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间距即产犊间隔,也称胎间距,指奶牛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母牛产后配种天数一般情况下不高于100天,也就是说奶牛产间距应在360天以内,最理想的是一年产一犊,实现乳犊双丰收,使母牛维持正常的生产周期和正常的生理机能,保证母牛健康,延长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2.
产间距即产犊间隔,也称胎间距,指奶牛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母牛产后配种天数一般情况下不高于100天,也就是说奶牛产间距应在360天以内,最理想的是一年产一犊,实现乳犊双丰收,使母牛维持正常的生产周期和正常的生理机能,保证母牛健康,延长利用年限.但是在农村散养的奶牛,由于散养管理差,往往造成产间距过长,两年一胎或三年两胎.缩短农村奶牛产间距,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产间距即产犊间隔,也称胎间距,指奶牛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母牛产后配种天数一般情况下不高于100天,也就是说奶牛产间距应在360天以内,最理想的是一年产一犊.实现乳犊双丰收,使母牛维持正常的生产周期和正常的生理机能,保证母牛健康,延长利用年限。但是在农村散养的奶牛,由于散养管理差,往往造成产间距过长,两年一胎或三年两胎。缩短农村奶牛产间距。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赵建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57-1159,1259
通过对江苏省某奶牛场895头中国荷斯坦成年母牛第1~6胎共1 967次的首次配种月龄、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妊娠期、产犊间隔、产犊泌乳月龄等繁殖性能进行分析,并分析了繁殖性能与部分泌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胎次极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间隔、泌乳天数和干奶天数(P<0.01),显著影响妊娠期和305 d校正产奶量(P<0.05)。随着胎次的增加,受胎情期数、干奶天数逐渐增加,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和泌乳天数逐渐下降。产犊季节极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妊娠期、305 d校正产奶量、泌乳天数(P<0.01),显著影响产犊间隔(P<0.05),对干奶天数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春季产犊受胎情期数最高,冬季产犊的奶牛从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夏天产犊妊娠期最短。受胎情期数与首次配种月龄、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泌乳月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首次配种月龄与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间隔、泌乳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门塔尔母牛主要繁殖性状遗传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物模型并借助MT-DFREML方法估计了中国西门塔尔母牛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得到母牛的配妊时间与产犊间隔的遗传力分别为0.065和0.047;母牛配妊时间、产犊间隔与305d产奶量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17和0.15,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45和0.35;配妊时间与产犊间隔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27,遗传相关系数为0.33。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母牛主要繁殖性状影响非常显著,母牛繁殖性状为低遗传力性状,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6.
高产奶牛在产后的泌乳高峰期由于受到各种应激,表现出牛群繁殖率的降低,意味着母牛产犊间隔延长,即产后至配种受胎间隔时间的延长,也意味着空怀或不孕时间的延长.因此增加了母牛的饲养管理及配种费用,也减少了牧场产犊数,影响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受胎率是母牛繁殖力高低评价的基础指标,只有产犊多才能确保产肉和产奶多。能够提高产犊数量和缩短产犊间隔的措施都有利于产肉和产奶量的增加。重点讲解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和提高繁殖力的措施。为黔西县母牛产业的发展和加快育种进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奶牛繁殖能力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奶牛产犊间隔是判断奶牛繁殖能力的一个较为科学和准确的目标,奶牛产犊间隔又可称为胎间距,为奶牛两次分娩之间的时间间隔,奶牛产犊间隔延长往往意味着经产奶牛具有较长的空怀和不孕的时间,导致饲养成本和配种费用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受损。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比较多,包括品种选择、营养、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助产及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缩短奶牛产犊间隔才能提高养殖牧场的运转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产犊间隔对奶牛养殖场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多方因素,并就如何缩短奶牛产犊间隔提出几点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非遗传因素,以宁夏某奶业有限公司2012—2016年间6 