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麻的新法栽培目前我区栽培天麻大多用材量大,用种麻多,并且一直用多代无性繁殖的种麻和蜜环菌材。这种老式栽培方法常常使天麻不能稳产高产。用新法栽培天麻不仅投入少,而且还能使天麻稳产、高产、优质。新法栽培天麻的主要技术如下:1用优质纯蜜环菌种培养菌材人工...  相似文献   

2.
物理电磁肥料可促进天麻高产河南省卢氏县潘阿镇尤里卡特种药材繁育场,在人工天麻栽培中应用物理电磁肥源,改变蜜环菌和天麻种球球生态磁场,获得实质性高产突破,每穴平均产出天麻60公斤左右,最大穴产78公斤.个别单株天麻重达150克,生长周期也由120天缩短...  相似文献   

3.
天麻的营养来源于蜜环菌。这是人工栽培天麻的基础。蜜环菌在天麻生长发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为此栽培天麻之前,必须先培养蜜环菌材。笔者连续栽培天麻数年,现将蜜环菌材培养的适用技术介绍如下。1蜜环菌的形态特征1.1菌丝:是蜜环菌的营养体。在腐烂或半腐烂的树枝、树根或其它植物上,可以看到白色的束或块的菌丝集合体。1.2菌索:是蜜环菌菌丝体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特殊结构,是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步转化而形成的。菌索常附于天麻表皮、菌棒表面及快腐朽的菌棒、树皮与木质部之间。幼嫩的菌索为棕红色,前端有黄白色或…  相似文献   

4.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定风草,是兰科草本植物。其地下块茎在国内外市场上销路广、用量大,为名贵短缺药材。天麻的传统栽培方法是利用野生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和木材培养菌材,进行野外坑式或堆式伴栽,不易控制温度、湿度,易遭病虫危害,特别是低海拔地区的盛夏、寒冬,经常造成种麻腐烂,使天麻难以高产稳产。天麻室内塑料袋栽培,就是将天麻的传统栽培仿效食用菌栽培技术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而且技术容易掌握,管理简便易控,减少木材消耗,不污染环境。 1 培养蜜环菌天麻必须和蜜环菌形成共生关系,依靠蜜环菌菌丝提供营养,进行生长和繁殖。所以培养生长旺盛的蜜环菌菌丝是本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天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Gastrodia elata多年生草本,全体不含叶绿素,地下茎肉质肥厚。初夏由块茎顶部抽出直立单一的地上茎,不分枝,黄褐色,宛如箭杆,故称“赤箭”。高80~120cm。蒴果直立,花期6~7月,果期7~8月。1栽培地选择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自养,必须依靠蜜环菌与其共生,才能得到营养,赖以繁殖和生长。所以天麻生长的地方,一定会伴有大量蜜环菌。所以,选择天麻栽培地点,一定要使天麻与蜜环菌结合好,这就是人工培养天麻成功的条件。可选择稀疏林地、竹林、山后的二荒地,坡地和平地。土壤以沙壤土或沙土为宜,忌粘黄土和涝洼地。天麻对整地要求不严,只要…  相似文献   

6.
蜜环菌是天麻繁殖中为天麻种块提供营养的伴生菌,在一级菌培养基中,通过改变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蜜环菌,菌丝体的生长情况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蜜环菌母种培养基制备中需要加入木屑;同时天麻林下栽培伴生蜜环菌菌材应用阔叶树种,栽培原料用量最优配比为:麻种1 kg、菌枝5 kg、针叶枝条0 kg。  相似文献   

7.
天麻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传统的室外窖栽或床栽天麻,产量极不稳定。我们根据天麻和蜜环菌生长发育对环境和营养需求,利用菌棒新枝盖材三结合,给天麻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天麻高产不稳产的难点,同时节省了大量木材,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适合各...  相似文献   

8.
病理原因 天麻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中除蜜环菌以外的其它担子菌,侵染与天麻共生的蜜环菌鲜材和菌材,与蜜环菌争夺养分,破坏天麻与蜜环菌之间的营养平衡,严重时不但会抑制蜜环菌的生长,降低天麻的产量,还会直接侵染天麻块茎,造成天麻腐软(称块茎软腐病)或腐烂死亡(称块  相似文献   

9.
地处革命老区河南省卢氏县潘河镇尤里卡特种药材繁育场,在人工天麻栽培中应用物理电磁肥源,改变蜜环菌和天麻种球生态磁场效应,获得实质性高产突破。每穴天麻平均产达60kg左右,最大穴产78kg。个别单麻重达150g,生长周期由120d缩短为80d。这种由干电池做电源电磁场,可调为1.5V、3V、6V、9V分阶段在天麻穴中脉冲静电磁化数次,科学改善地磁波对天麻生长的物理场效应,很有实用推广价值。天麻种植物理电磁肥料高产有奇效@高农@甄鑫  相似文献   

