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节节麦、野燕麦、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的C分带的研究,表明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中含有小麦的B组和A组染色体。通过对节节麦、野燕麦、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与中国春小麦回交后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行为的研究,表明回交一代中含有14个左右的二价体,而不是预期的7个二价体;通过对八倍体节节麦-燕麦部分双二倍体与中国春小麦回交后代花粉母细胞中染色体的原位杂交研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RAPD技术对节节麦、光稃野燕麦及其杂交后代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对它们进行分了标记,确定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良浸根法获得了节节麦(Triticumtauschii)和黑麦(Secalecereale)的双二倍体(C1)。通过对双二倍体及其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和形态学分析,发现双二倍体的染色体配对较为混乱(平均二价体为9.04),并在所获的后代中出现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是在减数分裂末期的不均等分裂或落后染色体丢失而导致。双二倍体自交一代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为21~35,其中染色体数目为28的在减数分裂中期Ⅰ时出现的平均单价体最少(6.48),平均二价体最多(9.92),最高结实率(25.30%,平均结实率为5.68%)也出现在染色体数目为28的植株中。  相似文献   

4.
利用来源于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um)的八倍体小偃麦远中2和来源于四倍体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um)的六倍体小偃麦8810(AABBEE)杂交,结果表明正反交间结实率、F1出苗率均存在显著差异;F1植株多表现高度不育。通过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分析,发现杂种F1染色组主要构型为14Ⅱ+21Ⅰ(占观察细胞的40%左右),也有其他类型的构型  相似文献   

5.
节-硬-偏八倍体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核型研究,分析了节-硬-偏八倍体的遗传组成。结果表明,节-硬-偏八倍体中有A、B、D、M^v4个染色体组,说明节-硬-偏八倍体为节节麦、硬粒小麦与偏凸山羊草所合成的八倍体新物种。节-硬-偏八倍体的育成为创造新种质丰富小麦的遗传背景提供了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7.
8.
9.
利用具有染色体自然加倍特性的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 L.,2n=4x=28,AABB)与节节麦(Aegliops tauschii Cosson.,2n=4x=14,DD)杂交,得到杂种F1染色体自然加倍合成的4个六倍体小麦,SHW-Z1、SHW-Z2、SHW-Z3和SHW-Z4。对这4个合成小麦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行为及形态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合成六倍体小麦的染色体数都是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中均出现了一定频率的单价体;4个人工合成小麦的C-值变化范围为0.70~0.77;SHW-Z4中具有21个二价体细胞的频率最高,为94%;SHW-Z1和SHW-Z3出现了一定频率的三价体和四价体。4个六倍体小麦在分蘖力、单株成穗数、穗长等性状方面表现优异,但高感条锈病,其遗传特性有待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10.
对小偃TAI7047与晋太170分别杂交产生各自的F1、F2、F3和以晋太170分别为回交父本和母本与各自的F1回交产生BC1、BC2代应用染色体数目统计的方法进行了染色体传递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自交还是回交随代数增高都表现染色体数目峰值向普通小麦靠近,且回交靠近的速度快于自交。在回交中无论那个材料都表现出染色体数目是以F1为父本的要比以F1为母本多,说明较少的染色体通过卵细胞被传递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