR)活性。综合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表明,SA处理有利于增加渗透调节能力,减缓水分胁迫,缓解盐害;且SA对NaCl 100mmol/L处理的大豆生长缓解效应优于NaCl200mmol/L胁迫的。  相似文献   

16.
生长调节剂对低温胁迫下酸橙幼苗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BRs、BT和SA对低温胁迫下酸橙幼苗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寻找缓解酸橙幼苗低温伤害的可行方法,为酸橙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盆栽酸橙幼苗为材料,叶面分别喷施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BRs)、甜菜碱(BT)和水杨酸(SA)溶液后,置于4℃/0℃(昼/夜)、光照600μmol·m~(-2)s~(-1)的人工气候箱内,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常温(温度25℃/23℃(昼/夜),光照600μmol·m~(-2)s~(-1))下喷施蒸馏水为CK_1,以低温胁迫(4℃/0℃(昼/夜),光照600μmol·m~(-2)s~(-1))下喷施蒸馏水为CK_2。低温胁迫处理3天后,测定酸橙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与CK_1相比,低温显著抑制CK_2酸橙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加重低温对细胞膜的伤害,致使细胞膜结构被破坏,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进而引起酸橙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低温处理也会导致叶绿体结构被破坏,引起光合色素的分解,致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与CK_2相比,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酸橙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轻酸橙幼苗叶片因低温而导致的细胞失水;提高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有效清除细胞内过多的活性氧,避免膜脂过氧化的发生,显著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使细胞膜系统代谢正常,减轻低温胁迫对酸橙幼苗叶片造成的伤害。同时,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弱低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影响。随着浓度的升高,生长调节剂对酸橙幼苗低温伤害的缓解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其中以叶面喷施0.15 mg·L~(-1)BRs、10 mmol·L~(-1)BT、1 mmol·L~(-1)SA溶液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叶面喷施浓度为0.15 mg·L~(-1)BRs、10 mmol·L~(-1)BT、1 mmol·L~(-1)SA溶液可明显减轻低温胁迫对酸橙幼苗叶片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在不同浓度铝胁迫下,色木槭、元宝槭幼苗叶片和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变化,结果表明:铝胁迫下,色木槭、元宝槭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积累增加,随着铝浓度的不断增加,叶片内的SOD酶活性减弱,但降幅不大;根系的SOD酶活性增加但与对照间都没达到显著水平,POD酶活性随着铝浓度增加而减弱,与对照间成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给硝普钠-酸铝互作下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苗的抗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红锥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5个铝浓度水平及2个硝普钠浓度水平的互作处理,研究硝普钠与酸铝互作对红锥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组植株株高增量、地径增量、总生物量、根冠比、比叶重及根系等各生长指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铝浓度为0.2 mmol/L与硝普钠浓度为0.1 mmol/L时,红锥幼苗各生长指标均为最佳,苗木质量指数最高。综合评价分析表明,低浓度的铝能促进红锥幼苗的生长,施加硝普钠(0.1 mmol/L)对铝胁迫下的红锥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采集自阿拉善荒漠的3种沙生植物蒙古沙冬青、白沙蒿和花棒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50mmol/L、100mmol/L、200mmol/L、300mmol/L) NaCl、KCl、Na_2CO_3和NaHCO_3处理下幼苗内的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观测期内,不同浓度、不同类型的胁迫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脯氨酸在蒙古沙冬青、白沙蒿和花棒幼苗叶片中的累积。相同胁迫条件下,白沙蒿幼苗中脯氨酸的累积水平高于花棒,花棒高于蒙古沙冬青。  相似文献   

20.
外源调节物质对铅胁迫下格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科学》2021,57(2)
【目的】研究外源调节物质对格木幼苗响应铅胁迫的生理特性和抗逆能力,探讨格木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格木的栽培、引种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年生格木幼苗为试材,通过不同浓度甜菜碱(BT)、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和氯化钙(CaCl_2)的处理,研究其对铅(10 mmol·L~(-1))胁迫下格木幼苗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RC)]以及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结果】铅胁迫明显抑制格木幼苗生长,致使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减少、MDA含量及RC明显增加、光合色素合成受抑。而SOD、POD和CAT活性较无胁迫对照(CK1)提高7.0%、1 221.6%和121.0%,格木幼苗具有一定的抗铅胁迫能力。外源调节物质对格木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激活、PRO和SP含量的增加、MDA的降解、RC的降低和叶绿素的合成有显著作用,对SS含量无促进作用。与铅胁迫对照(CK2)相比,施加MeJA 0.1 mmol·L~(-1),SOD活性提升13.2%; 100 mg·L~(-1)的BT,CAT活性增强17.7%; 25 mg·L~(-1)的SA,POD活性提高36.2%; 1 mmol·L~(-1)的MeJA,PRO含量提高157.3%; 1 000 mg·L~(-1)的BT,SP含量增加71.9%; 5 mmol·L~(-1)的CaCl_2,SPAD值增大22.9%; 100 mg·L~(-1)的BT,MDA含量降低58.9%,BT一定程度降低RC。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生理指标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内在关联性,彼此促进或拮抗,对铅胁迫损伤进行动态修复调节。【结论】外源调节物质可有效缓解铅对格木幼苗的伤害,与格木幼苗产生适应性诱导以抵抗铅胁迫的外源调节物质表现为:1 mmol·L~(-1)MeJA20 mmol·L~(-1)CaCl_2100 mg·L~(-1)BT5 mmol·L~(-1)CaCl_20.1 mmol·L~(-1)MeJA500 mg·L~(-1)BTC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