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从作物需水规律出发,研究不同埋深浅层地下水对作物需水的补给模式及对作物蒸散的影响。[方法]设计5个地下水埋深处理,于2008~2009年采用底部密封的试筒进行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春小麦全生育期潜水蒸发试验。[结果]不同埋深地下水对作物生长以及田间蒸发散具有显著影响,补给占ET总量的比重从0到52.0%不等;地下水埋深较浅时,影响地下水对作物补给的主要因素是大气蒸散能力和作物根层深度,埋深较大时则主要受到地下水位的控制。[结论]揭示了不同埋深条件下潜水补给包气带及作物需水的机理及模式,为合理高效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优化春小麦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额济纳河流域沙漠绿洲的生存策略,应建立水-土-植被-生态综合研究治理系统。水文水利学参数与地下水水力学参数是研究和综合优化利用本区水资源的重要基础依据.1987年至1992年的野外分类模拟实验长期观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区灌溉技术粗放,很大程度上还存在自然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从而产生一方面严重缺水植被枯死;另一方面水资源大量蒸发损失,北部潜水区开始积盐等。引进灌水新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合理利用地下水是本区今后水资源利用必须采取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作物需水规律出发,研究不同埋深浅层地下水对作物需水的补给模式及对作物蒸散的影响。[方法]设计5个地下水埋深处理,于2008~2009年采用底部密封的试桶进行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春小麦全生育期潜水蒸发试验。[结果]不同埋深地下水对作物生长以及田间蒸发散具有显著的影响,补给占ET总量的比重从0到52.0%不等;地下水埋深较浅时,影响地下水对作物补给的主要因素是大气蒸散能力和作物根层深度,埋深较大时则主要受到地下水位的控制。[结论]揭示了不同埋深条件下潜水补给包气带及作物需水的机理及模式,为合理高效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优化春小麦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额济纳河流域沙漠绿洲的生存策略,应建立水-土-植被-生态综合研究治理系统,水文水利学参数与地下水水力学参数是研究和综合优化利用本区水资源的重要基础依据。1987年至1992年的野外分类模拟实验长期观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区灌溉技术粗放,很大程度上还存在自然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从而产生一方面严重缺水植被枯死,另一方面水资源大量蒸发损失,北部潜水区开始积盐等。  相似文献   

5.
为探寻辽河口湿地区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变化规律,提高研究区地下水水分利用效率,用带有地下水补给的芦苇培养箱测量潜水蒸发量,并与同一实验条件下的水面蒸发和裸地蒸发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得出:①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栽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蒸发量比裸地的大,并且随天气变化潜水蒸发量日变化也非常大,栽植芦苇的样地日潜水蒸发量差值可达9.0 mm。②潜水累积蒸发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栽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蒸发递减速度大于裸地。在试验设定的地下水埋深- 5 ~ -60 cm范围内,种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累积蒸发量是裸地的3.0~3.5倍。③栽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蒸发过程与水面蒸发过程一致性较好。大气蒸发能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栽植芦苇的样地和裸地的潜水蒸发强度增加的幅度均呈减小的趋势。最后通过参数拟合,得到潜水蒸发系数的幂函数型公式和指数型公式以及公式中的相关参数,拟和效果较好,适合应用于研究区潜水蒸发的研究。图6表3参14  相似文献   

6.
根据辽宁省阜新市阿尔乡沙地潜水蒸发试验场2010年4月中旬至10月上旬(非冻结期)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有作物条件下辽西北沙地潜水蒸发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规律。研究表明,有作物时潜水蒸发与裸地不同,它不仅与大气蒸发能力、地下水埋深和土壤性状有关,还与作物的生育阶段有关;入渗补给量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潜水补耗差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确定0~2.0 m埋深区段为辽西北沙地种植柠条的不适宜潜水埋深区。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讷河市地下水潜水、承压水的丰枯水期水位变化规律。论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的现状、成因等,提出了调控地下水水位、强化水资源系统监测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潜水蒸发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潜水蒸发计算问题的研究方法。并且利用潜水蒸发的经验公式和数学模型,推导出潜水蒸发的计算公式。从而揭示了潜水蒸发的一般规律,为更好地解决潜水蒸发问题提供了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沧州市的水资源现状,分析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总结了地下水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并提出地下水保护对策,以期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沧州市的水资源现状,分析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总结了地下水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并提出地下水保护对策,以期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下水最佳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应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从新疆水资源形成与分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新疆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即超采区(吐哈盆地)的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丰富区,适度开采地下水;土壤盐渍化严重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增加地下水开采规模,在流域不同地貌单位分限制,调蓄,调控和禁止4个开采区。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diversity of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this research calculates the planting structures of rice, maize and soybean considering the optimal economic-social-ecological aspects. Then, based on the uncertainty and randomnes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system, the interval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ethod, which introduce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interval number,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nd the use efficiency of surface water. The method considers the minimum cost of water as the objective of the uncertainty model for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joint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for different planting structures. Finally, by calculating harmonious entropy, the optimal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interval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s determined for optimal cultivation in the Sanjiang Plain. The optimal matching of the planting structure under the economic system is suitable when the mining ratio of the surface is in 44.13%–45.45% and the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is in 54.82%–66.86%, the optimal planting structure under the social system is suitable when surface water mining ratio is in 47.84%–48.04% and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threshold is in 67.07%–72.00%. This article optimizes the economic-social-ecological-water system, which is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water- and food-conserving society and providing a more accurat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阿克陶县农牧业发展关键问题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循环驱动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即大量开发招致土地盐碱化的无效潜水蒸发量,来发展20kha优质棉基地。为此,我们在前期水文地质勘探基础上,提出该县水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和优化开采地下水的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康保县水资源利用现状、特点以及影响康保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是限制和制约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同时保证农民的效益,提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基础上的农业结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地下水盐分变化规律,模拟地下水盐分变化过程,评价适合该区域的地下水变化规律的模型。通过对研究区蒸发量、降水量、气温、气压、地下水位、地下水电导率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地下水含盐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特征;使用GP模型、GPLVM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综合模型,模拟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的地下水含盐量变化过程,并评价了模型的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流动系统主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位在局部地区随开采过程呈现波动变化。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与气压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而气温和蒸发量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一致。地下水盐分含量呈上升趋势。(2)GP模型对于地下水含盐量的预测效果最好;GPLVM模型对于已知地下水含盐量条件下,与其他环境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拟合效果最好。而GP、GPLVM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综合模型,对于包括模型训练和模型预测的全体数据集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资源短缺是吐鲁番地区在水方面面临的首要问题,分析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对策探讨.[方法]在前人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指出其主要问题所在及造成的影响,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几点策略,以指导该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结果]分析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全面推进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配置国民经济各业用水;科学规划控制性水利工程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构建有利于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新机制.[结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这一问题的严峻形势,只有贯彻科学对策,才能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安全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结合黑河干流高崖水文站至平川大桥水文站区域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资料建立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式,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黑河分水对中游典型灌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水利用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现状年地下水开潜力很小,甚至有些灌区开采潜力严重不足,超采严重。现状年各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都已经接近安全警戒线,平川灌区已经超过安全警戒线,若今后在水资源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调度、农业节水等方面没有重大突破,黑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8.
贵州喀斯特水资源集蓄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75-10076
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是当代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的水资源开发现状的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大力发展小型集雨工程、加快中小型水利水电项目以及促进坡耕地改造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