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莫旗地区1981—2010年雾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莫旗地区雾日的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12 d/10年,年平均雾日为0.6 d;雾的月际变化也比较明显,夏季最多,春季最少;分析雾的日变化,开始时间出现最多在4:00,结束时间最多出现在6:00。  相似文献   

2.
用1961--2010年莫旗地区冰雹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莫旗地区冰雹日数为71d,平均年降冰雹日数为1-4d.年降冰雹日最多为6d(1971年),而1969年、1977年、1979年、1988年、1990年、1991年、1993年、1996年、1997年、2001--2004年、2008年、2010年这15年无降雹记录,年际变化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莫旗地区的冰雹现象主要发生在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无冰雹。14:00-17:00为冰雹高发时段,冰雹持续时间多数在5min之内。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晋中市的11个县市1974~ 2003年雾日数的统计分析,总结晋中市雾天气气候特征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晋中市雾日数年际变化大,雾出现最多是1994年,达27.8 d,最少的是1981年,仅为7.6d;雾月(季节)分布明显,夏末和秋季雾多,而春季少;雾的日变化分明,多数出现在05:00 ~09:00,消散在07:00 ~ 12:00;空间分布与地形、地理密切相关,东山出现的最多,占65.6%;雾受当地气象要数影响较大,雾常发生在晴夜、微风、降水停止后,天气转晴的凌晨.  相似文献   

4.
1961—2010年莫旗地区冰雹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1961—2010年莫旗地区冰雹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莫旗地区冰雹日数为71 d,平均年降冰雹日数为1.4 d,年降冰雹日最多为6 d(1971年),而1969年、1977年、1979年、1988年、1990年、1991年、1993年、1996年、1997年、2001—2004年、2008年、2010年这15年无降雹记录,年际变化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莫旗地区的冰雹现象主要发生在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无冰雹。14:00—17:00为冰雹高发时段,冰雹持续时间多数在5 min之内。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辽宁省营口市的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资料,对雾—霾天气的年、月、日分布特征和各等级雾—霾所占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营口市近年来雾—霾天气的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雾—霾天气以轻雾和轻微霾为主,雾占9.1%,年平均雾日为7 d,重度霾和中度霾很少,平均每年约为0.25、0.58 d。雾主要出现在9月至次年4月,轻雾和霾主要出现在7月至次年1月,轻雾和霾在1月和8月出现双高峰值,轻雾在8月最多,霾在1月最多,春冬季霾明显比轻雾多。雾在8:00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是2:00,14:00最少;霾在8:00出现的次数最多,14:00次之,2:00最少。  相似文献   

6.
为了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利用柳州气象站1951-2016年降水、大风、冰雹、雷暴、大雾等资料,对柳州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日数年代变化较明显,20世纪60年代、90年代,21世纪00年代为相对多发期,20世纪70-80年代相对较少,柳州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5.4 d,多集中出现在4~8月,以6月最多;柳州市年平均雷暴日数61.2 d,3~9月雷暴日数较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7 d,最多月份为7月,月平均大风日数为0.5 d;年平均冰雹日数为0.1 d,主要出现在每年的3-4月份;年平均雾日数为5.3 d,主要出现在1-4月份;从年变化趋势看,柳州市年平均雷暴、大风、冰雹,雾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0年以后,雾日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铁岭地区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2004—2013年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铁岭地区视程障碍现象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这10年间,铁岭地区雾日最多的是西丰县,年平均雾日数为19 d;轻雾日最多的是铁岭县,年平均轻雾日数为103.5 d;烟幕日最多的是昌图县,年平均轻雾日数为64.2 d;铁岭地区近10年来雾和轻雾日数呈波动状态,而烟幕日数各地均呈现减幅为40%以上的减少趋势。雾日数和烟幕日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雾主要出现在7月至翌年1月的秋冬季节,烟幕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3月的秋冬季节,轻雾日数夏季相较于其他季节偏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小二沟镇1957—2012年56年雾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小二沟年平均雾日为30 d,雾日的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夏季最多,占全年总日数的70%,春季4%,秋季22%,冬季0.2%,雾在一天中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出现的雾以辐射雾和上坡雾为主。  相似文献   

