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品种原代号LD6018,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玉米l代杂交种,组合为118/P138,母本118选自美国杂交种,父本P138为外引系。该杂交种参加了2003—2004年山东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两年23处试点中有22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594.8千克,比同组对照掖单4号增产14.5%。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613.6千克,比同组对照农大108增产8.6%。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玉米生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玉米杂交桂顶1号,于1988-1989年在广州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长度、株高、惩长、惩粗、产量均受到农业气象条件的影响。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和生育期天数分别是1509℃和101.4天。生育期长短主要由温度因子决定,产量由穗长、穗粗和行粒数决定,试验结果还表明,广州地区玉米的合适播种季节是春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德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中国农业农村部与德国联邦食品及农业部决定实施“中德农业现代化种植示范农场”项目。2014年9月起,由德国驻华使馆牵头组成专家组,经过考察筛选,最终,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成为项目实施地点,并于2015年5月19正式签约,建设“中德作物生产与农业技术示范园”项目。  相似文献   

4.
贾薇 《中国农垦》2011,(8):49-49
2011年7月14日,中德现代化示范农场2011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刘宪站长和德国农业协会(DLG)国际合作委员会高级顾问吕思先生共同主持。中国农业部、德国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德国驻华大使馆以及有关方面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发布会。他们与中德农机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多位代表一起见证了中德现代化农业示范农场项目的进展和三年来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2012年7月17日,由湖南省农业厅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大学的玉米栽培和育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湖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抗旱耐密型高产玉米新品种“吉湘2188”在泪罗市磊石乡匣桃村6.7公顷示范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  相似文献   

6.
《农村科技开发》2005,(5):42-43
辽单38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杂交玉米新组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18,在广西由德农正成种业广西分公司独家专营。  相似文献   

7.
杂交玉米三北6号系河北隆化三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2000年云南省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被保山市种子公司点选中,同年参加和通过保山市两年一轮杂交玉米品种区试鉴定,进入示范。该品种2001年在贵州省遵义市通过市级审定,2003年1月通过云南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我省旱粮生产,加快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省大面积推广的步伐,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全国各地引进一批高产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在娄底、邵阳、益阳、常德等地进行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9.
杂交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系在推广应用高产杂交玉米良种的基础上,通过宽窄行合理密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综防病虫等单项增产技术合理组装,物资、资金、劳力投入配套,构成确保玉米增产的技术措施。1995年,四川省农牧厅将该技术列入四川省农业“丰收计划”,下达凉山州任务60万亩,由会理、会东、冕宁、昭觉等10县实施。经州县各级领导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实际完成面积616134亩,平均亩产303.2kg,  相似文献   

10.
辽单青贮178玉米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辽2379为母本,辽4285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后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广适型饲用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陆良县大莫古镇玉米制种基地用6种药剂对杂交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药75%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0%世高水分散剂两种药剂对杂交玉米小斑病防治效果明显,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心叶末期至吐丝期。  相似文献   

12.
金农 《新农村》2007,(6):12-12
王大刚是云南省广南县南屏镇马街村农业科技示范户,2004年当选广南县农业科技人户玉米示范户后,在搞好杂交玉米生产的同时,在技术指导员的指导帮助下,又承包土地种植葡萄50多亩,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带动南屏镇葡萄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示范户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辽单青贮529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辽6160为母本.用340T做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饲用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优点.已于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新锐--青贮玉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从16世纪初中国开始种植玉米以来,已有48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万hm2左右,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是第三大粮食作物。随着中国的农业从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畜牧业逐渐成为新世纪农业的发展重点,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由33%发展到现在的40%。由于玉米具有粮食、饲料和经济兼用等特点,作为畜牧业主要的饲料来源,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青贮玉米在国内外农业生产的现状青贮玉米是指将果穗和茎叶都用于家禽、家畜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是世界上用于生产奶、肉等副食产品重要的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15.
香白糯是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选育的糯质型杂交玉米单交种,于2001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正大12号是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自交系CTL34为母本,CTL1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已于2003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南斯拉夫异地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9C0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1998年在唐山对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对C4-C6等共计10个轮回群体与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群体产量和杂交组合产量以及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田间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均存在显著差异,南斯拉夫和唐山两地改良效果极具互补性。实验还表明,中国、南斯拉夫异地育种的提高南斯拉夫玉米群体自身产量、杂交组合产量的同时,能更为有效地提升群体杂种优势,使产量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同时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现代农业体系之中,玉米作为重要产物在农业体系之中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伴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玉米种子在应用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不足,所以现代进行了杂交玉米的试验,帮 助玉米进行了有效的自我优化。文章针对杂交玉米试验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郑单528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选53为母本,郑选72为父本杂交而成。2009年经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玉米杂交种邢抗6号是由河北省邢台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用自选抗虫玉米自交系邢36和外引系武314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抗虫、抗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冀审玉2001001号)。已人选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