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真菌病害是花卉发生最多的常见病害,约占花卉病害的90%左右。常见的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叶斑病等。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观赏植物真菌病害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广州地区常见观赏植物的真菌病害,通过镜检,初步鉴定出报春花灰霉病、鸡冠花根腐病、千日红叶斑病、绿巨人褐腐病、菊花黑斑病、红掌根腐病、红掌叶斑病、红掌炭疽病、桂花叶斑病、山茶灰斑病、海棠叶斑病、棕竹叶斑病、苏铁黑斑病、杜鹃叶斑病、散尾葵叶斑病、绿萝炭疽病、石斛兰白绢病、肉桂炭疽病等18种真菌病害的病原物。  相似文献   

3.
对杭州市建德、下沙两大草莓主栽培区及周边草莓种植区的草莓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出杭州市草莓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杭州市草莓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叶斑病、黄萎病、病毒病等;常见虫害有红蜘蛛、烟粉虱、蚜虫、斜纹夜蛾、地下害虫等;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为杭州市3大草莓病害,土传病害连年发生且由轻变重,草莓虫害虽有发生但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杭州地区草莓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为今后当地草莓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吴茱萸是贵州近年重点发展的中药材之一,为了明确其病害发生种类,对余庆县中药材基地种植的吴茱萸进行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共发现吴茱萸病害6种,其中,真菌性病害5种,分别为锈病、叶斑病、白粉病、斑点病、花梗腐烂病,病毒病害1种。调查结果表明,锈病发生严重,在各药材种植区均有发生,可造成毁灭性损失,而其余5种病害均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江苏省扬州市市区芍药的主要发生病害及其不同品种的抗病性程度.结果表明,芍药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和锈病等5种;不同品种间的感病性差异较大,紫凤羽、碧天晴空、粉池滴脂、粉兰楼、枫林翠鸟、佛光珠影、红绫簪等7个芍药品种的抗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正宾川枇杷病虫害防治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为害枇杷的害虫种类繁多,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药剂。重点对枇杷缩果病、炭疽病、细菌性褐斑病、心腐病、灰霉病等枇杷果实病害进行防治,同时对枇杷根茎腐烂病和枇杷叶斑病等以及蓟马、桃蛀螟等害虫进行防治。1病害防治1.1叶斑类病真菌病害,包括灰斑病、斑点病和角斑病等3种叶片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引起早期落叶,也危害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草莓栽培面积迅速扩大,草莓生育期长,病害重,病菌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到苗床上,形成初次侵染,孢子落在草莓植株上,仅需24小时即可生出芽管侵入内部危害,再经过5~7天便形成病斑,再次产生病菌孢子,循环侵染,直到草莓收获.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轮纹病、黑斑病、叶斑病、炭疽病、褐斑病和灰霉病等.  相似文献   

8.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鲜艳美观,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草莓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叶斑病、炭疽病和灰霉病等,尤其以育苗期炭疽病的发生最普遍,在育苗阶段和定植初期,发病率有时高达90%,严重时甚至造成大面积毁灭性死苗。草莓炭疽病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实和根部也可感染,可导致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  相似文献   

9.
关中大蒜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 ̄1996年进行了进行陕西省关中大蒜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共发现14种病害。叶部病害以匐柄霉叶枯病和锈病分布广泛而严重,前者能引起复杂的症状,造成毁灭性损失,芽枝霉叶斑病、紫斑病、灰霉病仅局部地块有发生。蒜薹白斑腐烂病是首次报道的病害,贮藏蒜薹损失率高达50% ̄60%。蒜薹的灰霉腐烂也较普遍。田间危害鳞茎和根部的病害有白腐病和软腐病,贮蒜病害有曲霉病、黑斑病、灰霉病、红腐病和青霉病等。此  相似文献   

10.
2016-2018年,在建德、诸暨、嘉善开展草莓安全生产中的关键风险点草莓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三种病害的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育苗期主要病害为炭疽病,且发生逐年加重;棚栽期主要病害为灰霉病和白粉病,总体发生程度中等。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大叶黄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疮痂病、白粉病。20~30℃适宜发病,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脱落,严重影响大叶黄杨生长发育。发病初期,用敌力脱、火把等喷雾能有效控制其扩展蔓延。  相似文献   

