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科学》2021,57(4)
【目的】对木材气味进行研究,为解决木材作为室内装饰材料使用时所散发的异味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以阴香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C-MS/O)技术对不同含水率下心、边材释放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特征气味化合物进行分析,探究含水率对阴香木TVOC和气味释放的影响。【结果】阴香木共释放25种特征气味化合物,其中包括苯(芳香味)、己醛(青草果香)、乙苯(芳香甜味)、苯甲醛(杏仁油味)、辛醛(甜香)、2-乙基-1-己醇(甜花香味)、壬醛(果酸香)和癸醛(柑橘气味) 8种关键特征气味化合物。心、边材在初始含水率70%左右释放的气味物质浓度分别占TVOC的64%和72%,以醇、醛气味化合物为主;随着含水率下降,心、边材释放的气味物质和总气味强度呈下降趋势,果香味类化合物的气味强度在整个含水率下降过程中一直大于其他类化合物;含水率降至30%前,心、边材释放的TVOC和气味物质浓度随含水率变化下降最为显著;含水率降至30%时,心、边释放的气味物质浓度分别降低64%和68%,其所呈现的整体气味强度大大减弱;此后,含水率对心材的影响较小,但边材在含水率继续降至10%时气味物质浓度降低26%,随后几乎不受含水率影响。在整个含水率下降过程中,阴香木边材释放的TVOC远大于心材,其中,心材释放的化合物以芳香烃和酯类为主,边材释放的化合物以醇类和芳香烃类为主,烯烃类化合物在不同含水率下心、边材中的释放量保持稳定,受含水率影响较小。【结论】果香味是阴香木的主要特征气味。阴香木散发的气味物质种类和浓度随含水率下降而降低,整体气味强度也相应减弱。任一含水率下,边材的整体气味强度大于心材。心材在含水率降至纤维饱和点后释放的气味物质逐渐趋于稳定,边材在含水率到达平衡含水率后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和整体气味强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漆饰贴面刨花板VOCs及气味释放特性,分析环境因素对板材VOCs和气味平衡状态释放组分的影响,为人造板气味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以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单因素试验方案,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对板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释放VOCs和气味情况进行分析,确定2种漆饰贴面刨花板特征气味物质和可能性来源的同时探索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对2种板材的VOCs和气味释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相比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释放TVOC浓度低、气味化合物数量少且总气味强度低,2种板材均以芳香族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超标最为严重。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主要气味来源为芳香族化合物、酯类和醇类物质,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主要气味来源为芳香族化合物和醇类物质。不同气味特征化合物的气味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没有直接相关性,但同一种气味特征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气味强度大小。随着空气交换律与负载因子比增加,硝基涂料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降低。随着温度升高,硝基涂料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增大。随着湿度增加,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增大,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减小。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气味物质浓度占TVOC浓度的比例随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气味物质浓度占TVOC浓度的比例随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而减小,空气交换律与负载因子比对气味物质浓度占TVOC浓度的比例影响不大。【结论】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可作为人造板及家具材料气味研究的手段。相比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更适宜作为室内装饰材料使用。2种漆饰贴面刨花板的总气味强度和气味评级可通过高斯函数初步建立拟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赵杨  沈隽  崔晓磊 《林业科学》2015,(2):99-104
