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小麦纹枯病在亳州市谯城区的发病特点,分析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供该小麦纹枯病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2012年亳州市谯城区玉米生产形势和生产特点,分析其增产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其给玉米生产的启示,以为玉米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钾锌平衡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籽粒产量增长,施肥经济效益提高。2年2地试验,与不施氮肥、磷肥、钾肥和不施肥的对照(CK)、农民习惯施肥相比,NPK配施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16.22%~28.06%、6.73%~11.38%、7.01%~10.15%、21.95%~38.16%和8.18%~9.19%,平均增产22.14%、9.06%、8.58%、30.06%和8.69%。施肥增收1 374.5~3 977.4元/hm~2,施肥产投比为3.05~3.60∶1。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亳州市谯城区小麦冻害基本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小麦冻害的特点与形成原因,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了小麦冻害防御措施,对预防小麦冷害、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亳州市谯城区乡村林业发展现状,并简要总结其发展与管理措施,以推动当地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10.
介绍了谯城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表现,并提出防治措施,包括利用生物技术、利用植物间化感作用、大小漫灌压盐与高温闷棚、适当施用碱性物质、改善栽培制度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2013年利辛县秋种小麦苗情,并提出疏苗、查苗补缺、促弱转壮、控旺防倒、中耕划锄、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防冻害等相应的田管技术措施,为小麦田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无为县昆山乡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8产量水平最高,穗大粒多,株高适中,抗条锈病,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作为无为县昆山乡小麦主导品种进行种植。扬麦19穗粒结构合理,株高适中,但受条锈病感染,产量潜力未能发挥,该品种可在昆山乡推广种植,但生产中需注意防治条锈病。扬麦158在昆山乡种植多年,稳产性较好,但株高略高,建议逐步退出市场。其余品种可进一步开展试验,摸索其配套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亳州地区是安徽省重要的小麦生产区,提升区域内小麦产量对稳定区域种植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亳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耕种习惯,总结了当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深耕土壤、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期选择、炼苗与蹲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的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谯城区小麦倒伏面积有增无减的原因,并提出抗倒的技术,主要包括:选用中矮秆品种、加深耕作层,提高整地质量、推广精少量机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控病虫害、推广大型机械应用等。 相似文献
16.
1生产现状 小麦是亳州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3.3万公顷。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产量和品质也上升到了较高水平。1997年谯城区6.67万公顷小麦平均667平方米产量就突破了400千克。之后,由于粮价低等原因,谷贱伤农,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产量一直下滑。2004年和2005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如粮食直补和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以及粮价的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2004年午季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全市平均667平方米单产374千克, 相似文献
17.
18.
在太和县开展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P2O5、K2O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8.35、6.51、1.60 kg/666.67 m2,最佳产量540.57 kg/666.67 m2。综合分析推荐施肥量,结合太和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的推荐用量分别为15.0、7.0、6.0 kg/666.67 m2,目标产量550.0 kg/666.67 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合泰州市种植的小麦新品种,2013—2014年度进行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富F101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2012-2013年度涡阳县小麦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小麦品种中,洛麦23具有矮秆、高产、抗寒性强等优势,播期的弹性较大,适宜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