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翻蔓、提蔓对脱毒甘薯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对翻蔓、提蔓对脱毒甘薯产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蔓能大幅度增加甘薯产量,翻蔓减少甘薯产量。  相似文献   

2.
脱毒甘薯翻蔓、提蔓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甘薯秧翻蔓、提蔓的栽培技术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翻蔓造成大幅度减产,提蔓能拉断腰根,使养分集中于主根,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浅论脱毒甘薯翻蔓、提蔓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甘薯生长势强,分枝多,光合群体大,生长发育等各方面有别于非脱毒甘薯,翻蔓、提蔓到底对脱毒甘薯的产量有多大影响呢?本文通过对具体试验数据的分析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甘薯不同主蔓长度打尖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美 《农技服务》2009,26(12):19-19,21
为探索甘薯主蔓不同长度打尖对产量的影响,通过高淀粉甘薯品种徐薯18号主蔓不同长度打尖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主蔓长90~100cm打尖的产量最高,为49850kg/hm2,且大中薯比例高;以主蔓长70~80cm打尖的产量次之,为45750kg/hm2。同时注意打尖不能过早或过迟,以免影响地下部生长,不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5.
不同田间管理方式对脱毒红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施肥和栽培方式相同的条件下,探索脱毒红薯藤蔓移栽大田后不同生育时期摘心、提蔓、翻蔓等7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对脱毒红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对脱毒红薯产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脱毒红薯主藤长到12叶节时摘主心、保留主藤8个叶节,第1次侧枝枝藤长到17叶节摘心、保留侧枝15个叶节的处理产量最高.提蔓与翻蔓2种管理方式比较,提蔓管理较翻蔓管理更为科学合理.说明,在脱毒红薯的栽培管理上适时摘心和适时提蔓是高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剪蔓长度对党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剪蔓对党参主要农艺性状、商品形态、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处理下的浸出物、总灰分、水分、二氧化硫检测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剪蔓长度为30 cm时党参品质较好,抗病性较强,折合产量最高,为4 400.0 kg/hm2,较常规不剪蔓增产700.0 kg/hm2,增产率为18.9%。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棚西瓜不同种植密度及整蔓留瓜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250株/hm2采用三蔓留两瓜,以主蔓为辅养蔓,2个侧蔓坐瓜,产量达67050kg/hm2,居本试验第1位,座瓜率与商品瓜率达100%,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棚西瓜不同种植密度及整蔓留瓜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 250株/hm2采用三蔓留两瓜,以主蔓为辅养蔓,2个侧蔓坐瓜,产量达67 050kg/hm2,居本试验第1位,座瓜率与商品瓜率达100%,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9.
大量试验和实践结果表明,无论在什么样的生产和环境条件下,翻蔓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翻蔓是一项劳而无功的减产措施,因此不提倡采用。为避免茎叶受损伤,提高产量,应改原来的翻蔓为提蔓。提蔓在封垄后茎叶盛长期间进行1次-2次。提蔓时应适量减少茎叶损伤。对水肥供应充足,植株生长旺盛,长蔓品种进行打顶摘心。能控制主茎长度和长势,促进侧芽萌发,并有利于块根膨大,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紫甘薯的品种比较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丰产性最好的品种为九州109,京薯6号次之,黑薯一号产量居第3;每100g鲜薯中紫罗兰的花青素含量最高,九州109次之,往后依次是京薯6号、黑薯一号、山川紫。春夏产量对比试验表明,春薯比夏薯产量高。茎蔓处理试验表明,提蔓比对照(不提不翻)增产,对照比翻蔓增产。脱毒后试验结果表明,脱毒薯产量明显高于未脱毒薯。肥料试验表明,花青素含量是品种本身固有的性状,与施肥水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翻蔓损伤茎叶 减少了同化器官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一定条件下,茎叶生长愈好,光合产物制造积累也愈多,块根产量越高,在自然生长状态下,茎叶伸向四面八方,纵横交错,翻蔓愈晚,次数愈多,茎叶损伤愈严重,据调查,每翻蔓1次,一般每667m^2损伤茎叶10-20kg,翻蔓除直接损伤茎叶外,还会导致茎叶重叠、黄叶、落叶、死蔓增加,从而加重了甘薯同化器官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氮、磷、钾肥和密度4因素及其互作对脱毒甘薯豫薯7号产量的影响。[结果]4因素与甘薯产量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依次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氮、钾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氮、密度互作,氮、磷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随着产量的提高,脱毒甘薯对钾的需求增加。在该试验条件下,豫薯7号的最高产量为53.0 t/hm2。[结论]脱毒甘薯产量在45.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施N 63.42~74.73 kg/hm2,施P2O567.76~82.24 kg/hm2,施K2O 106.70~127.71 kg/hm2,密度4.6万~5.3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甘薯翻蔓会导致严重减产 在我国甘薯种植区,历史上就有翻蔓的习惯。国内外的科研部门,早就有甘薯翻蔓减产的定论:翻蔓一般减产20%~25%,高者达30%以上,翻蔓次数越多减产越大。据笔者在冀、鲁两省农村驻点时的多年、多点试验的结果:旱薄地上的春甘薯,翻蔓1次的减产8.3%.翻3次的减产29.8%;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上,翻1次蔓的减产7%,翻3次的减产19.6%。夏甘薯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翻蔓1次和翻2次的,分别减产7.8%和17.2%。为此,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脱毒甘薯净作试验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向红梅 《农技服务》2008,25(7):22-22
通过脱毒甘薯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铜仁市脱毒甘薯栽培的最佳密度为8.25万~9万株/hm2,其密度为9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47147.15kg/hm2。  相似文献   