【目的】为了降低人造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检测成本、增强可靠性,提高产品环保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出一种新型的VOC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3层实木复合地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单因素试验方案,合理搭配各环境条件,快速采样装置与气质联用仪结合使用,对其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交换率与负荷因子之比条件下释放的VOC进行检测和分析,一方面探索3层实木复合地板释放VOC的主要成分及释放规律,另一方面分析各环境因素对3层实木复合地板释放的VOC达到稳定期时浓度的影响。根据板材VOC的释放规律,确定快速释放法在最佳环境条件下得到的VOC量值,同时,利用传统气候箱法表征板材自然衰减过程中VOC释放量值,将2种方法测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快速检测法与传统气候箱法的相关性。【结果】芳香烃和酯类是3层实木复合地板的主要挥发性有机释放物,除了部分烷烃、烯烃和醛酮类化合物外,板材还释放少量的醚、醇和酸类化合物。在测试期间,酯类和芳香烃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变化趋势明显。温度和相对湿度增加会使平衡时的TVOC释放量增大,但当温度越高,湿度对平衡条件下TVOC的释放量影响越小。空气交换率与负荷因子之比越小,处于稳定散发阶段的实木复合地板释放的TVOC浓度值越大。【结论】快速检测法和传统气候箱法测得3层实木复合地板TVOC释放水平趋势基本一致,并且检测物相同。随着时间的延长,TVOC的释放量逐渐下降至稳定趋势。3层实木复合地板释放的主要挥发物酯类和芳香烃类来源于板材表面加工过程中使用涂料的有机溶剂,建议选择环保型涂料。温湿度的协同作用影响3层实木复合地板VOC释放量,高温高湿条件对3层实木复合地板中VOC的释放量有显著影响。而且,空气交换率与负荷因子之比对高温高湿条件下3层实木复合地板释放的TVOC量影响较大。快速检测法VOC释放速率快于传统气候箱法,且该方法性能可靠,可用于人造板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快速检测,便于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沈隽  李爽  类成帅 《木材工业》2012,26(3):15-18
为了降低人造板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检测成本,设计并制作了15L小型环境舱,进行中密度纤维板VOC的主要成分及其释放趋势的检测和考察,并与1m3环境舱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芳香烃、烷烃和烯烃是中纤板的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小型环境舱检测TVOC和芳香烃类的质量浓度值略高于大型环境舱,小型环境舱性能符合要求,可用于人造板释放VOC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人造板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检测成本,设计并制作了15L小型环境舱,进行中密度纤维板VOC的主要成分及其释放趋势的检测和考察,并与1m3环境舱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芳香烃、烷烃和烯烃是中纤板的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小型环境舱检测TVOC和芳香烃类的质量浓度值略高于大型环境舱,小型环境舱性能符合要求,可用于人造板释放VOC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室内人居环境,解决家具制作材料的异味问题,使用"主客观相结合评价方法",探究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该评价法基于数字定量的手段以及主观感知的方法,能够全面有效的鉴定板材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3℃、相对湿度40%),对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释放的VOCs和气味进行研究。确定特征气味物质的同时,探究板材TVOC和气味的释放特性,对板材释放的VOCs和气味进行主客观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芳香族化合物和酯类为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主要气味物质来源,芳香族化合物多呈现植物芳香,酯类物质多呈现为果香;2)不同气味特征化合物的气味强度和其浓度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但是同一种气味特征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气味强度的大小;3)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中呈现气味特征芳香族化合物的释放相对减弱,醛酮类和酯类的释放相对增强;4)通过对本实验使用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进行分析,发现酯类和醛酮类对人居环境影响较大;5)综合主客观因素,建议在使用前放置28 d以上的时间以减小对室内人居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杜超  沈隽 《林业科学》2015,(3):109-115
【目的】为实现对人造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的快速检测,探索一种高效、低投入的人造板VOCs释放快速检测法。【方法】以高密度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以及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利用热萃取仪采样,气相质谱色谱联仪( GC-MS)检测板材释放 VOCs的浓度及成分,从 VOCs释放水平及成分2方面探索人造板 VOCs高温高湿快速释放机制,对比分析快速检测法与气候箱法采集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结果】快速检测法测得的3种板材的TVOC释放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均是前3天下降趋势较大,之后下降趋势逐渐减缓直至13天内达到平衡状态; VOCs初始释放速率从高到低为高密度纤维板(344μg·m-2 h -1)、中密度纤维板(267μg·m -2 h -1)和刨花板(212μg·m -2 h -1);使用2种检测法测得的3种板材 VOCs释放物均为芳香烃、烯烃、烷烃、醛类、酮类、酯类、醇类及其他类8类,且主要物质相同,均为芳香烃、烯烃、烷烃和醛类,3种板材芳香烃和烯烃初始释放量均占TVOC初始释放量的50%以上;板材 VOCs释放初期,各类化合物速率相差最大,最终 VOCs释放达到平衡时,各化合物的释放速率相差较小;快速检测法测得的板材VOCs释放量均高于气候箱法,使用快速检测法测得的3种板材的 TVOC初始释放速率分别为使用气候箱法测得的 TVOC初始速率的2.06,2.04以及1.79倍,且使用快速检测法使得板材的各类化合物释放量提高程度均不同;将2种方法检测3种板材 VOCs 释放的平衡值进行拟合得到直线 y=1.171x-3.1252,拟合度 R2=0.985。