12.
福建温室黄瓜病害鉴定及其发病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2008年的调查及鉴定结果,发现福建超大黄山农场设施种植的黄瓜病害种类主要有白粉病(Oidiumsp.)、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incognita)、黄瓜蔓枯病(Mycosphaerella citrullina)、炭疽病(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红粉病(Trichothecium roseum)、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病毒病(cucumber virus)、煤污病(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黄瓜疫病(Phytophthora melonisKatsura),前6种为设施栽培黄瓜的主要病害,且黄瓜蔓枯病在福建省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3.
陕西烟田主要病害种类调查与病毒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陕西烟田病害种类,于2013-2015年对陕西烟田病害开展系统调查,鉴定出9种病害,分别是赤星病、白粉病、黑胫病、灰霉病、青枯病、角斑病、野火病、根结线虫病和病毒病,其中,赤星病、白粉病、灰霉病、黑胫病和病毒病发病普遍,危害严重;野火病、青枯病、角斑病和线虫病仅在个别烟田发生。烟草感染病毒的种类包括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和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其中,CMV、TMV、TEV和PVY检出率分别为23.6%、34.7%、21.3%和18.4%,TMV+CMV、CMV+TEV和CMV+PVY检出率分别为27.4%、24.9%和20.9%,烟田病毒复合感染普遍,造成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行广西田七病害调查,为今后广西田七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2015年于田七病害发生高峰期,采用平行线取样法在广西百色市不同海拔、不同遮光率、不同荫棚类型及不同七龄的田七园开展田七病害种类、分布和为害程度等调查,统计各调查点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观察并记录各观测点的海拔、遮荫棚透光率、荫棚类型及七龄等生态因子情况。【结果】广西田七主要真菌性病害7种,分别为圆斑病、黑斑病、根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和疫病。在广西百色市,田七圆斑病和黑斑病在高海拔区域发生严重;根腐病在低海拔区域发生严重;荫棚透光率越大,叶部病害越严重;避雨荫棚田七叶部病害比普通荫棚轻。【结论】圆斑病、黑斑病和根腐病是目前广西田七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通过避免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方建园,设计避雨荫棚,保持园内通风,可极大降低田七病害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5.
1993~1996年进行了陕西省关中大蒜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共发现14种病害。叶部病害以匐柄霉叶枯病和锈病分布广泛而严重,前者能引起复杂的症状,造成毁灭性损失,芽枝霉叶斑病、紫斑病、灰霉病仅局部地块有发生。蒜薹白斑腐烂病是首次报道的病害,贮藏蒜薹损失率高达50%~60%.蒜薹的灰霉腐烂也较普遍。田间危害鳞茎和根部的病害有白腐病和软腐病,贮蒜病害有曲霉病、黑斑病、灰霉病、红腐病和青霉病等。此外,大蒜花叶病毒和大蒜潜隐病毒发生普遍而严重,另有一种病原未明的黄(红)叶病,仅局部发生。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德安  戴余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70-6371
调查了鄂北地区银杏集中产区的安陆、随州等市的银杏苗圃、叶用林和果用林的银杏叶部病害的种类及危害状况。结果表明,危害银杏叶片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炭疽病、叶斑病和轮纹病。果用林发病较重,叶用林次之,苗圃较轻。最后,针对病害的发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于2009 ~ 2013年对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山边村大棚黄瓜病害进行调查及鉴定,结果表明:大棚黄瓜病害种类主要有靶斑病、霜霉病、疫病、角斑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病毒病与黑星病,其中靶斑病在福建省为首次记录.猝倒病、枯萎病、白粉病、根结线虫病、白绢病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研究北京市园林花卉(草本花卉)病害种类,。症状及危害,调查结果,草本花卉病害六十多种,分布在四十种植物,其中以真菌病害为主,其次为病毒,细菌,线虫等。发生较普遍和危害严重的病害有:凤仙花白粉病、一串红花叶病、芍药褐斑病、菊花褐斑病、唐菖蒲枯萎病、大理花白粉病及花叶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19.
对园林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红叶石楠进行了介绍,对红叶石楠栽植后的浇水、施肥等养护措施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红叶石楠主要病虫害灰霉病、炭疽病、叶斑病、蚜虫、袋蛾、刺蛾、红蜘蛛、吉丁虫、介壳虫、天牛等的发生与防治做了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生长期病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东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生长期主要病害有6种,包括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酸腐病以及褐斑病;其中炭疽病是主要病害,发病严重的病果率达35.63%,个别地块有绝收现象;褐斑病只在个别地块中发现;酸腐病和霜霉病在葡萄生长后期加重;炭疽病严重的地块酸腐病也严重。病害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药剂种类以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多菌灵及福美双为主;整个生长季施药普遍在14~15次,最多可达17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