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编     
柳的村野,柳的浪潮,柳的庭院,柳的勤劳。家乡的老老少少,都有柳编的爱好。二娃娃心灵,改花花手巧,一根根荆条在胸前跳跃,一件件柳货在身边飞跑,就象作家在编稿。柳的诗笺,柳的材料,柳的篱笆,柳的筐篓,编哟,编哟——编:li了劳动致富的歌谣l柳编@李玉飞~~  相似文献   

2.
闲话“柳痴”诗人我国古代爱柳、植柳的诗人很多,但爱柳如“痴”的当推以下几位。东晋的陶渊明爱柳,他在自己的房舍周围总要栽几株柳树,朝夕与柳为伴,自号:“五柳”先生。他写的五言诗《归园田居》就留下了“榆柳荫后檐,桃李落堂前”的名句。唐代的柳宗元,不但爱柳...  相似文献   

3.
红皮柳(Salix purpurea)别名:柳条、绵柳、簸箕柳、笆斗柳。生于河沟溪边。分布于我国大部地区,东北地区有广泛分布。是重要的护岸树、风景林。茎可作编筐材料。  相似文献   

4.
福州口岸今年以来竹木藤柳草制品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月份共出口1600多批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二成多。看好福建竹木藤柳草制品优良的质量和独特的设计,前年以来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福建竹木藤柳草制品需求大增,去年福州口岸出口竹木藤柳草制品16 000多批次,比上年增长五成多。 福建是工艺美术之乡,八闽大地有众多的能工巧匠和丰富的竹木藤柳草资源,是竹木藤柳草制品生产和出口大省。为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福建出入境检  相似文献   

5.
条编柳是黄淮海地区效益很高的树种,枝条编制的各类用具,畅销国内外市场。作者重点介绍了山东省及邻省主产区的农家品种:二柳、绒柳、大青皮、菠箕柳、南柳、桃柳、大黄皮。提出条编柳丰产栽培技术和资源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省柳编业历史悠久,名扬国内外。目前,柳编制品的出口量日渐增多,但因编织柳品种的品质较差,已不能满足国内外用户的要求。为此,近年来由本所与临沭县美术公司协作,从外地引进一批编制柳品种。经1987年“伏”天测试,初步筛选出二个优良品种。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洁泰毒蛾生物学特性王家双,陈宝泉,董彦才,栾风福(莒南县林业局,276600)洁泰毒蛾TeiaimmaculataGaede,属鳞翅目毒蛾科,省内已知分布于莒南、临沭等地,寄主为条编柳类(杞柳、筐柳、簸箕柳等)、山枣子(小灌木)、胡枝子及农作物花生。...  相似文献   

8.
柳是报奋的信使,春来柳先知。“东风勾起垂杨柳”的万条绿丝,“湍湍乱扑行人面”的柳花飞絮,“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顽强生命力,都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簸箕柳(Salix suchowensis Ch-eng)俗称杞柳,枝条细长柔软,韧性强,是编织的上等原料。近几年,我国的柳制品盛销国际市场,国内条编业发展很快,致使柳编原料紧缺。当前簸箕柳多为稀植栽培,粗放管理,柳条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急需改进。发展簸箕柳经济林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出口创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探索簸箕柳条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笔者自1985年春,在本县酒庄村连续三年进行了密植栽培试验。栽培面积1987年超过400亩,当年造林当年收益。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柳文化集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插柳我国古代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有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坟头上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  折柳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折柳”…  相似文献   

11.
柳文化集趣     
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管草,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清柳我国古代有在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来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ti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幅图,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进坟头上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折柳折柳蹭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折柳”在诗文…  相似文献   