【结论】在本试验设置的条件下,快速检测法的检测效率相对于气候箱法提高了1.15倍,同时,快速检测法所得到的平衡值与气候箱法检测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检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家具板材是否环保至关重要。【方法】通过对板材气味综合评价,指导消费者对家具板材进行科学选取。以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与中纤板及其素板为研究对象,用微池萃取仪采集气体,通过GC-MC-O嗅闻气味化合物种类及强度并分析其浓度,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以上板材的气味评价。【结果】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的模糊综合指数为2.885 0,各等级下的隶属度分别为0.208 7、0.225 6、0.207 4、0.188 6、0.169 7。刨花板素板的模糊综合指数为3.058 0,各等级下的隶属度为0.162 0、0.210 5、0.226 1、0.210 3、0.191 1。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与三聚氰胺贴面中纤板气味评价等级为二级,质量良好,刨花板素板与中纤板素板气味评价等级为三级,质量合格。【结论】两种素板的模糊综合指数均偏高,其中含有危害性物质的释放,对板材进行贴面处理能够降低板材的危害性。本实验选用的中纤板的模糊综合指数稍高于刨花板。模糊综合评判法用科学的定量手段刻画板材气味评价中定性问题,使定性与定量分析融合。模糊综合评判在板材气味评价中考虑了多个气味化合物对板材的综合影响和各种气味化合物的毒性,它引导人们从另一角度客观评价板材质量,是一种可借鉴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发育时期印加果种子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组分,了解其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动态特性,为深入开发和利用印加果籽油香气成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成年印加果植株的18、36、54、72和90DAF种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印加果种子挥发性物质的组分,通过面积归一法对相对含量进行动态变化的测定分析。【结果】在印加果种子整个发育过程中分离鉴定出23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包括35种酯类化合物(42.70%),37种醇类化合物(24.02%),18种烯烃类化合物(15.32%),17种醛类化合物(2.72%),60种烷烃类化合物(4.50%),28种苯环类化合物(4.15%),8种酮类化合物(0.17%)以及27种其他化合物(6.42%)。随着成熟度增加,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以及2,6-二羟基苯甲酸等物质逐渐减少,1,8-桉叶油素、柠檬烯、β-月桂烯以及水芹烯等物质逐渐增加,挥发性物质逐渐从以酯类物质为主转变为以萜烯类物质为主。【结论】在印加果种子发育过程中,推测酯类物质和萜烯类物质主要通过印加果籽油中的脂溶性成分转化而来。印加果籽油既具有常见食用油的芳香气味,又具有一定的花香和坚果香气,适宜作为色拉油和营养胶囊食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外部环境因素下胶合板VOC的释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爽  沈隽  江淑敏 《林业科学》2013,49(1):179-184
以胶合板为研究对象,采用小环境舱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胶合板在不同温度(18,23,28℃)、相对湿度(35%,50%,60%,75%)和气体交换率(0.5,1,2 h-1)条件下的VOC释放速率,探究胶合板释放的不同种类VOC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提高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交换率能够加速板材VOC释放,释放初期影响显著,后期影响减弱.芳烃类化合物释放速率高于烷烃类化合物,芳烃类化合物受环境因素影响程度大.甲苯释放速率最大,对(间)二甲苯居中,乙苯最小.3种环境因素对3种单体影响程度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居住环境内部各种装饰材料及制品释放TVOC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室内主要装饰、家具制作、建筑使用的人造板材是释放TVOC的重要来源,其中成分比例较大的有甲醛、萜类、酮类及苯系物等。笔者阐述了人造板表面装饰对TVOC释放的影响,实验发现:薄木贴面刨花板的施胶量和热压温度对TVOC释放量影响显著;涂布量越大,TVOC的浓度水平越高;陈放时间越长,单位时间内TVOC释放量越低;环境温度越高,刨花板中TVOC释放量越大;释放基材表面孔隙率较低时,基底TVOC的残存量低,可减少饰面人造板在使用后TVOC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中纤板VOCs释放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评价,预估中纤板在室内单独使用时的最大装载量,为室内装饰以及室内空气品质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纤板素板、PVC饰面中纤板和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中纤板为研究对象,采用1 m3气候箱模拟室内环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中纤板一个周期(28天)释放VOCs的质量浓度变化,建立单因子指数模型确定中纤板释放的主要污染物,应用改进的沈氏模式对中纤板素板以及不同饰面中纤板被用于室内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并预估中纤板在室内单独使用时的最大装载量。