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豌豆用根瘤菌拌种,根部根瘤菌数量明显增多,苗期和盛花期长势明显增强,盛花期鲜重明显提高;豌豆用作绿肥于盛花期翻入土壤后,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逐步增加,土壤容重下降,土壤通透性能提高,耕地质量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实2号果实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实2号盛花期后26~182 d测定了其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硬度、果肉颜色等指标,分析了猕猴桃新品种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红实2号猕猴桃果实呈单S曲线生长,分为细胞分裂期(盛花期后60 d)、果实膨大期(盛花期后60~144 d)和果实成熟期(盛花期后144~159 d)3个阶段,摸清了红实2号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的规律,为配套生产技术的制定和适时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荔波县油菜开花盛期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荔波县气象站1981-2010年的油菜花期数据和逐日气温资料,分析气温对油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盛花期与上年12月1日到平均盛花期活动积温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活动积温越大,温度积累越足,油菜花盛花期越早;反之盛花期越晚;盛花期与上年12月至当年2月逐旬平均、逐旬最高、逐旬最低气温因子呈负相关关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将上年12月至当年2月上旬逐旬平均、逐旬最高、逐旬最低气温因子及上年12月1日到平均盛花期的活动积温作为备选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建立油菜盛花期预报模型,再利用建立的预报模型进行拟合,发现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光叶紫花苕子不同翻压时期配合常规施肥对土壤养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子在盛花期翻压还田,耕层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光叶紫花苕子高18.5%、8.3%、2.0%和25.0%、10.8%、6.0%,盛花期翻压光叶紫花苕子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氮钾养分;盛花期翻压光叶紫花苕子水稻产量达到9 338.0 kg/hm2,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光叶紫花苕子分别提高16.2%、4.8%、3.1%。盛花期是翻压光叶紫花苕子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蓝花子作为耕地绿肥利用的最佳翻压时期,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蓝花子不同翻压时期配合常规施肥对耕地土壤肥力、玉米作物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翻压蓝花子,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蓝花子提高12.5%、5.7%、1.6%,玉米产量达到11 304 kg/hm2,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蓝花子分别提高10.42%、2.1%、1.28%.盛花期是翻压蓝花子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
库尔勒香梨盛花期预报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李新建  吉春容  吴新国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1):1211-1213,1225
根据库尔勒市1981—2012年地面观测资料和香梨花期物候资料,分析库尔勒香梨盛花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确立对香梨盛花期作用显著的气象因素,建立香梨盛花期最优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香梨盛花期的最优势相关气象因子是3月平均最高气温、4月至始花期平均气温与4月至始花期合计日照时数,利用所建模型对1981—2007年以及2008—2012年香梨盛花期进行回代和预报检验,效果均较好,此结果可用于指导库尔勒市香梨盛花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7.
呼和浩特市紫丁香盛花期预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呼和浩特市紫丁香盛花期的预测模型,为其花期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1965~2007年紫丁香物候观测资料及相应气象资料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紫丁香盛花期预测模型。[结果]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紫丁香盛花期的4个气象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为:Y=6.674-0.571X2-1.208X8-0.264X15+0.419X17(Y为盛花期距4月20日天数,X2、X8为2月中旬、4月中旬平均温度,X15、X17为3月中旬、4月上旬日照时数)。用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1965~2007年紫丁香盛花期进行回测,准确率较高。[结论]影响紫丁香盛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2月中旬4、月中旬平均温度和3月中旬、4月上旬日照时数。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呼和浩特市紫丁香的盛花期。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主栽茶区茶树花的开花习性与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适时采摘和科学开发利用茶树花资源提供依据,对贵阳市乌当、小河、白云等茶叶主茶区湄潭苔茶、福鼎大白茶和黔湄601等3个茶叶主栽品种的茶树花生物学特性和生物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栽品种在不同产地的全花期长短不一;露白期在9月10日至10月6日,早晚相差27 d,乌当茶区茶树露白早于其他茶区。茶树盛花期的起讫日和盛花期日数品种间存在差异,茶树盛花期起始在10月7-21日,湄潭苔茶较早,黔湄601最晚,早晚相差近15 d,盛花期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湄潭苔茶的盛花期平均为37.5 d,福鼎大白茶的盛花期平均为36 d,黔湄601盛花期平均为27 d。茶树的开花量集中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茶树品种间产花量差异显著,其中,以福鼎大白茶最高,平均产干花25.9 kg/667m2;黔湄601次之,平均产干花18.06 kg/667m2;湄潭苔茶花最低,平均产干花12.62 kg/667m2。应根据不同茶树品种的开花习性合理适时采摘并进行茶树花的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9.
六、盛花期至果实成熟期的管理 1.盛花期全园摘心 从盛花期至以后的35天内,随时摘去新梢与嫩芽,使养分集中于叶、花、幼果中,减少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10.
六、盛花期至果实成熟期的管理 1.盛花期全园摘心从盛花期至以后的35天内,随时摘去新梢与嫩芽,使养分集中于叶、花、幼果中,减少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