236头健康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能记录和繁殖记录为研究材料,以305d产奶量和产犊间隔为研究对象,运用SAS8.1软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场、胎次、初产月龄、产犊年份及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场、胎次、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和产犊间隔均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初产月龄对305d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场、胎次、产犊季节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研究发现胎次、初产月龄、产犊季节和产犊间隔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重要因素,胎次、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产犊前后的母牛是感染疾病的非常时期,这个阶段一定要优先考虑产犊母牛的营养和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牛繁殖能力和犊牛存活率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母牛产犊前后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早期妊娠诊断是指在母牛配种后2周至2个月之内对其进行妊娠诊断,这一技术即可以减少漏配率,也可以尽早对怀孕母牛进行保胎管理,还能缩短母牛的产犊间隔,提高母牛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意在帮助养殖户切实做好母牛早期妊娠诊断,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母牛正常妊娠期一般280d,产后空怀85~100d,产犊间距365~395d。母牛产后不发情是指经产母牛产后经过60d依旧没有出现发情,多种因素都能引发该病,但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奶牛产后5~6个月不发情,有些超过一年仍未见发情,给牛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作者分析了发病原因,针对性地归纳预防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不孕症分为暂时性不孕症和终身不孕症.近几年来,奶牛养殖业效益走低,农户饲养奶牛呈维持状态,因而奶牛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平衡,暂时性不孕症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发病占成母牛的30%以上,平均产犊间隔延长3~4个月,有些牛群产间距长达16~18个月,严重影响了奶牛全寿命的产值效益. 1 奶牛不孕症病因分析 1.1 高产奶牛内分泌失调.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养牛场扩大生产规模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母牛产犊完成的,母牛产犊在饲养管理中属于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母牛的健康状况和今后的繁殖能力,还影响到犊牛是否健壮和成活率。在管理不善、环境突变或饲养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母牛在产犊后会发生各种异常情况,如不能妥善处理会给生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作为管理者应科学合理分析母牛产犊后常见问题,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合理对待,帮助母牛或犊牛顺利渡过难关,进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乳用青年母牛自第一次产犊后即称为泌乳母牛或成年母牛,此后将进入泌乳——干奶——再产犊——再泌乳的循环阶段。母牛产犊后即进入泌乳期,一般持续280~320天,国际通行标准按305天计算。奶牛泌乳期的长短因品种、年龄、胎次、产犊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饲养管理好坏不仅关系到本胎次的产奶量和是否能再次正常发情,  相似文献   

16.
<正>一、加强母牛繁殖力检查,注意疾病防治1.了解繁殖史了解母牛年龄、胎次、上次产犊日期,有无难产或胎衣不下等情况;了解母牛产后子宫恢复及恶露排出情况,产后发情时间,产后配种时间间隔;了解母牛有无后瘫、酮病及腹壁炎症等一般常见疾病;了解母牛营养水平、饲草、饮水质量及日常管理;了解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阶段饲养管理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842209)李祥云一、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母牛产犊前后15天为围产期,此时母牛处于妊娠末期,即将产犊泌乳阶段,搞好其饲养管理对确保母牛、犊牛安全极为重要。母牛怀孕后期腹围增大行动不便,应防止拥挤滑跌引起流产。母牛产...  相似文献   

18.
一、促进母牛白天产犊 母牛产犊集中在4~5月份,且多数在夜间,照料不周使牛产犊时间过长,会造成产道感染、生殖道损伤等病.同时也造成新生犊牛假死、孱弱或感冒等症的发生.实践证明,让母牛夜间采食,可促使白天产犊.目前,普遍做法是让妊娠最后1个月的母牛在夜间采食,这样可促使70%以上的母牛在白天产犊.白天产犊便于观察,有利于助产,可避免冬天不良因素的影响,减少产科病,提高产犊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产犊间隔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场地对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对产犊间隔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间隔随胎次增加有延长的趋势;不同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冬春季节产犊间隔明显高于夏秋季节;不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犊间隔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延长.[结论]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产犊间隔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一些奶农往往在奶牛产后72~93天内,由于发情鉴定不准确和牛患生殖系统疾病没有及时治愈,造成奶牛不能及时受孕,致使产犊间隔时间超过12个月,进而产奶时间也随之向后推迟,超过305天.有些奶农还误认为,只要母牛有奶可产,下一次产犊间隔延长也无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