9.
选用1971—2015年莱州市的大雾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莱州市近45年的大雾变化特征及大雾日的相对湿度特征,结果表明:莱州市大雾多出现在夜间,消散时段主要集中在8:00—12:00,年平均大雾日数为6.6 d。一年中大雾主要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占全年雾日的60.1%,其中12月出现雾日最多,6月最少;大雾的年际变化较大,1992年和2015年大雾日数最多,均为17 d,而2005年无大雾日;大雾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1980年代大雾日数最多,1980年代之后略有减少;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出现大雾的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莫旗地区近50年(1961—2010年)的逐月日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莫旗地区日照时数年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递减变化趋势为-59.3 h/10年,按年代划分以20世纪7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夏季最多,平均日照时数为788.5 h,冬季最少,平均日照时数为536.3 h;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出现在6月,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10.2%。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60—2021年黑龙江省雾天气月统计资料,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插值工具,统计分析黑龙江省雾日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1960—2021年黑龙江省平均雾日为15.6 d/年。(2)雾年代际变化特征呈现为20世纪60~70年代增加,7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逐年代减少,21世纪10年代又有增加趋势,2020年以后上升幅度明显。近62年来,雾日增长率最大的地方为牡丹江绥芬河,达8.1 d/10年。(3)从空间分布角度来看,黑龙江省雾天气基本呈现西南、东北少,西北、东南多的特征。(4)黑龙江省雾天气出现频率为春季和冬季低,夏季和秋季高,其中以6—9月最多,3—4月最少。(5)雾和相对湿度的增减趋势是一致的,当相对湿度增加1%时,雾日数增加1~4 d。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61~2000年塔额盆地塔城、额敏、裕民、托里4个气象站雾的观测资料,分析盆地雾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年平均雾日数7-17d,多出现在10月~翌年4月。塔城雾的高发期在7:00~11:30,持续时间集中在2h以内。除塔城外,盆地其余3站年雾日数40年内减少。额敏雾日数年际变化具有15年的震荡周期,其余3站具有6~9年的震荡周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庆北碚地区1953~2010年雾的变化特征及预报因子。[方法]利用1953~2010年北碚地区雾的观测资料,对雾日数的年代际、年际、季节和月变化特征以及雾的生消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分析了雾的气象条件及预报因子。[结果]北碚地区雾日分布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80年代雾日数最多,60年代最低),其持续时间呈缓慢增加趋势;年际特征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并呈现9年周期振荡特征;多雾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冬,其中,雾的形成多在夜间(20:00~08:00),消散多在白天(08:00~13:00)。影响北碚区大雾的气象条件有水汽与层结、风场、温度、相对湿度等。[结论]该研究为北碚地区雾的科学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娟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64-12664,12676
对河南濮阳地区1982~2012年的雷暴日逐日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了31年濮阳地区雷暴日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濮阳地区为雷暴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3.1~35.9d,雷暴日数总的趋势缓慢减少,有年代际变化;初雷日明显提前,终雷日稍有后延;1、12月一般无雷暴,4—6月雷暴日逐渐增多,7月雷暴出现高峰值,9月雷暴呈锐减;雷暴日夏季多于春季,秋冬季少于春季;雷暴时段分布,以14:00~20:00出现的频率最高,20:00~次日08:00出现频率次之,08:00~14:00出现频率最低。  相似文献   