【结果】在1 m~3气候箱测试条件下,中纤板素板释放的主要污染物为酯类、芳香烃类和烯烃类,PVC饰面中纤板、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中纤板释放的主要污染物为芳香烃类和酯类。VOCs释放达到稳定后,单独使用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中纤板的室内空气品质为Ⅰ级,适合居住;在释放初期,单独使用中纤板素板或PVC饰面中纤板的室内空气品质为Ⅴ级和Ⅳ级,污染较严重,待VOCs释放达到稳定后,室内空气品质上升至Ⅱ级,满足居住条件。在保证室内空气未污染的前提下,中纤板素板、PVC饰面中纤板和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中纤板在室内单独使用时的最大装载量分别为1.5、1.8和3.2 m~2·m~(-3)。【结论】中纤板VOCs释放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评价较为理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达到稳定后,单独使用中纤板的室内空气品质可达无污染标准。在保证室内空气未污染的前提下,中纤板素板、PVC饰面中纤板和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中纤板在室内单独使用时的最大装载量分别为1.5、1.8和3.2 m~2·m~(-3)。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实木复合地采暖地板在冬季运行工况下室内温湿度变化及其对地板甲醛和VOC释放浓度的影响,为地采暖地板使用过程中的室内环境质量控制以及相关地采暖用地板的质量检测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构建一个面积约36 m~2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供暖末端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形式。研究供暖季不同运行工况下(包括不同室外温度、不同系统供水温度等)室内温度和湿度分布以及实木复合地采暖地板中甲醛和VOC等有机污染物释放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供热温度分布,探索多层实木复合地采暖地板甲醛和VOC的释放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40℃恒定水温地板辐射供暖条件下,室内平均初始温度为14.6℃,甲醛和VOC初始浓度分别为0.01和0.50 mg·m~(-3),随着持续供暖,室内温度逐渐升高,50 h后室内温度上升为20.3℃,甲醛和VOC释放浓度分别为0.04和0.70 mg·m~(-3),运行第20天甲醛和VOC释放浓度达到峰值,分别为0.05和0.86 mg·m~(-3)。在供暖温度上升至50℃时,50 h后室内平均温度为24.2℃,甲醛和VOC释放峰值浓度分别上升为0.11和1.01 mg·m~(-3),在试验供暖周期结束时浓度分别为0.03和0.72 mg·m~(-3)。甲醛和VOC释放浓度与室外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但其波动幅度较小。【结论】多层实木复合地采暖地板的甲醛和VOC释放与室内温湿度都具有正相关性,且受系统运行工况和室外环境的影响;当供暖系统运行温度较高时,在密闭的室内容易造成空气中甲醛等有机污染物含量超标,需进行开窗通风。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实木复合地板采暖系统的使用以及地采暖用地板甲醛和VOC释放限量标准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缩短人造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提高产品的环保水平,设计出新型DL-SW微舱。以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及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在设定条件下对3种板材释放的VOCs进行快速检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VOCs的具体成分及各组分含量,对比分析DL-SW微舱法与气候箱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L-SW微舱法测得第1~3天3种板材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量下降最快,最终均在14 d内达到稳定状态。测得3种板材释放VOCs的主要成分为芳香烃、烯烃及烷烃,占TVOCs总量50%以上,其次为醛类、醇类、酯类和酮类。高温和高相对湿度环境下,3种板材TVOC释放量有显著增加,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TVOC初始释放量分别为970.56,3 954.49和658.00μg/m~3。DL-SW微舱法与1 m~3气候箱法测得的3种板材释放的VOCs物质种类相同,TVOC释放趋势一致,达到稳定状态时TVOC浓度相对偏差分别为13.95%,11.04%和9.06%。测得的TVOC稳态释放量拟合得到公式y=0.877 5x+0.344 7,拟合度R~2为0.996。DL-SW微舱法较1 m~3气候箱法检测时间缩短50%以上,且成本低、可靠性强,能同时调节温湿度及空气交换率,可作为1 m~3气候箱的比对产品,有助于提高人造板产品的环保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不同体积采样舱中密度纤维板装载率对VOCs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产工业》2021,58(4)