10.
漆树菌材培育天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属异养型植物,靠腐生于植物残体上并侵入其块茎中的蜜环菌供给营养而生长发育而成,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和传统出口商品。蜜环菌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天麻的产量,这是一种以腐生为主兼寄生性真菌,当天麻块集中的蜜环菌失去腐生营养源时,就利用天麻(寄生)块茎中的营养来维持生长或生存直至块茎解除。所以,选好菌材和培养料,培养数量较多的健壮蜜环菌丝并使它在较长时间内有充足的腐生营养源,就成为天麻速生、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天麻生产之所以能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归功于上世纪80年代发现萌发菌及工厂化生产的实现,及人们在科研和生产上用纯菌种培植蜜环菌菌材。天麻的有性栽培和有性繁殖既离不开蜜环菌,也离不开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的生产技术和配方目前已经成熟,萌发菌菌种的生产技术工艺虽趋于成熟,但其栽培种的生产及应用还有一些问题。本文现就存在的问题和规范后的技术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天麻(Gastrodia elata)的生长需要蜜环菌提供营养,探索天麻生产中不同栽培方式对营养条件的补充或改善情况,对促进天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杂木屑是抚育伐、主伐打枝、造材和木材加工剩余物,是培养蜜环菌的理想基质,是栽培天麻的良好代用材料。中药材天麻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的地下块茎,为名贵短缺药材。在国内外市场销路广,用量大,其传统栽培方法是利用野生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菌索和木材培养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天麻价格猛涨,栽培天麻已成为一条致富之路。但因我国气温逐年升高,有土栽培造成天麻大量腐烂,其原因是温度过高致使天麻被蜜环菌“吃掉”。针对上述情况,科技人员研究了天麻对温度、湿度、酸碱度的要求,根据生长发育必须具备培养基、蜜环菌、天麻三者结合的原理,利用稻草、杂木屑(棍)、玉米芯等作为培养料,进行箱、袋、瓶栽,改室外栽培为室内、防空洞、山洞或地窖栽培,改有土栽培为无土栽培,使每平方米增产24公斤,每立方米产鲜品50公斤以上,收入上千元。下面介绍高山天麻栽培新技术——室内筐栽法。 (1) 建立培养室。培养室宜建在山势开敞,通风良好、管理方便、环境清洁之处,一般  相似文献   

15.
通过4种不同配方原种培养料筛选试验得出:配方1为蜜环菌最适原种培养基,生产原料取材成本低,制作方法简单,且适宜拌料机装袋机工厂化生产,蜜环菌在配方1上生长的菌索最粗壮,菌丝更洁白,不易核化,分枝也更茂盛,浓密,并且配方1菌丝复活时间及菌索布满培养料时间均最短。并且通过应用4种不同配方制作的蜜环菌生产天麻测产比较,配方1制作的蜜环菌生产天麻产量最高,而且商品麻出品率也最高。这也足以说明蜜环菌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蜜环菌(榛蘑)是东北地区传统的野生食用菌。抚顺市林科所经过3年林地栽培试验,使蜜环菌人工栽培取得成功,一次栽培可多年收获。文章论述了蜜环菌基本形态与习性、菌种分离与繁育、蜜环菌林地栽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蜜环菌菌种选择,天麻种麻选择、栽植时间及用种量,栽培方式,栽培管理及病虫鼠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长白山乌杆天麻引种无性繁殖技术,并对其无性栽培产量及收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天麻的干燥块茎为名贵的传统中药,经济价值较高,为了研究天麻的培育方法,在阜新市彰武县樟子松林下,对长白山野生乌杆天麻进行了蜜环菌菌种培养和麻种大小对比试验。通过连续3a跟踪测定天麻的单株产麻个数、单株产麻重量、单位面积产麻重量、天麻外观形态等因子,最终筛选出适合阜新地区林下栽培天麻的蜜环菌菌种培养方法和天麻麻种大小。  相似文献   

19.
正宜昌市每年种植天麻约300万m~2。要砍伐树木9 000万kg。其中约有20%的是次品或是废品。要栽培出质优量多的天麻,首先就要培养好优质的蜜环菌材。天麻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完全依赖于蜜环菌材的供给。目前宜昌市在蜜环菌材的培养中,菌材种类利用单一,存在玉米芯、玉米秸杆及叶、多种杂树落叶利用较少或未利用的现象。这些完全可做辅料来培养优质的蜜环菌材。这些辅料吸水保湿性能强,易被蜜环菌分解利用。本文  相似文献   

20.
天麻野外栽培是山区林农致富的好门路。近年来,随着优质、高产、高效林业的发展,栽培面积迅速增长,可是软腐烂问题阻碍了发展,严重影响了产量的提高。天麻软腐烂容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病因主要是生态环境条件不良:①土质选择不当。土壤板结,透气性能差的石碴土和死黄土,密环菌生长发育不良,天麻由于得不到密环菌营养而蔫腐死亡。②排水不良。平坦栽培地易积水,土壤含水量过高,溶菌功能减弱。而密环菌抗逆能力较强,仍能正常生长,突破天麻溶菌层在块茎内迅速生长繁殖。造成天麻块茎腐烂。这种软腐烂窖现象,多发生在夏、秋多雨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