15.
王升国  李凤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93-494,496
用统计学原理对泰安市所辖的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9年的大雾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时间分布特征:全市大雾主要出现在每年1、11和12月,平均雾日分别为2.2、2.9和3.0d;空间分布特征:新泰大雾极差和标准差均最大,分别为57和15d;肥城最小,分别为23和5d。全市年最多雾日142d,最少26d,分别出现在1982年和1995年。一元线性回归法得出全市大雾日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率为8.7d/10a。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济宁市雾霾天气频现,空气污染问题显著突出。本文对2010—2018年济宁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到的雾和霾等天气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济宁市近9年来月平均雾日最多出现在1月,为4.0 d,占比约27.7%;最少出现在7月,为0.1 d,占比约0.8%。月平均霾日最多出现在12月,为8.7 d,占比约16.0%;最少出现在8月,为0.2 d,占比约0.4%。季平均雾日和霾日最多均出现在冬季,分别为7.9、25.0 d,分别占比约53.4%和44.8%;最少均出现在夏季,分别为0.8、7.2 d,分别占比约为5.3%和12.9%。年雾日和霾日最多均出现在2016年,分别为39、118 d;年雾日最少出现在2010年,为4 d;年霾日最少出现在2012年,为11 d。分析出济宁市雾霾的形成主要与人为、气象和地理等因素有关,人为因素是现阶段的主导因素。雾霾主要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等产生危害。雾霾的防治主要从政策倾斜、人为因素控制、加强监测、技术创新、民众参与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1~1999年塔额盆地4个气象站雷暴天气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盆地雷暴的时间变化和周期。分析表明,盆地中平原地区年雷暴日数为20~26 d,接近山脉的托里最多达32 d。盆地5~8月雷暴出现较多,其中7月最多。39年内盆地雷暴日数除塔城外,呈减少的趋势,盆地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具有6~9年的震荡周期。塔城和托里1 d中雷暴分别集中在16:00~20:00、13:00~19:00,2站有57%的雷暴持续时间在30 min以内。  相似文献   

18.
黄滢  江源源  郭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43-15345
统计分析1963 ~ 2009年广西省沿海气象台站雾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气候特征、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3个方面分析广西沿海雾的气候特征和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广西沿海雾出现最频繁时间段为08:00 ~09:00;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其中以3月为最多,夏秋季很少;雾日数年际变化幅度大.广西沿海出现雾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有地面高压后部和弱冷空气影响2种.统计广西沿海雾和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广西处于水汽通量的大值区,水汽十分充沛;广西沿海雾形成要有适当的风速、风向;出现雾时地面气温在11 ~25℃;逆温层是出现大雾的有利条件,但并不是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杨桂娟  鄢志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33-16835
采用锦州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36年大雾资料,初步统计分析了锦州地区大雾的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结果表明,锦州地区大雾有明显的日变化,大雾生成时段主要在00:00~08:00,占总数的77%;大雾消散时段频率最高出现在08:00~12:00,持续时间以0~4 h居多;锦州地区大雾年平均为24 d,一年之中大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其中夏季7、8月为最多,秋季9、10月次之,春季最少;大雾年际变化明显,36年来大雾日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70和90年代为大雾的低值区,80年代和2000年以后为大雾的高值区,特别2000年以后大雾日数明显增多。大雾发生时主要与湿度、风、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有关,发生大雾时相对湿度均在90%以上,风速一般小于3 m/s。锦州地区出现大雾的500 hPa高空环流形势可分为平直纬向环流型、槽后西北气流型、高压脊型和副高后部型等4种类型,地面系统主要以变性弱高压和地形槽为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济宁市雾霾天气频现,空气污染问题显著突出。本文对2010-2018年济宁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到的雾和霾等天气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济宁市近9年来月平均雾日最多出现在1月,为4.0d,占比约27.7%,最少出现在7月,为0.1d,占比约0.8%,月平均霾日最多出现在12月,为8.7d,占比约16.0%,最少出现在8月,为0.2d,占比约0.4%;季平均雾日和霾日最多均出现在冬季,分别为7.9d和25.0d,分别占比约53.4%和44.8%,最少均出现在夏季,分别为0.8d和7.2d,分别占比约为5.3%和12.9%;年雾日和霾日最多均出现在2016年,分别为39d和118d,年雾日最少出现在2010年,为4d,年霾日最少出现在2012年,为11d。分析出济宁市雾霾的形成主要与人为、气象和地理等因素有关,人为因素是现阶段的主导因素。雾霾主要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带来危害。雾霾的防治主要从政策倾斜、人为因素控制、加强监测、技术创新、民众参与等方面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