以中密度纤维板(MDF)为试验材料,研究空间大小、MDF人造板装载率对空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的影响。试验采用1 m3气候箱、15 L气体采样舱,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MDF在不同空间装载率下释放的VOCs及其组分化合物。结果表明:随着装载率的增大,2种不同体积采样舱的MDF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均呈现上升趋势,但1 m3气候箱内增幅逐渐增大,15 L气体采样舱的增幅则逐渐减小;不同体积采样舱装载率之间线性相关。此外,无论采样舱体积大小,4种装载率(1.0、1.5、2.0 m~2/m~3和2.5 m~2/m~3)条件下,VOCs释放种类中芳香烃、烷烃、醛类和酯类之和总占比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板式家具用薄木贴面刨花板为研究对象,研究水曲柳薄木贴面的工艺条件:施胶配比、涂胶量、热压温度对薄木贴面刨花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木贴面能减少刨花板VOCs的释放,热压温度升高、施胶量增大都会使薄木刨花板的总有机挥发物(TVOC)释放量增大,初始释放浓度上升,施胶配比增加,TVOC释放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通过对试件VOCs成分进行分析表明,施胶量越高,萜和脂肪族类物质含量越低,饱和烃类和苯系物化合物挥发量越高;热压温度越高,苯系物化合物相对含量越大,而饱和烃类物质和萜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越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主要人工林木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组成及气味物质特征,为低气味木质家居产品筛选合适的木材原料,也为木质家居材料气味的治理确定处理对象、提供治理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青杨、速生桉、杉木、马尾松和樟木5种人工林木材树皮和心边材的VOCs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根据联用的嗅闻仪表征木材各部位主要气味物质的气味类型、气味强度和嗅阈值。【结果】青杨、速生桉、杉木、马尾松和樟木5种人工林木材的VOCs组分包括萜烯类、醇类、酮类、酸类、醛类、酯类、酚类和呋喃杂环化合物。樟木和马尾松心边材以及杉木和速生桉心材均含有较多VOCs组分。樟木心边材和树皮中富含的芳樟醇和黄樟油精是樟木的独有组分;马尾松心边材中富含的α-蒎烯在樟木中也有少量存在;杉木心材中VOCs含量最高的2种组分为α-雪松烯和β-杜松烯;速生桉心材中VOCs含量最高的2种组分为δ-杜松烯和α-依兰油烯;青杨除树皮中含有少量水杨醛、苯甲醛和呋喃组分外,心边材中VOCs含量甚微。木材气味主要来源于VOCs中的萜烯类、醇类、酮类、醛类和酯类物质。芳樟醇、黄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生长季桃叶片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叶片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BVOCs成分的测定。【结果】在整个生长季(5—10月),桃叶共释放12类266种BVOCs,其中烷烃类(44)、烯烃类(41)和醇类(40)种类数量较多,组分总量从大到小的月份分别为:9月(115)、8月(84)、7月(79)、6月(73)、5月(72)、10月(27),以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醇类为主;除5月外,各月烯烃类BVOCs相对含量在一天中表现为上午>下午,其他类别BVOCs相对含量峰值会出现在任意时间点,当烯烃类BVOCs相对含量下降时,烷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也会出现明显变化;桃叶共检测出8类45种有益BVOCs成分,主要包括烯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有益组分总相对含量为夏季(39.50%)>秋季(36.71%)>春季(35.99%);一天内各时间点有益成分的相对含量和数量随月份增加呈波动下降趋势,一般在10:00和14...  相似文献   

19.
采用1m3气候箱法和气质联用技术,测定并研究了三类地暖木质地板在常温和供暖条件下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浓度及释放规律,并对TVOC释放浓度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供暖条件下,TVOC释放前期受温度的影响显著,后期减弱,超标风险依然存在;升温后TVOC释放浓度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下降,72h后趋于稳定,可表征产品TVOC释放风险程度;在同等地暖环境条件下,TVOC释放风险为实木地板最低,其次为实木复合地板,强化木地板风险较高;常温下TVOC释放限量控制在140mg/m^3时,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经济林树种山楂和枣不同时期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释放有益BVOCs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整个生长季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12类328种BVOCs,从枣叶中共检测出12类301种BVOCs,枣叶释放类别的数量与山楂叶相同,释放种类少于山楂叶,两树种均在9月释放类别最多;山楂叶和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酯类和醇类BVOCs;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其中天然壬醛山楂叶和枣叶每月都有释放,但枣叶每月释放BVOCs的种类更加丰富;山楂是烯烃类夏季高释放量树种,枣是春季芳香烃高释放量树种;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有机酸类、酮类、醇类和酰胺类8类43种有益成分,而枣叶不释放酮类,释放种类总数量比山楂叶多。【结论】两个树种释放烯烃类有益BVOCs在总有益BVOCs成分中占比最大,以释放对薄荷-1(7),3-二烯、α-蒎烯、罗汉柏烯、3-蒈烯、右旋萜二烯为主,夏季是山楂叶和枣叶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