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0~1996年,在赣南黑荆树产区开展了黑荆树虫害调查.共查出虫害28种,隶属6目21科。严重危害的有雨尺蛾Semiothisapluviata(Fabricius)、茶袋蛾CrgptotheleaminusculaButler、宽边小黄粉蝶EutemahecabeLinnaeus三种。对主要害虫进行了发生与危害情况的调查,并提出了人工、生物、化学等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流胶病是柠檬极易感染的一种病害 ,不仅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减少产果量 ,而且降低柠檬果实品质 ,严重影响柠檬生产和果农的积极性。近年来 ,该病在各产区普遍发生 ,个别果园病株率高达 90 %以上 ,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据调查 ,凡是抓好了流胶病防治的果园 ,植株生长健壮 ,产量高 ,品质优。因此 ,研究流胶病因、观察田间症状、分析发生特点及探讨防治对策十分必要。1 流胶病因流胶是症状 ,流胶病是一种复合病害。对病组织解剖发现 ,柠檬流胶病是由于昆虫、真菌、细菌、线虫甚至病毒的综合作用 ,其致病因子繁杂 ,且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  相似文献   

3.
桃树流胶病在我国南北桃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常常因流胶过多导致树势衰弱 ,甚至引起枝枯和死树 ,造成严重减产。近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桃树面积增加 ,经调查 ,桃树流胶病发生普遍 ,一般果园发病率41%~47% ,严重威胁桃果生产。1症状桃树流胶病主要危害主干和主枝 ,以枝桠处较重 ,小枝和果实也有受害。田间调查流胶病发生部位所占百分数为 :主干27% ,主枝杈处32.5% ,主枝23.5% ,小枝及果实17%。主枝及主干受害初期 ,病部肿胀 ,早春流出树胶 ,初呈半透明黄色 ,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 ,严重时树皮和木质变褐腐烂 ,…  相似文献   

4.
桃树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的病害种类比较多 ,但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桃树流胶病、根癌病、缩叶病和细菌性穿孔病。1 流胶病桃树流胶病是桃树枝干上的一种重要病害 ,在南方温暖多雨桃区普遍发生。桃树受害后 ,树势衰弱 ,树体早衰 ,影响产量 ,已成为当前桃果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之一。1 .1 症状流胶一般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 ,严重时侧枝也可发病。发病初期病部膨胀 ,随后分泌出透明、柔软的树胶 ,同空气接触后 ,树胶慢慢变褐色 ,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随着流胶数量的增加逐渐变褐腐烂 ,杂菌极易腐生 ,树势日趋衰弱 ,树叶变黄变小 ,桃…  相似文献   

5.
流胶病是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重要枝干病害。发病成因包括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前者在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后者为真菌侵染所致,主要发生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此病轻者树势衰弱,重者枝干枯死。一、症状一般多在主枝、主干上发生,开始时病部皮层膨肿隆起,随后陆续分泌出褐色透明的树胶。流胶严重的枝干,树皮开裂,布满胶质块,干枯坏死,树势衰弱,甚至整枝枯死。当年生新梢被害,以皮孔为中心,发生大小不等的病斑,亦有流胶现象。二、成因与防治1、非侵染性流胶病霜害、冻害、病虫害、雹害、水分过…  相似文献   

6.
1996年以来,山东省胶东地区桃园流胶病偏重至大发生。桃树流胶病成为桃树生产的最重要病害之一。流胶病大发生的症状是大量胶体自桃树主干及枝条上的皮目等处流出,桃树树体因为大量流胶而衰弱并死亡。按照传统理论,桃树流胶病系生理性病害。也有报道系真菌性病害。1998年以来,通过我们系统观察,发现桃树枝干流胶的成因主要系一鞘翅目小昆虫在枝干表皮至韧皮部大量蛀食为害造成,蛀孔破坏了枝干输导组织,树液不能正常输送,自蛀孔流出,形成流胶病。据2002年9月上旬标记观察,果树小蠹成虫为害的蛀孔24h内流胶率达到9…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贵州省锦屏县李树病虫害越发严重,给果农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调查了锦屏县李树病虫害种类,主要总结了李树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缩叶病、炭疽病、流胶病、裂果和蚜虫、李小食心虫的发病症状、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在关键时期进行李树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大棚樱桃的价格升高,其栽培面积也扩大。由于管理不当,致使许多树体流胶而死。为此特对樱桃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办法,作一介绍。一、流胶病的原因1、修剪不当引起的。樱桃树不能如其它落叶果树(苹果、梨等),在休眠期进行大量修剪,特别不能疏除较粗大的枝组...  相似文献   

9.
<正>流胶病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樱桃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可为害樱桃树主干、主枝等部位,是一种综合性病害。发病原因复杂,很难彻底根治。树体流胶可造成樱桃树生理代谢失调,树势衰弱,果品质量下降,严重时引起死枝、死树,造成樱桃减产。1症状一是由侵染性病菌引起的流胶病,在根颈、主干、主枝等部位发生。发病初期,在枝杈处或伤口流  相似文献   

