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常乐和总江口监测断面2003-2009年的水质类别,结果显示,2006-2008年南流江常乐站的水质逐渐恶化,而位于下游的总江口河段水质稳定.南流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5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磷和粪大肠菌群等.秩相关系数法计算结果表明,5日生...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经济区河流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4-2009年水质监测数据,计算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水质指标的污染分担率,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溶解氧、氨氮作为主要水质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和水质指数评价方法进行南流江水质评价,分析了四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并进行了水质污染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秩相关系数评价方法显示主要污染因子变化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为典型的滨江丘陵城市,市内河道基本为闸控河道,由闸控所造成的不利水文条件(河流缓流乃至滞流)是加剧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城市生活污水和地面径流是城市内河的主要汇水水源,与此同时已是内河的主要污染源;内河及湖体现状水质劣于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污染特征表现为有机污染形式。引调清洁水源稀释污水,不但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河水源问题,而且改善了城市内河的水动力循环条件,激活城市内河水体,从而提高了河道的水环境自净能力,最终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建立一维河网水质模型,以模拟计算结果为依据,制定最佳引水方案,合理选择了引水水源、线路、方式及规模,以达到经济、环境双赢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引调清水改善南京城市内河水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市为典型的滨江丘陵城市,市内河道基本为闸控河道,由闸控所造成的不利水文条件(河流缓流乃至滞流)是加剧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城市生活污水和地面径流是城市内河的主要汇水水源,与此同时已是内河的主要污染源,内河及湖体现状水质劣于V类,主要超标因子为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污染特征表现为有机污染形式.引调清洁水源稀释污水,不但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河水源问题,而且改善了城市内河的水动力循环条件,激活城市内河水体,从而提高了河道的水环境自净能力,最终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建立了一维河网水质模型,以模拟计算结果为依据,制定最佳引水方案,合理选择引水水源、线路、方式及规模,以达到经济、环境双赢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高原城市水库是高原城市最主要甚至唯一的饮用水源,入库河流的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高原城市水资源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松华坝水库入库河流牧羊河1996-2017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分形理论及R/S模型对牧羊河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值以及其不同水期指标值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年平均值以及不同水期的指标值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总氮枯水期呈上升趋势;总磷丰水期呈下降升趋势;氨氮年平均值及各水期的指标值变化趋势不明显;高锰酸盐指数枯水期、平水期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保护漓江、维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下,漓江流域水质分析和非点源污染定量化十分必要。以2005-2014年青狮潭水库坝首、大面断面和桂林水文站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为对象,分析评价漓江流域上游不同尺度的水质状况,并运用水文估算法、径流分割法和数字滤波法对点源与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分割。结果表明,处于上游的青狮潭水库坝首高锰酸盐指数高于大面断面和桂林水文站,处于下游的桂林水文站断面的氨氮和总磷含量高于青狮潭水库坝首和大面断面。3种方法计算的桂林水文站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的非点源污染比例平均值分别是0.64、0.74和0.68,非点源污染对漓江的水质影响较大。基于数字滤波法的计算结果显示,漓江流域上游3个空间尺度的氨氮和总磷非点源污染比例的年际波动较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的非点源污染比例的最大值出现在漓江流域上游3个空间尺度的中游(大面断面)和下游(桂林水文站)。  相似文献   

7.
太滆运河流域水环境污染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源解析法对工业污染点源和生活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干湿沉降等非点源污染进行分析,统计分析了太滆运河全线常规监测断面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现状、客水水质及主要支浜水质现状。结果表明,生活污染源是太滆运河流域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太滆运河及周围河网以氮磷污染为主;两岸河浜的汇水使太滆运河水质下降;武宜运河与太滆运河交汇后,高锰酸盐指数与总磷污染均有好转,其中总磷由Ⅴ类转为Ⅳ类;锡溧漕河与太滆运河交汇后,使其污染更为严重,总磷由原来的Ⅳ类转为劣Ⅴ类,随后虽稍有好转,但入太湖前一直处于Ⅳ类水质状态。  相似文献   

8.
东昌湖的主要功能为景观旅游和工业供水,在其水量平衡和污染物质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水量、水质控制条件,建立了东昌湖引水量计算模型,以COD和BOD两种污染物为例,计算了东昌湖的引水量(通过蓄引黄河水的谭庄水库调用),多年平均各月最小引水量主要与该月的水深(蓄水量)、水质标准、不同的年型及谭庄水库的水质等因素有关.分析可见谭庄水库的水质状况对引水量的影响较大,水质为III类时的引水量为Ⅱ类时的引水量的1.5倍.引水量的年内变化很大,各月引水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月的蒸发量.计算结果对东昌湖在正常发挥其功能的前提下,科学调引黄河水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江西省柘林水库水体为研究对象,对水库2008年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的水体进行监测分析和模糊评价,并对柘林水库作为南昌、九江两市备用水源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总磷(TP)等8项污染贡献率较大的水质指标进行模糊评价时,水库在3个时期水体水质均为Ⅰ级(GB 3838-2002),水体水质优良;柘林水库在水质条件、水量条件、地理位置、水库构造及地质条件上作为城市备用水源地都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蔷薇河承担着连云港市城区生活、生产与生态等水源供给任务,同时也是沿线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长期以来受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酸洗石英砂点源污染等因素影响,蔷薇河水质不稳定,尤其是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等易发超标,水质改善难度较大.本文在统计梳理蔷薇河2018—2019年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蔷薇河沿程水质变化情况及水质...  相似文献   