12.
菱镁制品具有抗压、抗折强度高,不开裂、不变形等特点,且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由于不需烧结,生产成本很低,不及陶瓷制品的一半。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冒汗”和“泛霜”的缺陷。由于“冒汗”使制品与基底分离而脱落,“泛霜”则严重影响制品的美观。产生这些现象最根本原因在于菱镁制品中的MgCl_2含量较高,在较大湿度环境中,MgCl_2吸收环境中水分发生潮解而导致制品表面“冒汗”,晾干“汗液”,MgCl_2结晶析出又导致“泛霜”。我们针对传统的菱镁制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若干改进,制出一种不再“冒汗”和“泛霜”…  相似文献   

13.
柳文化集趣     
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宣草,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插柳。我国古代寒食节那天有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坟头上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折柳。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折柳”诗文…  相似文献   

14.
千亩旱快柳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曹宝山(鞍山市林科学所114041)。“旱快柳的研究”1981年通过鉴定后,国内许多地方大量引种栽培。为进一步探索旱快柳的丰产栽培途径,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点,1982年我所承担了辽宁省林业厅下达的“千亩旱快冽速...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柳(河)绕(阳河)地区自古盛产柳条,素有“柳条通”之称。1980年我们曾对新民县柳条资源及其利用途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十几年来天然柳条资源逐年减少,柳条林面积从4.8万亩减少到3.5万亩,林分质量下降,白柳条的年产量已由60万kg降到20万kg。1973年以来,产销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柳编制品出口代替柳条出口,全市柳制品外贸成交额已由20余万元发展到140万元,发展速度很快。由此看出,我市的白柳条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如何提高白柳条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沈阳市林业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木材制品不断求新近年来,装修用木材制品层出不穷,用材高档、讲求花色、注重实用已成为消费热点。──用材品种升级换代。装修木材从铁杉、红白松、水曲柳、柳桉等逐步向柚木、花梨等高档木材发展。人们更看重的是木制品的色泽、花纹、光洁度等。──花色板材琳...  相似文献   

17.
名人柳趣     
柳是报春的信使,春来哪先知。物邮的万条绿丝,起舞飞絮和顽强的生命力,无不给人以无穷的联想与启迪。春秋时代以研究贵族礼节著称的鲁国大夫展禽,因其“食色在柳下”而名柳下总,后来就行化为柳姓。晋代才女谢道很是谢安的侄女一个雪天,谢安问下雪是什么样子”有的说像一把盐从空中撒下,谢道投却说,不如说像柳絮被风吹得纷纷扬扬呢!谢安叹服_后世就称女才子为柳絮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仅嗜菊如命,而且也特别喜爱柳。他弃官归隐后在宅院边亲手栽上5保柳树,并常在柳荫下伤筋赋诗,终生与柳朝夕相处,人称“五柳先生”一隋大业元…  相似文献   

18.
灌木柳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木柳泛指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Salix)的灌木。其种类繁多,适应性强,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利用价值大。我国人民对灌木柳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各国经济往来的日益增多,柳编工业也得到丁迅速发展。我国的柳制品,畅销英、美、法、西德、意大利、日本等30多个国家,深为外商喜爱,创外汇越来越多。据了解,我省今年仅柳制品一项就可创外汇1000万元以上。但由于我省灌木柳自古以来多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管理粗放,一般亩产条只有15~25kg,较好的也只有100~150kg。这样就程度不同地影响了柳编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柳牡蛎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兰柱  杨金宽 《林业科学》1994,30(2):188-192
柳牡蛎蚧的研究姬兰柱,杨金宽,邵玉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关键词柳牡蛎蚧,杨树,生物生态学,综合防治柳牡蛎蚧(LepidosaphessalicinaBorchs.同翅目:盾蚧科)广泛分布于“三北”杨树防护林区。该蚧通过刺吸...  相似文献   

20.
柳叶锈病主要危害筐柳、簸箕柳等条编柳,在山东省普遍发生,临沂地区有柳条面积6.7万公顷,被害面积几乎达100%。发病重的,柳条瘦弱,叶片早脱,产量降低10~20%。该病危害叶片,枝条、嫩梢上无发生。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出现一些直径约0.1mm的鲜黄色小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