15.
小型西瓜割蔓再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建祥  何锦豪  朱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66-5867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作为割蔓再生栽培的小西瓜品种,给大田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4个小西瓜品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对比试验,研究各品种生育期、再生能力、品质、产量等因素差异。[结果]各品种割蔓再生栽培全生育期在160~172 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头茬瓜在10.1%~10.6%,再生瓜在9.9%~10.2%;总产量以拿比特最高为43 761.90 kg/hm2,黑美人最低为33 936.90 kg/hm2;再生能力拿比特最强,花仙子最弱。[结论]在4个参试小西瓜品种中,拿比特的再生能力最强,总产量最高,品质较好,在生产上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不同氮肥施用量[0、45、90、135、180、90(缓释氮肥)kg/hm2]对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的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甘薯蔓粗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甘薯的平均蔓长、基部分枝数呈增长趋势,施氮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施肥的N_1的产量水平最低,N_2、N_3、N_4、N_5、N_6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最高的是N_5,即施磷量(P2O5)90 kg/hm2]对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的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甘薯蔓粗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甘薯的平均蔓长、基部分枝数呈增长趋势,施氮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施肥的N_1的产量水平最低,N_2、N_3、N_4、N_5、N_6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最高的是N_5,即施磷量(P2O5)90 kg/hm2、施钾量(K2O)180 kg/hm2、施钾量(K2O)180 kg/hm2,施氮量(N)135 kg/hm2,施氮量(N)135 kg/hm2时,最高鲜薯产量达53857.5 kg/hm2时,最高鲜薯产量达53857.5 kg/hm2,最高薯干产量16071.1 kg/hm2,最高薯干产量16071.1 kg/hm2,最高淀粉产量11552.4 kg/hm2,最高淀粉产量11552.4 kg/hm2。  相似文献   

17.
脱毒甘薯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脱毒甘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生育特性、抗性、产量存在较大差异,以冀薯98产量最高,达57 377.42 kg/hm2,当地甘薯产量最低,为44 635.63 kg/hm2,金沙县应引进并推广冀薯98、豫薯12号、济薯15号等脱毒甘薯。  相似文献   

18.
青贮甘薯蔓养猪效果及甘薯蔓青贮技术研究谢幼梅,李同树,王中华,崔颖(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山东省每年种植甘薯约1200万亩,所产甘薯蔓是一项巨大的饲料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自1990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不加水打碎甘薯蔓青贮后(...  相似文献   

19.
刘藜  孙锐锋  肖厚军 《农技服务》2012,29(7):845-846
采用设置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在贵州黔中地区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方在甘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甘薯的生长影响不同,配方施肥对甘薯分支数,薯蔓长,生物量等都有明显促进作用;甘薯施用氮磷钾肥要适量,可适当施用农家肥,肥料配方为纯N 135 kg/hm2、P2O567.5 kg/hm2、K2O 202.5 kg/hm2时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2.12%,因此,建议该区在生产甘薯采取该配方,以获得较好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旱砂田种植籽瓜效益较好,但目前砂田籽瓜传统种植方法存在很大的缺点.就是任其籽瓜主副蔓自然生长,不进行人工整蔓,形成籽瓜个体多蔓丛生、群体枝蔓纵横交错、杂乱无章、花期延长、坐瓜不齐、瓜个大小不一、收获时成熟度不一的状况,鲜瓜产量仅为3.75万kg/hm2左右,生瓜率高达18%以上,产籽率不足3%.针对上述情况,近年对旱砂田籽瓜进行了整蔓丰产栽培,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