11.
以2004-2014年福田河水质和水生态监测资料为基础,选取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生化指标,探索福田河水污染的特点和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福田河治理后水质明显好转,但是氨氮和总磷均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限值,补水水质较差、河口水闸导致水力停留时间较长及感潮河段水动力不足是造成水环境难以彻底改善的主要原因;福田河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河流为严重污染,2014年中游为中等污染,下游仍为严重污染;福田河水生生物耐污种减小、清洁种并未明显增加,生态系统恢复较为缓慢,但已经有正向演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采用熵权法计算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权重,结合贝叶斯法计算了珊溪水库库区及其入库支流20个监测站位所处各水质等级的后验概率,以熵权后验概率和评价各监测站位地表水环境质量。与单因子法相比,熵权贝叶斯法更贴近实际水质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监测站位水质优良,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以上;珊溪大坝水质最优,黄坦坑水质较差、污染相对较重。提出了熵权贝叶斯法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小清河子槽输水段引黄、引江多源调水方案下水质响应变化规律,寻求现行调水能力下的最佳水质配水方案,以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氮、总磷、氟化物为研究指标,对输水期多源调水的水质优化方案进行研究。首先以调水期实测水质数据为基础,构建并率定了渠段MIKE11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进而以冬青高速上游断面作为考核断面,对不同配水方案下的水质指标变化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水污染指数法对水质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并确定最优配水方案。结论如下:研究渠段总氮含量偏高,其余指标符合Ⅲ类水标准;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中流量效率系数Ens为0.86,决定系数R2为0.88,水质模拟结果误差在30%以内,模型模拟效果良好;随长江水对调水贡献率的不断提升,汇水后的水体中氟化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COD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余指标呈下降趋势;在多种模拟情境下,考核断面(东青高速上游断面)处化学需氧量与五日生化需氧量对该断面水污染指数(WPI)起决定性作用,当长江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49%时(17...  相似文献   

14.
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区分河流水环境监测断面的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显得十分必要。以广西入海河流南流江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字滤波法和水文估算法进行点源与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分割。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水文估算法计算的2003-2011年多年平均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0.77、0.74、0.76;采用数字滤波法计算的2003-2011年多年平均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0.59、0.64、0.66。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分割的非点源结果的变幅趋势相同,南流江的非点源污染在总污染负荷中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江苏省泗洪县南部新城河网水系水环境恶化的现状,提出采取截污、引水等工程措施改善河道水质.通过建立水量水质模型模拟计算在截污、引水及各种组合方案下南部新城河网水系水体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截留点源污染与引水相结合是改善城区河流水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入湖河道的污染负荷占入湖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入湖河道水质的改善对湖泊水质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在长荡湖的入湖河道东风河,建立生态过滤系统,研究其对河道水质、水生态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生态过滤系统对氨氮的净化效果最好,平均截留率为28.33%;2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最小,平均截留率仅为14.77%;3总氮和总磷的平均截留率分别为25.76%、24.43%;4随着时间的推移,浮游植物以及浮游动物的变化都说明了河道的水生态情况得到改善。研究结果对长荡湖入湖河流以及其他类似污染的河流的生态治理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灰色聚类法评价石佛寺人工湿地2009-2012年间4年间的进出口处水质级别。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作为评价指标,以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评价标准将水质分为5个等级,水质评价级别的确定采用级别特征值,可较为精确的反映水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汛期湿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明显,因为汛期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微生物活跃,水体自净能力强。2012年湿地净化作用不明显,可能是水生植物腐解导致的,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及污染指数法的评价思路构建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指标,综合考虑水库蓄水量、水质变化过程等因素的前提下,从单个水库及整个原水系统两个层次出发,分别提出水库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及系统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深圳市原水系统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中,评价结果能够综合反映水库及原水系统水质变化过程的特征信息及调度周期中的平均水质情况,验证了方法的可行及合理性,为大型城市原水系统水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弄清灌区水平衡关系及水力联系对于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宁夏引黄灌区1991-2007年用水资料,应用水均衡模型,对灌区水资源供用耗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灌区引黄水量与节水工程、水价调整和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关系密切;地下水开采量与引黄水量呈现互补态势;农业耗水是灌区主要耗水对象,耗水量占灌区总耗水量的57.1%;黄河水量是灌区主要消耗水源,多年平均消耗比例为61%,降水占34%,山洪及其他占5%;灌区工业和生活耗水稳中有升;降水量与引水量存在着异向关系,对引黄水量的有效利用和无效蒸发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对水质简单而全面的定性以及定量评价,采用改进的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在2005-2014年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但综合水质基本都能满足功能区的要求;同时应用环保部推荐的Speraman秩相关系数法对3个断面10 a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断面水质在2005-2014年变化均呈显著好转趋势。该评价方法不仅能对水质单项及综合指标类别进行比较,也可以在同一类别中进行水质好坏的比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