10.
流胶病在我国桃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病害。植株流胶过多,会严重削弱树势,重者引起死枝、死树,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除桃树外,其他核果类果树如杏、李、樱桃等也有流胶病。  相似文献   

11.
氮钾水平与全多酚对柠檬流胶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胜林 《植物保护》1997,23(4):10-12
N、K水平与柠檬抵御流胶病病原菌侵染能力有密切关系。在营养液中N浓度大于240mg/kg,树体对流胶病抵御能力降低;在K浓度小于220mg/kg范围内,提高K水平能明显提高树体抗流胶病的能力。叶片中全多酚的含量与树体抗流胶病能力强弱有关,在营养液中N浓度为240mg/kg,K浓度为220mg/kg时,叶片全多酚含量为9.17mg/g,树体具有较强的抗流胶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水稻条纹叶枯病得以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有所加重,呈现此消彼长态势,为明析黑条矮缩病流行与水稻播栽方式之间关系,2009年笔者就水稻不同播栽方式下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广大植保工作人  相似文献   

13.
鄢铮 《植物医生》1997,(3):11-12
李树常见病害及其防治鄢铮(福建省福州市农科所350014)一、李流胶病发病症状在当年生枝条表面出现,初期为红褐色斑点,逐渐扩大为椭圆形病斑。病斑破裂后流出透明、柔软的树胶,树胶逐渐变成淡褐色的硬质胶块。病斑在皮孔部位出现隆起,并产生黑色小点。当病斑环...  相似文献   

14.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3,16(2):26-27
近年来 ,大棚温室油桃在夏县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2 0 0 2年达 4 0 0hm2 。油桃适应性广 ,生长势强 ,抗逆能力强 ,结果早 ,生育期短 ,投资小 ,效益大 ,667m2年均效益 80 0 0~ 10 0 0 0元 ,成为夏县设施栽培中的主要经济作物 ,但是 ,在栽培生产中由于流胶病的发生 ,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和品质提高 ,为了确保油桃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壮生长 ,于 1999~ 2 0 0 2年 ,我们对其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防治 ,基本控制了流胶病发生现总结如下 :1 症状油桃流胶主要发生于枝干和果实上 ,树干枝条受害时 ,春季流出透明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 ,胶质逐渐变为褐色 ,…  相似文献   

15.
桃树流胶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桃树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真菌病害.流胶病的发生主要由生理性因素和病虫害因素引起.本文对桃树流胶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总结,以期做到对症施策,为桃树流胶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水稻上一种新发生病害,由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为介体远距离传播。红河州是稻飞虱从越南迁入我国的前沿地。2011年通过田间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初步明确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红河州的发生分布及为害,旨在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也为了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云南省甚至我国的发生情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俗称“着雾”,又称黑杆病,是影响芝麻产量的主要病害。1988年我市芝麻茎点枯病发生7418亩,占总播面积的76.2%;因病绝收面积3195亩,损失产量20万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为此我们于1988—1991年对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一、芝麻茎点枯病发病因素的调查1.气候条件与发病关系:据我们连续4年的调查,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较大,该病在芝麻生育期内有两个发病危害期:一为播种后至苗期,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病,造成烂籽和烂苗;二是在盛花结朔果后发  相似文献   

18.
桃流胶病是桃树栽培中的常见病害,该病发生原因复杂,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本研究从健康桃树叶片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内生细菌J5,J5对桃流胶病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JMB-122菌株有较强拮抗作用。结合16S r DNA鉴定、磷脂脂肪酸鉴定以及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分析结果将J5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进一步研究发现J5可在桃树内定殖且存活至少2年以上。离体致病力测定表明J5定殖或其发酵滤液处理的桃树枝条在接种JMB-122后产生的病斑长度均较对照的小。J5定殖的桃树枝条接种7 d后病斑长度为14.0 mm,而对照枝条接种后病斑长度达到32.5 mm,表明内生细菌J5能有效抑制桃树流胶病的发生,在防治上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山西枣黑顶病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枣黑顶病的致病因素,在山西省晋中枣区选取5个有代表性的枣园,调查了枣黑顶病发病规律,对病果上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与回接试验,测定了发病枣树的枣叶、枣果氟含量及大气的氟含量,并进行了氟化物浸果诱导黑顶病试验.结果表明:枣黑顶病的发病规律与普通侵染性病害不同;枣黑顶病在枣果膨大期、白熟期和成熟期均可发病,从黑顶病痛果中分离到6种真菌,对这些病原菌进行回接试验,均未诱导出与黑顶病相似的症状;枣黑顶病发病率与大气氟含量、枣叶片含氟量、枣果含氟量呈正相关关系;用氟化氢溶液也成功地诱导出枣黑顶病.说明氟污染是枣黑顶病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水稻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65-1977年水稻病毒病主要是黑条矮缩病、普通矮缩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毒昆虫传病特点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
水稻黑条矮缩病由灰稻虱传播。灰稻虱能把病毒自水稻传到水稻、大小麦、玉米,但难以把病毒从玉米传到其它寄主上。已证实田间早熟禾可以作为黑条矮缩病无症带毒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