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了3种类型专用小麦(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在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倒一茎节、倒二三茎节、倒四五节茎节、叶鞘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及籽粒中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旗叶中可溶性总糖、蔗糖、SS和SPS活性均高于强筋小麦郑麦9023,温麦4号略高于豫麦50。SS和SPS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早于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在花后12 d至成熟期间,豫麦50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温麦4号次之,郑麦9023最低;豫麦50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灌浆后期的ADPP活性也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相关分析表明,开花后18 d至成熟期茎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籽粒淀粉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叶片中蔗糖、籽粒中可溶性总糖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茎鞘可溶性总糖含量对籽粒淀粉的贡献率存在基因型差异:豫麦50和郑麦9023以倒二、三节间最大,而温麦4号则以倒四、五节间最大。  相似文献   

2.
温麦18号(原名温9629)是温县农科所以豫麦21号为母本、豫麦4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弱春性、低秆、大穗、早熟小麦新品种。该品种耐寒性好、抗病耐病性强,高产、稳产,适合黄淮冬麦区中、高产田,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3.
温麦4号是温县农科所继育成豫麦25号(温2540)之后,又选育成功的一个小麦新品系。该品系于1988年选自“混温2540”大田出现的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1993年同时参加河南省和黄淮南片小麦高肥冬水组区试,表现优异,比豫麦2号、豫麦25号早熟、粒大、病轻、秆低、抗倒、高产,是一个很有希望能大面积推广利用的小麦新品系。  相似文献   

4.
高产抗灾小麦新品系———豫麦21号(周9)矮优688系牛子敬杨光宇吴晨峡(周口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周口466000)豫麦21号(周麦9号)矮优688系,是周口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专家郑天存等,从豫麦21矮优系上千个单株中选出的优系。该品系明显优于原周麦...  相似文献   

5.
《河南农业科学》2006,(2):117-117
麦类品种:①高产、优质、抗病、耐旱、耐湿、广适、耐肥抗倒小麦新品种信阳234。②其他小麦品种:豫麦18(豫麦18—64)、豫麦70(内乡188)、浙丰2号(红皮)、丰抗36、丰抗38等8个品种。③大麦品种:西引2号、驻大麦4号(代理)、鄂大麦7号等。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   半冬性品种以温麦6号、周麦16、新麦18、周麦18为主;弱春性及春性小麦品种以豫麦34和郑麦9023、豫麦1864、偃展4110为主;优质小麦半冬性品种以新麦18、济麦20为主;优质春性品种推广豫麦34、郑麦9023;旱地品种以济麦2号、洛旱2号为主.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乙二醇(PEG)渗透胁迫方法,对豫麦41号、豫麦2号、郑旱1号3个小麦品种的抗旱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郑旱1号在干旱胁迫下的根系活力和活跃的根比表面最大,保水力最强,脯氨酸的变化幅度较缓,而且叶和根的细胞膜受伤害程度都表现最低。表明郑旱1号抗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神麦1号(原泛3号)是黄泛区农场农科所与河南省同位素所合作,采用有性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4012号)。  相似文献   

9.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河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比较多,其中半冬性品种主要有豫麦69、豫农202、豫49—198、周麦—16、周麦—18、温麦—19等,弱春性品种主要有郑麦9023、豫949、兰麦矮早等。在正常情况下,同一地区半冬性小麦  相似文献   

10.
豫麦70—36是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国审小麦品种豫麦70号(内乡188)进行改良后选育的半冬偏春性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河南金丹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经营。豫麦70—36多抗、广适,优质高产,一般亩产600kg左右,高产地块突破750kg,将成为我省新一代的当家品种。豫麦70—36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旱地条件下郑旱1号小麦旗叶衰老和粒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旱地条件下,冬小麦郑旱1号、豫麦2号和豫麦41号旗叶衰老和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豫麦41号旗叶表现早衰,植株提早死亡,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解较快,灌浆后期O·2产生和MDA积累较快,叶功能迅速降低;郑旱1号小麦旗叶衰老较迟,后期叶功能强,耐旱性强;豫麦2号旗叶衰老速度居中,耐旱性中等。耐旱性强,叶功能期长的郑旱1号小麦粒重最高  相似文献   

12.
新麦16号(金博士1号)是新乡市农科院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2003002)。该品种系1993年以豫麦13号为母本,内乡82C6为父本杂交,1994年又以豫麦2号为母本,(豫麦13号/内乡82C6)F1为父本杂交,1995年对[豫麦2号//(豫麦13号/内乡82C6)]F1进行诱变(M1),后代按常规系谱法选择,经过多年后代选育、室内考种、品比鉴定、区域试验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3.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系)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1997年度对6个有苗头的小麦高产新品种(系)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温麦6号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性状较好,是试验中唯一具有亩产超600kg潜力的品系;安阳93中6等3品种(系)成产要素基本协调,产量居中。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类型专用小麦郑州9023(强筋型)、温麦4号(中筋型)、豫麦50(弱筋型)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差异、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淀粉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优质小麦品种比较结果表明 :(1)豫麦 34(强筋型 )产量 80 5 6 .5kg/hm2 ,较对照 (豫麦 18)增产 2 .6 % ,居参试第 1位 ,但感白粉病与锈病 ,抗倒春寒能力差 ;(2 )温麦 8号 (中筋型 )平均产量 7986 .0kg/hm2 ,居参试第 2位 ,抗倒性好 ,熟期适中 ,熟相好 ,但感赤霉病、白粉病、锈病、中感纹枯病。豫麦 34和温麦 8号均适宜在江苏淮安种植。  相似文献   

16.
温麦8号是用温麦4号//渐麦1号/南大2419r/3/雅33-6-3多次复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省两年区试和1年生产试验,分别比对照浙麦1号增产1成、2成和3成。全生育期比渐麦1号长1.2天。中抗赤霉病,品质佳。  相似文献   

17.
豫麦49-198小麦超高产新品种,是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小麦育种专家吕平安继豫麦49(温麦6号)之后,在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这一品种由豫麦49变异单株中定向系统优选而成。2005年9  相似文献   

18.
以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中筋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型小麦豫麦5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水化合物、淀粉及其组分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的蔗糖含量均随灌浆进行呈降低趋势,葡萄糖含量在灌浆前期亦呈逐渐降低趋势。郑麦9023以花后6 d籽粒果糖含量最高,而后逐渐降低;豫麦50和温麦4号籽粒的果糖含量亦在花后6 d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至花后24 d时略有升高,而后又迅速降低。郑麦9023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6和18 d,且第1个峰值显著高于第2个;而豫麦50和温麦4号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2 d。随着灌浆的进行,不同类型小麦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豫麦50明显高于郑麦9023和温麦4号。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3类小麦AGPP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8 d,UGPP和SSS活性的峰值,温麦4号分别出现在花后12和18 d,豫麦50和郑麦9023则分别出现在花后18和12 d。  相似文献   

19.
小麦新品种豫麦24号韩相林,王华瑞,许国震(濮阳市农科所,濮阳457000)小麦濮阳8441经过三年省区试和一年省生产示范试验,表现产量三要素协调、耐寒、耐病、高产、稳产,于1993年9月14日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24号。一、产量...  相似文献   

20.
富麦2008(原名:豫同M023)是河南省科学院利用豫麦57为基础材料,通过人工诱变(辐射+太空搭载),选育出的高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豫审麦2006013)和国家(黄淮南片)品种审定(国审麦2006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